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回答那曲地区能否建植人工草地及哪些牧草适宜在那曲地区建植人工草地的问题,本试验选择抗寒抗旱的牧草开展引种筛选试验。通过收获的牧草产量与那曲天然草地及中国四大草原区其他人工草地产量的对比评估,可知试验收获的牧草产量成倍高于那曲天然草地的产量,且试验区人工草地的平均产量不低于中国其他草原区人工草地的产量,结果表明,在充足的水肥管理条件下那曲地区可建植高产人工草地。同时,适种牧草的筛选基于播种当年不同牧草的出苗与生长情况以及次年多年生牧草的出苗情况(即越冬能力)展开,结果显示燕麦(Avena sativa)、绿麦草(Triticum secale)、芜菁(Brassica rapa)和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适宜在那曲地区建植一年生人工草地;成功越冬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可作为多年生人工草地的筛选品种,但其后续是否稳产仍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松嫩平原羊草草原退化、草地改良过程中羊草品种匮乏的问题,自1996年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牧草育种课题组从黑龙江省西部龙江县、肇东市、肇源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天然羊草草原优势建群种中采集种子,以干草和种子产量高、生长整齐一致、营养丰富为选育目标,采用多次混合单株选择的方法选优去劣,历经18年育成了龙牧1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Longmu No.1)新品系,并以国审品种东北羊草和吉生1号羊草为对照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2015年进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网。结果表明:龙牧1号羊草平均干草产量为8 799. 20 kg/hm2,较对照品种东北羊草和吉生1号羊草增产15. 73%和31. 41%,且达显著水平(P 0. 05);平均种子产量为206. 17 kg/hm2,较对照东北羊草和吉生1号羊草增产16. 31%和42. 96%;抽穗期粗蛋白含量达到13. 34%。说明龙牧1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寒、耐盐碱、产草量高,是适合东北寒区人工草地建植、退化草原改良治理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松嫩平原优质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质资源匮乏的问题,自1996年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牧草育种课题组历经18年,育成了龙牧1号羊草新品系,以中科1号羊草和吉生1号羊草为对照,于2017年进行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同时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开展了生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生产试验中,龙牧1号羊草的越冬率为99% ~ 100%,其中在佳木斯市的干草产量最高,为11896.15 kg/hm2。在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中,龙牧1号羊草产量最高,为6536.80 kg/hm2,与中科1号羊草和吉生1号羊草相比,分别增产10.01%、9.13%,其中在吉林白城的产量最高,为10268.33 kg/hm2。鉴于龙牧1号羊草的耐寒适应性较强,饲草产量较高,可作为东北寒区人工草地建植、退化草原改良的优质牧草。 [关键词] 羊草|龙牧1号|生产试验|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大力发展,饲草饲料的生产和供给情况对畜牧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我国饲草资源可分为天然草地和栽培饲草两大类。天然草地由于不合理利用,野生羊草草地出现盐碱化,草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吉生羊草的育种工作者对野生羊草进行了物种分化的研究,经过轮回选育,育成了“吉生一、二、三、四号”四个羊草新品种,目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对吉生羊草与野生羊草进行饲喂奶牛的对比研究,为利用吉生羊草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提供科学依据。1羊草饲喂奶牛试验1.1材…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中科1号羊草、吉生1号羊草、东北羊草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能力,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方式种植3个品种牧草种子,分别测定了同一时期各品种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水分、植株高度、茎叶比和越冬率。结果表明:中科1号羊草和吉生1号羊草与东北羊草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均适宜在黑龙江省推广种植,可用于弥补东北羊草种子供应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1995年-1996年引进一、二、三、四号四个吉生羊草新品种,按照小区随机试验设计在川、台、坡地进行扩繁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四个品种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生态条件下栽培均适宜生长,吉生一号可作为主推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7.
