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兽医认为 ,母畜产后出现渗渗汗出 ,持续不止者称为“产后自汗”,若夜间及白天休息时出汗较多 ,正常活动时出汗较少或无汗者称为“产后盗汗”。小尾寒羊产后自汗、盗汗的发病率较高 ,症状典型。作者用加味生脉散对其治疗 ,取得很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症状发病羊只普遍体形较瘦 ,精神沉郁 ,口腔干燥 ,口色淡白 ,有饮食欲 ,乳汁分泌正常 ,一般产后 1~ 2天内开始全身出汗 ,少数病例出汗较少 ,且在休息或夜间出汗 ,活动后出汗停止。多数病例出汗较多 ,不能自止 ,运动后加剧。如病羊处于较寒冷的环境 ,可在被毛上形成白霜 ,用手触摸 ,全身被…  相似文献   

2.
<正>家畜出汗症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中兽医认为,家畜白天或很少活动时,从体内散发的体液称"自汗",而在白天休息或在夜间从体内自动散发出的体液称"盗汗"。不论是"自汗",还是"盗汗",笔者统称谓"出汗"。本人在长期的兽医门诊治疗工作中,经治了398例家畜出汗症,其中:羊300例,马92例,牛6例,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该病病因比较简单,症状比较典型,用中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病因  相似文献   

3.
家畜夜间休息出汗为“盗汗症”,多是阴虚所致。我们在临床遇到18例。用加味“当归六黄汤”治疗,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 一、治疗病例 18例自然发病牛中,体虚者1例,产后4例,妊娠2列,骨折、尿路感染各1例。患病牛盗汗,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精神倦怠,形体消瘦,四肢无力等症状,病程较久的个别牛伴有长期咳嗽、低热、自汗及口腔溃疡。脉象沉细者12例,弦数者4例,结代脉1例。  相似文献   

4.
笔者简要概述了出汗症类型。一是笔者在20年临床实践中的治疗资料,分别归纳了马牛出汗症的类型诊治,分为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大热出汗、剧痛出汗、虚脱出汗5种类型。笔者从医中的典型临床病例进行举例鉴别诊治,总结体会马牛出汗症的内外原因。  相似文献   

5.
1发生与症状(1)发生:奶牛自汗症又称盗汗症。一种是老龄、犊牛、瘦弱及产后的母牛多发,另一种是膘情良好的奶牛,早春或晚秋气候多变时发病。(2)症状:患牛得病后脊、腰、双肋大量出汗,心率加快,呼吸急迫。另有体温偏高、鼻流清涕、鼻鸣、头低耳耷、行走如酒醉、不喜饮水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奶牛生命。2中药辨症疗方由于奶牛自汗症的发病原因不同,因此在防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盗汗为奶牛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产后,病因十分复杂,大多因产后饲养管理不当,日粮不均衡,久病失治、误治,外感寒邪,内伤脏腑,饮食失调等引发的一种动物机体气血津液亏耗性疾病。现代中兽医称为"自汗症"或  相似文献   

7.
《古方新用》称用当归补血汤治人虚汗,屡试屡验。笔者用于治好牛虚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且无副作用。现介绍如下:1当归补血汤的组成及治疗机理当归补血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其组方为:黄芪30g,当归6g;主治劳倦内伤,血虚发热等症。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脏之气,以裕生血之源,更用当归益血和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汗分自汗与盗汗两种,是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中医认为:白天出汗为自汗属阳虚;夜间出汗为盗汗属阴虚。自汗为阳虚不能自卫,汗孔疏而少闭,故汗出;盗汗为阴虚不能内守,夜间阳入里,阴为阳所迫而汗自生,故盗汗。本方以补…  相似文献   

8.
正产后缺血亏虚,腠理不密,故每在饮食或睡眠时出汗,常在数日内好转。若汗出较多而持续时间较长,称为"产后自汗";若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产后盗汗",统称"产后汗出异常"。中医认为,本病多为产后气血虚弱,卫阳不固,或阴血不足,虚热内生,迫汗外出所为,当以补益脾肺,养阴清热为治,可选用下列蜜膏治疗方。1灵芝黄芪膏验方:灵芝、黄芪、枇杷叶、炒谷芽、炒麦芽各150 g,生晒人参60 g,南沙参、牡蛎、北沙参、续  相似文献   

9.
<正>牛多汗症是指非因炎热、劳役、运动而经常自行大量出汗的疾病(包括奶牛和肉牛)。按中兽医理论认为多汗多由心虚或肾虚所致。心气虚,则卫气不固,腠理不密,而成自汗;肾阴虚,阳无所附则盗汗。夜间阳潜阴藏,肾阴虚,则阴不纳阳,阴虚阳浮,津液随时外泄而出现盗汗。根据临床症状,治疗原则,奶牛和肉牛多汗症可分为三种类型,现将各型症状及中药治法简述如下。1阳虚自汗症临床症状:精神、食欲、体温均  相似文献   

10.
小尾寒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市某养羊专业户饲养小尾寒羊160只.在饲养期间发现部分羊只有咳嗽、流鼻涕、消瘦、个别孕羊流产、少数羊只造成死亡的疾病,经病羊肺、心、脾、肝等病料进行实验室细菌学检查,诊断为小尾寒羊巴稀薄杆菌病。  相似文献   

