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蹄病是指牛、羊和猪等家畜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溃疡灶为特征的疾病,故又称蹄间腐烂。1病因主要是饲养失误,管理不当。如放牧场地、圈舍潮湿、泥泞,蹄角变形,石块锐物或作物茬尖刺伤,加之腐败菌和坏死杆菌感染所致。病菌侵入损伤的蹄间裂皮后,迅速繁殖,同时放出能破坏角质的蛋白分解酶和毒素,引起组织发炎和腐败性分解。2症状绵羊和山羊常群发,具有流行性,羊群发病率可达80%以上。一般有初期型、轻型和重型三种临床症状。初期型:指(趾)间裂皮出现化脓性炎症,表面糜烂,有灰色粘液并恶臭;轻型:蹄后跟(有时蹄底的角质)一…  相似文献   

2.
腐蹄病是指牛、羊和猪等家畜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破坏为特征的疾病,故又称蹄间腐烂。  相似文献   

3.
2004年7月,天气阴湿,邢台县路罗镇小弋村本地山羊养殖户王某所养山羊百十余只,相继出现腐蹄,且病情日渐加重。本人到场后发现病羊症状如下:病情较轻的山羊两蹄后跟层层脱落。有的山羊指(趾)间出现化脓溃烂,流恶臭的脓性液体。严重的山羊卧地不起,精神欠佳。蹄部拒绝着地,表面腐烂坏死,蹄间裂的角质与皮肤脱离,可见出现恶臭的分泌物。  相似文献   

4.
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1发病原因1.1在奶牛腐蹄病的病原学方面,意见尚不十分统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坏死厌气丝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菌、结节状拟杆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组织涂片中发现,此外还有梭菌、牛足腐蚀螺旋体和病毒等。1.2环境因素1.2.1蹄球损伤、蹄间溃疡、皮炎、角质延长等均能引发该病,促使化脓性棒状杆菌及其他化脓菌的二重感染。1.2.…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以后蹄多发,成牛发病最多,雨季最流行。1发病原因坏死厌气丝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菌、结节状拟杆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组织涂片中发现,此外还有梭菌、牛足腐蚀螺旋体和病毒等。  相似文献   

6.
蹄叉角质或深部软化腐败引起湿蹄漏。其主要是由于厩舍不洁 ,尿粪烂泥长期腐蚀蹄底和蹄叉沟 ,破坏蹄角质而发病。笔者在门诊中曾收治患湿蹄漏的驴 2例 ,采用冰硼散加味治愈。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两头驴均表现为支跛。发病初期蹄叉萎缩 ,角质腐烂 ,有灰褐色恶臭分泌物流出 ,挤压蹄踵及蹄球流出更多。久则蹄叉体及蹄叉支的角质脱落 ,露出淡褐色不良肉芽面 ,并流出恶臭的液体或脓样物。蹄温高 ,蹄角质变形。治疗 :除去病因 ,保持厩舍干燥 ,卫生。除去腐烂的角质 ,挤压排出灰褐色恶臭分泌物 ,用白酒将患部冲洗干净后用铁丝挖净脱落角质。用冰…  相似文献   

7.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 1 病因 主要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如日粮配合不平衡(钙磷比例不当或供应不足,蛋白质或维生素缺乏)引起蹄角质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8.
腐蹄病是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表现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 病因:磷钙不平衡,引起蹄质疏松,蹄变形和不正;牛舍不清洁,潮湿;运动场泥泞,牛蹄浸泡在粪、尿、泥泞中被腐蚀;蹄部损伤,感染坏死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等。 症状:病牛站立时,患肢负重不实或各肢交替负重;行走时破行。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蹄间溃烂,有恶臭分泌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击有痛感,修蹄后有污灰色或污黑色恶臭脓汁流出。也有由于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蹄底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腐蹄病是由结节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混合感染引起动物趾间皮肤及深层软组织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动物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患病动物表现为运动  相似文献   

10.
腐蹄病(Footrot)是由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F.necrophorum)和节瘤拟杆菌(Baeteroides nodosu,B.nodosus)协同感染引起反刍动物趾间皮肤及深层软组织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动物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腐蹄病自1960年Adams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在美国、比利时、荷兰、日  相似文献   

