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已进入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并行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和治理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茶园虽然通过茶林、茶果、茶药等种植模式提高了茶叶产量,增加了经济收入,但大部分茶园还是普遍存在茶叶品质不高、茶叶农残高、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不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全国对生态茶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与日俱增,基于此,侧重于生态,从生态茶园的技术服务系统、标准化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理论体系四个方面来谈生态茶园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生态茶园建设是引领茶叶转型升级,实现茶叶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推进茶叶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对重庆市生态茶园发展现状、建设模式和典型案例的调研分析,总结提出茶-林复合型、茶-果复合型、茶-草(肥)复合型、茶-(林)-菌复合型4种主要建设模式,并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科技支撑、提升茶园建设质量"等促进重庆市生态茶园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模式与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模式的应用背景和内容,详细阐述了该技术模式所采用的技术体系,具体分析了该技术模式的应用效果和特点,表明其具有改良土壤、营造茶园良好微生态、净化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及增加收益等效果。  相似文献   

4.
湖南丘陵茶区绿茶生产优劣势及主要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丘陵区具有茶叶知名品牌多,茶叶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等优势,丘陵区茶园在湖南省茶叶生产中占有山区茶园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但丘陵茶园存在土壤贫瘠、季节性干旱严重、生态组分简单等生态问题,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并影响茶叶的生产效益。小区试验表明:在丘陵茶园开展稻草覆盖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显著提高茶树生长季节(3~10月)表层土壤的水分含量;夏秋高温季节进行遮阳网覆盖遮荫,可改善茶园光照、温度和水分条件,有利于新梢中氨基酸和叶绿素等内含物的积累,提高名优茶的产量;建立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和遮阳网覆盖遮荫同样有改善丘陵茶园生态环境的效果,还可增加天敌数量,抑制茶园主要害虫的发生和发展。建议在湖南丘陵茶区推广复合生态茶园技术,在茶树行间种植落叶乔木,全园覆盖稻草。  相似文献   

5.
茶叶属于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茶叶是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最大的民生产业,近几年来,西坪镇在生态茶园建设示范推广成功的基础上,加大了有机茶园建设与技术管理,促使有机茶园建设得以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实现有机茶叶种植。  相似文献   

