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优质再生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过水肥等栽培管理措施,使头季稻(中稻)收获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进一步生长发育而成的水稻。它具有生育期短(60天左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率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优点。再生稻的米质好,食味佳,无污  相似文献   

2.
<正>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过水肥管理等措施,使头季稻(中稻)收获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进一步生长发育而成的水稻。它具有生育期短(60天左右),种一次收两次,省种、省肥、省工等优点。再生稻米质好,食味佳,无污染,销路好。种好再生稻,关键技术必须切实掌握好,才能获得优质高产。一、适时收割头季稻要选  相似文献   

3.
<正>丰两优1号水稻一播两收栽培技术是利用丰两优1号稻桩萌发能力强的特性,在头季稻收割后,采用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使收割后的稻桩上萌发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为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该技术有如下优点:一是收了头季稻后,可加收一季再生稻;二是再生稻无需播种、育秧、整田,栽培技术简便,易操作,省种、省肥、省药、省水、省工、省时;三是再生稻只需60多天的生长发育就可收获,一般亩产可达250千克,高产的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是从已收获的水稻(主稻)残茬获取二次产量的实验。60年代初,美国海湾地区就进行过水稻再生试验。再生稻有生产成本低、水分利用效率高、生育期短几个优点;但籽粒产量低,品质一般劣于主稻(Webb等,1975),因而,再生稻受限于商品基础。由于近年引进了些再生力较强的早熟水稻品种,再生稻作为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而重新受到重视,因为这使生长季节短,而又获得两季作物的地区收获成为可能。据报道,主稻品种对再生稻产量的效应甚微,而  相似文献   

5.
何金旺 《科学种养》2008,(10):12-12
再生稻栽培模式是指在前季水稻(头季稻)收割以后,对稻茬上的休眠芽发生出来的再生苗,给予适当的栽培管理而获得一季稻谷的生产方式和耕作制度。中稻蓄留再生稻具有生产周期短、省工、省秧田、省种、省肥、节本、一种两收、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是中稻地区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谷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地处桂北高寒山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多数地区热量欠缺,光照不足,春暖迟,秋寒早,年平均气温在17~19℃,年平均日照仅为1334.8小时,年总降雨量虽达1548毫米,但分布不均匀,易出现秋旱,对水稻生产不利。在该县现有的9112.5公顷水田中,就有57.06%仅能种植一季中稻。在这种地区发展1季中稻加1季再生稻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温、光、水资源,达到增产稻谷的目的。同时还省去了购买晚稻种子、犁耙田、播种育秧、插秧等工序和费用。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并参考、借鉴各地成功经验,现对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技术措施作如下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再生稻是指在上一季水稻收割后,对稻桩上的休眠芽抽生出来的再生蘖加以培育,以达到出穗成熟的一种栽培方法。现在南方不少中稻区利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温光资源蓄留再生稻,既不影响冬种,又能获得一季好收成,具有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优点。一般亩产180~250千克,最高的可达400千克。再生稻米质好、食味佳、无污染、销路好。落实该项生产技术,应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一、选择好品种再生稻产量高低与品种关系密切,总体原则是穗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免耕,一种两收,旱育抛栽等轻型栽培技术,对鄂东地区“油稻稻”四种轻型种植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轻型种植模式与旧模式比较具有省工,低耗,投入少,高产出,高效益等综合优势。油菜免耕直播板栽,水稻罗盘抛栽和一种两收轻型栽培技术应用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水稻能不能像韭菜,只栽一次就可多年收割可以!近日,重庆市梁平县仁贤镇五一村百余位村民正在抢栽这种"韭菜稻"。记者获悉,这是当地打造的1000亩越年再生稻种植基地。据了解,越年再生稻突破了水稻植株的越冬问题,栽一次即可像韭菜一样多年收割,减少了耕田、播种、栽秧等环节,故又称"懒人稻"。梁平县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检测,越年再生稻蛋白质含量为8.7%,而普通大米则不到  相似文献   

9.
孙晓辉 《作物杂志》1991,7(1):22-24
我国晋代《广志》记载:“南方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收,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这是据我所知我国古籍对再生稻最早的明确记述。显然,这是利用早熟稻再生。据此,我国南方稻区农民培育再生稻已有悠久历史。但多为零星蓄留,作为附带增收或补头季稻欠收的一种手段,没有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不同稻鱼共生方式对水稻性状及稻鱼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适宜的稻鱼共生模式,开展了平作稻养鱼、平作稻凼式养鱼、垄稻沟鱼(垄作稻养鱼)和平作稻(中稻+再生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稻鱼共生方式对中稻、再生稻主要农艺性状及稻、鱼产量有影响。平作稻养鱼和平作稻凼式养鱼共生方式水稻单产能保持平作稻产量水平,增收鱼53.6~69.4kg/667m2,增加纯收益745~780元/667m2;垄稻沟鱼共生方式水稻单产比平作稻增产9.13%,增收鱼66.9kg/667m2,增加纯收益1 040元/667m2。说明垄稻沟鱼经济效益高,效果好,适宜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再生稻布局、当前水稻病虫发生情况以及秋季气候趋势综合分析,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8月12日发布预报,预计2013年全省再生稻病虫总体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600万亩次,以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为主。  相似文献   

