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木薯的生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木薯的主要产区,不过因木薯对气候条件较为敏感,导致了广西并非所有地区都能够适宜木薯的种植。由此,通过对木薯的生长特性及以往种植经验的研究,选择出了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年降雨量以及年日照时数这4个指标作为木薯种植的生态气候区划指标。以县为单位,根据2 a收集到的各县的气象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木薯种植的气候进行区划,按照木薯种植对气候的适宜性把广西各县分别划为最适宜、次适宜、适宜以及不适宜种植木薯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模式对氮磷钾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养分流失、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种植模式,在广西丘陵坡耕地进行定位观测,研究广西主要经济作物、农民常规施肥和主要种植模式下的坡耕地养分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木薯+玉米模式径流水中的总磷、总钾、硝态氮流失量最大,其次为总氮、铵态氮;木薯+花生模式径流水中的养分流失量除总磷(245.1 g/hm2)最多外,其他养分流失量均较少,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占总氮的50%以上。产生径流量最多的模式是木薯+花生为60 974 L/hm2,其次是甘蔗模式为58 583 L/hm2,最少的模式是木薯+玉米为52 676 L/hm2;木薯+玉米种植模式下作物吸收氮、磷、钾的量最多(7月13日),甘蔗吸收氮、磷、钾的量均是最多的(11月13日)。三种种植模式中施肥量最大的是木薯+玉米,其次是木薯+花生,甘蔗是最少的。养分氮、磷径流率最大的均为甘蔗单种模式,养分钾径流率最大的为木薯+玉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和地布覆盖对木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布覆盖可以促进木薯植株生长并有效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及淀粉含量,还可以控制木薯地杂草生长。播种期田间土壤水分含量较低时,适当灌溉可以有效提高木薯产量,水肥一体化+地布覆盖可以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前提下促进木薯植株生长并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且化肥减量25%(N75 kg/hm~2、P_2O_537.5 kg/hm~2、K_2O 75 kg/hm~2)效果最好,鲜薯产量最高提高30.0%(T12),淀粉产量最高提高30.3%。由此可见,水肥一体化滴灌+地布覆盖是增加木薯种植效益切实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甘蔗栽培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通过良种选取、田间种植管理、甘蔗下田等的措施来充分改善甘蔗基本种植环境,促进甘蔗的有效生长。现阶段,甘蔗种植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对于甘蔗种植效益造成了一定影响。基于此,对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应用进行探析,旨在促进甘蔗高糖高产,扩大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不同砍种方式对木薯幼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砍种方式对木薯幼苗期生长的影响,为种植木薯提供科学指导。并验证环割或环剥能增加木薯苗期生根位置和生根数的假设。在沙床内种植木薯,设置直切、斜切、环剥等7种砍种方式,在12~14 d和33~35 d观测地上部重、根重、根数、长度、单位长度根重等指标。并通过专家调查法调查了各观测指标的权重,并将权重与各指标归一化后的值相乘,之后将所有指标得到的该乘积相加,得到各个砍种方式的评价系数。结果表明:各处理2次采样的各指标基本都有显著差异。环剥处理比直切增加了生根位置和生根数,但差异并不显著;木薯种茎重与各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木薯种茎对12~14 d的生长影响较大;但随着木薯的生长,在33~35 d时,木薯种茎与各生长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很可能是14 d的施肥导致的。通过专家调查法调查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各种处理方式对木薯生长的评价系数大小为:环剥1 cm环割2 mm锯切环剥2 cm斜切(1~1.5 cm)直切斜切(2~3 cm)。研究中环剥1 cm的砍种方式是最优的,其在环剥处和种茎基部均有生根,符合假设。而斜切(2~3 cm)最不利于木薯生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民在甘蔗的种植培育技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最为实用的就是甘蔗种植的双高栽培技术。双高栽培技术指的是通过甘蔗品种的选择、种植耕地的管理以及采用深耕深松单芽种植等方法来优化甘蔗种植的栽培的条件,促进甘蔗的健康生长,增加甘蔗的种植产量以及种植质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的甘蔗栽培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结合甘蔗的双高栽培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甘蔗深沟种植技术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合推广甘蔗种植技术的现实意义与自身经验,对深沟种植技术的应用环节进行详细总结,包括选地、整地、做好中耕管理、做好收砍管理及做好防虫治害的管理工作等,以期能够对提高我国甘蔗产量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甘蔗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提升甘蔗种植产量,带动经济效益上涨,需积极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做好种植管理。