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马铃薯以其适应性广,耐储存、营养全面等特点得到广泛种植。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把马铃薯作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有利于提升国民健康素质和国家粮食安全,马铃薯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马铃薯栽培方式多样,在本地区推广马铃薯早春栽培,收获早、产量高,还能种植下茬作物提高种植效益,受到农民欢迎,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是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世界第四大主粮作物,对稳定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我国是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自2015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精准扶贫、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耕作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主编速递     
《农业展望》2015,(3):3
<正>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因势而谋,2015年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马铃薯将逐渐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并将显著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本期《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前景》指出,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措并举。未来,应着重于保持产需平衡、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机械推广应用、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等方面。应时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区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在我国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面积超过来533万hm2,也是2015年国家首次将其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我国马铃薯主粮化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2012年,四川省马铃薯生产产值近200亿元,产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马铃薯为全省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19.1元。目前四川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2015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宁夏西吉县作为全国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县,应势而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5,(4)
<正>2015马铃薯"主粮论"引发的讨论2015年开年,一则普通的农业新闻却引起了娱乐新闻般的轰动效果。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马铃薯列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种植面积将逐年扩大。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扩种马铃薯潜力很大。宁武县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属高山严寒区和寒冷干燥区。气候寒冷,多大风,冬季漫长,无霜期短,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2℃,极端最低气温-27℃,无霜期120至130天。年平均气温为2-  相似文献   

8.
<正>土豆,学名马铃薯,它具有生育期短、高产高效、适应性强、分布广、营养丰富、耐储藏等特点,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因其营养全而丰富,被誉为"地下苹果"、"第二面包",还有"地下宝藏"之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是发展形势与环境制约的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矛盾的日趋尖锐,粮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不  相似文献   

9.
正马铃薯,俗名土豆、又称洋芋。在我国,它既是粮食,又是营养丰富的蔬菜。2015年又被列为全国第四主粮化作物。马铃薯是块茎类作物,适宜在较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疏松肥沃的沙性土中栽培。由于它适应各种生长条件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在我国各地都可以种植。马铃薯的生育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和块茎淀粉积累期等,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养分肥料要求也不一样。马铃薯生长需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此外,马  相似文献   

10.
<正>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海拔2040~3700m,年均降雨量600mm左右,无霜期120d左右,年均气温5.7℃,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农业区,马铃薯是岷县主体作物,历年种植面积30多万亩,2015年岷县被列为省级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县之一。为充分发挥高产创建在马铃薯生产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岷县马铃薯高产创建工作以推广马铃薯优良品种脱毒种薯为重点,狠抓先进集成技术推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近日,国际马铃薯中心理事会原主席彼得.范德.桑格教授登上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讲坛",作主题讲座阐述"马铃薯在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他分析认为,中国未来20年必须增产粮食一亿吨,其中一半将来自马铃薯。作为国际著名的薯类作物专家,彼得教授对薯类作物的营养、在化解粮食危机以及促进地区发展等的作用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12.
简讯     
专家建议出台马铃薯产业规划2007年3月19~2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马铃薯免耕栽培现场观摩暨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表示,马铃薯在农业当中是最具多功能性的作物,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等功能于一身,发展马铃薯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宁夏属于我国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是全国马铃薯优势生产区域。马铃薯是目前全区种植面积第一大作物,是农业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宁夏构建适应型种植制度、增强抗旱减灾能力,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马铃薯供求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被列为当今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研究马铃薯供求市场情况,对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建立马铃薯局部均衡模型,分析我国马铃薯市场供给、需求以及进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马铃薯总产量和消费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关系。对2014—2025年我国马铃薯市场供求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马铃薯的产量、消费量和进出口量都呈上涨趋势,2025年我国马铃薯产量将达到14 063.8万t,消费量将达到14 134.47万t。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资》记者:您如何看待世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Albert Schirring:目前世界人口已达73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6亿。全球粮食生产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粮食安全即如何保证人们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就成了全球性的问题。与小麦、玉米、水稻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因此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来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2015年,中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  相似文献   

17.
(2008—2015年)(摘编)马铃薯是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营养丰富,粮菜饲兼用,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大,为发挥马铃薯产业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加快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制定了《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8.
<正>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它具有早熟、丰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栽培季节性要求不强、可广泛种植的特点。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在各地均有栽培,分布极广。当今,马铃薯逐渐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所以提高马铃薯的种植及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它具有早熟、丰产、适应性强、生育期短、栽培季节性要求不强、可广泛种植的特点。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在各地均有栽培,分布极广。当今,马铃薯逐渐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可以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所以提高马铃薯的种植及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联合国把马铃薯排在小麦、水稻、玉米之后,列为人类四大口粮之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甘肃省定西市将马铃薯确定为区域支柱产业并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定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的交汇地带,海拔1 640~3 941m,年均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