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甲酸乙酯常温熏蒸对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us Cockerell)的杀灭效果及对进口山竹品质的影响。在20℃下,分别使用15、25、35和45 g/m~3甲酸乙酯熏蒸南洋臀纹粉蚧混合虫态和山竹3 h,统计南洋臀纹粉蚧死亡率,测定山竹糖度、酸度、抗坏血酸(VC)、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较若虫更为耐受,25 g/m~3甲酸乙酯即可全部杀死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和若虫;且与对照组比较甲酸乙酯熏蒸对山竹品质无明显的影响,仅35、45 g/m~3甲酸乙酯熏蒸会短时间降低山竹VC含量和T-AOC。上述研究表明,甲酸乙酯熏蒸可用于进口山竹携带南洋臀纹粉蚧的检疫处理,20℃下使用25 g/m~3甲酸乙酯熏蒸3 h可做为备选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扶桑绵粉蚧溴甲烷熏蒸处理方法,本文测定了溴甲烷熏蒸2h对扶桑绵粉蚧各虫龄的致死毒力。用机率值分析表明:各虫龄对溴甲烷敏感性不同,以1龄若虫对药剂最敏感,以3龄若虫耐药性最强;在20℃和29.5℃下3龄若虫达到99%死亡率所需CT值分别为44.09 g.h/m3和29.77 g.h/m3,其对应的LC99分别为28.09 g/m3和18.10 g/m3。验证实验表明在21~25℃下以剂量38g/m3,在26~30℃下以剂量25 g/m3熏蒸2h各供试虫龄死亡率均达到100%,该指标可为扶桑绵粉蚧安全检疫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熏蒸环境温度为5℃、10℃的条件下,设计6~10个不同剂量分别开展溴甲烷和硫酰氟熏蒸杀灭紫穗槐种子携带紫穗槐豆象(Acanthoscelides pallidipennis)老熟幼虫的毒力试验,应用PoloPlus软件进行机率值分析的结果表明:在5℃条件下,预计紫穗槐豆象老熟幼虫达到99.9968%死亡率所要求的CT值(Lct_(99.9968))为溴甲烷2855.7g.h/m~3、硫酰氟3973.5g.h/m~3,熏蒸24h所需剂量为119.3g/m~3、158.7g/m~3;在10℃条件下,Lct_(99.9968)为溴甲烷2145.2g.h/m~3、硫酰氟1436.3g.h/m~3,熏蒸24h所需剂量为88.1g/m~3、59.0g/m~3。因此,随着熏蒸温度的提高,硫酰氟对紫穗槐豆象老熟幼虫的毒力作用增长明显,可作为进出口紫穗槐种子检疫处理的有效熏蒸剂,但熏蒸的环境温度须高于10℃。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25℃条件下,利用磷化氢熏蒸南洋臀纹粉蚧以及越南进口红心、白心火龙果4 h,研究了磷化氢熏蒸处理对南洋臀纹粉蚧的杀灭效果以及对火龙果采后储藏品质的影响。耐受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南洋臀纹粉蚧对磷化氢的耐受性为雌成虫>3龄若虫=2龄若虫>1龄若虫。毒力分析试验表明,使用1.70 mg/L磷化氢熏蒸雌成虫4 h可在95%置信区间下达到99.996 8%的死亡率。品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0.55~2.21 mg/L磷化氢熏蒸处理对两种火龙果冷藏和货架期间的色泽、硬度、可溶性糖、酸度均无显著影响,但在熏蒸后短期内会提高呼吸强度,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呼吸强度恢复正常。这些结果显示,磷化氢熏蒸用于进口火龙果携带南洋臀纹粉蚧的检疫处理可达到理想效果,在25℃使用1.66~2.21 mg/L磷化氢熏蒸4 h可作为口岸检疫熏蒸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评估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龄幼虫、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25.829 7 mg/L、49.589 8 mg/L,显示了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强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显示,相同的处理时间,呋虫胺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效与浓度呈正相关;C1(0.125 g/L)、C2(0.167 g/L)处理在药后7 d达到最高防效,14 d后防效下降;C3(0.2 g/L)、C4(0.25 g/L)和C5(0.5 g/L)防效与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C5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 d、7 d的校正防效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的同期效果,药后14 d的防效为92.08%,显著高于C1、C2和C3,与C4差异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可有效防治扶桑绵粉蚧。在进行防治时,综合考虑防治效果、防治成本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建议使用C4进行防治,当绵粉蚧虫口基数较大时,可在药后10~14 d进行2次用药。  相似文献   

