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了"十二连增",粮食总量充足,但是粮食数量与质量存在结构性矛盾。立足常德当前实际,产粮大市要在稳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质。发展优质稻产业,对于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稻米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常德市发展优质稻产业取得的主要成效、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浅析福建省优质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福建省优质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照省外优质稻发展经验,提出福建省优质稻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杰  吴毅  李慧智 《作物研究》2005,19(2):120-121
系统分析了娄底市优质稻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争取政府重视,保证优质稻稳步发展;因地制宜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加强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无公害优质稻快速发展;实施名牌战略,促进无公害优质大米的发展;建立优质稻发展基金,提高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的科技含量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阳美秀 《中国稻米》2002,8(5):34-34
桂林市是广西粮食主产区之一 ,素有“桂北粮仓”之称 ,全市粮食生产从1985年以来连续15年获得增产丰收。由于粮食种植结构不合理 ,造成部分粮食品种销路不畅 ,压库严重 ,谷价下跌 ,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了提高种粮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满足市场和人民生活需要 ,必须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一、优质稻生产发展现状1 .优质稻品种现状桂林市优质稻生产历史悠久 ,永福县曾是广西有名的优质稻米生产、输出基地 ,最高年份输出量达到2000多万kg,主要种植品种有香油粘和马坝小粘。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 ,桂林市优质稻生产得到了较大…  相似文献   

5.
衡阳市优质稻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庆华  陈诚  阳春瑜 《作物研究》2011,25(5):508-511,514
简述了衡阳市优质稻产业开发的现状,针对产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衡阳市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即抓种子市场监管,规范种子市场;抓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高优质稻种植效益;抓科技推广,增强优质稻生产后劲;抓基地建设,提高优质稻生产能力;抓龙头企业能力建设,提升优质稻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曲靖市优质稻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曲靖市的气候特点及生产优质稻的优势,提出了曲靖市优质稻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周永康书记、张张中中伟伟省省长长的的指指示示和和省省委委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扩大 )会议精神 ,今年我省 (四川省 )农业厅把发展优质稻生产作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来抓 ,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狠抓措施落实。各地按照省里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坚持量质并重、协调发展、优质优价的“三条原则”和以杂交优质稻为主、常规优质稻为辅 ,以中档优质稻为主、高档优质稻为辅的“两主两辅”方向 ,全省优质稻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特点是 :一、领导重视今年 ,各级党政高度重视优质稻生产 ,把它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  相似文献   

8.
伊犁河谷水稻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伊犁河谷水稻生产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发展优质稻米的优势,结合实际提出加大优质稻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优化区域布局,加强优质稻米基地建设;抓好优质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优质种子生产和经营管理;扶持龙头企业,实现企业规模化生产,促进优质稻生产的产业化经营等发展优质稻米生产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隆回县优质稻产业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2005年,优质稻面积和产量在水稻中的比重达到了65.4%和63.0%。产业化开发步入了快车道,但产业化水平还较低,区域发展也不平衡。提出了做大做强优质稻产业的战略对策,即定位稻米市场,确立优势产区,建设2.8万公顷绿色优质稻生产基地,创造绿色生态稻米产地品牌,打造加工航母,推广生态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德化县优质稻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优质稻产业的地理条件优势、政策优势、生态优势,提出了强化政策扶持、提升耕地适机化水平、打造优质稻区域公用品牌等措施,促进地区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湖南优质稻研发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对策,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优质稻新品种研发的主要历程,并根据研发重心变化将其归纳成四个主要发展阶段,详细列举了各阶段代表品种及特色。此外,本文还总结了40年来湖南优质稻品种研发、评价体系、配套技术和产业化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剖析了目前优质稻研发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文  杨玉 《作物研究》2012,26(2):122-126
以播种面积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为主要指标,对湖南近10年优质稻生产集聚与波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播种面积的集中度指数、波动指数排序分别为优质晚稻>优质早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优质中稻及一季优质晚稻>优质晚稻>优质早稻.明确了湖南优质稻播种面积稳定区、相对稳定区、波动区,并提出了湖南优质稻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优质稻品种选育的目标与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伏军 《作物研究》1993,7(2):7-9,26
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发展优质稻生产已成为农业领导部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迫切要求。我省历来是全国的重要产稻省份,稻米是我省农业生产的优势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往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由于稻米品质差,销售困难,造成大量积压,稻米的产品优势转变成了商品劣势。这一严峻的局面,使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走发展优质稻的路子,才有广阔的前景。发展优质稻生产,包含了品种选育、生产与流通各领域的全过程,本文仅就优质食用稻(以下简称优质稻)新品种选育问题,谈几点体会,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4.
优质中籼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南山 《中国稻米》2001,7(2):25-26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稻米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多年以来 ,生产上推广的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 ,以提高稻米品质为直接目的的保优高产配套技术推广得较少。近几年来 ,我们把优质稻保优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总结了一套优质水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以指导大面积优质稻生产。一、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合理规划种植优质高产良种是优质稻保优、高产的前提要素。不同的优质稻品种由于种性不同 ,保优高产所需的生态条件及栽培技术等也不尽一致。因此 ,必须根据当地的生产和经济…  相似文献   

15.
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发展广东优质大米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稻米品种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发展优质稻,是水稻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种植优质稻经济效益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途径。近年来,广东粮价波动较大,目前每SOkg三级稻谷一般为55~60元,最低价出现48元,而优质稻谷相对稳定在so元以上,粘小占、小农占等米质上优的,可达100~110元。近几年来,广东省选育了一大批优质高产品种,为大力发展优质大米生产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广东省优质稻生产发展概况广东优质稻生产历史悠久,农家品种马坝油占、增城丝苗,早在解放前就有种植,是家喻户晓的优…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益阳市优质稻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益阳进一步发展优质稻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了全面推广粮食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优质稻产业带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施“种粮大户”培育工程等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发展早季优质稻生产是水稻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粮食消费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需要,要实现早季稻优质化,必须从高产栽培上认真研究,综合配套应用各种栽培技术措施,研究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种植优质稻不高产,不抗病的问题。通过1999年在漳平市西元乡遂林村和新桥镇西埔村建立二个示范片(1315hm2)的课题研究,从引进种植新品种,研究栽培技术方面入手,较好地解决了优质稻易感稻瘟病及产量不高的问题。主要体会是:1 早季优质稻新品种(组合)示范种植结果在不增加肥料、劳动力等外部资源情况下,引进新品种这是一…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水稻品种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7—2018年期间浙江省的水稻品种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水稻品种结构存在以下特点:品种类型丰富,主导品种面积集中,通过审定的优质稻品种数逐年上升,但优质性状不够稳定、真正食味佳品质优的水稻品种占比不高。当前制约优质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优质稻产业发展思路有待理清,优质稻品种评价标准有待完善,优质稻品种选育攻关进展不快,优质稻品种推广与产业化发展有待深化。为进一步深化浙江省优质稻品种推广与产业化发展,下一步浙江省需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注重优质稻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继续完善品种审定和评价标准,加快优质稻品种选育攻关和深化优质稻品种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根据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现状和湖北省的气候特点,探讨了湖北省优质稻布局的合适区域和适宜季节,提出了"3个栽培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稻品质提高与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论加入WTO后四川省的优质稻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入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产品带来的严峻挑战,结合国情、省情及水稻生产现状指出优质稻产业化是加入WTO后四川省稻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还针对当前实际提出了四川省优质稻产业化生产中应注意解决的6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