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信州四倍体荞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刚  曹菊 《作物杂志》1994,(4):28-28
日本信州四倍体荞麦栽培技术冯刚,曹菊,周刚,蒋德修(江苏省通州市农业局226300)荞麦生育期短,适宜间作套种,是优良的填闲和创汇作物。近年来,为发展荞麦生产,提高生产水平,我市于1989年从日本引进了四倍体的信州荞麦。3年示范种植结果,平均单株实粒...  相似文献   

2.
1988~1989年,我们对从日本引进的四倍体荞麦新品种——信州大荞麦,先后在北京、河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进行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一、形态特征 信州大荞麦为普通荞麦与野生荞麦杂交,经过人工加倍而育成的品种。茎秆呈微红色,叶色深  相似文献   

3.
我国明代医药科学家李时珍把荞麦分为甜荞和苦荞。据已故丁颖教授研究,甜荞起源于我国偏北部,苦荞起源于我国西南部。中国、日本、印度、苏联及欧洲许多国家的人民都利用荞麦来治病。我国古书中有很多关于荞麦治病防病的记载:《台海使槎录》记……  相似文献   

4.
研究冀北坝上地区不同播期对荞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选用甜荞品种日本大粒和苦荞品种冀苦荞1号2个荞麦品种,设5月11日(B1)、5月18日(B2)、5月25日(B3)、6月2日(B4)、6月9日(B5)5个播期,对2个品种进行连续3年(2013-2015年)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甜荞日本大粒和冀苦荞1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一定影响,综合评价确定日本大粒和冀苦荞1号在冀北坝上地区的最适播期均为5月中下旬(5月11日-5月25日)。  相似文献   

5.
2019—2021年设计荞麦间作高粱7种种植方式,3年试验研究得出,荞麦间作高粱具有延缓荞麦倒伏的作用,处理区荞麦表现中等倒伏或轻微倒伏,对照区荞麦倒伏较重。荞麦间作高粱种植方式可以缓解荞麦倒伏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荞麦高产栽培技术徐少波(浙江省泰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325500)近年来,浙南山区以荞麦作为填闲作物和新垦地、贫瘠地的作物种植的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泰顺县荞麦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其栽培技术如下:1抓好播种关荞麦幼苗出土能力弱,做到...  相似文献   

7.
荞麦为蓼科,荞麦属,1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我国是荞麦的起源中心、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中心,荞麦资源十分丰富,有10个种2个变种,占全世界荞麦种总数 (15个种 )的2 /3。荞麦既能食用又能防病治病,集营养、保健、药疗为一体,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价值。1 中国荞麦资源分布概况荞麦资源在中国分布较为广泛。从东北黑龙江省到南部广西省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至云南 (东北至西南 )方向的窄长地带上,即自内蒙古东南经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至云贵高原,这一地带集中了全国荞麦资源的85%以上,其他地区只有零星分布。甜荞主要分布在北方,占中国甜荞资源总……  相似文献   

8.
北海道一号荞麦种子的繁殖保纯甘肃省庆阳县种子公司宋志峰  北海道1号荞麦原产于日本,生育期60~70天。通过试验、示范、繁殖推广,表现适应性广,具有抗旱、抗病、抗倒伏、早熟、高产、稳产等特点。在近几年的生产中,我们进行了繁殖保纯技术的研究。经过繁殖保...  相似文献   

9.
荞麦的营养特性及其加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是一种杂粮作物,荞麦食品具有特殊的食疗和保健作用,如何有效地加工和利用荞麦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叙述了荞麦的营养特性,并对荞麦加工工艺及设备选择作了重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荞麦属蓼科荞麦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生长期短,包括甜荞麦和苦荞麦。甜荞麦又称普通荞麦,苦荞又称鞑靼荞麦。荞麦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常规营养素,而且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没有的黄酮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价值,一直作为药食两用作物进行种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荞麦为原料的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荞麦含蛋白酶抑制剂,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比较低。将荞麦萌发可降低  相似文献   

