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冯辉 《中国种业》2016,(9):60-62
以3个主栽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药剂拌种对其发芽和根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立克秀和2.5%适乐时低剂量使用时可促进驻大麦3号和驻大麦7号种子萌动,增加根数,提高品种抗逆能力.2%立克秀、2.5%适乐时高剂量和25%三唑酮拌种可提高驻大麦4号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增加其根长和芽长.  相似文献   

2.
条纹病是大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普遍危害性,在河南省大麦种植区时有发生。本研究以寻找抗大麦条纹病优异种质为出发点,采用自然发病的方法,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6个大麦品种系条纹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大麦105、驻07048和驻04097等6个品种表现免疫,保大麦14号、凤大麦14号和浙皮10号表现高抗,川农饲麦5号和皖饲14008表现抗病,华大麦17号、单诱09-41、驻4-238和驻大麦4号表现感病,扬农啤10号表现高感。鄂大麦105、驻07048和驻04097等11个品种对大麦条纹病具有抗性,可作为抗条纹病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驻大麦3号高产高效特点及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驻大麦 3号系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利用驻890 9作母本 ,TG4为父本杂交 ,多年连续选择培育而成。 2 0 0 1年 8月 3 1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 4年 2 8点次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 5 82 3 .9kg/hm2 ,居前茅 ,平均比对照豫大麦 2号增产 9.0 5 % ,比苏引麦 2号增产 7.92 %。经品质分析 ,蛋白质含量 1 0 .3 %~ 1 1 .6% ,千粒重40 .2~40 .7g ,水分 1 2 .3 % ,发芽率、发芽势达 99%~1 0 0 % ,粒大均匀 ,淡黄色有光泽 ,浸出物 79%~80 % ,其理化性状符合优质啤酒大麦标准。据不完全统计 ,省内外示范推广面积达 3 .3 …  相似文献   

4.
以六棱型大麦品种驻大麦4号和二棱型大麦品种驻大麦5号为材料,设置4个氮肥水平,测定不同氮肥水平下大麦的灌浆速率和子粒蛋白质含量,分析子粒灌浆速率与粒重、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灌浆高峰前,不施氮和施氮75kg/hm~2处理的灌浆速率高于施氮125、225kg/hm~2处理;灌浆高峰后,灌浆速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升高。在同一氮肥水平下,花后35d驻大麦5号灌浆速率高于驻大麦4号。驻大麦4号的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在花后7、14、21d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花后35d则呈显著负相关;驻大麦5号的灌浆速率与千粒重相关性不显著。两种棱型大麦品种在花后21d前的灌浆速率与子粒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均与子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2%立克秀湿拌剂对小麦种子发芽及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根 《种子科技》2002,20(5):286-287
研究了立克秀不同用量拌种对小麦发芽、出苗及麦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立克秀湿拌剂拌种,当药种比不高于0.6%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出苗率均无明显影响;当药种比达0.8%时,出苗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在出苗时间上,当拌种药,当种比高于0.6%时则出苗期推迟1d以上。在试验设计用量范围内,立克秀拌种的麦苗鲜重增加,分蘖和次生根数量增多,具有明显的壮苗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驻大麦4号为材料,用2009-2015年度河南省区域试验和大麦品种展示数据汇总资料,进行驻大麦4号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驻大麦4号平均穗粒数51.39粒/穗,千粒重32.73 g,有效穗数568.79×104穗/hm2.株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变异系数较大.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与产量正相关,且穗粒数与产量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与产量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间相互制约,穗粒数与有效穗数负相关,与千粒重极显著负相关,有效穗数与千粒重负相关.产量与产量构因素间回归方程决定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即驻大麦4号产量形成的89.8%以上是由产量构成因素贡献的.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驻大麦4号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千粒重相对较小;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说明驻大麦4号产量构成因素间制约作用较强,在适宜基本苗条件下,通过合理肥水运筹,稳定穗数,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大蒜食用部分是地下肥大的鳞茎,大蒜富大蒜素,具有抑菌和杀毒作用。大蒜一般休眠期为2~3个月。采收后的大蒜在休眠期内不发芽,一但脱离休眠期,遇到5℃以上环境,就会发芽,并且会逐渐消耗营养,变得干瘪,失去商品和食用价值。为防止大蒜发芽可采用如下几项技术措施:(1)低温低湿充分晾干的大蒜在低温和干燥的条件下保持其休眠状态,贮藏适温(-2.5±0.5)℃,相对湿度70%~75%,注意通风换气。(2)高温低湿高温32℃以上,低湿60%以下能抑制大蒜发芽,可较长时间保持其休眠状态。(3)气体调节降低贮藏室中O2,提高CO2抑制大蒜的呼吸和控制病菌。贮藏大蒜…  相似文献   

