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补饲料对3月龄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3月龄(90±5)日龄]健康大通母犊牦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犊牛全放牧,试验组犊牛在放牧基础上分别补饲不同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水平分别17%、18%、19%)的3种等能量(增重净能5.6 MJ/kg)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能够显著提高犊牦牛的平均日增重,17%、18%和19%补饲组分别提高了28.87%、47.47%和28.61%(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浓度(P0.05),17%、18%和19%补饲组分别增加了10.57%、16.64%、21.84%(P0.05)。3)与对照组组相比,补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显著提高了瘤胃和大肠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盲肠、结肠的绒毛高度以及十二指肠和盲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因此,补饲能够提高早期断奶母犊牦牛生产性能和促进胃肠道发育,早期断奶母犊牦牛的补饲料的适宜粗蛋白质水为18%。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麦洼牦牛132头,按年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66头牦牛,补饲组归牧后补饲精料(1 kg/d·头),对照组只放牧。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掉膘降低41.42%,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成年牦牛掉膘降低55.14%,犊牦牛掉膘降低57.31%;(2)补饲组牦牛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分别提高7.56%、9.86%、8.45%,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犊牦牛提高10.52%,成年牦牛提高10.69%;(3)补饲组与对照组放牧牦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尿素、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肌酸激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补饲组成年牦牛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高24.41%。由此可见,冷季补饲精料有助于提高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利于牦牛冷季保镖,且对犊牦牛的效果优于青年牦牛。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一套适合高纬度地区推广应用的牦牛高效养殖集成技术,增加当地牧民养殖牦牛的经济收入,试验开展了牦牛暖棚饲养试验、牦牛犊牛全哺乳及补饲育肥试验、母牦牛妊娠后期及哺乳期补饲试验、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全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暖棚饲养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日增重、总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40 kg(P0.01)、283.00 g(P0.01)、34.00 kg(P0.01),并盈利862.40元/头。试验组全哺乳犊牛的断奶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28.47 kg(P0.01)、189.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084.32元/头。补饲育肥条件下,经计算犊牛的出栏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9.91 kg(P0.01)、226.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989.96元/头。妊娠后期补饲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70 kg(P0.01)、13.50 kg(P0.01)、225.00 g(P0.01),母牦牛产犊的成活数高于对照组,且其所产犊牛的初生重比对照组高3.50 kg(P0.01);哺乳期补饲条件下的母牦牛,其犊牛的4月龄体重比对照组高21.80 kg(P0.01)。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在全舍饲育肥条件下,试验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宰前空腹重、胴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屠宰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经计算分别比自然放牧条件下相对盈利1 072.32元/头、966.48元/头。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探讨了高海拔地区进行冷季补饲对母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对妊娠后期母牦牛每日用母牛专用浓缩饲料0.30kg/头补饲150d。结果表明:补饲期内补饲组母牦牛掉膘减重12.3kg,显著低于对照组减重30.2kg(P0.05);试验组母牦牛平均减重82g/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1.3g/d(P0.05);暖季体重恢复期,补饲组母牦牛平均增重30.4kg,显著高于对照组25.2kg(P0.05);试验组母牦牛平均日增重253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8.3g(P0.05);补饲组公、母牦牛犊初生重分别为15.1kg,14.3kg。对照组公、母牦牛犊初生重分别为11.9kg,10.3kg。补饲组公、母牦牛犊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9%和38.8%,差异均极显著(P0.01);补饲组母牦牛发情率和连产率分别为44.7%和34.0%,比对照组提高了32.9%和22.2%,差异极显著(P0.01)。冷季对妊娠母牦牛进行补饲,可防止母牦牛掉膘减重,增加犊牦牛初生重,促进暖季带犊母牦牛体重增加、体能恢复,提高母牦牛发情率和连产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夏季补饲对放牧条件下泌乳牦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设计,选用24头体重[(218.0±19.5) kg]相近的健康带犊泌乳牦牛,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头),即自然放牧组(NG组)、氨基酸补饲组[SA组,补饲15 g/(d·头)过瘤胃赖氨酸+5 g/(d·头)过瘤胃蛋氨酸]、精料补饲组[SC组,补饲1.2 kg/(d·头)精料]和氨基酸+精料补饲组[SAC组,补饲15 g/(d·头)过瘤胃赖氨酸+5 g/(d·头)过瘤胃蛋氨酸+1.2 kg/(d·头)精料]。预试期9 d,正试期23 d。结果表明:1)补饲氨基酸、精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泌乳牦牛的总产奶量和平均日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10)。