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6,(2):305-309
为了研究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致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5只健康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Dex组、BA低、中、高剂量(0.25、0.5、1 mg/kg)+Dex组。对照组和Dex组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其余各组灌服混悬于可溶性淀粉中不同剂量的BA,1次/d,连续14d后,除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诱导氧化应激模型。15h后,处死小鼠,收集淋巴器官和肝脏。检测小鼠淋巴细胞的活性以及活性氧(ROS)水平,肝脏、脾脏和胸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BA预处理后,能显著降低Dex诱导氧化损伤小鼠ROS水平和MDA含量,提高脾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小鼠SOD和GSH-Px活性,且呈量效关系。表明BA能加速细胞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增强小鼠抵抗氧化损伤的能力,对Dex诱导的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桦木酸对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地塞米松建立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凋亡模型,利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透射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亚细胞结构,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的裂解,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检测华木酸对Dex介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2.5μmol Dex可使脾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染色质发生边聚、浓缩、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特征,桦木酸可明显降低地塞米松引起的脾淋巴细胞凋亡。提示桦木酸对地塞米松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桦木酸(BA)对地塞米松(Dex)诱导氧化应激小鼠血清指标的影响。将4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NC)组、Dex组、0.25 mg/kg BA组、0.50 mg/kg BA组、1.00 mg/kg BA组,每组8只。NC组和Dex组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其余各组灌服混悬于1%可溶性淀粉溶液中不同剂量的BA,连续灌服14 d后,除NC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25 mg/kg Dex诱导氧化应激模型。15 h后,眼眶采血,收集血清。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钙离子(Ca~(2+))、细胞色素C(CytC)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BA预处理后,能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Dex诱导氧化应激小鼠血清ALP活性及TG、T-Bil、CytC含量(P0.05或P0.01),且呈量效关系;低剂量BA(0.25、0.50 mg/kg)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血清MDA含量(P0.01或P0.05),但高剂量BA(1.00 mg/kg)反而极显著升高了其含量(P0.01);能够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血清Ca2+和GSH含量、SOD的活性、T-AOC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P0.05或P0.01),并呈量效关系;降低了血清ALT和AST活性,但影响不显著(P0.05),对血清TP和AL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BA能够改善Dex引起的小鼠血清指标的变化,对Dex诱导的氧化损伤有预防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桦木酸(BA)对地塞米松(Dex)诱导氧化应激小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将4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NC)组、Dex组、0.25 mg/kg BA组、0.50 mg/kg BA组、1.00 mg/kg BA组。NC组和Dex组小鼠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糊,其余各组按不同剂量的BA灌服,连续14 d后,除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Dex(25 mg/kg BW)诱导氧化应激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肝脏、脾脏和胸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反转录(RT)-PCR检测脾脏和胸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基因的表达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MAPK信号通路中ASK1、JNK和P38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NC组相比,Dex组的肝脏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脾脏POD活性,胸腺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Dex组相比,0.50和1.00 mg/kg BA组肝脏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以及POD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的升高(P0.05或P0.01),0.50 mg/kg BA组脾脏T-AOC、0.50和1.00 mg/kg BA组脾脏抑制羟自由基能力、0.25和1.00 mg/kg BA组脾脏POD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的升高(P0.05或P0.01),0.50和1.00 mg/kg BA组胸腺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POD的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2)与NC组相比,Dex组脾脏和胸腺ASK1、JNK和P38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Dex组相比,0.50和1.00 mg/kg BA组脾脏和胸腺ASK1、JNK和P38mRNA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3)与NC组相比,Dex组脾脏JNK和P38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Dex组相比,0.50 mg/kg BA组脾脏ASK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0.25、0.50和1.00 mg/kg BA组脾脏JNK和P38蛋白的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由此可见,BA预处理后,增强了Dex应激小鼠肝脏、脾脏和胸腺的T-AOC、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POD活性,降低了Dex应激小鼠脾脏和胸腺MAPK信号通路中ASK1、JNK和P38 mRNA表达量以及脾脏ASK1、JNK和P38蛋白的表达量。