8.
鉴于2002年我市小麦种子赤霉病病粒、带菌粒偏多及初收获时休眠重,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室内发芽试验难以真实反映种子的内在质量和准确的发芽结果,对种子收购带来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如2%立克秀、H2O2、浸种灵浸种、低温冷冻、药剂拌种等)进行试验,结果得出以2%立克秀可湿性粉剂拌种效果最佳,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转Trxs基因大麦品系Y002种子的发芽特性、麦芽品质及其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转基因品系Y002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项指标分别比对照TrankgLin增加了9.70%、11.11%、10.37%和7.20%;(2)品系Y002的麦芽品质优于对照,其叶芽长度、糖化力、a-氨基氮、可溶性氮和库尔巴哈值分别为对照的1.03倍、1.03倍、1.11倍、1.09倍和1.13倍;(3)品系Y002种子发芽期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4)品系Y002种子的B组醇溶蛋白聚合程度加剧,萌发期降解速率显著快于对照,并且出现特异的蛋白条带。综上所述,转基因大麦品系Y002的酿酒品质显著优于对照,可作为培育优质啤酒大麦品种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0.
保大麦13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V24中选择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等特点,2014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委员会登记(滇登记大麦2014018号).2015-2016年连续2年被云南省农业厅列为云南省大麦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18,(12)
为探讨聚乙二醇(PEG)和氯化钙(CaCl2)溶液对大麦老化种子活力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宜的大麦种子引发剂,以经过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80%)人工老化处理0,3.5,6.5d和9.5d的2个不同品种大麦种子为材料,在25℃条件下,用20%PEG溶液和1%CaCl2溶液引发处理24h,分析其吸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引发剂中,PEG溶液显著优于CaCl2溶液。2个大麦品种老化种子的吸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提高,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种子引发不仅能够提高其发芽特性,还能够预防种子的吸胀损伤进而修复其老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许如根  周美学  陆峰  吕超 《种子》2007,26(9):21-23,27
盐浓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探讨盐胁迫对大麦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以4个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盐浓度(NaCl)对大麦幼苗根数、根长、芽长及鲜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普遍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但不同品种的耐盐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就大多数大麦品种而言,0.3%以下盐水发芽对幼苗主要器官的生长影响不大,能较好地完成幼苗形态建成,0.5%以上盐水对幼苗主要器官的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较大。(2)除不同盐份对发芽10d幼苗芽长的影响不显著外,盐份对发芽5d和10d大麦幼苗主要性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盐浓度对幼苗主要性状的影响程度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饲料大麦的用途,在保山市开展10个大麦品种饲草产量和品质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良大麦饲草品种。结果表明:‘保大麦25号’、‘保大麦20号’、‘保大麦12号’产量表现突出,均比参试品种平均鲜草产量增产,鲜草产量分别为40.15、38.18、38.1 t/hm2;粗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10.7%、9.56%、8.69%;粗纤维含量低,分别为24.6%、29.7%、3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分别为48.3%、49.2%、48.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分别为25.1%、25.9%、27%;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9.63%、10.32%、9.86%;无氮浸出物含量高,分别为44.1%、39.2%、41.6%。‘保大麦25号’、‘保大麦20号’、‘保大麦12号’3个大麦品种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可作为青贮饲料或饲草在保山市适宜区域示范推广,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盐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晋绿9号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NaCl、Na2SO4和Na2CO3胁迫下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平均发芽天数、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盐害率。结果表明,3种盐胁迫均能抑制绿豆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发芽天数和相对盐害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盐分胁迫与绿豆种子发芽率之间的回归方程表明,3种盐胁迫对绿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现为Na2CO3>NaCl>Na2SO4,晋绿9号的耐盐极限浓度分别为Na2CO3 2.062%、NaCl 2.816%、Na2SO4 7.684%。  相似文献   

