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适宜收获期,进一步探索玉米增产潜力,为"双晚"(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省农技人员进行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河南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玉米最佳收获时期应在比常规收获期晚10天,此时收获的玉米产量较高,又不影响小麦的播种。  相似文献   

2.
今年,山东省的小麦普遍晚收,夏玉米播种比常年晚7天左右。针对今年的特殊气候,山东省农业厅召开了玉米生产技术专家座谈会,分析了播期推迟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生产技术措施。省农业厅要求各地要以“一早(早管理)一晚(适当晚收)三防(防芽涝、防病虫害、防倒伏)”为重点,切实加强玉米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东北地区玉米促早熟保秋粮技术指导意见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播种期间遭遇干旱、倒春寒等不利天气,大部分地区播期较常年偏晚5-7天。7月以来大部分地区遭遇持续干旱,降水较常年普遍偏少,玉米抽雄吐丝期总体较常年晚5天,整体生育进程延后,目前东北地区玉米正值籽粒灌浆期。考虑到今年厄尔尼诺偏重发生影响,东北地区可能遭遇秋旱和初霜冻提前,农业部组织专家进行会商,制定东北地区玉米促早熟保秋粮技术指导意见,切实加强田间管  相似文献   

4.
“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冬小麦一夏玉米种植区域内,通过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和小麦播种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延长玉米收获期、相应调整小麦播期播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并实现小麦节水。“玉米晚收七八天,提高品质粒饱满;农民只要按此做,增产一成也不难。小麦晚播七八天,造墒播种保苗全;冬前好管育壮苗,节水节本能增产。”  相似文献   

5.
采取晚收措施,对陕西定边黄土高原栽培玉米新品种进行了主要相关性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晚收能不同程度影响玉米籽粒主要相关性状。适时晚收使节本增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免耕覆盖、传统耕作、免耕留茬比耕翻覆膜出苗时间有所延缓,其中免耕覆盖最明显,比耕翻覆膜晚7~8天。播种后30天,免耕覆盖比传统耕作的株高平均低4.7 cm,叶片数平均少2.6片;播种后55天,传统耕作的株高比免耕覆盖的平均高出28.8 cm,叶片数平均多1.9片。不同耕作方式的玉米在各个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也存在明显不同。免耕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产量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春季以来,公主岭市由于土壤墒情较差,加之玉米播种后降雨偏晚,玉米整体播种期较2006年延后5~8天,出苗斯晚10-15天左右。出茁后,小苗整齐度较差,二、三类苗的地块较多。因此对于种植晚熟玉米品种农户必须采取必要的“促前期、保后期”等促早熟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金帮  孙本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298-3298,3533
研究了不同播种时期的夏直播和麦田晚套种对玉米叶片数的影响及不同展开叶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直播玉米,播期越早越有利于产量提高;早熟品种采取晚套种,适宜套种时间为小麦收获时玉米展开叶≤1片时;夏玉米应重施攻秆肥,适宜追肥期为叶龄指数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春季气候极为特殊,受低温、品种影响,大田作物播种期推迟,并且肥害发生增多。其中玉米播种时间比历年偏晚10~15天,全县玉米平均出苗率在70%~75%。不同地块植株长势差异明显,6月份以后雨热同步,大田作物生育进程加速。7月30日晚康平县普降暴雨大风,致使局部乡镇的部分大田玉米出现倒伏。7月31日~8月1日我们对康平镇、张强镇、方家镇、西关乡等9个乡镇的受灾地块进行了调查。一、倒伏面积与症状初步统计全县有72个村9.04万亩玉米不同程度的受到暴雨大风的危害。玉米植株直接从根部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不同收获期对夏直播玉米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就不同收获期对夏直播玉米千粒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显示,不同收获期夏玉米平均千粒重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直播夏玉米收获期越晚产量越高,中晚熟品种曼应适时晚收。  相似文献   

11.
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是在不影响下茬作物适时播种的前提下,充分延长玉米灌浆时间,从而增加粒重并提高玉米品质的一项省工、省时、简便易行、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措施。该技术是当前安阳市重点推广的农业生产措施。该文系统阐述了安阳市玉米适时晚收技术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以及进一步推广的对策建议,对全面推广玉米适时晚收技术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小麦播期应适当推迟,同时玉米收获期推迟也能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为进一步摸清玉米晚收对产量的影响。为玉米、小麦两晚技术推广提供依据,进行了玉米收获期试验。  相似文献   

13.
稻田水旱轮作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稻田水旱轮作研究表明 :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 ,培肥了地力 ,改善了稻米品质。水旱轮作中综合效益表现最好的是轮作方式 1(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 ) ;其次为轮作方式 2 (紫云英—早稻—晚玉米→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 ) ;再次为轮作方式 3(紫云英—早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玉米—晚玉米→紫云英—早稻—晚玉米 ) ;而连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玉米收获期对千粒重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晚收能显著提高千粒重,最大限度的发挥玉米生产潜力,增加玉米产量.试验表明,收获期关中西部宜在10月3~8日.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平均每推迟1天,千粒重可增加5.05 g,推迟8~10天,其千粒重增加44~59g.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两晚",简单讲就是玉米适当晚收,小麦适期晚播. 1 "两晚"技术的优点 这项栽培技术具有四大好处:一是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不需要增加投资和用工,只需把玉米收获时间和小麦播种时间向后适当推迟几天即可;二是可以提高玉米籽粒的品质和商品性,增加玉米产量,玉米推迟到完熟期收获,晚收7~10d,亩产可增加35~50kg;三是有利于培育小麦冬前壮苗,提高抗寒性和抗逆性,建成合理的小麦高产群体结构,有利于小麦高产;四是可达到节水节支,在足墒播种的前提下,小麦可免浇一次冻水,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刘世杰 《河南农业》2014,(19):36-36
<正>当前,河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普遍推广,产量逐年增加,但适时晚收技术却很难得到实施,成为玉米增产的瓶颈。要想大幅度、大面积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必须发挥"木桶效应",实施玉米晚收技术。一、玉米收获现状河南省中部一般在9月中旬收获,此时,玉米苞叶发黄,籽粒变硬,灌浆完成90%,早收10d左右,减产10%。二、玉米晚收标准玉米成熟后不存在养分向茎秆倒流的问题,只要不影响小麦播种,收获越晚越好。因此,一定要改变早收  相似文献   

17.
玉米最适收获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三年进行了玉米最适收获期试验和籽粒灌浆规律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授粉后48—50天,即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产量最高,比按苞叶发黄时收获,晚收7—10天,可增产8—10%,增产效果显著。同时也证明晚收并不耽误腾茬种麦。  相似文献   

18.
鲜食玉米套种晚芸豆,既可提高作物品质,又可增加农民收入。介绍了该套种模式下鲜食玉米和晚芸豆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鲜食玉米套种晚芸豆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常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04-105
介绍了颍州区夏玉米单产700kg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高产、稳产品种;施足基肥,配方施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玉米合理机械化技术;推广“晚收10天,增产百斤粮”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新品种     
朱四光 《新农业》2011,(1):29-33
下列玉米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0年1月15日审定通过的。1.燕洲528 陈玉库、辽阳燕洲玉米研究所2003年以404为母本、10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母本来源于(8112×5114)×7922选系,父本来源于(9010×598)×78599选系。特征特性: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8天左右,比对照丹玉39晚1天,属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