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菠萝是中国南亚热带地区极具优势的农业品种之一,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的重要抓手。从分析菠萝供给侧的现状及问题入手,认为菠萝供给侧改革存在供需结构、产销衔接、供给品质、生产要素配置和研发市场上的失衡。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菠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菠萝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丹 《核农学报》2022,36(3):697-698
<正>中国作为全球农业大国之一,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都与国民生活紧密相关,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阶段,农业生产不再以解决饥饿问题为主要目的,而是开始关注于价格、品质和绿色生态健康等多元化需求,所以在此发展形势之下,推动农业供给侧的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十分关键,其中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所提出的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一项符合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且为大众物质文化生活奠定稳定基础的重要发展改革举措。从农村实际发展需求和具体情况来看,供给侧改革是构建农村现代经济体系、落实新时期发展理念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部署工作之一,它可以有效提高农业供给整体效益,使农业生产在数量与品质方面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标准,由此逐渐形成结构合理、发展稳定的农业有效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展迈向新常态以后,经济从高速发展变成中高速发展,使农村发展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了当代农村发展面临的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等困境,结合分析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村地区教育重视程度的办法,以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潜山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从构建三大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贵州"三变"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相关研究,要从多学科、多层次和多角度出发,注重政策、经济和地方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注重改革的理论逻辑和经济逻辑的探讨。对贵州"三变"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亮点,必将带来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和农村人口的变迁。基于此,探讨"三变"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与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结构性问题比较明显。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聚焦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指向,结合甘肃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提出甘肃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力突出以区域品牌为战略的产业结构布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体系和生产性服务体系为重点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台州市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较强,农业结构较早、较快地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下一阶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基于此,研究台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基本情况,发现台州市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有利于台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可为具有相似产业结构的中东部省、市,尤其是长江以南区域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由过去农产品总量不足的矛盾转变为现在农产品结构性的矛盾,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更深入推进,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保证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基于此,通过深入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认识到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在农业的供给端,通过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的转型等具体措施,来调整农产品结构,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生产出更高级、结构更优化的农产品,保证我国农业供给的水平和能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农业工作的重点,也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改革两大方面。调结构、转机制,在生产方面,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在流通领域的开拓和供给方面,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互联网+";在体制机制上,牢牢把握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蔡丽丽 《南方农业》2022,(6):102-105
我国提出了振兴乡村的发展规划,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解决融资难、人才支持不足等农村发展困境.基于此,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布署下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调节好内部经济压力;完善金融结构体系,指导融资与投资;加大科技投入等有效发展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快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立足常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分析和研究了常州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总结其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供样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在综合实力、城乡收入差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湖州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对照"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高标准,乡村振兴同样面临着产业短板、基础设施短板、人才短板等,应在提升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认同度、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夯实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3.
农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同时坚持农业供给侧改革。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端,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的支撑;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线,从生产端、供给端入手,创新优化体制,推进产品、品牌、技术、产业等方面的结构改革;2018年,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农业供给侧改革站在新的发展台阶。基于此,对广西钦州市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状况为基点进行调研,从广西的农林牧副渔产业供给结构入手,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走访,展示广西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状况、供给体系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钦州市本土特色及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提供适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而地方农业院校服务区域的农业发展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提升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服务能力是高校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基于此,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服务区域乡村振兴为例,分析当前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新形势下地方农业院校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以期更好地为区域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关注的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农村的发展也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福建省农村工作的主线,正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基于此,以闽清县白樟镇为例,探究白樟镇生态农业发展,总结出该镇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旨在为福建省其他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起步很晚、工作基础也很落后,存在着较多制约因素,农产品安全总体水平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简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旨在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以梅县区发展现代农业为例,从规划引领、生态发展、乡村振兴,推行农业标准化,严把农产品质量关等方面论述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和途径,全面保障和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快河南省农业转型升级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面对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以及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副业化、生产规模超小化的突出问题,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中心,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培育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注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农业经营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研究农产品的价格变化规律和建立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转型对于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为"牛鼻子";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条,以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产业提升、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脱贫攻坚、改革创新、科技支撑六大工程;持续强化农业法治、党建引领两大保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实现了六个"新"。1)农业经济工作实现新发展。2018年,涪陵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6.58亿元,可比增4.7%、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增加值绝对额排重庆市第四位。涪陵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 691元,可比增长9.1%,增幅位居22个区县考核组第2位。较重庆市平均水平高910元。2018年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有力拉动涪陵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立了涪陵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小组,加强城市资本下乡引资,共推出3个类型的农业储备项目30余个、协议引资100余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