15.
秦宝军 《中国种业》2019,(10):57-59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高巧、速拿妥、帅苗、立克秀和顶苗新5种药剂组合后对玉米田蚜虫和丝黑穗病的防效以及对玉米苗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巧或速拿妥的处理对玉米蚜虫均有较好防效;添加立克秀的所有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效均在88.5%以上;6个药剂组合在2个玉米品种上均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增产6.7%~27%。以上结果说明,高巧、速拿妥分别与立克秀组合后能够很好的防控玉米蚜虫和玉米丝黑穗病,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大力推广保山市农科所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饲料大麦新品种保大麦14号,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对其最佳栽培密度和最佳施氮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大面积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保大麦14号最适宜密度为240万/hm2,最佳需氮量为全生育期施尿素600kg/hm2。  相似文献   

17.
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仍不能发芽,这种现象称为休眠。休眠是植物一个重要生命活动环节,是一种保证自身和繁衍自身的遗传特性,也是植物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但它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力,从而给准确评价种子的生活力和大田出苗率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对10个大麦品种休眠期测定和采用高温干燥措施打破休眠,为准确评价休眠期间大麦种子的生活力提供了试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由本所大麦组提供的10个大麦品种即科品10号(皮)、蒙克尔(皮)、矮秆齐(裸)、甘木(皮)、韭畸10号(皮)、卡特尔(皮)、2—10(皮)、2—26(皮)、早熟3号(皮)和85A346(皮)为本试验材料。 10个品种均在蜡熟后期收获,从收获之日开始每隔4天做一次发芽试验,直至发芽率平稳在80%(解除休眠标准)以上为止。两个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采用双层滤纸纸上(TP)发芽床,发芽温度20℃,无光照,第4天查发芽势,第7天查发芽率。种子发芽标准是:具备种子幼根长度等于  相似文献   

18.
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种茎发芽及其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种茎发芽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新选048’和‘桂热3号’木薯品种为材料,采用露地堆放和室内堆放2种不同贮藏方式对种茎进行处理,观察测定种茎发芽情况、生理生化特性、幼苗茎叶生长情况等。结果表明,露地堆放贮藏种茎发芽较快、发芽整齐、发芽率较高,其中‘新选048’露地堆放种茎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最大,分别为100%和98.89%,而‘桂热3号’室内堆放发芽势和发芽率最小,分别为94.44%和77.78%。‘新选048’和‘桂热3号’露地堆放丙二醛含量比室内堆放分别降低了42.41%和48.90%,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0.44%和14.4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7.91%和9.1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4.88%和5.36%。幼苗株高分别增加了5.78%和8.30%;茎径分别增加了10.87%和11.60%。此外,该研究还表明,‘新选048’比‘桂热3号’发芽快,长势较好,抗逆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19.
试验于2011年在红兴隆农业科研所、291农场试验站、友谊农场试验站3个地点进行,在直播田中对ACERO、BAS-TION 2个甜菜品种的XBEET及CHECK种子进行播种,对其出苗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点两品种出苗进程规律相似,3个地点2个品种XBEET处理平均比CHECK处理Dpt提前5天、发芽峰值提高29%、日平均发芽率增加15%、GI增加41%,保苗率平均增加15%。  相似文献   

20.
大麦β-淀粉酶活性对其种子在干旱胁迫下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选出抗旱性较强的大麦品种,并以期找出β-淀粉酶活性对大麦抗旱性的影响,对β-淀粉酶活性不同的9个啤酒大麦品(系)种进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对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测定来评价参试品种的抗旱性,并对β-淀粉酶活性与不同PEG浓度下的发芽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麦β-淀粉酶活性与大麦抗旱性在PEG浓度为15%时,在0.01水平上达显著正相关。大麦种子发芽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5%浓度的PEG对大麦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10%、15%浓度显著抑制大麦种子萌发,20%浓度下,大麦个别品种发芽停止。处理样品间,‘沪麦16’综合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其次A7-30,而‘邯98-58’、‘盐95137’为最差。由此得出,10%的PEG干旱胁迫剂浓度可作为大麦发芽期判断大麦抗旱性的适宜胁迫浓度,β-淀粉酶活性可作为大麦抗旱性早期筛选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