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今年以来,河南省唐河县按照省、市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监管理念为统揽,全面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深度推进社会监督全覆盖,聚焦监管重点,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科学监管能力。全县重点食品及餐具抽验合格率分别为95%和85%,食品生产质量抽验合格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要"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2017年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确定要落实地方尤其是县级政府食品安全责任,加大日常监管,治理农药兽药残留、违法添加等,严防系统性风险。并提出运用"互联网+"等实施智慧监管,让群众饮食无安全之忧。  相似文献   

3.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实施将充分体现"四个最严",即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据悉,新法将以"最严肃的问责",加大追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力度。首先,加强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  相似文献   

4.
<正>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责任。以基层为主战场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和能力建设,以"零容忍"的举措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以持续的努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食品安全问题,是百姓热点关注、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农业,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手段。2007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保持了总体稳定向好的态势,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保障。但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监管必须"零容忍"。要充分调动多方利益主体共同行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政府要加快制修订配套法规规章,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和发布制度,完善尚德守法制度保障。企业要坚守尚德守法道德底线,自觉履行法定责任和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质量标准》2009,(2):11-11
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并对贯彻实施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通知强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履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各项职责,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卫生、农业、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工作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构建统一权威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一是以"问题清单"突出监管重点、治理餐桌污染。坚持以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摸清底数、排查风险,紧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大宗食品、重点区域加强监管,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源头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工作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构建统一权威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一是以"问题清单"突出监管重点、治理餐桌污染。坚持以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摸清底数、排查风险,紧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大宗食品、重点区域加强监管,依法严惩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既是社会关注焦点,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重大考验的民生问题。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创新尤为重要。本文分别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食品安全监督的法律法规、食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的制度等方面就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和创新提出了措施,旨在不断提高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捍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工作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构建统一权威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一是以"问题清单"突出监管重点、治理餐桌污染。坚持以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摸清底数、排查风险,紧紧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大宗食品、重点区域加强监管,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源头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原则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近年来食品安全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作了一些方向性、思路性的规定,笔者试将其总结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全程全面监管、食品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分工协作监管、地方政府负主要监管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和监督。  相似文献   

13.
<正>保障食品安全要靠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监管措施,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和监管职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增强尚德自律、诚信经营意识,严格落实法定责任义务,建立良好生产规范,严把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产品质量关,全面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是督促地方党委政府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促进提升城市食品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为规范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促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措施,推动社会共治,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甘肃     
<正>2015年甘肃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2015年甘肃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6月16日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妥建福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妥建福强调,要以这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宣传、标准、监管、检测和责任等重点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全力实施甘肃省首批创建的2个国家和16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活动,着力提升县域监管能力和水平;二是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原因,提出了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对策,包括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素质、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望奎县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使人们能够享用到安全而又放心的食品,是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黑龙江省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希望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使市民能够食用放心的食品,保障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2017年6月发生在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家的"毒鸡蛋"风波,给欧盟食品安全特别是蛋类食品安全监管敲响了警钟,也使得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漏洞再次凸显。基于此,本文就此次"毒鸡蛋"风波为引子,分析了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立法协调、监管机制、监管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欧盟针对"毒鸡蛋"风波后这几个月内采取的应对措施,实际上这些应对措施是对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固有漏洞的一种补充完善。最后分析了欧盟应对措施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带来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为保障2016年"两节"期间食用农产品安全,严防食用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在桦甸市食安办和农业局的统一部署下,桦甸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展了"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两节"期间食品质量安全桦甸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对此次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20.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可供选择的食品日趋丰富,各式各样的食物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但是,面对地沟油、农残超标蔬菜、问题奶粉的混乱市场,如何擦亮眼睛,区分优劣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不仅是要维护消费者的权利,更是要对大众的身体健康负责,这其中食品监管机构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推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对保障消费者利益至关重要。食品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