基于当前甘蔗栽培现状,以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展开分析,提高甘蔗的生长效果,为后期甘蔗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木薯皮、鸡粪在蔗区套种模式中的还田施用效果,分别设置化肥配施木薯皮(T1)、配施鸡粪(T2)、配施半量木薯皮和半量鸡粪(T3)3个处理,以甘蔗单种化肥处理(CK1)或甘蔗套种花生化肥处理(CK2)为对照,比较各处理作物产量、品质、效益及花生秸秆还田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T1、T2、T3与CK2相比,大大增加了花生产量、纯收益,花生秸秆还田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明显提高;T1处理的纯收益最高,比CK1处理增收花生3720.9 kg hm~(-2),增加纯收益17675.4元hm~(-2),但该处理对花生粗脂肪及甘蔗产量有一定负面影响;T2处理的花生产量、总效益和花生秸秆还田后的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最高,比CK1处理增收花生4270.8 kg hm~(-2);T3处理比CK1处理增收花生3904.2 kg hm~(-2),花生粗脂肪含量达51.3%,增加纯收益17442.15元hm~(-2),还提高了花生秸秆还田后的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综合考虑,甘蔗套种花生(化肥配施半量木薯皮和半量鸡粪)是较好的种植和养分管理模式,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引起种植制度的发展和改革。河西走廊川区长期以来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目前已在一些地区发展为间套形式多样的多熟种植,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走廊川区各地≥0℃平均积温为3400—4100℃(3月上、中旬至11月上、中旬)。这里主要种植春小麦,中熟品种生育期一般需要,0℃积温1800℃左右,黄熟收割在7月中、下旬。麦收后余下≥0℃积温1600—2300℃,生长季110-120天;余下≥10℃积温只有1050—1250%℃,生长季60—70天。因而,这里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发展间套作才能充分利用生长季的农业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11.
甘蔗幼苗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主要分布在叶片中。甘蔗+1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分蘖初期有一高峰,随后剧降,在旺盛伸长的时期几乎不表现,11月份后随着气温下降,生长减慢,酶活性重新出现高峰。这时蔗茎大量积累糖分,进入工艺成熟期。在早熟品种和中国原种中,植株矮小的基因型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在工艺成熟期,早熟品种的酶活性也较中晚熟品种的高。  相似文献   

12.
甘蔗间作种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甘蔗间作种植的研究现状, 展望了未来甘蔗间作研究的重点方向。合理的甘蔗间作可以促进作物生长, 提高光能利用率, 使作物耗地和养地很好地结合, 提高土壤肥力, 减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同时针对目前甘蔗间作系统间作优势机理研究的空白, 提出今后应加强甘蔗间作系统中养分吸收利用的机理研究, 加强营养元素在间作系统中的转移特征及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甘蔗是我国蔗糖生产的重要原料,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背景下,甘蔗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创新。但受到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再加上甘蔗种植户种植栽培思想落后、种植方式粗放,甘蔗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甘蔗的经济效益也无法体现。对此,结合现阶段甘蔗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甘蔗"双高"栽培技术提出了改进应用措施,旨在提升甘蔗种植水平,促进甘蔗种植业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吡虫啉颗粒剂在甘蔗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检测。结果表明:甘蔗种植时撒施待甘蔗植株生长至约50 cm高时开始检测甘蔗植株体内残留量,吡虫啉在广西和湖南甘蔗中两地两年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021~0.029 mg·kg~(-1)和0.023~0.028 mg·kg~(-1),残留量低,数据无规律,不计算消解动态。甘蔗种植时土壤撒施后,吡虫啉在土壤中表现了良好的缓释效果,在60 d的处理时间内保持了较为稳定的低浓度。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甘蔗植株中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这对于甘蔗苗期的虫害防治是有利的,并且有明显的植株传导性。  相似文献   

15.