12.
渠县是水稻生产大县,种植面积4.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县里水稻机械收割的推广,浅丘平坝区已基本实现水稻机收。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会碾压到行进路径上的稻桩,对稻桩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而影响腋芽的生长及再生稻的蓄留。对水稻机收田的稻桩状况及腋芽生长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分析总结,提出机械收割水稻碾压稻桩的损伤对蓄留再生稻的影响远低于头季稻田干旱稻桩失水的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衡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长期致力于水稻品种的示范试验,侧重于再生稻品种筛选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索。C两优华占于 2018-2021 年连续 4 年参试,其中 3 年再生稻试验 1 年中稻试验,其产量在众多参试品种中名列前茅,赶上甚至超过了对照品种晶两优华占。C 两优华占生育期较短,农艺性状好,没有明显的缺陷。既适合作一季中稻品种,也适合作再生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中稻—再生稻适宜机收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再生稻种一次收两季,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是福建省水稻增产的特色项目,也是水稻轻简栽培实用技术,头季收割难题成为制约再生稻发展的技术瓶颈。近年部分地方采用常规早稻品种佳辐占、嘉早312等进行头季机收示范取得成功,再生季产量达3 000kg/hm2左右。但早稻—再生稻模式受到生产区域限制,应用面积有限,全省适宜再生稻区域多为中稻-再生稻模式。由于中稻与早稻品种不同,生育期长短和群体结构差异大,应用相同的技术进行机收示范,成功率很低。为突破这一技术,2013年省农业厅设立课题,在我县开展中稻—再生稻适宜机收品种筛选试验,一年来,课题组认  相似文献   

15.
《耕作与栽培》1991,(4):24-26
一、试验目的目前,我省各地蓄留再生稻,主要选用杂交水稻品种。由于选用组合单一,制约了我省再生稻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0年,由贵州省农业厅生产处、省农技总站主持,组织赤水、习水、荔波、罗甸、三都、黎平、兴义、关岭8县(市)农技站共同承担,进行了再生稻不同杂交稻合比较试验,以鉴定杂交水稻新组合,在我省低热地区培植再生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再生力,进而筛选出头季稻和再生稻两季高产的适宜组合,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准两优608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用准S与R608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品种2015-2016年在江西作推广种植,可以作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种植,表现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倒性好、丰产性好、再生稻产量高。本文阐述了其在江西作三熟制下再生稻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刘歆  朱容  杨梅  刘章勇 《作物杂志》2020,36(2):28-429
再生稻高产种质资源是选育强再生力水稻品种的物质基础,缺乏具有强再生力的水稻品种是制约再生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进247份早抽穗水稻核心种质在江汉平原作再生稻种植,从中筛选高产再生稻种质资源,并探究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为再生稻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47份核心种质在江汉平原两季稻均能正常抽穗成熟,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0.31%~51.83%,从中筛选出27份高产水稻种质资源。其中,4份双季高产种质两季总单株产量均超过60.00g,可作为亲本用于水稻再生力基因挖掘和再生稻高产育种。再生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分析表明,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其每穗颖花数和有效穗数;再生稻高产种质头季稻产量与再生季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再生稻高产育种方向应从追求单季高产转变为追求周年高产。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已报到的研究材料,综述了中国南方稻区再生稻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水稻品种均可获得一定的再生稻产量,常规品种的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而三系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又较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低;留桩高度各地因组合不同和生态条件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为10~40 cm;各节间腋芽在温度、光照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均能较好的萌发,施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有效促进腋芽的萌发,并能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70%的临界低温指标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21℃;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可以用来预测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经济施用量;超级杂交稻也可获得较好的再生稻产量。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还可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垄作对再生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南方稻区普遍推广了水稻垄作栽培技术。较好地把稻、鱼、萍生产结合起来。为了进一步挖掘垄稻沟鱼生态系的生产潜力,笔者连续2年在西南农业大学川南相岭基点,研究了垄作对再生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再生稻是水稻收割后,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出来的再生蘖,加以适当的培育而成。我国再生稻栽培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开始种植。解放以前,再生稻产量一直都很低。解放以后,全国的再生稻出现几起几落。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杂交再生稻的出现,再生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从而面积逐年扩大,到1990年,再生稻面积已达600多万亩,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