与NG组相比,补饲精料显著提高了泌乳牦牛的平均日增重(P0.05),而补饲氨基酸对泌乳牦牛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10)。与NG组相比,补饲氨基酸具有提高犊牛的平均日增重的趋势(P=0.098),补饲精料及氨基酸和精料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犊牛的平均日增重(P 0.05)。2)与NG组相比,补饲氨基酸具有增加泌乳牦牛血液平均红细胞蛋白量(P=0.089)和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P=0.084)的趋势。补饲氨基酸、精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泌乳牦牛其余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P0.10)。3)补饲氨基酸、精料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泌乳牦牛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10)。由此可见,夏季补饲精料+氨基酸能够同时促进放牧条件下泌乳母牦牛和犊牛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牦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刚出生的甘南犊牦牛45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采用6月龄断奶补饲(试验Ⅰ组)、全哺乳(试验Ⅱ组)和半哺乳(对照组即传统饲养方式)3种饲养方式,均采用自由放牧,饲养时间为18个月.结果表明,早期断奶补饲会明显增加犊牦牛的体重,在18月龄时,3组犊牛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体斜长、体高、胸围变化上差异显著(P<0.05);在管围变化上,两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对牦犊牛采用适时断奶补饲方式优于全哺乳和传统饲养方式;在冷季,对甘南犊牦牛的短期育肥应集中在5~7个月.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补饲、隔离断奶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考察对母牦牛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饲+断乳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与隔离断乳组及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补饲组、隔离断乳组与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及补饲+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补饲、隔离断乳及同期发情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能显著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6.27±4.70)kg的3月龄犊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增重净能分别为5.60、6.50、7.40 MJ/kg的3种精料补充料。试验共39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28 d,消化试验4 d。结果表明:1)6.50、7.40 MJ/kg组犊牦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5.60 MJ/kg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6.50 MJ/kg组犊牦牛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与7.40 MJ/kg组差异不显著(P>0.05)。3)6.50 MJ/kg组犊牦牛干物质、有机物、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随能量水平升高,钙(P=0.06)、磷(P=0.10)表观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牦牛可在3月龄断奶舍饲饲养,精料补充料增重净能为6.50 MJ/kg时,更有利于舍饲的3月龄断奶犊牦牛的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舍饲、放牧+补饲及放牧的饲养方式,对30头24月龄牦牛进行育肥试验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舍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484.83 g,放牧+补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358.27 g,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117.11 g,舍饲组与放牧+补饲组及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放牧+补饲组与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舍饲及放牧+补饲的育肥方式,显著提高育肥牦牛的增重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加高原生态环境下牦牛的繁殖性能。本研究采取了在母牦牛围产期补饲的方法,在牦牛围产期,母牦牛自然放牧回圈后,每晚每头母牦牛补饲250g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连续补饲5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牦牛的初生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试验组母牦牛产后体况评分比对照组高(P0.01),产后母牦牛当年的发情率和当年受胎率、产犊率、犊牛繁活率都比对照组高(P0.01)。对地处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放牧母牦牛围产期补饲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后,能有效提高牦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犊牛培育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性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018—2021年的犊牛培育方法及生长发育性能,以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比较四组的培育效果,试验Ⅰ组采用带犊母牛白天放牧,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Ⅱ组采用白天放牧+早补饲,其余时间随母哺乳;试验Ⅲ组(传统组)采用带犊母牛全天舍饲,犊牛全天自由哺乳;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自然哺乳方式(按月龄限制哺乳次数)和犊牛岛内补饲。补饲组采用犊牛7日龄开始补饲,然后比较各组间0—4月龄(4月龄断奶)、4—6月龄犊牛的生长发育性能。【结果】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公、母犊初生重分别为45 kg和41 kg,四种培育方式对犊牛初生重影响不大;而试验Ⅳ组采用母牛舍饲,定时哺乳方式提高犊牛日增重明显,生长发育性能表现最好,料重比最低,4月龄断奶和6月龄体重都最高,公、母犊体重分别达217.19±52.27 kg和191.50±14.62 kg、296.11±26.51 kg和259.11±24.92 kg。3—4月龄采取过渡性断奶,定时哺乳和犊牛岛内补饲可提高犊牛成活率,减少断奶应激,促进犊牛生长发育,提高了种牛的供种水平。【结论】母牛舍饲,分...  相似文献   

12.
