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解读爱默生的作品《美国学者》、《诗人》以及斯蒂文斯的书信等提炼出两者相契合的三个诗学观点:“诗学自立”、“平凡事物寓奇迹”和“诗人创造新象征”。以斯蒂文斯的《坛子轶事》和爱默生的《紫杜鹃》两首诗为主要实例,以《坛子轶事》与《希腊古瓮颂》,《紫杜鹃》与《水仙》两组诗对比研究为辅例,印证了斯蒂文斯传承和发扬爱默生的诗学理论,他是爱默生这颗“北极星”照耀下美国诗坛升起的一颗明星。  相似文献   

2.
宣炳善 《农业考古》2002,(3):134-137
唐代李绅的《悯农》诗,由于收入了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因此凡是读过书的人,对《悯农》诗都十分熟悉。诗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文字十分浅显,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深入分析,但正是因为这首诗浅显易懂,大家都不予深究。一般人都以为李绅的《悯农》诗只有一首,其实,李绅的《悯农》诗有两首,而且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这在本文后面还要谈到。收入全国小学教材的只是其第二首。……  相似文献   

3.
《玉台新咏·枚乘杂诗》中的《兰若生春阳》一诗中说兰草、杜若"涉冬犹盛滋",据宗长白之说当为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前作品。或者"冬"当是"秋"字之误。由诗中"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愿言追昔爱"看,应同《迢迢牵牛星》为组诗,彼以织女口吻言之,此以牵牛口吻言之。两诗皆西汉时所传古乐府辞。《古诗十九首》中有十四首篇幅较长者皆文人之作,而五首民歌色彩较浓者同《兰若生春阳》皆篇幅较短,应为西汉时乐府诗。  相似文献   

4.
一,《周易》与周礼相通,可以互证。但是解说《周易》反映的古礼必须谨慎。二,《春秋》可以当礼书看,其中贯穿了孔仲尼维护周礼的原则精神。三,昭公元年《左传》记穆叔赋《鹊巢》而赵孟“不堪”,古今注家大多不知其所以然。解说春秋时期赋《诗》明志若要求其准确,就必须抓住切合当时情境与《诗》原文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其文艺理论思想与创作实践融合的结晶,其115首的《人间词》闪耀着作者关于“意境”理论的光辉。文章从王氏的理论入手,选取其词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意境”理论在《人间词》中的表现:一是《人间词》对意境理论的实践;二是《人间词》所表现的“意境”理论的缺憾。  相似文献   

6.
郑毅 《农业考古》2015,(2):36-43
明清徽州《松萝采茶词》体现了浓郁的徽州地域文化色彩,但《松萝采茶词》问世后,在本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切和重视,甚至连原作者也是"长期未明"。但它却在异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英、美等国屡屡被翻译、刊载、援引、摘录、节选等等,使之见证了松萝茶及近代茶文化进入西方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
王河  真理 《农业考古》2004,(2):213-219
近来花数周时间,翻阅了清高宗乾隆的《御制诗集》和《御制文集》。《御制诗集》共有四万多首诗歌,查得专门咏茶诗计四百余首,这还不包括他涉及茶字的诗歌,也不包括《乐善堂集》(乾隆未任皇帝前的诗文集,共有茶诗9首)。我们在编辑《中国茶文化经典》时,曾遍查清人著作,虽有挂一漏万之嫌,却也得清代八百余首  相似文献   

8.
刘向之《诗经》学家法,前人每有论及。然其论据及研究方法,均仍有可改善之处。本文从家学、异文比较、《诗》说比较三方面,考论刘向之《诗》学家法,以图全面分析刘向《诗》学家法的问题,并希望由此而于两汉《诗》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柴福珍  张法瑞 《农业考古》2006,(4):142-146,16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历代遗留下来的农业古籍十分丰富,但是采用文图诗并茂体例行文的农书却仅只元代王祯《农器图谱》(1)一部。《农器图谱》何以采用这一体例尤其是在农书中附诗,后世农书又何以不能继承这一体例继续在农书中附诗成了令人困惑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去探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一、《农器图谱》采用文图诗并茂体例的历史原因首先,中国历来以农立国,农事诗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王祯作为重要的传统农书的作者深受这一传统的影响。自《诗经》开始,我国就有农事诗出现。到宋时,大量农事诗产生,而且南方农事诗的作者数量…  相似文献   