11.
奶牛腐蹄病是以蹄部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1临床症状病初病牛一肢或多肢跛行,喜卧;强行站立时频频提举病肢,患蹄刨地或踢腹;患蹄系部和球节屈曲,免负体重,后蹄患病时蹄尖轻轻着地,前蹄患病时患蹄前伸,趾(指)间皮肤和蹄冠呈红色或暗紫色、发热、肿胀、敏感,皮肤裂开,有恶臭味,蹄底不平整,角质呈黑色。  相似文献   

12.
正奶牛腐蹄病是常发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有报道显示其发病率约为20%,有的牛场其发病率可能更高。该病又称为趾间腐烂、蹄间蜂窝织炎,是由坏死梭杆菌或其他致病菌混合感染受损蹄部,引起动物趾间皮肤及深层软组织坏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奶牛蹄部受损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受到破坏为主的外科疾病特征,是引起奶牛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后蹄发生比例高于前蹄,而且天  相似文献   

13.
奶牛腐蹄病是以蹄部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1病因分析精料过多,粗饲料不足;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蹄角质疏松。最常见的有坏死杆菌、结节状拟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14.
腐蹄病(Footrot)是由坏死梭杆菌(Fusobactefium necrophorum,F.necrophorum)和节瘤拟杆菌(Baeteroides nodosu,B.nodosus)协同感染引起反刍动物趾间皮肤及深层软组织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动物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奶牛腐蹄病是以蹄部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深层组织腐败化脓、发出恶臭气味为特征的局部坏死性炎症。在规模养牛场和散养户中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腐蹄病不仅影响产奶和运动,严重者可导致淘汰,是阻碍奶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动物腐蹄病防治新技术和新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腐蹄病又称动物坏死细菌病(Necrobacteriosis),是危害牛、羊、驯鹿和猪等动物至关重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它是以动物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绵羊腐蹄病(蹄间腐烂)感染性极强。倘若动物抵抗力下降,常并发蹄冠蜂窝织炎、化脓腐败性蹄皮炎、系部皮炎和败血病等。此病国内外流行均较广泛,给养殖业带来莫大经济损失。1 发病病原体的新确认近年俄学者西多尔丘克等研究确认,牛和绵羊腐蹄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necrophorum)和节…  相似文献   

17.
夏季雨水较多 ,地面潮湿 ,气候适宜细菌的生长 ,牛羊很容易患腐蹄病。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症状患病的牛羊 ,表现蹄底的角质湿润松软 ,蹄缝剥离 ,腐败分解 ,有灰色腐败性恶臭的渗出液 ,走路发瘸等。2 治疗( 1 )对已患腐蹄病的牛羊 ,削去腐烂的角质 ,用 3%来苏儿水或双氧水彻底清洗后 ,填塞高锰酸钾粉或浸渍松馏油的纱布条 ;用熬开的植物油或动物油 ,降温后灌注患部 ,填塞纱布或棉花 ,装以带底的蹄铁 (薄铁片、橡胶片、帆布片等均可 )。( 2 )对重病例 ,除削除腐烂角质外 ,对伴发炎症的患蹄真皮应用锐刀刮削 ,如已坏死 ,应彻底清除坏…  相似文献   

18.
奶牛腐蹄病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部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性、坏死性炎症。它能引起牛蹄真皮坏死、化脓,角质溶解及蹄间肉芽增生。反刍动物特别是牛、羊较常见,北方地区的春季和夏季,在某些牛群中可引起地方性流行,其发病率高,一般约为8%~20%,有的高达30%-50%。  相似文献   

19.
腐蹄病也称为指(趾)间蜂窝织炎,是由坏死杆菌和节瘤拟杆菌协同感染引起奶牛趾间皮肤及深层软组织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舍饲牛群蹄病的发病率达30%~40%,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的第三大疾病。比其他疾病的淘汰率高4%以上。本病可引起奶牛泌乳量和繁殖力下降。腐蹄病的发生与营养、疾病、管理、遗传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奶牛腐蹄病是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发病率高达10%~60%,造成产奶量大幅度下降,消瘦,严重的淘汰,给奶牛养殖业带来经济巨大的损失。1病因主要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如日粮配合不合理,如钙磷比例不当或供应不足,蛋白质或维生素缺乏等引起蹄角质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