秋季对断乳的老龄母牦牛通过放牧+补饲精料的方式进行短期育肥试验,并设母牦牛在犊牛断奶后直接出栏为对照。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牦牛通过补饲到出栏时体重体到239.61 kg,较对照组增重53.13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牦牛平均产值为2 260.64元,对照组牦牛平均产值为1 860.44元,试验组牦牛的平均产值比对照组多400.20元,高21.51%,差异极显著(P﹤0.01)。除去饲料费和管理费,试验组总效益是6 1907.20元,对照组为55813.20元,秋季对断乳母牦牛通过短期育肥,30头牛增加效益6 094.00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补饲饲粮中适宜的蛋白肽A90添加水平对放牧断奶藏猪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6.19±0.22)kg、健康无病的2月龄放牧断奶藏猪仔猪175头,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补饲饲粮中不添加蛋白肽A90,6个试验组补饲饲粮中分别添加蛋白肽A90 1.0%、1.5%、2.0%、2.5%、3.0%和3.5%。试验猪每天按照农牧民放牧习惯白天自由放牧,晚上收牧后自由采食精料颗粒料。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在试验初重无差异情况下,3.0%和3.5%蛋白肽A90添加组放牧断奶藏猪仔猪体重增重差异不明显(P0.05);3.0%、3.5%蛋白肽A90添加组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和1%、1.5%、2%、2.5%组高1.52、1.34 kg,0.93、0.75 kg,0.92、0.74 kg,0.82、0.64 kg,0.59、0.41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1.0%、1.5%、2.0%和2.5%添加组放牧断奶藏猪仔猪体重增重差异不明显(P0.05);放牧断奶藏猪补饲饲粮中添加2.0%~3.5%蛋白肽A90可有效降低放牧断奶藏猪死亡率至0,但添加3.0%~3.5%蛋白肽A90更能有效降低放牧断奶藏猪腹泻率至更低。结论:在放牧断奶藏猪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蛋白肽A90能提高生长性能和降低腹泻率与死亡率,该试验条件下,蛋白肽A90的最适添加量为3.0%。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暖季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140头,按年龄、性别组成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70头。补饲组在归牧后可自由舔食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照组不补饲,试验期为60 d,测定牧草中矿物元素含量、牦牛生长性能、泌乳母牦牛产奶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犊牦牛和青年牦牛总增重和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 01);青年牦牛和成年牦牛日增重显著高于犊牛(P0. 05)。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泌乳牦牛产奶量无显著变化(P0. 05),7,8岁泌乳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5岁以下泌乳牦牛(P0. 05)。说明在牧草生长旺盛的暖季给牦牛适当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能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和日增重,而犊牦牛和青年牦牛的补饲效果优于成年牦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增加高原生态环境下犊牦牛的初生重,提高犊牦牛成活率。[方法]本研究采取了在母牦牛怀孕后期补饲的方法,在怀孕后期,母牦牛自然放牧回圈后,每晚每头母牦牛补饲250g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连续补饲3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牦牛的初生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母牦牛产后掉膘少,产后发情率高。[结论]对地处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放牧母牦牛围产期补饲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后,能有效提高犊牦牛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怀孕牦牛繁殖性能、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用6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经产怀孕麦洼牦牛10头,随机分为2组(5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和精料组(放牧+精料补饲料400g/d)。试验二选用2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生长期麦洼牦牛21头,随机分为3组(7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玉米组(放牧+补饲玉米500 g/d)和玉米菜粕组(放牧+补饲玉米菜粕500 g/d,各50%)。结果表明:试验一,精料组犊牦牛初生重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7.48%(P<0.01);试验二,对照组生长牦牛体重下降9.25 kg,补饲玉米组和玉米菜粕组生长期牦牛分别增重12.38 kg和2.33 k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玉米组生长牦牛增重极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1)。