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最早发生在美国。据日本资料,1976年5月首次在爱知县稻田内发现,现在已在日本全国稻区发生为害。此虫也已传入南朝鲜。1988年7月南朝鲜报道在其北部与北朝鲜开城市相邻的京机道30公顷水稻发现稻水象甲,同时,朝鲜在开城市、黄海南道清丹郡发现此虫,以后又继续向北蔓延扩散,目前已经  相似文献   

2.
<正>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水象甲亚科(Baridinae),稻水象甲属(Lissorhoptrus),原产美国,为我国对内对外植物检疫对象。1976年该虫从美国传入日本,开始进入亚洲稻区,1988年传入韩国,同年在我国唐山地区发现。目前国内分布于河北、天津、山东、辽宁、吉林、浙江、福建、湖南等地,2009年在我市洪山区早稻上首次发现。2012年在黄陂区发现危害。该  相似文献   

3.
前言自从1976年5月在日本爱知县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以来,1978年在三重、岐阜和静冈县,1979年在滋贺县,1980年在福井、奈良、长野县以及大阪府和东京都,1981年在兵库和和歌山县等地不断发现其发生,分布不断扩大,。到1981年为止,已发生稻水象甲的府县达12个。在这六年里,其分布情况是从已发生的县向邻近县扩大,然而,1982年在石川县和茨城县确认其发生以后,北陆和关东地区各县以及东北、中国和四国地区都相继发生,1982年新发现的县达到16个,和已发生的县合在一起,其分布已扩大到28个府县。  相似文献   

4.
赵敏 《植物医生》2015,(1):39-40
<正>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us Kuschel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水象甲亚科(Baridinae)、稻水象甲属(Lissorhoptrus),为半水生昆虫。稻水象甲繁殖能力强,食性复杂,传播速度快,寄主范围广。该虫原产于北美,1988年首次在中国唐山市唐海县发现,后又陆续在台湾、天津、北京、山东、浙江和吉林等地发现。2010年首次在普定县发现该  相似文献   

5.
稻水象甲(Lissorbqptrus oryzqphilus Kuschel)是水稻的一种毁灭性害虫,繁殖扩散迅速,防控困难,已被10多个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水稻是上海市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目前上海水稻种植区尚未发现该虫的发生与危害。为探明稻水象甲在上海地区的风险性,本文以上海市的气候、水稻种植情况及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利用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分析了稻水象甲入侵上海的风险性。结果显示,稻水象甲入侵上海的风险值为2.28,属于高度危险类型。同时,根据稻水象甲较高的入侵上海的潜在风险,提出了对稻水象甲入侵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发生、扩散及掌握稻水象甲在普定县的数量变化,连续3年(2015—2017年)分别在化处镇(轻发生)、马官镇(中等发生)和白岩镇(重发生)进行稻水象甲灯诱试验。结果显示,普定县灯下诱到的稻水象甲均为越冬代成虫,始见期为3月底至4月初;终见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灯下虫峰3~11个,主峰期较明显,多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始见日到虫峰日为14~47 d;全年灯下有虫日数18~57 d。  相似文献   

7.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 ,吉林省于 1 993年在集安发现 ,现已扩展至白山、通化、延边、梅河等地。东辽县地处东辽河上游 ,历年未见此虫发生。 2 0 0 2年 6月上旬 ,东辽县安平、渭津等乡镇发现此虫危害水稻 ,经调查东辽县内发生面积达 6 0 0km2 ,虫口密度每m2 有虫 2~ 6头 ,最多达 2 5~ 50头。稻水象甲在东辽县系首次发生 ,其发生原因一是县东部渭津、安平邻近梅河稻水象甲发生区 ,农民购买稻种和秧苗带入东辽 ,由调运传入 ;另外四梅铁路、四浑公路贯穿东辽 ,5月下旬 6月上旬气温特高 ,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8.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全国二类检疫性水稻害虫,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阐述了近年来稻水象甲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稻水象甲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不同水稻种植区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以期更好地为防治稻水象甲提供参考。湖北省是水稻种植大省,自2008年首次发现稻水象甲以来,年发生面积逐步扩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20日~22日,我们在宜都市松木坪镇徐家湾村和王家畈乡王畈村发现疑似稻水象甲成虫.将采集的虫样送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鉴定,确认为稻水象甲.疫情发生后,宜都市植物检疫站在稻水象甲疫区设立7个监测点,每3d监测一次,监测稻水象甲的发生发展动向.就其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温岭市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陈信玉(浙江温岭市植物检疫站317500)稻水象甲属鞘翅目水象甲科昆虫,是国际性植物检疫对象。温岭市于1993年在连作早稻田中首次发现。经普查,当年发生面积1533hm2;波及面积6333hm2。受该虫为害,一般田块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1.
稻水象甲在日本于1976年首次在爱知县发生,其后迅速扩散分布于整个日本。如今北起北海道,南至冲绳县,所有的都道府县均有发生。枥木县自1982年发生以来,其分布逐年扩大,1987年发生面积约5.8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3%。最  相似文献   

