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纹枯病是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常年偏重发生。水稻拔节前后由于田间郁蔽易发生纹枯病,应加强用药防治。防治水稻纹枯病,一般掌握在水稻分蘖末期或纹枯病发生初期(病穴率5%)用药。噻呋酰胺、嘧菌酯、氟环唑、丙环唑、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呋·苯醚甲、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戊唑·嘧菌酯、苯甲·丙环唑等药,适期足量使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注意交替用药,以延  相似文献   

2.
<正>问:水稻已齐穗,每亩用30%苯甲·丙环唑30毫升、43%戊唑醇10毫升,会不会对水稻造成不良影响?答:苯甲·丙环唑是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的混配剂,与戊唑醇同为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施药后短期内出现强降温天气、短期内多次用药等,容易对水稻生长造成过度抑制。  相似文献   

3.
<正>问:小麦田化除时能否加用戊唑醇、己唑醇、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有一年小麦田化除时加用了苯甲·丙环唑,结果把麦苗打死了。答:小麦春季化除通常在返青期至拔节之前施药,纹枯病一般在小麦拔节前后施药防治。如果小麦长势正常,所用除草剂安全性较好,可以考虑在春季化除时适当加用戊唑醇、己唑醇、噻呋酰胺等持效期长的药防治纹枯病。井冈霉素持效期较短,麦田化除时距离纹枯病发生通常还有一段时间,加用持效期较短的药防治纹枯病意义不大。戊唑醇、己唑醇、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  相似文献   

4.
<正>湖南省益阳市目前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柑橘、苗木,其中,水稻主要使用农药有:康宽、吡蚜酮、戊唑醇、己唑醇及恩益碧等;柑橘主要使用三唑磷、阿维菌素、毒死蜱、托布津、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等;苗木主要用丙环唑等,与柑橘用药差不多。销量较好的品种有:康宽、吡蚜酮、己唑醇、恩益碧,主要是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烯肟戊唑醇等10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的研究对比,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1%井冈·三唑醇SC、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24%噻呋酰胺SC和3.5%井冈·己唑醇ME等4种药剂防效较为理想,在今后纹枯病的防治工作当中可以考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问:我们这里的水稻正在抽穗,气温低,天天下雨,怕有灰粉病,想预防一下,请问用什么药什么时候防治合适?答:上述所说的"灰粉病",应是稻曲病。防治稻曲病,应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施药,到水稻抽穗期再施药偏迟,防效会下降。到水稻抽穗期,结合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使用咪鲜胺、嘧菌酯、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药,对稻曲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问:稻曲病用什么药防治效果最好,是否可以用噻呋酰胺防治,用唑类杀菌剂防治怎样避免造成包颈?答:在水稻破口前1周左右适期使用井冈霉素、咪鲜胺、己唑醇、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碱式硫酸铜等药,均能  相似文献   

7.
<正>在众多三唑类杀菌剂品种中,近几年来戊唑醇、氟环唑和环丙唑醇却始终占据三唑类杀菌剂全球销售额的前三位,尤其是2014年至2016年的3年来全球销售额均超过4亿美元以上。毋容置疑它们已成为最畅销的三唑类杀菌剂的领军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问:醚菌酯能否和乳油制剂混用?答:如果混用后有沉淀、油乳分层等现象,不能混用。如果没有异常现象,通常可以混用。问:玉米锈病怎样防治?答:可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防治玉米螟、大小斑病等病虫害,选用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己唑醇、烯唑醇、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及其与醚菌酯、嘧菌酯的混配剂防治锈病,这些药对大小斑病也有良好防效。选用抗病性好的品种是控制玉米锈病危害的有效手段。苏玉20、苏玉23号、苏玉29、苏玉40、天华玉001、隆平206、蠡玉16  相似文献   

9.
<正>在众多三唑类杀菌剂品种中,近几年来戊唑醇、氟环唑和环丙唑醇却始终占据三唑类杀菌剂全球销售额的前三位,尤其是2014年至2016年的3年来全球销售额均超过4亿美元以上。毋容置疑它们已成为最畅销的三唑类杀菌剂的领军品种……(接上期)二、氟环唑(epoxiconazole)氟环唑由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85年开发,由于分子中引入氟原子,并具有环氧乙烷的结构特征,成为新一代的三唑类杀菌剂品种。1993年首先在法国上市,并进入市场,商品名为Opus~?,用来控制谷物上由壳针孢菌引起的病  相似文献   

10.
正问:小麦白粉病用什么药防治好?答: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而且持效期长达15天以上。由于三唑酮在生产上应用多年,小麦白粉病菌对该药的抗药性不断上升,导致防效下降。该药与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等唑类杀菌剂存在交互抗性,在白粉病菌对三唑酮产生较强抗性的地区,用其他唑类杀菌剂防治效果往往也不好,宜换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药。病菌容易对嘧菌酯、吡唑醚菌酯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二)三唑类杀菌剂市场分析三唑类杀菌剂目前是全球体量第二大的杀菌剂品种,空间与容量都不容小觑,且特定产品国产化率较高,其路径或称为甲氧基类未来的发展样本。2011年全球三唑类杀菌剂市场规模2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详见图9、10)。其主流产品包括丙硫咪唑、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以及丙环唑等。  相似文献   