BA对Dex造成的氧化损伤具有预防性的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与JNK-P38 M A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对结肠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损伤的机制,试验用1%DSS诱导Balb/c小鼠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测定脾脏指数,收集脾脏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ROS)水平。结果表明:结肠炎小鼠脾脏指数下降,脾脏淋巴细胞数目减少,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说明DSS可能通过提高脾脏淋巴细胞活性氧的水平而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凝胶电泳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鸡新城疫病毒(NDV)F48E8株在体内诱导鸡胸腺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检测,以期探讨NDV的致病机制。经NDV感染后,鸡胸腺淋巴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感染组胸腺的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NDV标准强毒F48E8株可以在体内诱导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由此所致的免疫抑制可能是NDV致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鸡艾美耳属球虫不同种在入侵细胞早期对凋亡诱导抑制的差异,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lla)和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纯化的裂殖子入侵马-达氏牛肾细胞(MDBK细胞)1.5 h后,对被入侵的细胞计数并计算入侵率;加入含6%乙醇的完全培养基对细胞诱导凋亡3 h,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E.tenlla裂殖子和E.acervulina裂殖子入侵率为21%和43%;凋亡诱导组的凋亡率是36.98%;柔嫩艾美耳球虫凋亡诱导组的凋亡率是25.77%;堆型艾美耳球虫凋亡诱导组的凋亡率是28.92%。柔嫩艾美耳球虫凋亡诱导组与凋亡诱导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堆型艾美耳球虫凋亡诱导组与凋亡诱导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柔嫩艾美耳球虫凋亡诱导组与堆型艾美耳球虫凋亡诱导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E.acervulina裂殖子入侵细胞并起到明显的抑制细胞凋亡作用,在入侵早期也许有类似于E.tenlla裂殖子抑制凋亡的机制;与E.tenlla裂殖子的抑制率相比略低,这可能与它的个体大小、致病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姜黄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DSS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取3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DSS模型组、姜黄素组,分别测定脾脏指数,收集脾脏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水平。结果表明:与DSS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脾脏指数和脾脏淋巴细胞数增加,但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和活性氧相对含量降低。说明姜黄素可通过降低脾脏淋巴细胞活性氧水平减少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日粮中添加紫薯(PSP)对鸡的免疫调节作用。日粮中分别添加1%的PSP(PSPL)和3%PSP(PSPH),供试验鸡自由采食。试验鸡分别免疫新城疫病毒(NDV)、流产布氏杆菌病(BA)和绵羊红细胞(SR-BC),用针对这3种抗原的抗体滴度作为衡量体液免疫水平的指标。伴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脾细胞、胸腺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增殖,脾细胞中外周血CD4+、CD8+细胞的比值和CD4-CD8-细胞(DN)作为衡量细胞免疫的指标。同时,称取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的重量,并对白细胞(WBC)进行计数。结果表明,PSPh组显著提高二免后NDV抗体水平和SRBC抗体水平(P0.05),极显著提高BA抗体水平(P0.01);而PSPL组则显著提高BA抗体水平(P0.05)和极显著提高SRBC抗体水平(P0.01),且脾脏和胸腺细胞显著增多(P0.05)。PSPh组CD4+淋巴细胞比例显著较低(P0.05)。PBL的增殖对淋巴组织的重量和WBC数没有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紫薯可提高鸡免疫后的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验旨在研究蛋氨酸脑啡肽(MENK)对禽马立克细胞MSB-1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效应。用MENK对禽马立克细胞MSB-1细胞株进行干预,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密度及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镜下观察可见在10-12 mol/l MENK的作用下,MSB-1细胞株数量降低,细胞形态渐圆钝,甚至出现皱缩,与对照组相比MENK对MSB-1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9%~46%(P<0.01),诱导细胞凋亡率为(62.04±3.32)%(P<0.01)。MENK对MSB-1细胞株具有增殖抑制效应及凋亡诱导效应,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在应用 1 0 ,2 5 ,5 0 ,75 mg/ kg米非司酮阻断部分去除肾上腺鸡糖皮质激素受体 ( GR)的基础上研究了 2 5 mg/ kg和 5 0mg/ kg米非司酮对 1 0 ,2 5 ,5 0 ,75 mg/ kg地塞米松 ( Dex)引起的免疫抑制的逆转效应。结果显示 :2 5 ,5 0 mg/ kg米非司酮对 GR的阻断率可达 ( 39.2 5± 5 . 42 % )和 ( 74. 93±9.5 0 % ) ,为阻断鸡 GR提供了理想选择剂量。同时 2 5 mg/ kg米非司酮几乎可以完全逆转 1 0 ,2 5 ,5 0 mg/ kg Dex引起的脾细胞 IL - 2、IFN诱生活性 ,T、B细胞刺激增殖活性及淋巴器官体重比的下降 ;5 0 mg/ kg米非司酮可以部分逆转这些效应 ,并且还可阻断 Dex( 5 0mg/ kg以下剂量 )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提示应用米非司酮部分阻断 GR可以逆转糖皮质激素 ( GC)诱导的免疫抑制效应 ,对畜禽应激性疾病的预防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铜中毒对雏鸭免疫器官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中毒1日粮(Cu850mg/kg)和中毒11日粮(Cu1050mg/kg)7周,以超微病理学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观察研究了铜中毒对雏鸭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电镜观察,铜中毒Ⅰ组和中毒Ⅱ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发生凋亡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凋亡的淋巴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凝聚、边集、细胞核呈新月形、“C”形、花瓣状、圆环状或圆斑状,并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测定.2个中毒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铜中毒可以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研究活性氧(ROS)与脂多糖(LPS)诱导后巨噬细胞活化诱导凋亡的关系。