采集野生莱麦草草籽进行人工栽培驯化试验。结果表明,用莱麦草建立人工草地可当年见效,当年受益,其结实率和发芽率大大高于当地主禾本科栽培品种羊草,耐盐碱和抗杂草等特性也优于羊草。本试验探讨了莱麦草作为人工草地首选品种的可能性及发展潜力,并为其在该地区的人工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1998--2001年在海拔4200m的当雄县草原站;对从国内引进的60个牧草品种(其中禾本科10属37个品种、豆科8属22个品种,苋科1属1个品种和国外引进的19个品种(其中禾本科7属17个品种,豆科1属1个品种)、胡颓子科1属1个品种)计79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小区试验,对部分品种进行区间试验,经过对牧草的生育期观测、生长速度测定、产草量测定、越冬率测定、营养成份测定等综合分析研究,筛选出11种比较适宜在当雄县及相同生境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分别是巴西燕麦、丹麦444燕麦、加拿大燕麦、青海披碱草、甘农二号紫花苜蓿、甘农三号紫花苜蓿、卒粒苜缩、Sikem多花黑麦草。791-2箭舌豌豆、7501箭舌豌豆、葡萄牙毛苕子。  相似文献   

9.
1995年-1996年引进一、二、三、四号四个吉生羊草新品种,按照小区随机试验设计在川、台、坡地进行扩繁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四个品种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生态条件下栽培均适宜生长,吉生一号可作为主推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在木里县高寒牧区引进了青引1号燕麦、老芒麦和本地燕麦三个品种,分别对其产量作比较,结果显示:青引1号比本地燕麦品种的产量高70%以上;老芒麦为多年生牧草,第一年鲜草产量达到1 258.6 kg/亩,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混合盐碱胁迫对5种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农菁11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Nongjing 11’)、农菁7号偃麦草(Elytrigria repens ‘Nongjing 7’)等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20,40,60,80,100,120 mmol·L-1)混合盐碱(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牧草品种在盐碱化草地的建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浓度胁迫(≤20 mmol·L-1)可提高农菁11号羊草、东北羊草和农菁7号偃麦草种子的萌发能力,高浓度(>60 mmol·L-1)降低种子萌发。农菁7号偃麦草各处理间的发芽率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盐碱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影响不大。盐碱胁迫后农菁12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Nongjing 12’)和农菁3号垂穗鹅观草(Roegneria nutans ‘Nongjing 3’)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且与胁迫浓度成显著负相关。混合盐碱浓度20 mmol·L-1处理后农菁11号羊草幼苗的苗长和根长高于对照,其他浓度下低于对照。盐碱胁迫浓度大于20 mmol·L-1时抑制牧草幼苗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通过测定羊草、无芒雀麦、偃麦草和草地早熟禾在干旱胁迫下的3个生长指标(相对生长率、叶片长度和根系长度)的变化,对4种禾本科牧草的抗旱生长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种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中国农业大学塞北草业科学实验站,对种植3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un-ce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蓝茎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一年生饲料作物燕麦Avena sativa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生长第3年从春季到秋季,0~10,10~20,20~30 cm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层中,土壤容重平均降低9.29%,8.64%,6.38%。从7月开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燕麦地。生长第3年从春季到秋季0~10 cm土壤,多年生牧草使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加6.45%,燕麦地减小了1.04%;10~20 cm,多年生牧草使孔隙度平均增加7.15%,燕麦地增加了1.49%。0~30 cm土层中,≥0.25 mm土壤团聚体总数,多年生牧草平均为73.89%,比燕麦地(平均为65.44%)高8.45%。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牧草育种工作历史悠久,成绩显著。截止20世纪末,先后培育出优良的紫花苜蓿品种“公农一号”、“公农二号”、以及根蘖型苜蓿“公农三号”、菊科牧草品种“公农”苦荬菜、“公农”无芒雀麦、白城小花碱茅,朝鲜碱茅、“吉生”系列羊草等优良牧草。公农一号紫花苜蓿因其生产性能优良,抗逆性能出众而在东北地区广泛推广。