6.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其分布广、寄主植物多,虫体小,发生危害隐蔽,并与其近似种混合交叉发生危害,野外识别鉴定困难,易暴发成灾,难于防控。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到多个扶桑绵粉蚧及其近似种石蒜绵粉蚧和双条拂粉蚧。通过制作玻片标本,分别从触角、眼、口器、足、腹脐、刺孔群、盘孔、管腺和体毛等部位比较了3种粉蚧的玻片显微特征以及野外活虫虫体特征,为检疫工作人员快速识别该虫及其近似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棉花、番茄和茄子3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 在恒温27 ℃下观察扶桑绵粉蚧的个体发育及种群发展情况,记录并分析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 扶桑绵粉蚧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平均存活率为棉花﹥茄子﹥番茄,存活曲线差异明显,但均以l龄和2龄若虫的死亡率最高。若虫的发育历期除1龄外无显著差异,棉花上蛹期显著长于其他两者,雌性成虫存活历期为棉花﹥番茄、茄子,雄性为棉花、茄子﹥番茄。交配过的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多于夜间产卵,但棉花上部分扶桑绵粉蚧可于白昼产卵;其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产卵能力为棉花﹥茄子﹥番茄。3种寄主上扶桑绵粉蚧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相近,但净增殖率(R0)及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差异较大,均为棉花﹥茄子﹥番茄,分别为142.10、88.91、43.56和156.67、87.95、32.74。[结论] 扶桑绵粉蚧繁殖力及种群发展能力极强,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是其极易大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是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的一种重要害虫。为筛选出高效防治白蜡绵粉蚧的药剂,本试验采用浸渍法测定了5种药剂对不同龄期白蜡绵粉蚧的毒力。测试的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1龄若虫致死中浓度为18.48~24.52 mg/L,均表现较高的毒力。对2龄若虫和成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18.48~76.25 mg/L和44.00~79.53 mg/L,毒力稍低于1龄若虫。但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3龄若虫的毒力明显低于其他龄期,除20%丁硫克百威乳油毒力较高(42.00 mg/L)外,其余4种药剂的致死中浓度为97.73~132.24 mg/L。因此,5种药剂对白蜡绵粉蚧1、2龄若虫和成虫毒力较强且稳定,均可作为防治白蜡绵粉蚧低龄若虫和成虫的优良药剂,但3龄若虫最好选用毒力较高的20%丁硫克百威乳油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进口菠萝易携带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us Cockerell)等有害生物,检疫风险较高,急需开发检疫处理技术。本文研究了20℃下,不同浓度磷化氢熏蒸4 h对南洋臀纹粉蚧的杀灭效果以及对进口菠萝呼吸强度、失重率、硬度、酸度、可溶性糖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洋臀纹粉蚧雌成虫对磷化氢的耐受性强于若虫,400 ppm磷化氢熏蒸即可完全杀灭各虫态南洋臀纹粉蚧。与对照组比较,磷化氢熏蒸降低了货架期间菠萝的呼吸强度,对菠萝的失重率,硬度,酸度与可溶性糖度均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常温磷化氢熏蒸可有效杀灭南洋臀纹粉蚧,且对进口菠萝的品质无不利影响,可作为进口菠萝检疫处理备选技术。  相似文献   

10.
