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通过时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 苗期分别以NaHCO3,和Na2CO3进行胁迫,浓度为0(CK)、30mmol/L、60mmol/L、90mmol/L、120mmol/L、150mmol/L、180mmol/L,测定其根冠比、相对生长率、根长、株高及存活率,以确定其耐盐生长特性.结果表明:Na2CO3胁迫对碱地风毛菊造成的伤害大于NaHCO3;随碱浓度的增加,根冠比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根长、株高及相时生长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NaH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能够完全存活,而Na2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存活率随碱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芨芨草苗期生长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100、200、300、400、500mmol/L的NaCl和Na2SO4对其苗期进行胁迫,通过对芨芨草的根长、株高、相对生长率(RGR)、根冠比(R/T)和脯氨酸含量(Pro)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NaCl和Na2SO4的胁迫下,根长比株高受到的抑制较大,RGR显著低于对照(P0.05),R/T高于对照;随着浓度的增加,芨芨草叶片与根系的Pro含量呈上升趋势,芨芨草植株叶片的Pro含量显著高于根系(P0.05)。与NaCl相比,在Na2SO4的胁迫下,芨芨草植株的相对生长率及根冠比受到的影响较小,Pro含量的积累较多,可见NaC1对芨芨草的伤害程度大于Na2SO4。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至产量的重要因素,试验通过对碱地风毛菊苗期分别以NaCl和Na2CO3进行胁迫,Na+浓度为0(CK),60,120,180,240,300,360 mmol/L,测定其丙二醛、PM-ATPase活性及5'-AMPase活性,以探讨盐胁迫对其膜系统的影响及其苗期耐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丙二醛含量增大,Na2CO胁迫下,碱地风毛菊根系和叶片中MDA含量在Na+浓度为36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2.15和1.94倍;在NaCl胁迫下,碱地风毛菊叶片中MDA含量最大为对照的1.22倍.同一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根系中PM-ATPase活性和5’-AMPase活性显著高于叶片(P<0.05),碱地风毛菊根系中PM-ATPase活性最大为56.29μg磷酸/(mg蛋白·h),而5'-AMPase活性最大为53.91 μg磷酸/(mg蛋白·h).2种盐胁迫下PM-ATPase和5’-AMPase活性差异显著.总之,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根系比叶片受到的损害小,碱地风毛菊更耐NaCl胁迫.  相似文献   

4.
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分别以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浓度为0(CK)、60mmol/L、120mmol/L、180mmol/L、240mmol/L、300mmo1/L、360mmol/L,通过对其氮代谢关键指标的研究,探讨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叶片中硝态氮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下降,根系中硝态氮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升高;NaCl胁迫下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Na2SO4胁迫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出现轻微升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为试验材料,在苗期以溶度为0、60、120、180、240、300和360 mmol/L的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处理,对叶片和根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耐盐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以探讨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mmol/L的盐浓度胁迫时碱地风毛菊苗期的渗透调节能力最强,碱地风毛菊对NaCl的适应能力大于Na2SO4,根系的耐盐能力大于叶片。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浓度NaCl对碱地风毛菊苗期进行胁迫,测定碱地风毛菊叶片和根系中Na+、K+含量,以探讨NaCl胁迫对碱地风毛菊中Na+、K+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胁迫,碱地风毛菊叶片Na+、K+含量高于根系;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碱地风毛菊根系和叶片的Na+含量显著增加,当NaCl浓度低于300 mmol/L时,碱...