11.
<正>《丹溪心法·自汗》云:"自汗之症,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临症治疗汗症一般以虚而论治,但据笔者临证经验,不尽其然,或邪居少阳,或营卫不和,或肺卫不固,阴虚火旺,邪热郁蒸,或补而未宣,久病伤阴,劳役过度,营阴不能内守,故见盗汗;或亡阳时阳虚欲脱,阳脱则阴无所附,心液随阳外溢,故见大汗不止尽有之。临症应遵《黄帝内经》"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益营卫,损其脾者益饮食",以求不止汗而汗自收。  相似文献   

12.
小尾寒羊高效饲养两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洗胃法小尾寒羊在饲养中难免食"污"饮"垢",致使小尾寒羊患寄生虫症、腹泻或其他疾病,不利于正常生长,甚至死亡。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常选1月)洗胃1次,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健康快长。方法是给小尾寒羊食入足量的食盐。每次每只成羊可食进0.2千克左右,多者  相似文献   

13.
王金宝 《蜜蜂杂志》2020,40(9):32-33
1出汗与盗汗 在正常情况下,非天热或非运动时人体出汗,为自汗,是阳虚所致;入睡出汗,则为盗汗,是阴虚导致. 验方1: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檗、黄芩、黄连各等份,黄芪倍量,白蜜适量. 用法:共研粗末,煎煮2次,煎液合并,1日1剂,分早晚饭后加蜜温服,连用1~3剂.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我们诊治小尾寒羊、奶山羊临产期及产后以精神沉郁、厌食、虚弱、消瘦、卧地不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经临床诊治确诊为羊酮病。  相似文献   

15.
应用《汤头歌诀》中的“玉屏风散”、“归脾汤”、“牡蛎散”、“参附汤”等方剂 ,治疗家畜汗症 ,已有 30多年了 ,治疗牛马汗症百余例 ,都收到较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供同行参考。中兽医认为 :“汗为心之液 ,汗出过多不但损伤津液 ,往往是不祥之兆 ,故有“舌如煮豆心经死 ,汗出如油心血危”之说。所以对牛、马出汗不可忽视 ,按出汗类型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 (大汗亡阳 )等。1 玉屏风散治马自汗1.1 病因 自汗多为肺气虚弱 ,卫阳不固所致。也因气血不和 ,营卫不调 ;还有因血虚痰阻 ,伤湿者。1.2 典型病例 :2 0 0 0年 4月 2 8日逊克县…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我们诊治小尾寒羊、奶山羊临产期及产后以精神沉郁、厌食、虚弱、消瘦、卧地不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经临床诊治确诊为羊酮病。1发病情况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呈散发,产前、产后的母羊,以多胎的小尾寒羊、奶山羊发病率高。所接触到的病羊均表现食欲减退,极  相似文献   

17.
小尾寒羊胎衣不下是小尾寒羊产后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小尾寒羊产后繁殖力有显著影响,严重的甚至被淘汰。正常小尾寒羊产后4小时胎衣可自行排出,若产后超过4小时不能自然完全脱落时,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作者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多年,前几年发现病羊后及时治疗,近几年来采取预防措施,取得了很好效果,发病羊只明显减少。现将小尾寒羊胎衣不下的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家畜的汗症分为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大热出汗,剧痛出汗,气脱出汗等,与机体营卫气血的运行有关。中兽医古书中云:“盗汗,睡而汗出,醒而汗止”,即家畜夜间休息时出汗,白天时则少汗或无汗,在冬季,有时清晨可见畜体被毛上因夜间出汗而结的一层白霜。同时征风舌红,少津,粪便干,脉细数。  相似文献   

19.
缺钙症是近年来危害养羊业的重要羊疾病之一,尤其多发于规模羊场.因部分规模羊场不重视生产母羊的钙质补充,致使母羊产后瘫痪,丧失哺乳能力,最后死亡,发病致死率较高,常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20年5月10日,庄浪县某羊场从外地引进6月龄育成期小尾寒羊120只,饲养1月后部分羊发生了以肌肉震颤、站立不稳、关节变粗、前...  相似文献   

20.
奶牛多汗症是指非因炎热、劳役、运动而经常自行大量出汗的疾病。按中兽医理论认为多汗多由心虚或肾虚所致。心气虚 ,则卫气不固 ,腠理不密 ,而成自汗 ;肾阴虚 ,阳无所附则盗汗。夜间阳潜阴藏 ,肾阴虚 ,则阴不纳阳 ,阴虚阳浮 ,津液随时外泄而出现盗汗。根据临床症状、治疗原则 ,奶牛多汗症可分为三种类型 :1 阳虚自汗症 临床症状 :精神、食欲、体温均正常 ,每日汗出如雨 ,中午更严重。口色淡红 ,凫脉迟细 ,背部热汗。治疗 :以补气固表为主。采用玉屏风散 :黄芪 90g ,白术 6 0g ,防风30g ,加牡蛎 4 0g、浮小麦 12 0g、大枣 6 0g ,水煎灌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