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加速大麦育种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1年始,我所与上海市农科院合作开展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大麦育种上应用研究,培育出矮杆,高产,抗病的大麦新品系“花94-30”一般亩产400kg ,高的亩产可达484.6kg,1996年全省对该品系开展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杭嘉湖地区水网地带稻田种大麦,因地下水位高,大麦亩产一直徘徊在200~250kg。秀字号第二代大麦新品种耐湿、矮秆、高产秀麦3号的育成和推广,使该地区的大麦亩产提高400kg,最高可达530kg,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3.
怀化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南边睡,西靠贵州,南连广西,北依本省的常德和湘西自治州,东邻邵阳和益阳地区。大麦生产在山区农民中有种植习惯,但因良种和高产技术推广甚少,种植面积和单产都上不去。随着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大麦生产将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近年来我区在搞好大面积推广的同时,积极开展高产竞赛,涌现了一批亩产250~300kg高产典型,为了提高大麦生产水平,发挥大麦在山区应有增产潜力,现将近几年栽培实践的技术综合如下,供山区从事大麦生产的同事参考。1大麦亩产250~300kg稳粒要求山区大麦亩产250~300kg的产量,在…  相似文献   

4.
花94—30是嘉兴市农科所利用细胞生物工程技术培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啤用大麦新品种,具有分美力强、抗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性。1997年嘉兴市郊区示范种植花94-30的面积为42850亩,占该区大麦面积的17.61%,平均亩产372.06kg,比全区大麦平均亩产增73.06kg,增产幅度24.43%;特别是新丰镇镇北村2组胡世林农户1.25亩94—30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达439.2kg。因此,为了更好发挥花94-30的高产潜力,很有必要探索花94—30的生长发育特性和需肥特点,明确它对不同基本苗和氮肥运筹方法的反应,从而筛选出94--30的最佳高产栽培途…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黄河流域冬大麦区,从1949-1979年长期沿用多棱形农家品种,不抗倒伏,产量长期在五十到一百五十公斤徘徊,高产村平均亩产250公斤,形成国内有名大麦低产区.由于低产,大麦种植面积由3200万亩下降到400~500万亩,有些地区大麦几乎绝迹.从1978年以来,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各地引进大量品种(系)和开展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县大麦生产从试验开发至推广已经历9年,近年年平种植面积5—6万亩之间,单产160公斤左右,92年春收亩产突破200公斤,高产片、高产丘亩产分别为250公斤,350公斤。历年以二棱皮大麦饲用为主。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适应市场啤酒业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全县大麦生产再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鄂大麦7号(原代号24631)是我所以克利普瓦拉为母本,W·71-11MEDA为父本杂交育成。1995年和1996两年参加了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1997年7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大麦7号,成为我省自己培育的第一个饲料大麦新品种。1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结果1995年湖北省大麦区试,鄂大麦7号平均亩产478.3kg,比对照鄂大麦2号增93.9kg,增24.22%,增幅为16.7%~38.个如,达极显著。1996年省大麦区试平均亩产411.6kg,比对照增14.9%,极显著,2年平均增19.6%,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襄北点,亩产达677.4kg,其次是武昌点,亩产…  相似文献   

8.
港啤一号(原名KA-4B)系二棱偏春性啤酒大麦。我场于1994年引进,经二年试验、示范、推广种植,表现较耐迟播,适应性较强,该品种分蘖力强,单株成穗率高,需肥性和抗倒性均优于苏引麦2号,在我场大面积生产上亩产均在400kg左右,百亩丰产万亩产达到450kg以上水平,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为揭示港啤一号大麦高产栽培规律,进一步挖掘其增产潜力,特将五个百亩丰产方,亩产450kg的栽培技术和小区辅助试验有关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如下。1高产群体结构1.1产量构成因素对5块百亩丰产方测定,亩产450kg以上产量构成因素如表1所示,每亩…  相似文献   