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脯氨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分别以NaCl和Na2SO4进行胁迫,设6个浓度和1个对照,测定其脯氨酸含量及δ-氨基转移酶、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和脯氨酸脱氢酶活性,以探讨其苗期耐盐性及脯氨酸代谢途径,并为盐碱地植被恢复与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NaCl和Na2SO4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脯氨酸含量随NaCl和Na2SO4胁迫浓度增加而增高,在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的脯氨酸合成途径以鸟氨酸途径为主;且在300mmol·L-1的盐浓度胁迫下碱地风毛菊苗期的脯氨酸代谢最为旺盛,其对NaCl胁迫的耐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为试验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CK)、25mmol/L、50mmol/L、75mmol/L、100mmol/L、125mmol/L和150mmol/L的NaHCO,和Na2CO3对其苗期进行胁迫,测定其根长、株高、相对生长率(RGR)和根冠比(R/T),以确定其耐碱胁迫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碱性盐胁迫下,芨芨草的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P〈0.05);与NaHCO3相比,在Na2CO3的胁迫下,芨芨草的株高、根长、相对生长率、存活率受到的影响较大。低浓度的NaHCO3对芨芨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Na2CO3却严重抑制了芨芨草的生长。在相同浓度下,Na2CO3对芨芨草的伤害程度大于NaHCO3且对根系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盐分浓度的NaCl中性盐对羊草进行胁迫,探讨在土壤脱湿过程中,NaCl胁迫对羊草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溶液NaCl浓度小于125mmol/L(土壤总盐小于o.34%)时,盐分胁迫对羊草株高、根长、干物质积累量和相对生长率(RGR)无显著影响,且根系的钾钠吸收选择性和运输选择性随盐度处理水平的增加而增强。但当NaCl浓度超过225mmol/L(土壤总盐大于0.53%)后,其株高、根长、干物质积累量和相对生长率(RGR)随盐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根系的钾钠吸收选择性和运输选择性也随盐度处理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减弱。NaCl胁迫条件下,羊草对K、Ca的比吸收率(SAR)降低,茎叶K、Ca含量随盐度的增加显著减少(P<0.05),Na、Cl含量则均随盐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植株K/Na降低。羊草茎叶的盐分离子(Na^ 、Cl^-)含量与相对生长率(RGR)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温室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60mmol/L、120mmol/L、180mmol/L、240mmol/L、300mmol/L)对冰草进行胁迫,结果表明:在两种盐处理下随着胁迫浓度递增,冰草的MDA含量增加,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都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胁迫浓度为300mmol/L时,冰草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达到最大值.120mmol/L以下的低浓度盐胁迫对冰草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NaCl对冰草的胁迫作用大于Na2SO4.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至产量的重要因素,试验通过对碱地风毛菊苗期分别以NaCl和NaCO 进行胁迫,Na+ 浓度为0(CK),60,120,180,240,300,360 mmol/L,测定其丙二醛、PM-ATPase活性及5′-AMPase活性,以探讨盐胁迫对其膜系统的影响及其苗期耐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丙二醛含量增大,NaCO胁迫下,碱地风毛菊根系和叶片中MDA 含量在Na+ 浓度为360 mmol/L 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2.15 和1.94倍;在NaCl胁迫下,碱地风毛菊叶片中MDA 含量最大为对照的1.22倍。同一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根系中PM-ATPase活性和5′-AMPase活性显著高于叶片(P<0.05),碱地风毛菊根系中PM-ATPase活性最大为56.29μg磷酸/(mg蛋白·h),而5′-AMPase活性最大为53.91μg磷酸/(mg蛋白·h)。2种盐胁迫下PM-ATPase和5′-AMPase活性差异显著。总之,盐胁迫下,碱地风毛菊根系比叶片受到的损害小,碱地风毛菊更耐NaCl胁迫。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碱地风毛菊(Saussurea runcinata)苗期以NaHCO3进行胁迫,浓度为0(CK)、30mmol/L、60mmol/L、90mmol/L、120mmol/L、150mmol/L、180mmol/L,通过对其氮代谢关键指标的研究,以探讨盐胁迫对碱地风毛菊苗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中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碱地风毛菊中NR活性下降,叶片中NO3-N含量下降,根系中NO3-N含量增加,碱地风毛菊对NO3-N的利用能力下降;碱地风毛菊中GS活性上升,碱地风毛菊生长氮素来源以氨态氮为主要供应形式。  相似文献   

13.
