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寄生线虫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是土壤里的一类真菌和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本文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寄生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来,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抑制植物寄生线虫的发生,而植物寄生线虫也会反过来影响丛枝菌根的侵染和产孢;并指出了丛枝菌根真菌在不同接种时间、不同接种势、是否土著、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磷水平均会对植物寄生线虫产生不同影响。深入研究这些相互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菌根抗线虫病的作用,从而为其用于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长期施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摸清长期施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对哈尔滨地区黑土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由于土壤环境状况发生了变化,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施肥土壤线虫群落的种类及数量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的趋势;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度,并对植物寄生线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施用有机肥及NPK肥不仅能显著降低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的数量,而且对植物寄生线虫种的多样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寄生线虫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损失,在众多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依然是防治线虫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按照杀虫剂和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IRAC和FRAC)对杀线虫剂作用机制的分类,对部分传统与新杀线虫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为杀线虫剂产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线虫的种类及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广泛寄生在各种植物上,引起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害。线虫病害具有隐蔽性强、诊断困难、防治药剂少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威胁之一。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线  相似文献   

5.
南方根结线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最低低温度高于3℃ 的每个国家都有发现。它能侵染几乎所有农作物的根系因此成为最具破坏力的作物病原物。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1]。尽管杀线虫化学药剂是控制南方根结线虫最有效的方法,但因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毒性而逐渐被弃用。近年来对寄生相关基因的研究遍及南方根结线虫生活的诸多阶段,加之新兴RNA干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深入了解南方根结线虫成功寄生和突破植物免疫防御的机理,寻找新的防治策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正在所有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中,大约80%的经济损失是由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导致的。目前主要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随着高毒高残留的化学药剂已被禁用或者限制使用,已经不能满足植物线虫防治的需要。利用植物抗性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防治线虫方法,而对抗性资源的筛选及植物抗性/防御反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是加速植物抗病育种和利用抗性建立新的防治策略所必需的环节。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亚热带地区已感土壤根结线虫病病害的秋芹生产田间间取样调查发现:寄生秋芹根系危害秋芹生产的土壤根结线虫生态地理居群为勒克瑙根结线虫种(M.lucknowica)。其居群主要分布在秋芹根系较多的0~15cm土层中。造成勒克瑙根结线虫危害秋芹生产的直接原因是,秋芹属于勒克瑙根结线虫的寄主植物。防治勒克瑙根结线虫危害最有效、最最经济的方法是利用勒克瑙根结线虫属于专性植物寄生虫的生物学特征,实行蔬菜轮作。  相似文献   

8.
正在线虫与植物早期互作过程中,植物寄生线虫通过化学感受作用识别寄主植物的化学信号,揭示线虫感知寄主释放化学信号的分子机制有助于理解植物线虫识别寄主的行为特征,为进一步从线虫生活史的特殊阶段挖掘新的防治技术提供重要理论基础。近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有害生物控制学科组利用模拟土壤三维透明的Pluronic胶系统,开展了大豆孢囊线虫(SCN)和根结线虫(RKN)对植物根的趋化性研究。两种线虫对三种不同寄主特性的植物  相似文献   

9.
植物抗线虫策略的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寄生线虫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随着人们对线虫侵染的方式、、植物自身抗病防御体系等研究的深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从分子水平防治线虫的抗线虫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长足的进步。通过对由外源蛋白、特异表达启动子及抗线虫基因介导的抗线虫策略的简要概述,阐明了植物抗线虫的分子机理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线虫病害已经成为影响蔬菜生产的重要病害,并且市面上防治线虫药剂种类单一,安全性有待提高。随着减量用药政策的实施,更加有效、安全的杀线虫剂市场潜力大。线虫种类多,能侵害植物的有5700多种。这些线虫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过3000种植物上都可以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如大豆胞囊线虫病、蔬菜花生根结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水稻干尖线虫病等。由于其发病速度快,危害重且不易察觉,并且除了直接危害,线虫侵入植物造成的伤口,也为后续细菌、真菌、病毒的侵入打开了大门。近年来,国内蔬菜根结线虫危害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密苏里大学科研人员领衔的一个植物科学团队最近发现了一种机制,胞囊线虫利用该机制入侵大豆植株并从中吸走维持生命的营养元素。"胞囊线虫是世界范围内最具经济毁灭性的植物寄生线虫群体之一。"邦德生命科学中心研究人员、密苏里大学植物科学部副教授Melissa Goellner Mitchum说,"这些线虫通过在寄主的根部创造一个独特的取食细胞,吸血般  相似文献   

