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菜用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豆荚及籽粒。幼苗受害,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适温多雨时,病害扩展迅速,造成病苗枯死。叶片染病,初现褪绿小圆斑,后逐渐形成中央灰色至灰褐色、四周红褐色的蛙眼斑,直径为2~5毫米;湿度大时,叶片背面病斑中央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发病重时,病斑布满整张叶片,致使病叶干枯。茎部染病,产生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密布微小黑点。豆荚染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籽粒染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病斑  相似文献   

2.
1症状表现芹菜早疫病又称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叶片初呈黄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为4~10mm,病斑为灰褐色,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成斑块,终致叶片枯死。茎或叶柄上病斑为椭圆形,直径3~7mm,灰褐色,稍凹陷。发病严重时全株倒伏。高湿时,病部长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3.
正主要症状:早疫病又称轮纹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和果实。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逐渐扩大到4~6毫米,一般在病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有同心轮纹。茎秆在发病时,一般在分叉处产生褐色或深褐色的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有灰黑色霉状物。果实在发病时,病斑多在花萼附  相似文献   

4.
1主要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片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发病为白色至黄色小斑,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最后叶片退绿发黄、干枯,严重者造成植株枯死。  相似文献   

5.
<正>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病",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为害。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病斑,随后叶片背面的病斑上长出乳黄色或黑褐色的绒状霉层,但常见于叶片背面的病斑。一般条件下,发病棚室病株率最高可达80%;在适合条件下,植株可100%发病;病情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大幅度减产。番茄叶霉病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及蔓  相似文献   

6.
<正>1.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在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重时,病斑连接成片,使叶片变黄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锈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病害严重时,叶片上因布满锈色病斑而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代谢,导致减产10%30%。发病症状病害可以发生在玉米植株地上部的任何部位,以叶片发病最为严重。发病初期,叶片上散生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隆起,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颜色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植株生长后期,在病斑上逐渐形成黑色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孢子。  相似文献   

8.
含笑常见病害有叶枯病、炭疽病、藻斑病。叶枯病发生在叶片上,并多从叶尖、叶缘处开始发病。初为黄褐色圆斑,周边有褪绿色晕。扩展后病斑呈椭圆形至不规则状,边缘稍隆起,暗褐色,内黄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稀疏的黑色粒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防治方法:及时摘除、清理病叶,集中烧毁,初春每隔半月喷射0.3—0.7%石硫合  相似文献   

9.
<正>胡麻叶斑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皆可发生,苗期和孕穗至抽穗期最易染病,可危害稻株地上各部位,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叶片受害,病叶上出现芝麻粒状的暗褐色斑点,斑点密生时可致秧苗枯死。如遇潮湿天气,死苗上会生出黑色绒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成株叶片受害,病斑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褐斑,芝麻粒大小,病斑周围一般有黄色晕圈,后期中央呈黄褐色或灰白色。发病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常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最后叶片干枯。受害严重的稻株,生长受阻,分蘖少,抽穗迟。  相似文献   

10.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出现褐色略下陷的小点,不久扩展呈圆形、椭圆形或数厘米长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央呈灰褐色至灰白色,偶有褐色轮纹,边缘黑褐色。后期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有时呈轮状排列。若从叶尖发病向下蔓延则叶尖成段枯死,若为害叶基部,病叶迅速枯死,严重时可导致全株枯死。病斑易碎裂。受害果实上产生不规则长条形的黑褐色病斑。此病由真菌所致。病菌在病残体上存活,借风雨或浇水传播蔓延。因此,在多雨、湿度高、闷热的天气,或从植株上方浇水、通风不良、盆上粘重和盆上积水,发病均严重。一般老叶自4月初开始发病,霉雨季发病严重,以后逐渐停止,8月新叶又开始发病。种植兰花的品种不同,病  相似文献   

11.
<正>1症状及病原菌1.1症状玉米大、小斑病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大斑病的发生较小斑病晚。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侵染叶鞘和苞叶,在玉米抽穗后发病较重。小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小而多,色较浅,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褐色半透明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展为近椭圆形黄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较明显,有时为2~3  相似文献   

