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新一代杂交黄瓜品种华黄2号为材料,研究了总产量与其他12个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采瓜数、平均单瓜重、坐果率、早期产量等性状与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早期产量与早期采瓜数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第1朵雌花节位与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总产量主要受采瓜数与平均单瓜重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津绿1号 特征特性①抗病性强。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②丰产性好。其生长势较强。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节位5节左右,雌花节率40%。回头瓜多,丰产潜力大,春播667平方米产量可达7000千克左右。耐低温、弱光性好。(3)商品性好。瓜条顺直,长35厘米左右;瓜深绿色,密生白刺,瘤明显;单瓜重250克左右;瓜把短,果肉浅绿色、质脆、味甜、品质优。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特征特性津优20—11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侧枝有一定结瓜能力,早熟性好,早春露地栽培第1雌花节位5节左右,雌花节率50%左右。瓜条浅绿色,白刺,刺稀疏,无棱瘤,瓜把极短,腰瓜长20—23厘米,单瓜重120克  相似文献   

4.
利用4个黄瓜亲本,按4×4双列杂交法配制16个组合,测定早期产量、单瓜重、瓜条长度、瓜条直径、瓜把长度、果皮颜色6个数量性状。试验根据Hayman双列杂交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单瓜重、瓜条长度、瓜条直径、瓜把长度、果皮颜色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早期产量性状还受到上位性效应的作用,但以显性效应为主,存在超显性。除早期产量和瓜条直径外,其余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很高,表明受环境影响较小,可在早代进行选择;早期产量和瓜条直径的狭义遗传力较小,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5.
以7份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前期产量与采瓜数、座瓜率、单瓜重等11个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结果表明,采瓜数、座瓜率与前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一雌花开花期、始收期与前期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商品瓜日增克数、座瓜率对前期产量有直接正效应,座瓜率还通过第一雌花开花期对前期产量有间接正效应;采瓜数通过座瓜率、第一雌花开花期对前期产量有间接正效应;第一雌花开花期对前期产量有直接负效应;始收期则通过座瓜率、第一雌花开花期对前期产量有间接负效应。采用多元回归法得出前期产量计算公式,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将自变量减少到5个性状。  相似文献   

6.
早杂一代丝瓜是我系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良杂交一代丝瓜品种。该品种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在第5~7节,以后每节着生雌花,可连续结瓜4~5条,肥水条件好时可连续结瓜5~6条,结瓜性较好。平均瓜长50厘米左右,粗4.5~5厘米,单瓜重0.3~0.4公斤,瓜条顺直,表皮绿色。每亩产量4500~5000公斤。是日光温室、大棚、小棚等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优良丝瓜品种。  相似文献   

7.
温室黄瓜早熟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温室黄瓜20个品系的早期产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个品系之间的早期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对与早熟性相关的6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雌花节位、播种至第一雌花开放日数、播种至始收日数与早期产量呈负相关,并都达到显著水平,而且前二者与早期产量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采瓜数和雌花节率与早期产量呈正相关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单瓜质量与早期产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大棚春黄瓜单林产量、前期产量、结果数、单果重、瓜形指数、果实发育速度和第1雌花节位等7个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力、优势率等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①单株产量、前期产量、果实发育速度、结果数、单果量等性状(?)/(?)比值大,遗传力低,但优势率高。②各性状配合力的总效应值与实际值表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冀新26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丰产、优质、早熟的早春塑料大棚专用黄瓜一代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以主蔓结瓜为主,分枝能力弱,连续坐瓜力强;早熟性好,定植至开花需时21 d,定植至根瓜采收需时36 d;第1雌花节位低,为2~3节;瓜码密、节成性强,15节以内平均有雌花11.3个、平均成瓜10.6根;瓜条顺直,平均瓜长32.3 cm,有光泽,瓜色深绿,瓜把短,平均瓜把长度4.23 cm,刺瘤大小和密度中等,肉色淡绿;平均单瓜重260 g,前期产量(自根瓜采收30日内产量)为68 777.55 kg/hm^2;高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  相似文献   

10.
黄瓜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不同遗传型的黄瓜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9个与产量有关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利用这些相关性对单株产量实施间接选择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群体中,利用总平均单瓜重、座果率、节间长、主蔓20节内雌花节数、再生雌花节数5个与单株产量相关极显的性状进行妆选择,效果较好。利用单一融性状对单株产量进行间接选择,最高相对效率为106.12%,利用不同性状构成9种选择指数对单株产量进行间接选择,最高相对效率为130.71%。  相似文献   

