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茶叶是我区特产,生产历史悠久,全区除海岛外,社社队队都产茶,现有茶园面积56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5%,占全省茶园面积的31%,每个农业劳力有茶园0.7亩,1981年茶叶总产22.6万担,占全省产量的38%,平均每个人口产茶八斤半。此外,还种植茉莉花六千多亩,总产2.1万担。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我区开发吨粮田以来,作为吃粮田建设为主体的大麦双季稻三熟制栽培面积迅速发展,稻田三熟制大麦出1986年的2.35万亩,发展到1992年的41.02万亩,单产出1986年的95kg提高到1992年的154大麦面积,总产分别占全省的47%和53%,全区7年平均年递增5.55万亩,递增五.36倍。但近二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认为种大麦不合算,效益低,致使大麦生产的面积、年产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993年和1994年分别减少到30.8万亩和23.9万亩,平均每年递减8.56万亩,递减ZI%,单产下降Zkg,1995年仍在滑坡。综合分析全区十年来的大麦生…  相似文献   

3.
甘蔗是我省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制糖工业的原料。目前,全省甘蔗种植面积已超过三十万亩,总产甘蔗两千一百万担以上,年产食糖已突破六万吨。 我省栽培甘蔗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大规模地发展作为制糖工业的原料生产则是近十几年的事。七十年代联以来,随着制糖工业的兴起,甘蔗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70年全省甘蔗面积只有5.17万亩,总产甘蔗219.7万担,到1984年全省甘蔗面积达到29.36万亩,总产甘蔗2,158万担,其中机制糖厂原料基地面积23.35万亩,总产甘蔗93.1万吨(1,862万担),分别占全省甘蔗面积、总产的79.53%和86.24%,生产了机制食糖63,260吨。伴随糖厂的建  相似文献   

4.
阜阳地区是安徽省芝麻主要产区,栽培历史悠久,面积较大,近几年都在一百万亩左右。据三十年历史资料,我区芝麻面积占全省芝麻面积的41.5%,而产量是全省总产的36.5%,平均单产只46斤/亩,低于全省平均值。由于我区芝麻品质好,栽培面积大,但单产低而不稳,认真研究芝麻增产途径,采取有效的增产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板茬油菜是免耕、省力、经济栽培的新途径,它是江苏省油菜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推广速度很快,1984年全省56.25万亩,1985年210万亩,1986年248万亩,1987年300万亩,1998年发展到315万亩。全省累计种植板茬油菜面积已达1222万亩,近三年来,全省平均每年种植板茬油菜的面积达288万亩,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56%。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白城地区是我国大面积种植向日葵主要地区之一,种植时间早,发展很快,1980年达200万亩。长岭县又是白城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近十几年种值面积占全地区的27.4%。向日葵和其他作物一样,它的生育、产量和产油量的形成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很少。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长岭县资料为根据,探索气象要素影响向日葵产量的规律,并分析吉林省白城地区向日葵栽培的有利和不利的气候条件,为科研工作和发展大面积向日葵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区处于长江中、下游,气候、土壤条件基本宜棉。植棉面积已由一九四九年的九万八千一百亩,发展到现在的约六十万亩,增加了六倍多;单产由二十一斤增加到八十多斤,增长了四倍;总产由一万七千二百担,增加到四十七万多担,增长了二十七倍多。植棉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6%以上。历年来我区植棉面积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产量占一半。因此,九江地区棉花生产的好坏,对全省而言,举足轻重。同时,从全区农、林、牧、副、渔的经济收入来看,棉花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棉花这个优势。建国以来,我区棉花生产,虽然有了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我区三十五年来旱粮生产的兴衰情况,对如何发挥我区旱粮生产优势,搞活经济,加速农民致富,谈四点看法。 一、我区旱粮生产的现状 解放以来,我区旱粮生产发展缓慢。1950年旱粮播种面积91.81万亩,总产10,713万斤,占粮食总产的8.2%。1973年旱粮播种面积180.07万亩,总产41,540万斤,占粮食总产的14.48%,为1950年的3.5倍。当时旱粮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旱粮下田,大力发展了稻秋薯、稻秋大豆,每年达12—20万亩;二是旱粮单产大幅度提高,1973年旱粮单产230.6斤,比1950年单产提高112.3%。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区旱粮播种面积和总产急剧下降,1979年旱粮总产下降到24,076万斤,其后还继续下降;1983年旱粮播种面积下降到86.49万亩,总产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茶叶栽培及加工历史悠久。2001年茶园面积256万亩,采摘面积22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产茶8.01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全行业产值14亿元,是我省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我省茶区大多集中在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全省有108个县市生产茶叶,其中茶园面积超过万亩的县市有48个,涉及农业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全球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和环境、卫生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品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近年来,我国对发展生态有机茶园尤为重视;云南省政府作出决定,在…  相似文献   