结果提示,冷季给予怀孕牦牛补饲精料可提高犊牦牛初生重;冷季生长牦牛补充精料有助于提高生长性能,同时补饲能量饲料(玉米)的效果高于蛋白饲料(菜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试验选用30日龄,体重(26±2.6)kg犊牛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犊牛,每组公母各半,Ⅰ、Ⅱ组分别饲喂高蛋白含量代乳粉、高脂肪代乳粉,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母乳喂养。结果表明:饲喂代乳粉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犊牦牛的体增重和日增重(P0.05);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没有显著影响(P0.05);犊牦牛早期断奶能显著提高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P0.05),缩短牦牛生产周期,显著提升代乳粉饲喂阶段的经济效益(P0.05)。综合分析,饲喂代乳粉对早期断奶犊牦牛无论在犊牛生产性能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应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放牧新疆褐牛进行针对性的补饲,为放牧状态的新疆褐牛提高其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2~14月龄新疆褐牛30头,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补饲基础日粮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营养调控剂,第3组为放牧对照组。测定其试验前后体重,在试验最后1d,采集血液样本。[结果]在放牧条件下,补饲显著提高了放牧新疆褐牛在饲喂第60d时的体重、日增重,与放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增加末重和绝对日增重(P0.05),营养添加剂组极显著增加日增重(P0.01),营养添加剂组相对于放牧组多增重54.55%,基础日粮组显著增加日增重(P0.05),基础日粮组相对于放牧组多增重44.32%,营养添加剂组相对基础日粮组多增重7.09%。试验组总蛋白、白蛋白与放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甘油三酯与基础料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和基础料组钙均与放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磷与基础料组和放牧组均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补饲增加新疆褐牛日增重;可以提高血清中蛋白的水平;补饲明显增加新疆褐牛的育肥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补饲对天祝白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提高繁殖率,开展了妊娠期补饲对天祝白牦牛繁殖性能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妊娠期对白牦牛补饲,白牦牛母牛平均体重增加8.09 kg,平均日增重44.9 g;对照组妊娠白牦牛体重减损24.07 kg,平均日减重133.7 g,差异显著(P<0.01)。补饲组犊牛初生重和6月龄重比对照组分别增加4.7 kg和19.2 k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牛的发情率、妊娠率、产犊率、繁殖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发情率提高88.33%(P<0.01),妊娠率提高75%(P<0.01),产犊率提高75%(P<0.01),繁殖成活率提高75%(P<0.01)。补饲有利于母牛产后体质恢复,补饲组母牦牛产后平均增活重44.60 kg,平均日增重247.8 g;对照组母牦牛产后平均增活重35.30 kg,平均日增重196.1 g (P<0.0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饲喂全价基础日粮基础上补饲青绿饲料,研究其对四川白兔生长性能、屠宰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近、体重一致的28日龄断奶仔兔180只(公母比例1∶1),随机分成2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兔。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补饲组在等量基础日粮基础上补饲青绿饲料。结果表明:(1)补饲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日均风干物质总采食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8.29%、11.79%、7.85%(P0.05),料重比降低了3.65%(P0.05);(2)补饲组平均每只四川白兔比对照组经济效益增加0.78元,同比提高15.23%;(3)补饲组全净膛屠宰率、半净膛屠宰率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73%、2.78%,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补饲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比对照组显著上升了38.65%(P0.05),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均无明显变化(P0.05)。可见,四川白兔在全价饲料基础上搭配补饲青绿饲料,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