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季造林季节将近,全区各地正在进行春季造林的准备工作。今春全区大部分地区干旱,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顺利进行抗旱造林,可因地、因树种制宜,采用如下抗旱造林措施。开沟:于造林前一年或二季用机械开沟整地,可起到借墒、增墒、保墒作用,改变栽植穴内土壤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2.
敖汉旗从一九八○年以来试验推广机引开沟犁整地造林。近三年,机械开沟造林已成为全旗国营、集体、专业户个人造林的主要形式,每年开沟造林面积占全旗造林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到一九八五年夏,全旗共开沟造林五十多万亩。五年多的实践证明,机械开沟造林同一般穴植造林相比,有成活率高、保存率高、省劳力、省投资、速度快、幼树长势好等优点。是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加快发展林业生产的好办法。特别对于风沙干旱、土质瘠薄地区发展林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端的敖汉  相似文献   

3.
植苗锹造林     
用镐或郭列索夫锹造林破土面大,土壤水分容易散失,操作不便,造林成活率低。近年来,当地林业职工在郭列索夫锹基础上,改进成一种小巧轻便的植苗锹。它用于1—2年生针叶树植苗造林,工效快、质量高。一人一天能掉苗660株。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4.
关昀  马宝峰 《防护林科技》2006,(5):22-23,46
在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通过全面整地、开沟整地、穴状整地和不整地对樟子松、云杉、落叶松和银中杨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沟整地可大大提高针叶树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樟子松和云杉的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沙区隔墒法植苗造林邵飞舟谢文梅(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林业局017300)沙区土壤干燥,地表蒸发强烈,植苗造林常因根系吸水困难,植株体内出现水分亏缺,而干枯死亡。利用隔墒法减少根系土壤水分损耗,保留水分供给植株吸水、生根,使得植株体内水分平衡,提高造林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造林试验证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治沙造林时加入"春之霖"固体水,可以解决土壤水分消耗期水分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土壤水分最严重的胁迫时期林木能够保持林木存活的最低含水量,提高成活率,促进苗木正常生长.沙柳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5.3%,比对照区提高14个百分点;杨柴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1.1%,比对照区提高7.3个百分点;大白柠条的造林成活率比对照区提高12个百分点.固体水处理还可以提高造林苗木的高生长量和生物量.施用固体水处理后,沙柳当年的生物量达到243.16 g,为对照区的3.3倍.  相似文献   

7.
该文结合生产试验,对提高塞罕坝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原理与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塞罕坝地区造林,采用机械开沟整地方式,比人工穴状整地造林成活率提高3.7个百分点,造林保存率提高19.3个百分点。提出选择适当的整地方式、造林树种,采取有效的苗木处理方法和抚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8.
沙区土壤贫瘠,干旱多风,缺雨少墒,枣树造林成活率往往较低.易造成“当年造林不成林”的现象。根据笔在沙区多年的枣树栽植实践经验,认为提高枣树造林成活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我县大量应用推广抗旱造林实用技术,从而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由过去50% -60%,提高到现在90%以上,现将近几年在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抗旱造林技术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应用。一、覆膜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湿度,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近两年来,通过对比试验,覆膜造林比不覆膜造林成活率可提高  相似文献   

10.
哲里木盟农牧场系统不断更新传统观念,改变过去只强调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只强调完成造林面积,不重视造林技术和管护的状况,采取5项措施,大大提高了林业经济效益。——推广抗旱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全系统每年造林2万多亩,秋翻整地、蓄水保墒,开春后用机械开沟,在沟底再挖一揪进行深坑造林,植深可达80公分,不用浇水,成活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