10.
我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全省主产县之一。茶叶是我县山丘区的一个“拳头”产品。主产区茶叶收入占农业收入的三分之一。1977年以前,茶区农民的富裕程度高于湖区。但近年来,茶叶生产严重滑坡,茶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1988年与1982年比较,全县茶园面积由10.055万亩减少到4.85万亩,下降54%;干茶产量由4725吨下降到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省油菜生产发展很快,面积不断扩大,单产逐年提高,总产成倍增加。特别是稻田三熟制油菜发展更快,1982年全省已发展到277.67万亩,占全省油菜总面积46.9%。 实行稻—稻—油三熟制栽培,与其他熟制比较在茬口安排上,更有利于抢住农事季节,收到更大的经济效果,是我省目前比较合理的一种栽培制度。但由于这种栽培制度历史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向日葵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向日葵的害虫不断加重,而且种类也在增多,其中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就是危害向日葵的主要害虫之一,有的年份可造成向日葵毁灭性的灾害。八十年代以来,草地螟在我区对向日葵的危害,为历史所罕见。如1982年全区向日葵遭受草地螟危害达148万余亩,危害严重的地块,葵盘被咬掉造成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湖北省开始推广油—稻—稻三熟制油菜。据1963年统计,全省晚茬油菜(包括一季稻和双季稻茬口)近30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15%左右。到七十年代初期,三熟制油菜发展很快,1975年已达100万亩,约占油菜总面积的40%。但由于三熟油菜发展历史短,单位面积产量低,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较多。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油料所从1974年以来,开展了水田三熟制油菜高产栽培的研究,供试品种“甘油3号”,  相似文献   

14.
巴盟黄河灌区盐渍化土壤占耕地面积73.8%,0—40cm土层内可溶性全盐量在0.3%以上的就有155万亩。这部分盐碱地种植粮食作物保苗难、产量低。因此,利用盐碱地种植向日葵,是巴盟灌区发展油料生产的主攻方向。开展向日葵耐盐性的研究,为今后合理利用盐碱地、稳步发展向日葵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大豆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湖南大豆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极为广泛。早在1936年大豆种植面积曾达117.0万亩,总产10.6万吨。山于长时期战争的影响,农业生产遭受很大的破坏,到1949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仅64.22万亩。新中国成立后,大豆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面积以每年19.3%的  相似文献   

16.
浅谈同安县山区发展龙眼生产的几点意见赵永明等人(厦门市农业局363003)(一)厦门市同安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是我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之一.全县龙眼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5万亩,占全省龙眼总面积的15%左右,是全市果树总面积的65...  相似文献   

17.
山东是我国花生的主产区,播种面积常年占全国播种面积的25%左右,产量约占35%,出口占70%以上,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出口量均居全国之首。 建国四十年来,山东和全国一样,花生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富民兴鲁”的方针指引下,花生生产发展更快。1949年全省播种面积583.8万亩,1980年发展到936.1万亩,1988年达1115.32万  相似文献   

18.
盐城地区位于淮河和苏北里下河下游,东临黄海,673万多人,集体耕地843万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1.34亩。其中棉田257万亩,占集体耕地面积的30%。建国以来,我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粮棉产量不断上升。1978年,粮食达到45.83亿斤,年亩)~888斤,总产比1949年增长2.33倍,基本做到了自给,稍有储备。棉花生产发展较快,1949年,棉田面积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巴盟黄河灌区因深浇漫灌、排水不畅,使73.8%的耕地成了次生盐渍化土壤,其中0—40厘米土层全盐含量0.3%以上的土地有150多万亩,多年来不能合理开发利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向日葵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81年向日葵播种面积达70多万亩,总产1.7亿斤,分别为1976年的30倍和45倍。盐碱地种向日葵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20.
一、茶园及其作业机械化的现状茶叶是宁德地区的特产,也是大宗出口的商品,生产历史悠久,全区几乎每个乡村都产茶。据一九八三年统计,现有茶园面积49.5万亩,产茶10575吨。全区茶园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茶叶生产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九八一年全区毛茶产值为四千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1%,足见茶叶生产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