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多酚的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茶多酚在食品工业,医学,日用化工,环保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茶我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姚明哲 《茶叶科学》2013,(2):179-184
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行业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十一五"期间在我国申请的2 228件茶叶发明专利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茶叶发明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23.3%,但授权量和授权率较低;(2)企业和个人申请的发明专利占76.7%,已成为专利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3)浙江、江苏和云南三省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较高,排名全国前三;(4)茶叶加工和综合利用是专利申请的热点领域,其申请量占82.2%。本研究从发明专利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茶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水平,指出了我国茶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善瑾  杨贤强 《茶叶》1990,16(3):40-41,47
本文筛选了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胀杆菌、副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六种细菌,采用杯碟法对茶灰的提取物——茶多酚粗晶的抗菌活性进行测定。并与黄岑素作对照。结果表示:茶多酚对福氏痢疾杆菌等6种细菌的抑菌圈大于16mm 的浓度分别为1%、3%、与5%;而黄岑素对福氏痢疾杆菌等4种细菌的抑菌圈大于16mm 的浓度分别为10%与15%,并高达15%浓度的黄岑素药液对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对副伤寒杆菌的抑菌作用也不强。由此说明,茶多酚的抗菌活性比黄岑素强,抗菌谱也比黄岑素广。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茶多酚在抗氧化,抗癌研究的简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宇成 《茶叶》1996,22(4):36-37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多酚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营生物氧化作用的酚性化合物,也是茶叶药效的主要生理活性成份,含量占鲜叶干物质重量的15%~28%,是决定茶汤滋味、颜色的主体部分。多年来,国内外茶学和医学工作者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茶多酚在洗漱用品、护肤品、纺织品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促进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文章介绍了茶多酚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相关功效,在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茶多糖和茶多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研究茶多糖、茶多酚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SD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和机制。方法:饲喂SD大鼠茶多糖、茶多酚3周后,观察大鼠血糖、葡萄糖耐量、血胰岛素以及小肠糖降解酶(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变化。结果:茶多糖、茶多酚都有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茶多糖组大鼠血胰岛素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茶多酚组的血胰岛素水平有升高趋势,小肠各降解酶活力也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茶多糖对高血糖大鼠有显著的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茶多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小肠糖降解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室通过研究发现茶与荼多酚可降低肝脏中脂质之合成与储存.其分子机制是由活化LKBl-AMPK讯号传递途径,进而抑制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ase)合成而致.  相似文献   

9.
10.
本实验研究了茶树根内生细菌的分离方法及对茶多酚的耐受性,并对内生细菌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茶树内生细菌时采用75%的酒精2min和2%次氯酸钠20min表面消毒处理,消毒彻底;含茶多酚的细菌营养平板可作为茶树根内生细菌的选择性分离平板。茶树内生细菌对茶多酚的耐受浓度,最高不高于0.5g/L;经鉴定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11.
油溶性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油溶性茶多酚、水溶性茶多酚、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作用。并采用测色色差计比较这些抗氧化剂对植物油色泽和亮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环境条件中光线和温度对油溶性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茶多酚抗辐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亮宇  林金科 《茶叶》2011,37(4):213-217
过量的辐射是多种疾病的主因,近年来摄入茶多酚被被认为有益健康,能够帮助人体抵御辐射。本文针对近年来茶多酚在体内和体外展开的实验,概括了茶多酚抗辐射的机理研究进展,新的研究理论表明茶多酚对人体健康有益,并阐释了茶多酚抗辐射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3.
绿茶水分和茶多酚总量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具有良好代表性的绿茶为材料,通过比较多种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绿茶中水分和茶多酚总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结果:水分模型以9点卷积平滑(SG9)结合一阶导,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好,内部交叉验证的定标集、验证集的标准差SEE/SEP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0.1486、0.9940、0.1685、0.9925;茶多酚模型以一阶导结合单位长度归一化(Nle),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好,内部交叉验证的定标集、验证集的标准差SEE/SEP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1.086、0.8946、1.093、0.8344。同时以水分为例比较了原始光谱建模和平均光谱建模的效果差异,认为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模型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PVPP吸附茶多酚特性及其在绿茶饮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VPP能有效去除绿茶中过多的茶多酚,而基本不影响其他品质化学成分。PVPP对茶多酚的吸附在2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容量的70%,25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在15~95℃、pH值3.5~6.5范围内,PVPP对茶多酚有着稳定的吸附容量。茶汤提取时同步添加PVPP(10min)是将PVPP应用于绿茶饮料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处理方法。PVPP处理能有效减少绿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对游离氨基酸浓度影响较小,从而降低酚氨比,优化绿茶饮料滋味;能显著提高绿茶饮料亮度,改善汤色和澄清度。通过绿茶饮料生产中的常规过滤工艺——布袋过滤和高速离心两个步骤能去除茶饮料中的PVPP残留。  相似文献   

15.
屠幼英 《茶叶》2001,27(2):22-24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茶饮料中茶叶游离多糖和复合多糖的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茶多糖总量约为绿茶饮料固形物的3.5%,游离多糖和复合多糖分别为1.9%和1.6%;其中包含了6种糖类: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而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在游离多糖和复合多糖中均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裘孟荣 《茶叶》2016,(3):184-187
本文利用传世典藉记载的茶税总额数据,换算出以吨为单位的元代茶叶总产量,经比较分析,最后提出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17.
郭雅敏 《茶叶》2013,39(2):107-108,122
本文从茶菜、茶点心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结合目前餐饮、茶楼的经营现状与茶菜、茶点心的保健作用,融合地方特色与文化元素,倡导茶宴、茶菜、茶点心在旅游文化中的应用。引领消费新潮流,使之成为一道新的旅游文化风情线。  相似文献   

18.
NaHSO3对茶树代谢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民强  陈杭芳  朱飘娜  陆庆  蒋德安 《茶叶》2004,30(4):224-226
用不同浓度的NaHSO3,喷洒不同品种刚萌芽的生产茶园,生长二十天后,采摘一芽二叶的鲜叶,制成生化样,分析茶多酚类、氨基酸、水浸出物等茶树次生代谢成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NaHSO3,能显著提高茶叶内含成份的含量,1mmol/L、2mmol/L处理的效果较明显,其中2mmol/L处理的茶多酚类、氨基酸、水浸出物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68%、18.67%、6.91%,不同品种之间以鸠坑种提高幅度较大,差异都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根师梓  屠幼英  藤岛广二 《茶叶》2010,36(3):167-171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绿茶进口量猛增。其中从中国进口最多。但是由于2002年的农药残留问题使次年进口量减少。而且2005年以后绿茶进口量锐减了。本文以两种模式的公司为例,分析了各个公司从原料采购到销售的系统,分析确定了关于对日绿茶出口减少的成因和应对。由于对日出口缩小,外销的利润越来越少,于是把外销减少的部分转内销。但是对日出口减少的部分要远远大的多,因此库存量增加。当然造成库存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外销下滑外,茶质量也是一关键因素。茶属于嗜好品,所以增加茶叶质量也是一条有效的应对措施。另外,供应原料的制茶公司和初加工厂的建设也会给对日绿茶出口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茶叶出口企业,规范经营模式、增加茶叶品质、扩大销售面等都将成为其减少出口压力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贾玲燕  屠幼英 《茶叶》2014,(2):102-103
茶人精神历经千年锤炼,更与时俱进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现代茶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茶人精神,也正契合当代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值得我们代代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