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流行特点 该病3~30日龄雏鹅最易感染。雏鹅3日龄以后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10~18日龄达到高峰期,30日龄以后基本不发生死亡。死亡率25%~75%,甚至100%。10日龄以后发病死亡的雏鹅有60%~80%的病例在盲肠至十二指肠段出现典型的类似于小鹅瘟的“香肠样”病变。该病是诸多雏鹅传染病中危害较严重的疫病,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传播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较难控制的病毒性传染病。 (二)临床症状 一般在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型,其共同症状: 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叫声不洪亮,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睡,排稀便,夹杂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区养鹅业呈持续发展势头,养鹅规模进一步扩大,而鹅的疾病防治方面较为薄弱.现在,笔者对小鹅瘟、鹅副粘病、鹅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病、鹅曲霉菌病及绦虫病等的发生原因、流行特征及防制方面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有时表现神经症状。本病易发于4~20日龄的雏鹅,发病后传染快,病死率高。现将近几年来小鹅瘟病综合防制情况浅析如下。1流行特点1.1在自然感染情况下,只有雏鹅... 相似文献
7.
无病防病,不是消极的防御,而是积极的进攻,在未有疫病发生时,应致力于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和加大卫生防疫的力度。疫病的防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防制鹅病的生物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送检病死鸡实验室诊断结果和生产实践中防制措施的应用比较,分析了近年来鸡群发生疾病的流行特点,总结了新出现的危害较严重的17种疾病的发发病原因及防制经验,提出了综合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鸡病毒性疫病的流行新特点及防制措施王德照仇波杨淑琴关淑娟闫常平张序张继红何丽红(哈尔滨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50016)赵林山王涛杨守城付志发(哈尔滨市松花江乳制品厂)(香坊防检站)(平新综合服务站)根据哈尔滨市兽医卫生防疫站禽病门诊统计结果,在1...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禽产品市场流通范围的不断扩大,疾病对养禽业的危害日趋严重,禽病的种类、征候变化等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疫病防制的成功与否已成为养禽生产者能否获取效益的最关键环节。正确认识和及时了解当前禽病动态和流行情况,对于及时有效地防制禽病的发生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禽病所带来的损失,提高养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目前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通过破坏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引起B淋巴细胞应答的严重抑制 ,干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苗免疫 ,造成易感鸡群生长受阻、死亡 ,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 1 979年开始在我国发生流行 ,自 80年代末以来 ,该病的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免疫失败现象屡有发生 ,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经济损失。1 流行新特点自 1 987年后 ,IBD在免疫鸡群发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本病基本上是全球性的 ,在国内一些规模化养猪场 ,特别是种猪场也屡见不鲜。在正常情况下 ,呈隐性过程 ,不表现临诊症状 ,体温、食欲均正常 ,有时偶尔有咳嗽和喘气。但由于长期带菌 ,形成隐性传染 ,特别是新生仔猪。所以 ,要判断一个猪场 (群 )是阳性比较容易 ,而要判断为阴性场 (群 )就比较困难。如果在一个猪场 (群 )发现一头病猪 ,就可以判定为病猪场 (群 )。该病在一些场 (群 )首次发生 ,多数都是从阳性场 (群 )引入病猪引起的 ,由于运输疲劳、体质下降、环境改变、圈舍潮湿、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 ,出现明显的临诊症状 ,使之扩大蔓延 ,经… 相似文献
15.
16.
1发病特点1.1鸡病种类增多20世纪90年代初仅见有新城疫(ND)、马立克氏病(MD)、鸡白痢(PD)等,进入90年代中后期,除上述疫病外还出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鸡传染性鼻炎(IC)、鸡慢性呼吸道病(CRD)、葡萄球菌病(SC)、鸡大肠杆菌病(AC)和病毒性关节炎(AVA)等。养殖发达地区新病种类多、混合感染疾病难以及时确诊,以致造成疫病流行,影响养殖户的信心和经营。1.2死亡率增高由于危害养鸡业的流行疾病众多,在防治上有困难,在肉鸡、蛋鸡的养殖中出现了三个时期的死亡高峰。如1~15日龄为PD…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一、概况地处安徽省西部边陲的六安地区,饲养皖西白鹅历史久远,品种优良,群体数量多,经济效益好,在省内外久享盛誉。据资料统计,1990年饲养量已达1346万只,产值三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30%,占农业总产值8%,成为皖西地区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85年以前,由于鹅病防治被忽视,导致屡次爆发小鹅瘟和禽霍乱疫病,在皖西的东北和西南部,特别是在白鹅饲养的密集区域形成流行病,死亡率很高,85年度仅六安、寿县、霍邱、舒城四个县饲养的512万只白鹅,就死掉了143.74万只,竟占饲养量的28.1%,十分惊人。根据调查,“两病”的流行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一是每年的春末夏初繁殖季节4-20日龄幼鹅疫病死亡严重;二是7、8、9三个月为青年鹅集中发病死亡季节。为调查死亡原因,并于85、86年在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的 相似文献
20.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健康猪常有带菌现象 ,长途运输或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猪舍潮湿、阴暗及过早断乳等 ,均可引起本病流行。1 流行情况 本病多发于 2~ 4月龄猪 ,无季节性 ,但寒冷、潮湿季节 ,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等情况发病较多。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发病率 1 0 %左右 ,死亡率 70 %以上。2 发病症状 急性型 :病初体温升高至 4 1~ 4 2℃ ,停食 ,精神沉郁 ,拱背 ,腹泻 ,2~ 3d后体温下降 ,肛门、尾、后肢等部污染混有血液的粘稠粪便 ,有时伴有咳嗽和呼吸困难 ,耳尖、四肢、胸腹等处变成暗红色。慢性型 :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