9.
1982~1984年在本所试验队进行红麻综合高产栽培试验,并观察和研究其生长规律,为红麻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一、产量结果 1982年1.28亩,亩产476.85kg;1983年1.57亩,亩产467.85kg。1984年1.42亩,亩产565.45kg,三年平均亩产生麻(干皮)503kg。  相似文献   

10.
嘉兴市地处浙北水网平原,温光水土条件十分有利于大麦的生长发育。大麦作为冬季主要种植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稳定100万亩左右。大麦前茬一般为晚稻茬,1985年左右起普及了省工省力的稻茬免耕麦栽培技术,确保了适时播种,为足苗早发多穗高产打下了基础。近年来,稻茬免耕大麦栽培技术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大麦生产上了一个台阶。1997年全市大麦平均亩产达279kg,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但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随着施肥、穗数、产量等水平的提高,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高产田块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严重影响了大麦的产量和品质。如何确保免耕大麦多…  相似文献   

11.
豫花14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所选育,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早熟、优质白沙型抗病花生新品种。在河南省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达到2960.6-3322.5kg/hm^2和2241.8-2423.9kg/hm^2,籽仁比对照增产10%以上,高产示范中荚果产量达到6750kg/hm^2。其生育期110d左右,适合于夏直播。高抗青枯病,且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28.94%,亚油酸含量高达42.58%,荚果美观,籽仁色泽鲜艳、光亮。  相似文献   

12.
云花生4号系以盐津花生为母本、桂花17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单株选择育成的花生新品种。在2008年品系鉴定试验及2009~2010年连续两年品系比较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11%以上;2012年云南全省5个试点联合多点试验中干荚果产量、花生仁产量和产油量分别为3 719.4、2 636.9和1 297.0 kg/hm2,均列参试品种第三位,适宜在云南全省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吉科豆7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经有性杂交新近育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0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4.
丹玉98号(丹68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丹962为母本,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98号2005~2006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574.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9.2%;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247.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5.0%,具有抗病性强、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6]290号。  相似文献   

15.
周芝12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和混合法选择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芝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647. 3 kg/hm^2,比豫芝4号(CK)增产12. 1%; 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区芝麻新品种展示试验,平均产量1253. 3 kg/hm^2,较豫芝4号(CK)增产19. 1%,其粗脂肪含量56. 1%,粗蛋白质含量19. 3%。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耐渍、抗病、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介绍了周芝12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花生单粒精播单产11250kg/hm~2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课题组在平度古岘镇、莒南板泉镇、冠县梁堂乡和宁阳葛石镇设置了4块春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攻关田,全生育期进行严格规范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成熟期组织专家对各高产试验点进行实收测产,实收面积666.7m2,其中以莒南板泉镇荚果产量最高,达到752.6kg,创花生高产新纪录,平度、宁阳和冠县试验点的实收产量也分别达到673.8kg、661.6kg和654.3kg。  相似文献   

17.
浙优12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适宜直播栽培的高产杂交粳稻组合。2009年在福鼎市白琳镇直播栽培0.7 hm2,平均产量530.5kg/667m2,比移栽的产量495kg/667m2增产35.5kg/667m2。介绍了该组合直播栽培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吉花3号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以四粒红为母本,徐系1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在吉林省花生品种区试中,吉花3号平均荚果产量2620.8kg/hm2,比对照品种扶花1号增产16.8%。具有优质、高产、早熟、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登记(吉登花生2012001)。  相似文献   

19.
辽豆14号超高产纪录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采用辽21051(辽豆14),在辽宁省海城市南台镇树林子村种植3 134.9 m2,在除去边行净667m2的面积上,实收产量为327.2 kg/667m2,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大豆高产纪录.对高产的具体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超高产大豆的品种株型.  相似文献   

20.
泉豆5号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间材料泉系253-1为母本,中间材料泉系97A27~(-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13~(-2)014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43.5 kg·hm~(-2),比对照品种华春2号增产2.6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335.5 kg·hm~(-2),比对照华春2号增产6.0%。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海南、广东南部、广西北部和中南部、福建、江西南部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