11.
荞麦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荞麦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作物,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逐渐重视,荞麦及其加工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中国拥有丰富的荞麦资源,多种植在干旱或半干旱的冷凉高原山区及边远山区。干旱严重影响荞麦的产量和品质,提高荞麦抗旱性在荞麦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干旱对荞麦形态特征、抗旱性的生理生化基础、干旱对荞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荞麦抗旱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荞麦抗旱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荞麦属植物遗传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我国是世界荞麦的主产区之一,荞麦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但荞麦遗传育种起步较晚,技术也相对落后。近年来,在原有系统育种、诱变育种为主的基础上,开展了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荞麦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研究从荞麦的遗传育种、育种成就、育种方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荞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外荞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荞麦产业发展、品种改良方向及品种选育技术进行了讨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荞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荞麦消费量呈增加趋势,但荞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生产条件差、产量低、品种改良难和不适宜机械化生产等问题,因此广适、高效、优质和高产等特性是荞麦品种改良的目标,传统杂交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的结合是未来荞麦品种改良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最受欢迎的保健食品--荞麦食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荞麦的营养特性(1)荞麦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荞麦粉的蛋白组成不同于一般粮食作物的,很近似豆类蛋白质,其赖氨酸含量高达0.67%~1.17%,远远超过大米和白面。(2)荞麦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占的比例大荞麦脂肪中75%以上为不饱和的油酸和亚油酸,具有稳定性高和抗氧化特点。(3)荞麦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如磷、钾、钙、镁等,还含有及较多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铜、硒等,各种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且全面。(4)荞麦中含有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芦丁、荞麦碱、凝聚性丹宁等,对人体极为有益。2.荞麦的保健功能(1)食用荞麦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荞麦中的芦…  相似文献   

15.
高立荣 《作物杂志》1989,5(3):17-18
普通荞麦(Fagopyvum esculentum,2n=16)营养丰富,优于一般禾谷类作物。荞麦起源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2000万亩左右,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荞麦亟待进行品种改良、食品开发、医疗保健的综合研究。为解决陕北荞麦品种陈旧、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从1982年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荞麦的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 中国荞麦的育种现状 1.1 荞麦的资源状况及分布 荞麦属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ypyrum Gaerth)。我国是世界荞麦的主产区之一,也是世界荞麦的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全世界目前发现的荞麦共有15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在我国就有10个种和2个变种。荞麦的栽培种有甜荞(Common Buckwheat)和苦荞(Tartary Buckwheat)两种,在我国均有种植。……  相似文献   

17.
旨在为荞麦抗倒性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评价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归纳了荞麦茎秆和根系形态、茎秆化学成分和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与倒伏的关系,总结了荞麦茎秆抗倒性的遗传规律和荞麦抗倒性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荞麦抗倒性的主要指标和防治荞麦倒伏的生产措施。最后,对荞麦抗倒性QTL定位、肥料运筹和耕作方式等有待拓宽和深入研究的内容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魏益民 《作物杂志》2019,35(1):85-28
荞麦是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作物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农业发展史和饮食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为止,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是发现的作物种类最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四坝文化)。整理文献发现,在东灰山遗址除了发现大量炭化小麦子粒外,还发现了大麦、黑麦、谷子和糜子的子粒。采用遗址剖面文化层土壤样本浮选法,获得了一批碳化植物样本。在这些植物样本中,首次发现和鉴定了3粒完整的碳化荞麦子粒。经碳同位素测年鉴定,荞麦子粒距今为3610-3458年。这一发现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荞麦已作为农作物在河西地区种植;同时也为荞麦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荞麦是一种集营养与保健为一体的粮食作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优良的荞麦蛋白肽来源。通过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对荞麦活性肽的制备、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的研究,展望了荞麦活性肽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荞麦活性肽的研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荞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张以忠  陈庆富 《种子》2004,23(3):39-42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对荞麦的研究现状,包括国际荞麦研究协会及其活动简介、国际荞麦资源收集保存情况、栽培荞麦起源的祖先种、起源地及其传播情况、荞麦类型与分类、荞麦的生理特性、荞麦的育种等,并对今后荞麦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