12.
<正>问:现在地里小麦有白粉病,用什么药防治好?答:如果田间白粉病发生较重,宜及早用药;如果白粉病发生不是太重,可以考虑在小麦抽穗期结合防治赤霉病,用药兼冶白粉病。可以将嘧菌酯与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等药混用,这些药均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高效适用药种,混用有利于取得稳定的防治效果。问:用43%戊唑醇50毫升加25%咪鲜胺50毫升预防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能喷施2亩地吗?答:小麦齐穗期,可以按短信中所说的  相似文献   

13.
17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防效和成本为依据,综合评价17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的优劣。结果表明,25%苯醚甲环唑乳油防效较好,且药剂成本最低,可在生产上作为常用常规药剂使用;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防效最优,其成本中等,也可在生产上使用;40%丙环唑水乳剂防效防效虽然比较突出,但其成本较高,可作为生产上应急药剂,25%戊唑醇水乳剂成本低,防效较差;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SC 防效差,成本中等,50%丙环唑乳油防效一般,但成本高,从经济效益角度上考虑,可不推荐使用,从延缓病害的抗药性来看,又可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32%腈菌?锰锌WP和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等药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相近,应从价格方面选择药剂,即顺序为70%氟环唑水分散粒剂>32%腈菌?锰锌WP>25%丙环唑乳油>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采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2.5%氟环唑悬浮剂、25%戊唑醇乳油、250 g/L丙环唑乳油、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和6%戊唑醇微乳剂这几种药剂防治香蕉叶斑病时,应优先选择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25%戊唑醇乳油次之,其次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再次6%戊唑醇微乳剂,250 g/L丙环唑乳油,最后是12.5%氟环唑悬浮剂。根据上述药效测定、防效和价格比较结果,提出药剂选择建议,供农户科学合理选用香蕉叶斑病防治药剂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于2017年7月31日(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纹枯病为发病盛期)、8月7日(水稻处于拔节初期,纹枯病为发病高峰期),在南京市江宁区铜山镇石埝村用40%己唑醇·嘧菌酯SC225g/ha、28%井冈霉素A·嘧菌酯SC375g/ha、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300g/ha、24%噻呋酰胺SC300g/ha、10%井冈霉素ASP750g/ha等5个处理对水稻纹枯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对比,以期筛选出较理想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5.
正环丙唑醇为全球第一大三唑类杀菌剂,其销售额突破了5.00亿美元,近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了20.0%,是全球市场成长性非常好的杀菌剂产品。然而,目前国内市场尚未有环丙唑醇产品上市,但国内企业对其关注度正在升温。国内多家企业或将投产2016年8月9日,工信部公示了2016年第3批20个拟颁发农药原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名单。其中包括,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95%环丙唑醇原药。这意味着,国内又一家企业或  相似文献   

16.
<正>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是目前生产上使用面很广的一类杀菌剂,但因其制剂的不同,其特点及使用效果、方法也有不同。当前,很多农户在使用这类杀菌剂时,缺乏正确的使用技巧,因而在生产上出现药害的情况屡有发生。在生产上使用的三唑类杀菌剂,常见的有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三唑酮、己唑醇,以及与这些农药复配的杀菌剂,等等。  相似文献   

17.
正问:水稻破口期能用三唑类药吗?答:水稻破口期可以施用戊唑醇、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但应注意施药后短期内不能出现强降温及低温天气,且短期内不能多次过量施用,否则容易对水稻抽穗结实造成不良影响。问:50%嘧酯·噻唑锌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细菌性基腐病都有效吗?答:嘧酯·噻唑锌为嘧菌酯与噻唑锌的混配剂,其中的嘧菌酯能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适期足量施用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有较好防效;噻唑锌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8.
<正>己唑醇是继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之后研发的三唑类高效杀菌剂,属低毒农药,杀菌谱广,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强,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造成病菌细胞膜不能形成,最终使病菌死亡。己唑醇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尤其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纹枯病、稻曲病等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己唑醇对卵菌纲和细菌无效。按推荐剂量在适宜作物上应用,对环境友好,对作物安全,但有时可能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  相似文献   

19.
正问:水稻破口初期每亩用25%嘧菌酯40克防治水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答:水稻破口初期是用药防治穗颈瘟的关键时期,可以用药兼治稻曲病和纹枯病。水稻破口初期每亩用25%嘧菌酯40克,通常难以取得理想的穗颈瘟防治效果,适量加用三环唑、稻瘟酰胺等药防效更稳定,对稻曲病和纹枯病有一定的兼治效果;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应加用噻呋酰胺或己唑醇等唑类药防治,同时注意用足水量喷雾。问:每亩用30%三环·氟环唑(含三环唑22.5%、氟环唑7.5%)80克,在水稻穗期第二次防治"三病",用药量够吗?  相似文献   

20.
<正>问:防治小麦赤霉病,戊唑醇、氟环唑、醚菌酯哪个效果好?都可以用于防治吗?答:戊唑醇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适用药,适期足量施用对赤霉病有良好防效,有多个戊唑醇单剂及其混配剂产品登记用于小麦防治赤霉病。氟环唑与戊唑醇同为三唑类杀菌剂,但对赤霉病的防效不如戊唑醇,一般不单用该药防治赤霉病,生产上多选用其与吡唑醚菌酯的混配剂唑醚·氟环唑防治。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适期足量施用对小麦赤霉病有良好防效。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