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毕敬 《棉花科学》2023,(1):36-38
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呈现出高发趋势,对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做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迫在眉睫。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利用科技手段改变天气,降低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保障农业安全稳定生产。首先概述了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最后探讨了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的概念及成因,分析了常德市鼎城区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发生危害情况及主要特点,从环境保护、制度建设、防御措施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粮食生产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陆良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干旱、低温、霜冻、病虫害等农业灾害多发、濒发,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影响。总结该县采取的一些农业生产防灾抗灾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分析防灾抗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使用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气象资料,对30年来莆田市的水资源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水资源不同的分布特征对于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提出了农业生产中的减灾、防灾建议,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灾害防御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蒙小寒  莫申萍 《中国糖料》2009,(4):50-51,60
通过分析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的低温阴雨冰冻灾害天气对贵港甘蔗生产及加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农业生产决策及今后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河南省安阳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暖干化趋势明显。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病虫害呈上升趋势.影响小麦生产的不利因素增加。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归结于降水因子和温度因子的变化。所以从趋利避害的角度研究小麦生产期间主要天气气候灾害(干旱、作物冷害、冻害、雷雨大风等)对小麦的影响和风险,为防灾减灾宏观调控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谈湖区农业灾害及其减灾生产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汉寿县为例,通过分析湖区气象、地质、生物及污染等农业灾害的类型、特点、成因和损失,每年其灾害损失约6.1亿元。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立科学御灾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农产品优势区域化和规范化生产,大力推广减灾生产新技术"的处灾战略,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并提出了水稻、棉花、油菜和蔬菜的减灾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龙冰雁  李增援 《作物研究》2005,19(2):124-125
道县的农业灾害主要有5月低温、夏秋洪涝、夏秋连旱、9月寒露风及冬季冰冻.在调查道县农业灾害发生情况、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灾害的成因,提出了避灾减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叙述海南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分析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特点和成因,并提出提高海南省农业自然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对海南省的自然灾害研究和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对本地区气象灾害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对气象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一般分为气象灾害高风险区、气象灾害中等风险区和气象灾害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从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研究、精准施肥研究、节水农业研究、防灾减灾研究等方面,论述信息能有效提升农业应用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水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湖南湘阴国家基本气象站近40a的气象资料,通过近10a水稻主要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和强度统计、并与前30a比对,结果表明当前洞庭湖区水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呈现出倒春寒、高温热害、干旱发生日趋严重,5月低温、干热风、洪涝发生较重且趋于平稳,寒露风、阴雨寡照、大风发生趋弱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地膜甜菜苗期气象灾害较多,主要有霜冻、冷害、热害。有些灾害要求采用的农业技术有时正相反。因此,期望采用某一项简单的农业技术措施来达到全苗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考虑天气条件特点,采用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防灾、抗灾、全苗、壮苗的目的。苗期气象灾害与栽培技术1988~1991年曾对不同地膜播种方式的小气候进行测定,并对大田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4.
漳州市平和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琯溪蜜柚之乡,农业作为地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发展的好坏与人民群众的福祉直接相关。同时平和县也是一个气象灾害防御薄弱县,近年来频发的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地方乡村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和影响。为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2013年5月中国气象局重视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百县千乡"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浅述创建标准化乡镇的"八有"之一——"有固定场所、有设备、有人员、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气象服务站对当前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的实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简述平和琯溪蜜柚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规模化种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果园的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品牌管理、壮大龙头企业、推进深层次开发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气象影视节目作为气象部门对外传播气象信息的窗口,它是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平台。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推进更是离不开气象影视服务。因此,发挥气象影视节目的传播优势,创新农业气象影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对于有效地提升气象服务"三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结合漳州本地农业特点,尤其是"一县一业"的农业发展思路,针对农业气象影视节目的制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农业气象影视服务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几年湖南省安乡县棉花生产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防灾意识薄弱的现状,从政府科学决策、财政不断投入、农业部门不懈努力、栽培措施不断完善、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等方面,提出了湖南省安乡县棉花防灾减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荔枝是一种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对气候条件的反应比较敏感,不耐寒,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极端气候的影响,冻害、暖冬、连阴雨、干旱、台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均会对荔枝产量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荔枝生产中存在不合理种植也会造成低产的风险问题,探讨诏安气候资源特点,根据荔枝冻(寒)害指标进行避冻区划和分区论述,综合分析低温对荔枝产量的风险评估,以其在今后防灾减灾服务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掌上交流软件,其便捷快速的信息接收和传输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借助微信平台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力大的优势,能有效发挥漳州农业气象在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主要介绍"漳州农业气象"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功能及其技术路线,结合我市农业气象服务特点,探索"漳州农业气象"微信公众平台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增强甜叶菊种植农户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的能力,不断提高甜叶菊种植技术水平,就河西走廊地区早春霜冻天气对甜叶菊的危害进行探讨,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为增强菊农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甜叶菊种植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