木薯被称为"能源作物""淀粉之王""地下粮仓",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广泛。为了保证木薯种植产量和质量,需要充分了解木薯的营养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探究木薯施肥技术,在科学施肥的前提下不断促进木薯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的发展。基于此,细化探究木薯的营养要求,并探讨木薯施肥技术,为促进木薯种植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甘蔗"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尿素N 2.35 kg/36 m2、钙镁磷肥P2O22.7kg/36 m2、硫酸钾K2O 1.36 kg/36 m2较好地满足甘蔗全生育期生长需肥要求,与空白处理对比,锤度和产量分别增加7.01%和63.30%,增产效果明显,是该地区甘蔗种植比较合适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过程中,农作物种植面积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了适应当前的产业结构特征,甘蔗种植土地正在向旱地转移。而且在农业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旱地种植甘蔗已经不是无法实现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旱田地内的甘蔗产量成为了最核心的问题。基于此,分析促进旱田地甘蔗高产栽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研究甘蔗高糖高产生长模式,实现甘蔗种植培育的效益最大化,试验设6个处理,探究不同药剂拌肥对甘蔗螟虫以及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5即福戈40 g+阿米西达100 mL拌肥对甘蔗螟虫和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农牧交错带不同间套作模式的土地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牧交错带不同带状间套作不但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冬春季节防风固沙的生态保护措施。研究间套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过程和产量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间套作技术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2009年到2011年在内蒙古武川县进行大田试验,通过地上部干物质质量随大于0℃有效积温增长的指数线性(expolinear)关系对不同作物间作和单作的地上部干物质增长动态进行拟合,量化了间作模式下作物的生长速率的变化和生长与发育延缓的程度。采用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研究了农牧交错带几种典型间作模式的土地生产力。结果表明:向日葵/马铃薯、莜麦/马铃薯和莜麦/豆类大带宽(2m:2m带宽)间作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基于经济产量的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12、1.09和1.05,说明间作能提高土地生产力5%~12%。窄带宽模式(1m:1m带宽)间作优势小于大带宽模式,而且年际间的变幅较大。间作显著提高了向日葵收获指数,对其他作物收获指数的影响不显著。间作中高秆作物如莜麦在莜麦和豆类的间作中具有显著的边行优势。间作和单作相比,显著降低了作物最大生长速率(cm);但相对生长速率rm和单作的差异不显著;在间作中,矮秆作物(马铃薯和箭舌豌豆)的生长进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缓,到达冠层最大盖度时所需的有效积温比单作多117~387℃·d,考虑到试验区作物生长季内的日平均温度为15℃左右,这2种间作作物的生长延缓了约8~26d。总体来讲,农牧交错带的这几种典型带状间作种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间作产量优势和更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大带宽间作模式,间作优势较为明显,而且还能降低农业生产的气候和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0.
间套混种控病增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艳  董坤 《土壤通报》2012,(1):236-242
间套混种是一种能够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方式,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产量的特点,也是利用种间互作控制病害发生的传统农作措施。间套混种在解决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间套混作在一起的作物具有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涉及地上部(冠层)的相互作用和地下部(根际)的相互作用,作物对水分、养分和光热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复合群体产量优势和病害持续控制都是与种间相互作用相联系的。本文综述了间套混种系统中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在作物病害控制和产量优势中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并展望了当前研究重点及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