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烟草品种对TMV病害苗期抗病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病圃人工诱发鉴定和温室人工苗期诱发鉴定的方法,对60个品种进行了TMV病害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可以用温室人工苗期诱发鉴定结果代替大田病圃人工诱发鉴定结果,接种的最佳时期为大十字至猫耳期,接种的最佳浓度为2%.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快速、高效的花椰菜黑腐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以黑腐病病原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iss为菌源,高感黑腐病的花椰菜品种Y1-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接种菌液浓度、苗龄、接种方法以及发病温度等因素对抗病性鉴定的影响,建立了优化的花椰菜黑腐病人工接种方法。结果表明,抗病性接种适宜条件为接种菌液浓度为1×10~8CFU/mL,接种时期为4~5叶期,喷雾法接种,发病温度28℃。该方法鉴定结果能够客观反映花椰菜品种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3.
西瓜炭疽病苗期不同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抗性西瓜品种为材料,进行西瓜炭疽病苗期不同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西瓜炭疽病苗期人工鉴定接种孢子液浓度为1×106个/mL;适宜的接种炭疽病苗龄为二片真叶期;调查和鉴定幼苗抗病性的最适时期为接种后的7-10d。  相似文献   

4.
影响大白菜霜霉病抗性鉴定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陕西关中地区十字花科作物上的霜霉病菌为苗源,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等方法,三究了接种液的有效笥、寄主苗龄、不同源的病原菌等因素对大白菜抗病性鉴定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孢子囊的来源和接种液制备时间直接影响接种液的有效性;②大白菜陶蝗感白菜源的霜霉病菌外,还易感甘兰长甘和萝卜源的病菌,增加了抗病鉴定的难度;③大白菜不同生长阶段存在抗病性变化,因此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大白菜黑腐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大白菜抗黑腐病的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技术保障,以陕西省大白菜主产区致病力强的黑腐病病菌株YL-17做菌源,以4个不同抗病性的大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苗龄、接种浓度和发病温度对抗病性鉴定的影响,建立了优化的大白菜黑腐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即接种方法采用喷雾法,接种菌量为1.0×108pfu/mL,接种时期为4~5叶期,发病温度控制26℃。该方法鉴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客观反映不同大白菜品种的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6.
茄子黄萎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研究了茄子黄萎病的苗期接种鉴定技术。利用PD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采用灌根法接种,接种浓度为2×107孢子/ml,接种苗龄为2叶期,土温25℃,接种10 d后进行第1次发病调查,共调查3次。对8份茄子材料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有2份材料表现高抗,1份材料表现感病,5份材料表现高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甜瓜霜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的最佳方法,并对甜瓜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方法】采用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建立甜瓜霜霉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并对208份新疆哈密瓜资源和国内引进甜瓜资源进行霜霉病抗病性评价。【结果】甜瓜苗期接种霜霉病最好的方法是喷雾法,接种苗龄为2叶期,接种的最适浓度为5×103孢子/mL;筛选出免疫甜瓜霜霉病资源5份,高抗资源7份,中抗资源6份。【结论】甜瓜苗期接种霜霉病方法的确立以及抗霜霉病资源筛选为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简称Xcc)是十字花科作物黑腐病的病原菌。试验采用两种接种方法、4种接种浓度、4个不同时期的苗龄,研究了耐热、秋冬、晚薹3个不同类型的萝卜品种的黑腐病发病条件,建立了优化的萝卜黑腐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结果表明:苗期抗病性鉴定最适在25~30℃条件下,用5~6叶期苗龄幼苗,以1.0×108cfu/mL菌种浓度喷雾接种。利用该鉴定方法,对萝卜42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分级,其中有6份材料表现为抗病,18份表现为抗性中等,其余18份均表现不抗病。  相似文献   

9.
用早疫病菌粗毒素在种子发芽期鉴定番茄品种的抗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番茄品种分别在种子发芽期用番茄早疫病粗毒素和在苗期用病原菌孢子人工接种进行了抗性鉴定和抗性植株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对粗毒素的抗性与对病原菌的抗病性明显相关,用粗毒素鉴定的成活率与用病原菌孢子接种鉴定的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为r=-0.845,其绝对值大于r0.01=0.834,达极显著水平。用粗毒素筛选出的抗性植株经人工接种病原菌孢子进行抗病性鉴定表明均属抗病。因此,可用致病毒素在种子发芽期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抗病植株的筛选。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不同接种方法、温度、苗龄及接种物浓度对甘蓝苗期抗病性表现的影响,并与成株期抗病性比较,筛选出一套在甘蓝3~4叶期,保温24小时,用每毫升含10~8个细菌的悬浮液,喷雾接种,再保湿24小时,在25℃条件下培养12天,调查发病程度的快速、准确反映成株期抗病性的甘蓝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用此方法对4个单位11份甘蓝材料鉴定结果,75—01具有对黑腐病的高度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
豇豆抗锈病性苗期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物浓度、保湿时间和温度对豇豆锈病苗期抗病性表现的影响,筛选出一套方便、可行的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即在20 ̄30℃温度下,用每视野含30个孢子(10×6倍)的夏孢子悬浮液于1 ̄2处复叶的喷雾接种,保湿18 ̄24h,接种后10 ̄14d调查21个供试品种的病指指数,结果表明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其中,益农红仁特长豆角表现免疫,金山长豆和成都紫荚白露表现为高抗。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抗软腐病接种鉴定及抗源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大白菜苗龄、接种体浓度以及保湿条件对接种软腐病菌的影响,得出大白菜软腐病苗期接种鉴定的适宜条件是:苗龄5~7叶,接种浓度为3×10^8+/ml,保湿条件为相对湿度90%以上,利用该鉴定方法对20份大白菜资源进行苗期抗病性筛选,得出抗病材料1份,中抗材料7份。  相似文献   

