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观察了土壤、牧草低磷条件下,诱发奶牛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发现血清磷、红细胞膜总脂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下降:血清磷由(43.10±8.103)mg/g下降至(21.33±2.231)mg/g;膜总脂由(0.00267±0.000129)g/mL下降至(0.00224±0.000129)g/mL;SOD由(217.65±3.041)U/mL下降至(40.62±5.44)U/mL,差异显著(P<0.01)。但微粘度(η)和红细胞丙二醛(MDA)上升:η值由0.8433±0.0215上升至1.7285±0.1451,表明膜流动性下降;MDA由(0.536±0.078)nmol/mL上升至(1.093±0.180)nmol/mL,差异显著(P<0.01)。结果显示,低磷不仅引起奶牛血红蛋白尿症而且诱导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低磷血红蛋白尿症奶牛红细胞膜溶破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然病例 ,采取分组 (血尿组、低磷组、对照组 )对比的方法 ,从分子水平上检测了红细胞膜的磷脂组分、膜骨架蛋白组分及红细胞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血尿组奶牛红细胞膜的磷脂组分和膜骨架蛋白及红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地改变 :血尿组奶牛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丝氨酸 (PC PS)及神经鞘磷脂 (SM)显著高于低磷组和对照组 ,而磷脂酰乙醇胺 (PE)含量显著低于低磷组和对照组 ,血清磷与红细胞膜 P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 SM呈显著负相关 ;血尿组奶牛红细胞膜膜收缩蛋白 、 及区带 - 2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低磷组和对照组 (P<0 .0 1)而区带 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低磷组和对照组(P<0 .0 1) ;从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 ,由低磷发展至溶血 ,红细胞形态从正常的圆盘状→棘形→球形→溶破的演变过程 ,发生血管内溶血时 ,其红细胞膜磷脂组分、骨架蛋白及红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 ,是导致溶血的最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硒对奶牛红细胞膜物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地区奶牛红细胞膜物理特性的测定来说明硒对奶牛红细胞脱物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硒含量的不同,奶牛红细胞膜物理特性有所不同,表现为低硒组奶牛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微黏度增加,渗透脆性增加,经冰冻蚀刻电镜对蛋白形态进行观察。低硒组奶牛红细胞膜蛋白微粒分布稀少,个别区域有丛簇状分布。  相似文献   

4.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疾病状态下血浆磷含量降低导致钙磷比失调,进而使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我们采用DPH(1.6-二苯基-1,3,5-己三烯)做为荧光探针,测得病理条件下红细胞微粘度较健康牛降低(P<0.001),这一结果表明红细胞膜流动性改变与疾病显著相关,对进一步阐明低磷引起的奶牛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理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5例临床上有明显低磷血症的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脂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磷血症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磷脂明显降低;红细胞膜胆固醇及膜胆固醇/磷脂摩尔比值(nch/npl)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磷与红细胞膜磷脂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7,y=10.852x+3.196,P<0.01);与红细胞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940,y=2.850x-1.072,P<0.01;r=-0.920,y=1.968x-1.401,P<0.01)。此外,红细胞膜微粘度与膜磷脂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954,y=19.122x-4.384,P<0.01),而与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88,y=0.927x+0.964,P<0.01;r=0.978,y=-0.293x+1.113,P<0.01)。结果表明,磷是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的先决因素,而后者又是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并导致膜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了土壤、牧草低磷情况下,可影响奶牛血清磷含量。血清磷含量可影响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血清磷含量减少会导致Na^+,K^+-ATPase活性降低,进而影响Ca^2+-ATPase活性和Mg^2+-ATPase活性。  相似文献   

7.
8.
白唇鹿红细胞膜补体受体的检测赵青贾鸿滨马睿麟马玉兰(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宁动物检疫所,810007)1981年Siegel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RCIS)的新概念,并确认红细胞以其免疫粘附(RCIA)为基础发挥多种免疫功能,从而打破了红细胞只具有携带O2...  相似文献   

9.
奶牛低磷血症的临床症状探析○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局(151400)李国江于洪青赵悦宋文庭近几年,钙磷代谢失衡引起的奶牛骨营养不良症在安达市周围地区大面积发生,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损失。1发病情况1.1发病时间、数量及临床表现:1990年2月到1991年7...  相似文献   

