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论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治理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系统论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治理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一是整合支农扶农政策和资金,对农业产业化项目分类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二是加快推进土地集中,流转规模达到40万亩,结合农业产业调整和土地规模经营,有针对性地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完成土地整理8万亩,新增耕地8000亩,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3万亩。三是加快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10个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新建茶叶、蔬菜、特色花木、特色水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土地治理项目区中,安排部分资金实施集中科技推广项目,种植示范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训新型农民,是提高农业新型经营组织竞争力的现实要求,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的必经之路,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科技支撑,也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最佳选择。我县在土地治理项目区实施科技推广项目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5.
我国进行的农田建设项目,按资金来源和主管部门的不同,分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上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大致相同,但采用的预算定额不同,导致综合单价差别较大。基于此,以广东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例,以灌渠(过水断面高50 cm,宽50 cm)为研究对象,探讨同一断面同种材料下的50 cm×50 cm灌渠,在采用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和水利水电预算定额两种不同定额标准下,进一步分析工程造价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该书作者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需要 ,在总结长期从事土地治理开发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编写成的一本工具书。全书共分三篇 :第一篇为方法篇 ;第二篇为案例篇 ;第三篇为参考资料篇。内容包括国家近几年最近颁布的土地分类标准、设计标准、土壤改良指标、投资估算指标、生产成本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常用定额、计算参数及有关规定。该书从实用性角度出发 ,力求通俗、简明扼要 ,资料丰富 ,理论联系实际 ,是一本工具参考书。可供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管理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规划设计院和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可…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但在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压占等施工活动造成了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输变电项目由于其建设特性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土地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利用功能降低。本文以酒泉—湖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为例,分析湖北西部山区输变电项目引起的土地破坏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土地破坏和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8.
丹河小流域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卧龙镇东北部 ,属典型的低山丘陵沟壑区 ,面积为 2 6 2 9km2 ,水土流失面积达18km2 。 1998年 ,卧龙镇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多种经营项目纳入总体规划方案 ,确定以林果基地建设和丹河沿岸滩涂开发为重点 ,将小流域建设成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经 3a治理开发 ,丹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分别建成了优质桃杏基地、优质高效林果种植区和优质李子基地 ;丹河两岸滩涂建成了观光高效农业带 ;农业现代化已见雏形。  相似文献   

9.
一是抓项目建设,在保质保量完成年度计划任务上下功夫。按照全省实施兴水战略的安排部署,坚持淤地坝建设不动摇,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推动淤地坝建设。精心组织市县继续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保项目、首都水资源水保项目、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坝滩联合整治工程等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依托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30  
樊闽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246-251
该文介绍了“十五”期间中国土地整理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对国家投资土地整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五年来,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政策,在国家投资项目的安排上向国家粮食主产区、西部大开发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国家重点扶贫地区等区域倾斜,有力支持了这些重要地区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十一五”时期,中国土地整理将继续致力于法制、机制建设,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积极开展节约型土地整理,加强土地复垦和农村宅基地整理,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后,建议在“十一五”期间要重点抓好村庄整理、权属问题、耕地质量与生态建设等薄弱环节的建设问题,使中国土地整理事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确保粮食安全等发挥更加重要的支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全面梳理总结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根据财政部新修订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4号),从优化项目布局、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家开展农业大规模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制订农业工程规划及农业工程项目的问题;阐述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农业工程规划、农业工程项目的关系,农业工程规划与项目的内容和特点以及规划、计划与项目的联系和区别;最后讨论了几种系统工程方法在制订规划工作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2月,水利部组织完成了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竣工抽验,标志着2010—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完成。通过3年的实施,共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483.90 km2,治理小流域195条,总投资6.08亿元,项目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总结了各地在项目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分析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目标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强化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管理、充分调动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根据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完善承包经营,实行农户有条件的长期占有,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土地的有偿使用,促进土地合理流转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含义、相互关系、评估原则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综合发展研究隰县试区为例,对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权重确定、综合指标值计算的模型方法设计、应用分析等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景观农业理论的综合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景观农业基本理论出发,运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探讨由单一农田土地整理规划扩展到涵盖农田、ⅱ水系、林地和村庄的区域性综合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的新模式.实证表明,综合了农田系统、水网系统和人居系统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融合了区域内的景观基质、斑块和廊道等要素,保证农业景观单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为土地整理项目构建一个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奠定规划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强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围绕新出台的相关管理规定,对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调查,分析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强化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切实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积极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大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财务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生态景观视角下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科学地评价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对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景观建设有积极影响。在生态景观视角下,结合土地整治的特点及工程实践,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本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3个方面展开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并确定了各层次的权重系数。以衢江万亩水田项目及白鹤滩土地整治项目为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初步评价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相应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训练和检验使其应用于实例。结果表明:白鹤滩(云南),白鹤滩(四川),衢江万亩水田项目的基本、生态、景观功能和生态效益评价值分别为57.73,82.63,85.43;61.62,57.11,65.08;40.83,43.29,52.11;52.92,56.84,64.10。分析可知,无论从整体的生态效益还是从各功能的角度来看,衢江万亩水田项目都相对优于白鹤滩两地。AHP—BP模型结合了主观优选和客观映射的特点,可以对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并能为不同区域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土地整治及和谐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辩证关系、土地整治在和谐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和目前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的引领作用;树立“土地整治+”理念;加强资金整合管理,发挥资金叠加效应;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工程质量;创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机制等和谐美丽乡村视角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国家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使水稻的种植面积出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粮食供应。如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利用有限的土地,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有效防止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就成为国家农业发展建设中主要问题。基于此,阐述水稻种植技术,并给出具体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