10.
乾嘉时期为经学繁盛的时代,词学也衍生出新变的质素。学人之词成为词坛的创作主流,词体之尊基本实现。凌廷堪的《梅边吹笛谱》体现了创作与词学的交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清代学人之词的特质。  相似文献   

11.
元旦     
《百姓》2008,(1):44-45
▲中国的元旦,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相似文献   

12.
清帝康熙对水稻生产过程,从浸种育秧到收割脱粒,直至舂米入仓,都有诗作留世,作为史诗,对研究了解当时的水稻生产情况和栽培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从中国农业博物馆编《中国古代耕织图》清帝康熙题《耕织图》诗耕二十三首给以注释,以供对诗歌和农史有兴趣的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学大家,在诗、、词方面均卓有建树。他开一代豪放词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豪放词,但也有不少委婉深切的婉约词。本就苏词中的婉约名篇《江城子》作具体赏析。  相似文献   

14.
在《新序》、《说苑》中,有引《诗》者一百零二章,其中有近五十处据《韩诗外传》而引。文章通过把这近五十处引《诗》与《韩诗外传》的原文进行比对,分析了刘向《新序》、《说苑》材料加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孙开铨 《农业考古》2002,(3):164-164,206
《宋代祷词农事录》是一部断代农史诗词巨著,取村于宋代诗词中有关农事史料。全书分为农事、气候、农器、耕作、粮作、经作、养殖、林业、花卉、药物十篇,共收录2291位作者,12727首农事诗词,其中农诗9597首,农词3898首。另诗句3898则,约二百万字。限资料时力,暂录至此,余容后补。私家一人伏笔十三年,因限于条件和古典诗词的特殊性,全赁手写。根据家藏十多种有关宋代诗词蓝本,累积了数以千计旁参史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以礼说《诗》的因缘、源头在于《诗经》反映周礼的客观实际。《左传》可以证明以礼说《诗》的阐释实践早在孔子之前,孔子的言论不是以礼说《诗》的源头。以礼说《诗》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原则。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经典名篇,《关雎》与《再别康桥》自问世之后,一直传唱不衰。从诗歌主题、意象选择、创作风格三个方面比照两首诗作可以发现:《再别康桥》对于《关雎》的承继绝不仅仅是在用典,这两首相距两千多年的诗歌创作在艺术精神上是如此默契,《关雎》的情意、《关雎》的美穿越了时空,在现代大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有了一次完美的对接。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提出的词"别是一家",强调"诗词差异"的理论有深刻内涵。结合她的《词论》和诗词创作综合分析比较,她的"诗词差异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涵。一是诗词声律有宽严之别。近体诗只分平仄,而词分五音、五声、六律和清浊轻重。二是诗词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词多以个人视角,尤其是从女子具体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出发感悟人生,多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曲折反映社会人生问题,风格柔媚婉约。诗往往从社会视角,以志士仁人等社会代言人的身份、眼光来审视社会政治、道德问题,题旨严肃正大,风格庄重典雅。三是诗词表现手法的差异。词在表现真实情感上细入幽微,形成深婉细腻的表现手法。而诗多从宏观着眼,境界开阔,形象众多,故多用大笔勾勒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相似文献   

20.
魏源是晚清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有力提倡者和实践者,是来自湖湘的有识之士。《诗古微》和《诗比兴笺》是魏源的两部重要学术著作,前者是一部经学研究著作,后者是一部特色鲜明、具有诗论性质的诗选,却集中体现了魏源的诗学思想。这两部著作表明,魏源的诗学思想除受当时今文经学思潮影响之外,还深受湖湘地域文化传统的熏染,后者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先秦屈骚的崇拜与追慕,对清初王夫之《诗广传》的大量引用,以及对近代湖湘经世学风的自觉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