10.
<正> 某奶牛场1头经产奶牛,日产奶量达40kg。产后30d时,突然卧地不起,强行驱赶,有企图站立动作,两前肢伸直站立,但两后肢却不能抬起后躯,呈犬坐式。奶牛精神、食欲尚好,针对四肢及躯干皮肤均有感觉,但反应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1.
奶牛性控冻精低剂量人工授精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性别控制繁育技术是继常规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之后,家畜繁育改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由于性控冻精自身特点,在人工授精操作上与常规冻精输精略有不同,为了提高奶牛性控冻精受胎率和利用效率,节省成本,本规程对奶牛性控冻精低剂量深部人工授精技术环节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奶牛X性控冻精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120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各60头,用X性控冻精和普通冻精授配奶牛,统计情期受胎率和母犊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情期受胎率低8.3个百分点(P>0.05),母犊率提高43.8个百分点(P<0.01).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原精、冷冻前、冷冻过程中、冷冻后的几个环节论述了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扩大优质奶牛数量,加快奶牛品种改良速度,广州珠江牛奶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一批奶牛冷冻胚胎。并于2002年11~12月进行了2次同期发情处理和冻胚移植。1材料1.1胚胎奶牛冻胚购于澳大利亚RAB动物基因公司,155枚均为1级荷斯坦牛胚胎。1.2受体牛全部选自广州珠江牛奶有限公司的荷斯坦牛,年龄在1.5~6.0岁,胎次在0~4胎之间。1.3使用药品和工具1.3.1Estrumate(前列腺素F2a类药物),含氯前列烯醇250μg/mL,氯甲酚B.P0.1%(w/v),后者用于抗菌。由澳大利亚Schlering-ploughAnimalHeath公司生产。1.3.2两种奶牛发情鉴定器(Kamar和EstrusAl…  相似文献   

15.
实验通过在缺硒地区奶牛血清中添加一定量外加硒(Na2SeO3)测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结果表明,一定浓度内,硒含量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呈正相关,一定量外加硒可以提高血清中GSH-Px活力。从0.01μg/L开始,GSH-Px活力随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外加硒浓度达到0.1μg/L时,GSH-Px活力达到最大值,眩后进一步增加硒浓度,GSH-Px活力非但不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XY与CRI奶牛性控冻精解冻后精子活力为0.38、0.41,密度为210万个/剂和230万个/剂,常规冻精解冻后精子活力为0.48,密度为1020万个/剂.据试验,室温下性控精液在5~15 min时其活力下降比常规冻精明显,奶牛发情结束前后4 h内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63.3%与70.7%;青年牛2剂/次、1剂/次的受胎率分别为60.71%(17/28),52.63%(10/19),深度输精与宫体输精的受胎率分别为66.66%(18/27),57.14%(20/35).所产后代母犊率达95.91%(47/49).  相似文献   

17.
陕进忠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4):21-23,25
为观察奶牛养殖场应用同期发情后,实施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的效果进行试验。本试验设立性控组和常规组,分别进行人工授精,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观察两组试验奶牛配种、妊娠、产母犊情况。结果表明:同期发情率为81.43%,而且84.38集中在36h内;试验组奶牛产母犊率达94.12%,明显高于常规组55.56%的产母犊率,说明该性控冻精在奶牛性别控制中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奶牛性控冻精的生产水平.[方法]通过对奶牛性控精液生产过程中染色时间及冷冻精液处理时间的控制,研究其对性控冻精的常规品质及改进后的效果,并对性控冻精的品质及生产成本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生产工艺改进后,与传统性控冻精制作方法相比,不但提高了精子品质,而且提高了精子分离速度.[结论]这一工艺的改进明显增加了每支细管的有效精子数并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The frequencies of B-alleles in RDM were analysed in samples of 637 bulls born in 1963–64–65, 794 bulls born in 1960–61–62 and 1226 cows from common herds.Among the 46 distinct alleles for which frequencies were estimated only about 10 alleles have frequencies above 1 %. The frequency of some alleles shows consistent variations during the last 10–15 years.The degree of homozygosity at the B-locus has remained almost constant among bulls during the last 10–15 years, while the homozygosity among cows from common herds shows a decreasing tendency.  相似文献   

20.
奶牛饲养新理念--全混合日粮(TMR)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是一种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配制成类似于猪或家禽的全价饲料,由发料车发送,散放牛群自由采食的一种先进饲养技术。TMR技术是现代奶牛饲养的一项革命性突破,在国外奶牛养殖业发达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国内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也已陆续开始使用该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