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源52-128的抗性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药剂难于防治的病害,我国早在30年代已有报导。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棉枯萎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培育抗源种质又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基础。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抗病育种研究,培育成我国第一个高抗棉枯萎病抗源52-128,它的育成推动了我国棉花抗病育种的迅速发展,为棉花抗枯萎病育种提供了主要抗源。60年代后全国利用抗源52-128转育出大批衍生品种,在棉病区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棉枯萎病的发生和危害。因此,研究抗源52-128的抗性和利用,对我国资源的利用和评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意义。1材料和…  相似文献   

2.
石早98(石抗98)系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以SGK321为母本、583为父本杂交,经对杂种后代连续定向选择、抗病性和抗虫性鉴定、纤维品质测试以及产量比较试验,于2003年选育而成。该品种为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其抗虫基因为国产Bt+CpTi双价抗虫基因。2004—2005年参加河北省冀东早熟棉区春播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3.
我国棉花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我国棉花枯萎病的地理分布、抗病机理和抗病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自1931年首次报道棉花枯萎病,至今已蔓延至全国各棉区。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细胞对寄主的抗性机理具有特殊重要性,PLA的活性高低,在棉花抗生物质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棉花枯萎病的抗性遗传,有认为是数量性状方式,也有认为是质量性状方式。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我国选育的许多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已经收到明显效益。但是,近三十年来一些农作物抗病品种的抗病性丧失现象不断发生,使其有效使用年限大为缩短。这种情况在棉花抗枯萎病品种中是否存在?对此我们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基础产业部首席植物病理学家Joekochman在当地建立了枯萎病田间筛选病圃,并于1996/97、1997/98两年度在此病圃对岱字棉品种(系)进行了培育与筛选。对主要商品化试验品种,收获前取样对生存下来的健康植株和能够正常吐絮的植株分别进行百分率统计。1996/97年度试验结果为:DeltaEMERALD抗病效果最好,健株率为46.9%,正常吐絮株为66.4%,并且与其余参试品种(系)差异达显著水平;其次为CS189,健株率为25.4%,正常吐絮株为59.0%,1997/98…  相似文献   

6.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棉花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是一种世界性棉花病害。1890年,此病在美国亚拉巴马州首次被确认,并在棉花带很快传播开来,尤其在东南棉区沙壤酸性土地中传播较快。60年代初传入美国最大棉区得州...  相似文献   

7.
全国棉花抗枯萎病品种区域试验1981年参试品种:黄河流域棉区4个,对照品种陕5245,试验点11处。长江流域棉区3个,对照品种86—1,试验点13处。纤维品质鉴定由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纤维室测试。1981年气候总的情况是: 黄河流域棉区。春季干旱少雨,气温偏  相似文献   

8.
一、供试品种和试验设计1982年全国棉花抗枯萎病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黄河流域棉区计有:冀合321、临汾4023、中7263、陕8092、晋260、渤棉4号等,以陕5245为对照,试验点11处。长江流域棉区计有:冀合328、临汾4023、陕8092、浙110,以86—1为对照,试验点12处。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四次,4~6行区,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定湖南省棉花品种的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性情况,于2014~2015年对参加区域试验的和育种单位委托鉴定的共33份材料进行了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为:抗枯萎病材料有3份,占鉴定材料的9.1%,高抗枯萎病材料有1份,占3.0%,耐枯萎病材料21份,占63.6%,感枯萎病材料8份,占24.3%;抗黄萎病材料有2份,占鉴定材料的6.1%;高抗黄萎病材料2份,占6.1%;耐黄萎病材料14份,占42.4%;感黄萎病材料15份,占45.4%。比较枯萎病和黄萎病平均病指,表明参试材料对黄萎病抗性远不及对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42份棉花品种(系)对棉花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8~2002年参加浙江省区试的42份棉花品种(系),通过人工接种方法,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鉴定结果,耐病以上品种(系)有21份,其中高抗1份,抗病9份,耐病11份,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认定的品种有浙102、泗棉3号、慈娜96-6、苏棉12、苏棉8号和湘杂棉2号共6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巴拉圭种植很广的两个棉花品种锐巴棉B—50(Reba B—50)和锐巴棉P—279(Reba P—279)与三个抗性程度不同的美国棉花品种进行抗枯萎病的比较试验。锐巴棉B—50对该病害具有高抗性,而锐巴棉P—279则具感染性。  相似文献   

12.
13.
1987~1988年为全国抗病区试第7轮。黄河流域参试品种6个,晋棉7号为对照;长江流域4个,中棉12为对照。为鉴定对比试验地发病情况,在保护区种感病品种,黄河流域冀棉11号,长江流域鄂沙28。全试验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作物分子育种开拓了新途径。以离体组织为受体的DNA转移技术,如Ti质粒载体法、电激法、显微注射法等,在双、单子叶植物中均获得了转化植株;以整体植株细胞为受体的DNA转移技术,如微量注射法和花粉载体法,在黑麦、玉米、烟草、棉花等作物上也获得了变异的新个体。为探索棉花抗源DNA导入在棉花抗性育种中的可能性,于1981年,我们同上海生化所协作,进行了棉花枯萎病抗源总体DNA的导入试验。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全国棉花抗枯萎病品种区域试验黄河流域棉区试验点11处。参试品种有:中31、冀合321、临汾4023、豫79一10、晋79—105、陕904,以陕5245作对照,并以感病品种河南69作参考对照,不作产量分析。长江流域棉区试验点12处,参试品种有:湘  相似文献   

16.
棉花品种抗枯萎病性病床鉴定的方法,逐渐成为抗病育种的一种手段。但用自然土壤作病床,苗期鉴定品种(系)的抗性时,棉苗常受根腐病的侵染,重者枯死,干扰鉴定效果,在四川主要是立枯病和炭疽病两种,其中以立枯病为害最重。因此选用以五氯硝基苯作为种子处理剂,研究了病床鉴定  相似文献   

17.
1982~1989年我们在综合控制棉花枯萎病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大面积实践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棉花枯萎病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危险性病害,从零星发生到暴发流行约经15年左右。为了控制其危害,我们从1987年开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棉花枯萎病的优化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国外棉花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枯萎病首先于1891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发现,现在除澳大利亚外几乎遍及世界各产棉国。抗病机制是由于物理阻碍或化学抑菌作用所致,或者是两者同时存在的结果,但化学抑菌起着主导作用。一般认为,抗棉花枯萎病性遗传是多基因控制的,或是1个主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所控制,或者由2个显性基因和1个抑制基因控制;也有认为是受显性单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20.
1989~1990年为长江流域棉花抗枯萎病品种区域试验第8轮,供试品种5个,对照品种为中棉1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小区面积25m~2左右。密度4.2~6.0万株/公顷(2800~4000株/亩)。试点共设8处。纤维品质测试为北京市纤维检验所,品种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