6.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茶园土壤结构和茶叶生长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茶园、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茶园土壤改良和茶叶品质的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微生物肥料因其环境友好、绿色安全等特点而倍受关注,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在安溪县感德镇茶园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对茶园土壤结构、土壤养分、茶树生长、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复合微生物肥料在茶树栽培中的应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短期内对降低土壤容重效果显著,对调节土壤pH值、缓解土壤酸化情况有一定效果,对促进茶树生长和改善茶叶品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调研和样品测试,研究分析了长江流域丘陵茶园的生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结果表明,长江流域丘陵茶园普遍面临土壤贫瘠、季节性干旱严重、高温和强光直射、外界环境污染、生态组分简单、生态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茶叶生产效益低。试验表明,夏秋季高温时覆盖遮阳网可降低土壤温度,提高茶园环境湿度和土壤水分含量;茶园覆盖稻草和种植豆科绿肥在夏秋干旱季可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茶园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生物学特性、自然立地条件等因素对高海拔山地茶园的结构、布局、标准进行“立体式”设想,以达到既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又保持茶园水土,促进生态良性据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孟连县茶叶种植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生态茶园建设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设美丽茶园、打造生态茶业,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也是发展现代茶业的必由之路,更是当前加快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近年来,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以"建设美丽茶园、打造生态茶业"为目标,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使公司在创新中稳定发展,在2015年公司成功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17年,在绍兴市美丽茶园评比中,获综合考评排名第一,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1.
陕南茶园茶叶品质分析及重金属含量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陕南茶园茶叶品质及茶园重金属含量现状,以茶叶主产区为研究对象,采集了8个县区330个茶园土壤样品,测定分析了pH值和铅(Pb)、锌(Zn)、铜(Cu)、铬(Cr)、汞(Hg)、砷(As)、镉(Cd)等7种重金属含量;同时测定分析了33个茶园茶叶品质及茶叶和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茶叶中茶多酚平均含量为25.58%,儿茶素平均总量为20.74%,茶氨酸含量均值为2.45%,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值为4.86%。茶叶中各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Pb为0.04~2.65 mg/kg、Zn为34.82~55.38 mg/kg、Cu为3.18~20.16 mg/kg、Cr为0.09~4.89 mg/kg、Hg为0.02~0.30 mg/kg、As为0.66~1.16mg/kg和Cd为0.02~0.19mg/kg;32茶园茶叶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NY5244—2004)和NY659—2003标准,33个茶园茶叶Cu含量符合有机茶标准。浸出液中仅检测出Zn、Cu和Cr,平均浸出率分别为:32.65%、24.96%和10.50%。土壤中重金属Pb、Zn、Cu、Cr、Hg、As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3、87.61、16.42、12.38、0.20、6.89和0.11 mg/kg,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95.4,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2.
茶园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园土壤污染状况关系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也是当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在茶园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我国茶园土壤的污染类型及现状,提出了控制、治理和修复茶园污染土壤的一些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茶园中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机肥施用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茶园土壤改良、茶叶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茶园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采用小型机械开沟深施底肥、追肥,可以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省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朱玲  赵仪  严学兵  孙盛楠 《土壤通报》2023,54(1):245-252
茶叶生产中往往出现种植茶树品种或植物种类单一、不合理灌溉以及过度施用化肥和除草剂等问题,从而影响茶叶的产量特别是品质。探讨不同管理方式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将为茶叶提质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综述了种植模式、灌溉措施、施肥方式和杂草防控四种不同管理措施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在改善茶园土壤肥力中的作用。科学的茶园管理方式能够改变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改良茶园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对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应加强对茶园土壤生态学的研究,为茶园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茶园土壤有机肥施用效应和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茶园土壤施用有机肥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叶产量和改善茶叶品质方面具有积极效应,同时也应注意施用有机肥带来的安全性风险。对茶园施用有机肥的作用、施肥技术与安全性风险进行研究发现,茶园施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生物环境,促进茶树生长及提升茶叶品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适宜现代化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茶园的施肥模式。畜禽粪便生产的有机肥存在含有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残留的现象,茶园施用动物源有机肥存在环境和健康风险。基于以上研究,展望了茶园土壤有机肥施用的研究方向,为茶园土壤推广和应用有机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重庆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也是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地区,具有悠久的茶叶产销历史。2015年重庆市茶园面积4.55万hm~2,干毛茶总产量3.1万t、总产值15.76亿元;重庆茶叶消费以针形名优绿茶为主,红茶、乌龙茶、黑茶消费较少;茶叶出口以红碎茶为主,其中,荣昌区的红碎茶出口量占全国的40%。简述重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庆茶叶产业发展建议:建设茶树良种繁育与标准生态茶园基地;加强品牌与流通体系建设;挖掘茶文化,发展茶旅游;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土壤镉含量是影响茶叶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其空间分布规律加以揭示,可为茶叶生产与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与调控建议。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比分析江浙不同地域典型茶园表层土壤镉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江浙茶园土壤镉含量平均水平普遍不高,其中,江苏碧螺春茶园土壤镉含量最低,与其套种种植模式关系大。江苏茶园镉含量空间变异尺度大,相关性较弱,分异来源随机性强;浙江茶园空间变异尺度基本一致,相关性强,系统作用力更大。土壤镉含量插值得出各茶园镉含量分布规律不同,影响因素也有差异,区域地势形态、土壤类型是主要影响因素,水域以及人为活动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尽管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能提升茶叶品质,但单一性种植模式也会导致土壤镉的增加,因此,适度规模、套种模式更有利于茶叶品质的维护。  相似文献   

18.
万青  胡振民  李欢  李荣林  杨亦扬 《土壤》2019,51(6):1086-109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调理剂与茶叶配方肥配施对茶园土壤性质和茶叶产量品质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茶园土壤肥力及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对表层(0~20cm)土壤的改良效果要明显好于亚表层(20~40cm)土壤。其中,"亚科丰"土壤调理剂提高土壤pH的幅度较高,其次是"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和生物质炭处理。生物质炭在提高土壤肥力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酸性土壤茶园在施用生物炭后,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元素含量,同时也能提高茶叶百芽重和发芽密度以及鲜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  相似文献   

19.
茶叶产量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着重进行茶叶产量与气象因子、土壤因子关联分析,茶叶产量与地貌坡度的关系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这对指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茶园生态小环境,减少茶园水土流失,提高茶叶产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验初步探讨了喷施宝茶叶专用肥对茶园产量,茶树叶片稀土含量、农残,茶叶品质及其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加入1500倍喷施宝茶叶专用肥的铁观音茶园产量优于喷施清水的对照组;喷施加入1500倍喷施宝茶叶专用肥+"喷施0.05%联苯菊酯、0.3%毒死蜱、0.3%虫螨腈"的铁观音茶园鲜叶的3种农残含量相比对照组清水喷施有降解作用。浇灌500倍喷施宝茶叶专用肥+叶面喷施1500倍喷施宝茶叶专用肥铁观音毛茶,感官审评中色泽砂绿油润,清香;但滋味略有苦涩味;鲜叶及毛茶品质成分相比喷施清水的对照组咖啡碱含量有所降低,EGCG含量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