利用小花碱茅、朝鲜碱茅改良碳酸盐重盐碱地取得的成就则更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提高羊草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东北羊草和吉生1号羊草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发芽床(盆栽和培养皿)及硫酸浸种(50%、60%、70%、80%)处理,测定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简化活力指数,并利用隶属函数对羊草种子萌发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硫酸浓度增加,供试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总体呈先降后升的变化,80%硫酸处理下,东北羊草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简化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吉生1号羊草(P<0.05);盆栽处理下的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高于培养皿处理。运用隶属函数评价得出,东北羊草萌发特性强于吉生1号羊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羊草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从而为羊草人工草地的建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吉农一号、吉农二号、吉生一号、白城野生4份羊草种子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不同预处理方式(浓硫酸浸种、不同温度、预冷处理)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羊草种子的萌发对不同预处理方式的响应是不同的,浓硫酸浸种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且处理15 min的发芽率最高;4个羊草品种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均能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5℃;4℃预冷处理7,14,21 d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预冷处理7 d最高。说明羊草种子在经过4℃预冷处理7 d后再用浓硫酸处理15 min,在25℃条件下种子发芽效果最佳;4个羊草品种中,吉农一号各处理的发芽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牧草生态适应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秋慧 《草地学报》1998,6(2):133-138
通过对96份禾本科牧草的引种试验及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供试草种对当地气候(主要是低温和干旱)的适应能力和生产潜力以及可持续利用时间等三项指标衡量其生态适应性。其中耐低温者有无芒雀麦、新麦草和羊草等月份材料。耐干旱者有新麦草、羊草和草地早熟禾等10份材料。5年内持续生产力较高者有无芒雀麦、紫羊茅、诺丹冰草等14份材料。持续利用时间较长者有无芒雀麦、羊单。草地早熟禾等17份材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草种在典型草原区的生态适应度,从高到低分成三个组:①无芒雀麦、雀麦和紫羊茅。②野大麦、老芒麦、诺丹冰草、杂种冰草、新麦草、羊草、草、草地早熟禾与蒙古冰草等。③冰草、中间冰草、长穗偃麦草和碱茅。  相似文献   

18.
高寒牧区牧草引种及混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在海拔高度近4000m的高寒牧区对10个燕麦优良品种进行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均不能成熟,只能达到孕穗期,其中丹麦444、巴燕5号和选18等3个品种的青干草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巴燕3号,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21个多年生禾草品种的引种试验表明,其产草量和越冬性能,上繁草中以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紫野麦草较好;下繁草以中华羊茅、西北羊茅、毛稃羊茅、冷地早熟禾、紫羊茅(同德)、星星草为好。混播试验表明,多叶老芒麦30%+中华羊茅70%的垂穗披碱草70%+西北羊茅30%在第二、三年群落结构和产草量优于其它混播处理和单播。说明在高寒牧区利用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是解决人工草地品种单一,优化群落结构,提高产草量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饲草产量较高的燕麦品种,在海北州牧草实验繁育基地开展8个燕麦品种评比试验,结果表明,加燕2号、甜燕麦、青海444品种表现较为优秀,适合在海北州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吉生羊草是由吉林省生物研究所羊草研究中心于1989年首次在国际人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羊草新品种,牧草品质要优于野生羊草。试验通过将吉生羊草粉碎和颗粒化处理,探讨其对肉牛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相似的西门塔尔杂交改良育肥公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处理组分为野生羊草草粉、吉生羊草草粉和吉生羊草颗粒,分别与全株玉米青贮和精料按照比例(混合比例为253)配成全混日粮。试验预饲期10 d,正式试验期80 d。试验结果表明,吉生羊草颗粒组显著提高了肉牛的采食量与饲料中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P0.05),进而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P0.05),最终显著提高了屠宰率、排酸胴体率和净肉率(P0.05),并且背部皮下脂肪厚度有增加趋势(P=0.066);在消化过程中,吉生羊草草粉组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相比野生羊草草粉组有增加趋势(P=0.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