12.
“5003”自交系纹枯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辽宁省灯塔县种子公司李宏,姜国盛,苗春林1症状特点: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及叶片,首先在茎部第1~3节的叶鞘上发病。病斑暗绿色,呈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相互会合成云纹状。干燥时病斑边缘褐色,中央草黄至灰绿色后...  相似文献   

13.
<正>番茄叶霉病又称"黑毛",是设施番茄栽培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时叶、茎、花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片受害最为常见。被害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绿色或淡黄色褪绿斑,其相对的背面产生紫灰色致密绒状霉层,有时叶面病斑上也长有同样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病斑,叶片干枯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发病症状主要为害莲藕叶片,以浮贴水面的叶片受害严重。叶片发病初为绿褐色小斑,后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定形黑褐色湿腐状病斑,病斑颜色分布不均匀,多个病斑相互连接致叶片变褐腐烂或干缩,贴水叶片不能抽离水面。严重时叶柄亦坏死腐烂。二、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勿栽带病秧苗,发  相似文献   

15.
<正>菱菌核病又称菱角纹枯病、菱角瘟、白烂病,是菱角主要的病害之一,常造成大面积菱叶腐烂。在长江以南7~9月份的高温雨季发病重。在夏季和初秋,天气闷热、温度高、湿度大时病害容易发生和蔓延,水质污浊时更易发病。连作塘块,地处风口的菱塘,种植过密,偏施过量氮肥,菱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高时易染病。一、发病症状菱菌核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初呈在叶片上出现少数黄色小斑点,后增多和扩大,叶斑近圆形或椭圆形,后逐渐扩大为不定形,黄褐色,病斑表面具云纹,病健部界限明显,病斑日益扩大或连合,导致叶片腐烂或枯死,以至整个菱盘都烂掉。病部可见菌丝缠绕和由菌丝纠结形成的小菌核(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6.
<正>一、病害的识别及其防治(一)豇豆立枯病(豇豆基腐病)症状:幼苗和大苗均可发病。主要危害种子、种芽和子叶,严重时也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出苗前受侵,种子、种芽和子叶变褐腐烂。出苗后发病,先在茎基部着生椭圆形至长条状红褐色凹陷斑,后病斑逐渐扩展绕茎1周,病部干缩或龟裂,土壤潮湿时茎上病斑出现浅褐色蜘蛛网状霉。病斑还向根部扩展,造成根部坏死。此病进展较慢,幼苗发病时不折倒。发病初期常见病苗叶片白天萎蔫,晚间恢复。若土壤潮湿时,白天叶片  相似文献   

17.
<正>一、走进田间,了解现状走进田间,我们发现番茄叶片黄化,叶缘稍上卷,据农户描述,起初叶片出现灰白色至浅褐色近圆形小斑点,后来病斑扩大,病斑中央呈浅褐色,外缘变为深褐色,严重时叶片于枯死亡。发病后期病斑常破裂穿孔,出现淡黑色霉层。二、室内镜检,确定病因由田间发病症状及作物生长情况,诊断疑似感染灰叶斑病。为了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正胡萝卜斑枯病,又称叶斑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肉质根等,发病严重时全田叶片枯黄,呈火烧状,导致胡萝卜大幅减产。每年在9月中旬开始发病,9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管理粗放地或生长衰弱地发病重。发病症状叶片上病斑呈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病健组织分界清晰。病斑边缘黄绿色、中央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颗粒,小颗粒埋生或半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又称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螺霉病或黑霉病,主要分布在热带玉米产区。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一般减产20%30%,发病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是目前玉米生产上必须高度重视的一种新病害。1.识别要点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小(直径130%,发病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是目前玉米生产上必须高度重视的一种新病害。1.识别要点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小(直径12毫米),为淡黄色透明点,扩大后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22毫米),为淡黄色透明点,扩大后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25)毫米×(15)毫米×(12)毫米,严重时可达7毫米×3毫米,病斑中央乳白色,边缘呈黄褐色或红褐色,外围有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症状识别常在叶、叶柄、茎上发病。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病,产生褐色小病斑,有黄色晕圈,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潮湿时,病斑上密生黑霉(分生孢子)。茎、花梗发病,产生长圆形黑褐色稍凹陷病斑,易折断,种子不饱满,并带有病菌。二、发生原因由胡萝卜链格孢引起。病菌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率高,引起苗立枯。第二年新病斑上长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