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不同浓度LPS诱导细胞,添加100μmol/L H2O2增加细胞内ROS,或用姜黄素(7.5μmol/L)降低细胞内ROS;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MMP)和ROS。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凋亡和细胞内ROS水平均随LPS浓度增加而增加,高浓度的LPS导致MMP下降;与LPS(8μg/m L)单独作用组比,H2O2增加ROS,并导致凋亡细胞百分率增加;姜黄素降低LPS诱导的细胞凋亡,同时减少细胞内ROS。表明活性氧参与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活化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毒力马耳他种布鲁氏菌能否在体内外诱导凋亡以及诱导凋亡程度的差异,本研究将M28(强毒株)和M5-90(疫苗株)以MOI=100感染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产物caspase3/7。结果显示:M5-90和M28在体外细胞水平均能够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且M5-90促进细胞凋亡能力高于M28。然后将M28和M5-90以1×10~6 cfu的剂量接种BALB/c小鼠,分别在接种后3 d、7 d和42 d迫杀小鼠,取小鼠脾脏组织制备切片,经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并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M5-90和M28感染后均可诱导小鼠脾脏细胞凋亡,凋亡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本研究为布鲁氏菌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和布鲁氏菌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氯前列醇钠(PG-Cl)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应用细胞计数法测量癌细胞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体外增殖情况,吉姆萨染色法细胞观察形态学,Ho-echest-33342凋亡染色法检测加药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PG-Cl对SKOV3细胞抑制率的大小与药物浓度和时间成正比,在高浓度药物作用下效果显著。而在150μg/mL PG-Cl作用12 h后细胞发生凋亡,荧光显示核质固缩呈圆形或椭圆形团块。结果表明,PG-Cl对SKOV3细胞体外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甘草提取物(GC-X)体外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试验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GC-X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AO/EB双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GC-X体外对HeLa细胞的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48 h的IC50仅为11.24μg/m L;AO/EB双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可见,GC-X作用后He La细胞均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GC-X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说明GC-X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原花青素对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凋亡的保护作用,试验采用体外培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用MTT法分别测定原花青素(PC)、玉米赤霉烯酮(ZEA)对TM4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C对ZEA诱导的TM4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检测PC、ZEA引起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变化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PC可显著增加TM4细胞的存活率,抑制TM4细胞的凋亡,提高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抑制ZEA诱导的TM4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抗氧化作用对经ZEA染毒的TM4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观察重组牛γ-干扰素对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作用。无菌采取牛外周血,分离培养淋巴细胞,取第一代细胞,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牛γ-干扰素,作用5d,观察细胞数量及细胞凋亡效应。结果为试验组淋巴细胞数目下降,细胞凋亡效应减弱。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牛γ-干扰素对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抑制分裂及抗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07-111
为研究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镉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中的作用,用醋酸镉和/或雷帕霉素(rapamycin,Rap)染毒PC12细胞24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Bax极显著降低(P<0.01);与镉染毒组相比,镉与Rap联合作用组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Bax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镉可能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从而诱导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黄芩苷对肺上皮细胞(NCI-H292细胞)凋亡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Hoechst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黄芩苷(60和120μg/L)对H2O2诱导NCI-H29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黄芩苷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LPS组、黄芩苷150mg/(kg·d)组和300mg/(kg·d)组,予以蒸馏水或黄芩苷灌胃,1次/d,连续3d,于试验第3d灌胃后1h,除空白对照组其他各组腹腔注射LPS(20mg/(kg·d)),造模12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力,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及磷酸化cPLA2的含量。结果显示,Hoechst染色可见黄芩苷60和120μg/L预处理对H2O2诱导NCI-H292细胞凋亡均有保护作用;流式细胞法测定显示,与无黄芩苷刺激的H2O2组相比,黄芩苷作用后呈剂量依赖抑制NCI-H292细胞凋亡。小鼠腹腔注射LPS后12h,肺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MPO、cPLA2水平显著升高。与LPS组相比,黄芩苷的两个剂量均能显著降低MPO和cPLA2的水平,明显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肺损伤。结果表明,黄芩苷对H2O2诱导的肺上皮细胞NCI-H292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能通过降低肺组织中MPO含量和cPLA2活性,减轻小鼠内毒素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