溴甲烷对韭菜苔上葱蓟马的杀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菜苔是我国一种新兴的出口蔬菜,葱蓟马是韭菜苔花蕾部分可能携带的昆虫。为确定溴甲烷检疫处理葱蓟马的技术指标,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溴甲烷对葱蓟马的毒力,确定在17.5~18.5℃、22~23℃和26~28℃下,溴甲烷熏蒸葱蓟马死亡率达到机率值9所需浓度时间乘积(CT值)分别为89.06、58.03和42.74 g·h/m~3 。在17.5~18.5℃,40、50、60 g/m~3 ;22~23℃,30、40、50 g/m~3 ;26~28℃,20、30、40 g/m~3 条件下,溴甲烷处理韭菜苔在可溶性糖、蛋白质、粗纤维、Vc、脂肪的含量与对照都没有明显差异;但在风味上17.5~18.5℃下60 g/m~3 处理的韭菜苔生吃和熟吃与对照相比稍有异味感。上述温度和浓度处理后,韭菜苔中溴甲烷残留检测不到。根据上述结果,建议采用17.5~22.9℃48 g/m~3 2 h、23~27.9℃32 g/m~3 2 h和大于28℃24 g/m~3 2 h作为韭菜苔携带有害生物的溴甲烷熏蒸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桔小实蝇严重危害水果健康,是世界范围内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通常在贸易前需进行检疫处理,由于单一处理技术均有局限性,复合处理技术成为检疫处理的趋势。本文开展了常温磷化氢熏蒸和辐照复合处理对桔小实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5℃条件下,3龄幼虫为复合处理最耐受虫态,磷化氢熏蒸对辐照有增效作用,以ED99.9968测算,0.278、0.862和1.443 g/m3磷化氢复合处理协同比率分别为2.21、1.98和1.95。0.862 g/m3磷化氢和60 Gy辐照复合处理南丰蜜桔后5℃储存21 d,维生素C含量增加,转至25℃储藏7 d后对南丰蜜桔硬度、可溶性糖、酸度、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6种化学农药及其复配对扶桑绵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高效低毒的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6种化学药剂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结果表明除氟虫腈外,其余5种供试药剂对扶桑绵粉蚧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啶虫脒>吡虫啉>高氯苯油>乐斯苯>溴虫腈>氟虫腈,其中啶虫脒、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可作为扶桑绵粉蚧化学防治的备选药剂.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按两者LC50(分别为1.29 mg/L和31.67mg/L)有效浓度,其最佳配比为6:4,毒性比和共毒系数分别为2.25和195.6.  相似文献   

13.
南洋臀纹粉蚧和石蒜绵粉蚧是近年我国新记录的两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分别在福建省的番荔枝果园和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发生为害严重。为明确球孢白僵菌BB-T02对这2种检疫性粉蚧的生防潜力,本研究在该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测定该菌株对两种检疫性粉蚧的致病力和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T02培养最适的温度为28℃、光周期8L:16D、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蛋白胨,在此条件下培养10 d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分别可达5.60 cm和4.22×108孢子/cm2。菌株BB-T02侵染南洋臀纹粉蚧和石蒜绵粉蚧10 d后的LC50分别为5.00×105孢子/mL和2.17×105孢子/mL,1.00×108孢子/mL处理的累计致死率分别为85.39%和88.76%、LT50分别为5.78 d和5.19 d。菌株BB-T02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幅度较大,在第5 d达峰值22.68 U/mL;几丁质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变化幅度相对平稳,均在第6 d分别达到峰值13.19 U/mL和9.77 U/mL。综上,球孢白僵菌BB-T02生长速度快、产孢量高,对南洋臀纹粉蚧和石蒜绵粉蚧的侵染活性强,可用于这两种检疫性粉蚧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4.
Cowl.  JM 杨国海 《植物检疫》1993,7(6):432-435
用溴甲烷成功地熏蒸葫芦科水果的报道很少。而 Lipton 等(1984)发现在20℃或35℃,以48g/m~3的溴甲烷熏蒸1、2或3小时,会对罗马甜瓜及蜜瓜产生严重的损伤。Armstrong 等(1985)研制的检疫熏蒸程序是在高于19℃情况下用溴甲烷32g/m~3处理4小时或用48g/m~3处理2小时防治黄瓜中的实蝇。《澳大利亚植物检疫手册》提出用溴甲烷在≤21℃情况下以32g/m~3熏蒸4小时对西瓜进行杀  相似文献   

15.