12.
稻水象甲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检疫对象。我国自1988年发现该虫至今已有数省市出现分布,但江西尚未发生。本文从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稻水象申对我省水稻生产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并提出了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13.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oryzopilusKuschel)为鞘翅目象甲科昆虫 ,主要危害水稻。原发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主要分布在美洲大陆的美国、墨西哥及古巴、亚洲的日本及朝鲜。 1986年我国将其定为对外检疫对象 ,1988年在河北省唐海县首次发现。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及日本和朝鲜的稻水象甲一样 ,侵入唐海县的为孤雌型 ,即 :如有 1头成虫侵入 ,在条件适宜时便可定居繁殖。目前稻水象甲在我国吉林南部、环渤海湾 ,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及台湾等地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北京是稻水象甲向西扩散蔓延的必经之地 ,以往文献中只…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镇海区地处浙北沿海(东经301',北纬12137'),1999年发现稻水象甲疫情。这是稻水象甲初次侵入中国水稻单、双季混栽区。为了解稻水象甲在水稻单、双季混栽区的发生和为害情况,笔者于1999~2000年进行了初步调查。1分布1999年5月11日蟹浦镇方针村一农户反映,水稻上有一种从未见过的硬壳虫为害十分严重,区植检站和农技总站派员实地查看后,认为是稻水象甲为害,发生了疫情。送标本到省植保总站经有关专家鉴定,认定结果一致,说明稻水象甲已传入浙北沿海水稻单、双季混栽区。随后进行了全区普查。19…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朝鲜半岛稻水象甲发生蔓延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 在日本,南朝鲜和朝鲜相继发生,并不断蔓延扩展。日本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朝鲜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边境线长1553 km,人员贸易往来频繁。这些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生蔓延,对我国水稻生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现将该虫在日本和朝鲜半岛发生分布和蔓延扩展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农业植物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具有危害时间长、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近年来在我省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稻水象甲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甚至绝收,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发生情况湖北省2008年在鄂州市华容区首次发现稻水象甲疫情,截止到2017年,全省发生疫情点已  相似文献   

17.
原产在美国东部原野和山林之中,在野生禾本科、莎草科等潮湿地带生长植物上取食的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oryzophilus Kuschel,19世纪初,随水稻大规模栽培,首先传入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等南部稻区,成为美国重要的水稻害虫。1959年6月,在加利福尼亚州沙库剌门特盆地以北的水稻栽培中心发生。1922年传入多米尼加共和国。稻水象甲也分布在加拿大的阿尔巴塔州、墨西哥和古巴。1976年5月首次报道传入亚洲,在日本的爱知县发生。1986年,南、北朝鲜也先后报道发生了稻水象甲。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罗田县首次发生稻水象甲危害,由于其是检疫性害虫,罗田县立即启动有害生物防控的紧急预案,连续二年开展稻水象甲的监测预警,并积极开展了防控策略的研究探索。1发生特点1.1扩展较快2014年,罗田县发现稻水象甲成片发生,主要集中在大河岸镇石井头村,发生面积15hm2;2015年,罗田县普查稻水象甲,其发生面积达到657.5hm2,已扩大4个乡镇23个自然村。据气象  相似文献   

19.
稻水象甲防治扑灭技术的应用与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我国外来检疫性害虫.由于该虫在我国双季稻区属首次发生,省植保植检站、市政府十分重视,及时组织防治扑灭和发生规律调查研究,如今该虫在温岭市的发生危害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属鞘翅目象甲科,原产北美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为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有害生物,1988年在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首次发现,现已在全国23个省、区、市的324个县、市、区相继发生,发生面积63.34万hm~2次。2012年在习水县寨坝镇发现稻水象甲疫情,到2015年全县共有7个乡镇24个村发现该虫,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