对碱地风毛菊苗期以Na2CO3进行胁迫处理,浓度为0、30、60、90、120、150和180 mmol/L,测定了盐胁迫下叶片和根系氮代谢过程的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硝态氮及谷氨酰胺合成酶等指标。结果表明:在Na2CO3胁迫下,碱地风毛菊叶片和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120 mmol/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6.76和6.75 mg/g.FW,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随Na2CO3浓度增大,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根系的先下降后升高,根系硝态氮含量先增加后下降,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根系的呈上升趋势,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水分生理状态以及叶片形态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并确定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御旱能力。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进行了4个梯度的水分胁迫处理,测量了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叶水势、相对叶片含水量、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相关指标的胁迫指数。结果显示:紫花苜蓿根、茎、叶的干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依品种和胁迫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根冠比呈增大趋势;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含水量胁迫指数以及叶片含水量胁迫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叶片变短变窄,叶面积变小,比叶面积胁迫指数呈下降趋势。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敖汉’的根冠比最大且比叶面积胁迫指数最小,其御旱能力最强,‘中苜1号’次之,‘三得利’最弱。  相似文献   

15.
刘欣  柴琦  刘照辉 《草业科学》2012,29(5):694-698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质量分数0、0.2%、0.4%、0.6%、0.8%、1.0% 6个盐分梯度,对4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在萌发期进行盐胁迫处理,分别观测盐溶液对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茎、根长相对降低率等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根/茎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根长相对降低率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综合评比表明,凌志耐盐性最强,爱瑞3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根箱法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对春小麦和大豆在间套作和单作情况下的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磷能促进小麦和大豆根系的生长,间套作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大根/冠比。根系重量和根系长度空间分布在不同处理中不同,间套作小麦根系有向上层富集的现象,在缺磷时表现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周艳松  王立群  张鹏  梁金华  王旭峰 《草业科学》2011,28(11):1962-1966
本研究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4个退化梯度草地中大针茅(Stipa grandis)根系构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分叉数、根表面积和总根长3个参数是分析大针茅根系构型在不同退化程度草地中变化的主要指标,其中根分叉数对该变化的解释力最强,3个参数的累积贡献率为90.7%;2)从轻度、重度到极度退化程度的草地系列中,大针茅的根系构型小型化趋势明显;3)中度退化程度的草地中大针茅根系构型小型化特别明显;4)根系构型小型化最终导致整个植物体小型化,因此在群落退化演替进程中大针茅的建群种作用逐渐减弱并最终为其他优势种取代。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培养法,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品种‘午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硅素水平对草地早熟禾硅素吸收、叶片相对电导率、根冠比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素浓度的增加,硅素吸收速率显著增加;低浓度硅素处理并未对根冠比产生显著影响,高浓度硅素处理显著增加了根冠比;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硅素水平的增加而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硅素浓度达到0.5 mmol·L~(-1)时,叶片相对电导率最低;随着硅素浓度的增加,草地早熟禾根系总表面积和总长逐渐增加;根系直径随着硅素水平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硅素浓度为0.5 mmol·L~(-1)时,根系直径最大,当硅素浓度达到1.0 mmol·L~(-1)时,根系直径显著降低;在低浓度硅素处理下,根条数变化不大,当硅素浓度达到0.5 mmol·L~(-1)时,根条数显著增加。可见,适宜浓度的硅素处理有利于草地早熟禾硅素的吸收和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生物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农用复合生物菌、复合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放线菌、EM菌和蒸馏水)浸种对PEG胁迫(水势依次为0.00、-0.05、-0.15、-0.30、-0.49和-0.73MPa)下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干旱胁迫(-0.05~-0.30MPa)下菌剂浸种可提高伊犁绢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根芽比、芽长、幼苗重及种子活力指数。随干旱胁迫增加,伊犁绢蒿种子发芽势、根长、芽长、根芽比、幼苗重呈先增后降趋势,而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呈降低趋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干旱胁迫下地衣芽孢杆菌、EM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农用复合生物菌浸种能促进伊犁绢蒿种子萌发,而复合芽孢杆菌、放线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则具有抑制作用。总之,选用适宜的菌剂浸种可促进干旱胁迫下伊犁绢蒿种子的萌发生长,但这种作用仅限于水势为0.00~-0.30MPa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