11.
济优12号是以自交系04096-2作母本、以04085-1作父本配制育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瓜条顺直,平均瓜长32 cm,单瓜质量215 g左右,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刺瘤中等,密生白刺,品质优异;主蔓第1雌花节位第5~6节,雌花节率25%~30%,高抗霜霉病,耐枯萎病;每666.7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宜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12.
春大棚黄瓜主要产量性状相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8份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早期产量、总产量、单瓜重、单株结瓜数、单株产量、发病率、第一雌花节位、瓜长和瓜把长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病率的变异系数最大.早期产量与总产量、单株结瓜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提高总产量的育种中,应着重早期产量的选育,同时,注意单株结瓜数、瓜长的选育,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性状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野生西瓜开花结实及结籽特性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结籽特性。[方法]对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观测,并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混合花粉授粉、单花花粉授粉和自然授粉)对野生西瓜座果率、单瓜重、单瓜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的影响。[结果]野生西瓜雌花少,座果率低。采用人工授粉虽不能显著提高野生西瓜的座果率,但能显著地提高单瓜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其中以混合花粉授粉最好。[结论]为提高野生西瓜的制种产量和质量提供了参才。  相似文献   

14.
何雪娇  饶贵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16-7018
[目的]探讨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结籽特性。[方法]对野生西瓜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观测,并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混合花粉授粉、单花花粉授粉和自然授粉)对野生西瓜座果率、单瓜重、单瓜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的影响。[结果]野生西瓜雌花少、座果率低。采用人工授粉虽不能显著提高野生西瓜的座果率,但能显著地提高单瓜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其中以混合花粉授粉最好。[结论]为提高野生西瓜的制种产量和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冬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3个差异显著的冬瓜自交系为材料,通过自交、杂交和回交,获得2个杂交组合(BH995482×CQ997112和BH996275×CQ997112)的亲本及F1,F2,B1,B2各世代;以BH995482和BH996275为亲本,获得正反交F1及其测交后代和自交后代F2.按照遗传学理论对其各世代群体的第1雌花节位、单株座瓜数、单瓜重、瓜长、瓜径、瓜肉厚、果色、种子类型、瓜瓤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6个经济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后3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第1雌花节位、单株座瓜数、单瓜重、瓜长、瓜径在遗传中表现为部分显性,有倾大值亲本的现象,瓜肉厚表现倾小值亲本的负向超显性,果色以粉皮显性遗传,种子以有棱子显性遗传,瓜瓤类型在遗传中表现为部分显性,有倾中轴胎座亲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影响西葫芦杂交制种产量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西葫芦杂交制种中瓜位、瓜数、授粉技术、瓜龄和后熟等因素对杂交座果率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每株留1个种瓜,且在第2或第3雌花位留种瓜座果率高,产种量大,用多个雄花的混合花粉在开花后6h以内人工辅助授粉能显著地提高种子产量,延长种瓜瓜龄和采用后熟天数能增加种子百粒重进而提高产种量。  相似文献   

17.
黄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黄瓜4个自交系,采用Griffing等2种方案配制6个杂交组合,对黄瓜的7个农艺性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结果数,平均单瓜重,座果率和叶面积与产量呈正相关,开花期,节间长与产量呈负相关,其中结果数达极显著水平,座果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棚连作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棚连作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铵加根外追肥处理的黄瓜15节内雌花雄花分化率高,平均单株结瓜数多,瓜条大,因此该处理小区产量最高,且瓜条匀称,Vc、叶绿素含量均高,风味好。适于今后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黄瓜产量性状的Hayman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黄瓜6个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杂交组合,用Hayman分析方法估计第一雌花节位、早期产量、总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株高等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表明,第一雌花节位、早期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株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总产量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 Vr与Yr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早期产量、单株结果数、株高呈负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小的Wr Vr值;第一雌花节位、总产量、单果重呈正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大的Wr Vr值。遗传参数估算表明,早期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的遗传加性效应方差小于显性效应方差;第一雌花节位、株高的遗传是加性效应方差大于显性效应方差;总产量的遗传是显性方差显著的大于加性效应方差,同时还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  相似文献   

20.
黄瓜早熟育种中数量性状间相关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差异较大的黄瓜纯系,研究了14个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2年的试验表明:早期产量同各农艺性状问表型相关、遗传相关、环境相关的方向、大小不尽一致;第1雌花节位、座果率、营养生长期同其它农艺性状间遗传关系最为密切,乙烯释放量是对其它性状间接选择的重要生化指标;不同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差异极大;乙烯释放量、单株雌花数、雌花节率、座果数、叶面积指数等是黄瓜早熟育种中较理想的副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