13.
菜心炭疽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通过对接种体浓度、保湿时间和苗龄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菜心炭疽病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方法,即在气温为23 ̄32℃范围内,用6×10^6 ̄1×10^7个/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于3 ̄4片叶期接种,保湿24 ̄48h,7d后调查病情,可明显地区分出菜心品种对炭疽病的抗病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根肿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种人工接种方法对大白菜根肿病进行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蘸根法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最高;菌土法随菌液浓度升高,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增加;浸芽法无论发病率还是病情指数均最低;注射法接种后50天调查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明显高于30天的调查结果。注射法在4种接种方法中操作最简单,适合育种中对大量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系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对2000年华北北部203份材料中选育出来的抗病性、丰产性好的48份材料再次进行成株期和苗期抗白粉病鉴定,鉴定结果:成株期免疫材料有24份,高抗材料9份,中抗材料6份。苗期无免疫材料,高抗材料31份,中抗材料10份。  相似文献   

16.
以4种田间不同抗枯萎病类型甘蓝品种幼苗为试材,以分离甘蓝枯萎病病原菌悬浮液为接种菌液,筛选苗期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最佳方法和最适苗龄;确定植株感病级别划分指标,判断抗病类型。结果表明,甘蓝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5×106孢子·mL~(-1);比较灌菌液法、菌土法和浸根法3种接种方法,菌土法接种可更准确反映不同抗病性品种枯萎病发病程度和抗病类型;在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二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不同幼苗期接种,后两个时期特别是二叶一心期为最佳接种期;依据幼苗植株叶脉黄化程度,植株叶片褪绿、萎蔫甚至枯死等发病主要症状,将甘蓝感病幼苗划分为6个级别。由此确定甘蓝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种子消毒育苗,待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期时,采用幼苗轻微伤根、菌土法,接种5×10~6孢子·mL~(-1)枯萎病菌液,16 d后调查统计幼苗植株发病程度和感病级别数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茄子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人工接种,分别对茄子黄萎病苗期接种鉴定的接种菌株、浓度、方法、接种苗龄及接种时间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技术对50份不同来源的茄子资源进行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25株强致病力的黄...  相似文献   

18.
番茄晚疫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适宜番茄晚疫病人工接种的技术体系,对番茄晚疫病人丁接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番茄晚疫病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是孢子囊悬浮液喷雾法和涂抹法,6~8叶期是植株适宜的接种时期,适宜接种的保湿时间和孢子囊浓度分别为24h和5×104孢子囊·mL-1.采用孢子囊悬浮液喷雾法和离体叶片涂抹法对20份番茄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筛选出6份抗病试材,以CLN2037G、CLN2307H和CLN20371抗性最好,表现为高抗;喷雾法和离体叶片涂抹法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烟草苗期抗CMV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晋太18号、铁把子、新农3-1号、NC89、云烟85等7个烟草品种为试材研究苗期人工接种CMV病情指数和成株期网室内人工接种及自然发病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随后选出抗病性不同的3个品种在苗期进行烟草与CMV互作中烟草体内生理生化机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人工接种病情指数和成株期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利用苗期人工接种可以作为快速鉴定和筛选抗CMV优良材料的辅助手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率在接种后前期(1~5d)为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铁把子>新农3-1号>NC89),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率在平均水平上也表现如此。因此,接种后SOD、POD、PAL活性变化率可以作为烟草抗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对部分网纹甜瓜试材进行了苗期接种鉴定和大田成株期自然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材料之间对蔓枯病抗性存在显著差异,自交系X-3-2抗病最强,西域一号、翠蜜、春丽等感病指数高。比较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发病指数,表明湿度是影响蔓枯病发病指数的关键因素。甜瓜苗期人工接种和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在不同栽培季节和栽培设施条件上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说明用苗期接种鉴定甜瓜蔓枯病抗性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