12.
在现已描述的50多种植物寄生线虫中,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造成作物损失的主要原因,在农业中具有重要性的种类包括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这种线虫是甘薯的主要害虫。Jones等人(1986)报道利用集团选择技术成功地找到了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源。集团选择的优点是有可能利用广泛的基因背景。Jones等(1991)育成了两个甘薯群体,分别被命名为I/13和J/8,它们与引种和外来种质一起提供了广泛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新疆地区2只意外死亡野生黄羊消化道寄生线虫进行调查,按照寄生虫蠕虫学收集法收集虫体,并对收集的小肠寄生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定种为蛇型毛圆线虫(T. colubriformis)和钝刺细颈线虫(N. spathiger)。动物肠道寄生线虫病对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动物的死亡和人畜的寄生虫感染。野生黄羊是受国家保护的稀有动物,对其蛇型毛圆线虫和钝刺毛圆线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记述,可为摸清野生黄羊的寄生虫流行病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更好的保护野生黄羊。  相似文献   

14.
昆虫线虫对植物线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20年以来,国外一些研究发现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和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的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制剂不仅能够主动寻找寄主、侵染有害昆虫,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植物线虫。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科、小杆属Rhabditis(Oscheius)的某些昆虫寄生线虫也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关于这些研究国内报道甚少。为便于同行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和资料查询,本文综述了昆虫线虫对植物线虫的抑制作用和影响因素,并对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轮作对甘薯地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棠等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295-295
针对甘薯茎线虫病严重的多年连种区进行轮作玉米试验,研究连种甘薯、轮作玉米对甘薯地土壤线虫群落种类组成、垂直分布、线虫群落的多样性的影响,其结果共获得3目8科15属线虫。连种甘薯地极优势属为茎属Ditylenchus,甘薯地轮作玉米其极优势属为头叶线虫属Cephalobus、真头叶线虫属Eucephalobus,滑刃Aphelenchoides和真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连种甘薯和轮作玉米地同一土层线虫属数量间没有显著差异,线虫数量间有显著差异;应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J均匀度指数、SR丰富度指数分析了连种甘薯和轮作玉米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其中Shannon指数、SR指数最敏感,应用WI指数分析了土壤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WI指数可反映轮作玉米与连种甘薯间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差异;轮作可减少植物寄生线虫种类和数量,增加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的数量,可改变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16.
植物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hytocystatin)在抗线虫、草食动物及真菌等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植物受到线虫或草食动物危害时,phytocystatin能直接抑制其体内一种重要的消化酶——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这些害虫的生长和繁殖。然而,phytocystatin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却不依赖于其蛋白酶抑制活性,其抑菌潜在机制目前并不清楚。在植物受到生物胁迫时,phytocystain的表达受多种因子调控,与茉莉酸信号密切相关,但其表达调控的详细网络特征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本文总结了phytocystatin在植物抗线虫、草食动物及真菌中的研究及应用,分析了其表达调控机制,并对其未来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植物内生真菌在农业中的应用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在农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对内生真菌在促进植物生长、病害防治、虫害防治、线虫防治和作物抗非生物胁迫上的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内生真菌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和需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植物土传病害是一类由土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历来被植物界认定为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大多数的植物土传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对由菌物、线虫、细菌等引起的植物土传病害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差异较大。丛枝菌根真菌对由不同病原物引起的植物土传病害的抗病效果各不相同,存在各种不同的抗病机制。本文主要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对土传菌物病害抗性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1981—1985年,作者对北京蔬菜病害进行了基本调查,共收集了55种蔬菜上的402种病害.内有病原183种,其中病原真菌135种、病毒18种、细菌9种、寄生线虫14种、寄生性种子植物2种、非侵染病害5种.明确了北京蔬菜病害分布的生态类型,各类病害发生的情况,蔬菜病害加重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治理北京蔬菜病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我们需要认识和了解根线虫的特征和危害,将前期设置防线和后期农药补救配合应用,可全面控制线虫。一、认识和了解根线虫根线虫是一类植物寄生性线虫,会引起植物根形成根结,并更容易感染其他真菌和细菌性病害。根结线虫的生活习性,主要以卵和2龄幼虫随根瘤在土壤中,或直接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无寄主植物的情况下可存活3年之久。2龄幼虫为根结线虫的侵染龄,通常由根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