甲酸乙酯对米象不同虫态的熏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储粮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粮食熏蒸剂品种越来越少的现状,采用密闭熏蒸法,系统研究甲酸乙酯(EtF)在不同条件下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L.)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以及成虫的致死作用.在25℃条件下以40和45μL/L的药剂浓度处理米象成虫12h,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541%和99.324%;以30μL/L的浓度在19、25和31℃下处理24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108%、62%和42%,表明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且在相对低温时比在相对高温时熏蒸效果好.在20、25和30℃条件下,熏蒸处理米象成虫24h,其LC50分别为25.094、28.650和30.875μL/L;处理48 h时则分别为23.101、25.805和27.316μL/L.30g/m^3的甲酸乙酯熏蒸处理米象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和蛹24 h,对应死亡率为96.930%、99.333%、97.768%和93.386%,表明甲酸乙酯对米象低龄幼虫的熏蒸效果最好,蛹和卵对甲酸乙酯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竹绿虎天牛是我国出口竹制品具有检疫意义的害虫,对其熏蒸处理条件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应用国家标准GB/T 36773-2018推荐的硫酰氟对竹绿虎天牛幼虫、蛹以及成虫熏蒸处理技术指标,验证硫酰氟对竹绿虎天牛卵的熏蒸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20℃、96 g/m~3,24℃、80 g/m~3,30℃、64 g/m~33个不同的硫酰氟剂量与温度组合熏蒸处理24 h后,竹绿虎天牛的卵死亡率都达到100%。验证试验表明GB/T 36773-2018推荐的竹绿虎天牛硫酰氟熏蒸处理技术指标同样适用于卵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实蝇类害虫是许多国家予以高度重视的检疫性害虫,曾提出不同的检疫处理技术措施。在熏蒸处理方面,美国提出:处理鳄梨防治地中海实蝇、桔小实蝇、瓜实蝇,溴甲烷21℃,32g/m~3,4小时。处理构橼防治地中海实蝇,21℃,32g/m~3,3.5小时,处理樱桃防治樱桃细实蝇,21℃,32g/m~3,2小时,15.5—20.5℃,40g/m~3,2小时,10—15℃,48g/m~32小时;美国亚利桑那提出,溴甲烷不宜用于处理柑桔等。我们于1984—1985年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兹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石蒜绵粉蚧是近年我国新记录的一种有害生物,目前在福建省漳州地区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发生为害严重。为探讨金龟子绿僵菌F061和FM-03对该虫的生防潜力和应用前景,本研究测定这2株菌株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毒力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石蒜绵粉蚧受菌株F061和FM-03侵染10 d后1×108孢子/mL处理浓度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15%和91.95%;构建的2个TDM模型均通过Pearson卡方和Hosmer-Lemeshow检验,2株菌株对石蒜绵粉蚧的时间-剂量互作效应明显,剂量效应随侵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时间效应随菌液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强,菌株F061侵染10 d后的LC50和1.00×108孢子/mL处理的LT50分别为5.55×105孢子/mL和5.04 d,而菌株FM-03在同等条件下的LC50和LT50分别为1.11×105孢子/mL和4.67 d,毒力强于菌株F061;此外,2株菌株1.00×108孢子/mL处理浓度对石蒜绵粉蚧的室内防治效果也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菌剂F061和FM-03喷施10 d后的室内防治效果分别为74.06%和81.32%。综上,2株菌株均可用于防控多肉植物上的石蒜绵粉蚧,菌株FM-03可优先开发应用,菌株F061可作为备选菌株使用。  相似文献   

19.
黄斑星天牛溴甲烷检疫熏蒸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对杨树木质包装溴甲烷熏蒸试验结果进行机率值法分析,推算出溴甲烷在4.4℃、10.0℃、15.5℃和21.1℃温度条件下达到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幼虫死亡机率值9要求的CT值分别为:1133.78、938.21、642.39和349.87g.h/m^3;根据毒力试验结果进行的室内验证试验证明:在上述4个温度条件下,只要熏蒸中CT值达到了毒力测定的要求,就能够完全杀灭杨树携带的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和黄斑星天牛幼虫、蛹,以及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Cossus cossus orientalis)和杨干透翅蛾(Sphecia siningensis)幼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木质包装溴甲烷检疫熏蒸处理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迄今,对捕食性天敌昆虫肠道菌系与入侵物猎物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查明广谱捕食性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肠道菌群与外来入侵猎物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之间的关系。从异色瓢虫幼虫刚孵化开始饲喂扶桑绵粉蚧(食粉蚧组)或本土常见猎物豌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 (Matsumura)(食蚜虫组对照),直至成虫羽化后20 d;然后,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异色瓢虫20 d龄成虫肠道的16S rDNA V3-V4区片段,以鉴定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结果发现,食粉蚧组异色瓢虫肠道菌系的基本分类单元(OUT)数量是食蚜组瓢虫的(297个)近2.3倍;在两组瓢虫共有的16个门级阶元中,食粉蚧组瓢虫有7个特有门,而食蚜虫组瓢虫没有特有的门;在两组瓢虫共有的169个属中,食粉蚧组瓢虫有210个特有属,食蚜虫组瓢虫只有35个属,而且两组瓢虫之间在14个属的物种丰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虽然两组瓢虫的肠道代谢通路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功能丰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说明,取食非本土粉蚧的异色瓢虫成虫的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取食本土蚜虫的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