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资终端商自己的品牌是什么?就是终端商个人的外表、名字、口碑、技能、提供的服务等的综合体现。终端商与农民建立长期互动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向农民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从而提高农民的满意率和忠诚度,是终端商通过多种服务塑造出能综合反映其在农民心目中印象和感觉的方式。那么终端商该怎样建立自己的品牌呢?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随着土地流转的大势,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像雨后春笋涌现了出来,市场形势在悄然发生变化。那么,终端经销商有可能成为服务大户的主体吗?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意见不统一。正方观点认为:新一代终端农资经销商更有可能成为服务大户的主体。理由是:终端农资经销商本身就是农民,就生活在服务对象中间,熟悉本地种植和农资使用情况,与农民建立了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关系,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积累了自己一套成功经验。且新一代的经销  相似文献   

3.
正当下,农资服务已经成为农资行业的主要竞争手段,也是农资厂家巩固渠道的有利方法,再加上农资产品的特殊性,只要有农资产品的地方,就少不了农资服务。但是眼前五花八门的农资服务,是否能够起到它应有的效果呢?还有农资服务应该面对谁?农民抑或终端?  相似文献   

4.
徐江涛   《农药市场信息》2006,(17):26-28
农资零售或者叫做农资销售终端是农资供应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通过农资零售,农资产品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可见零售对于农资产品的重要性,未来的农资零售业的竞争更多的将是农业技术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说,谁赢得了服务,赢得了农民的心,谁就赢得了市场……  相似文献   

5.
<正>当下农资行业正处于迷茫期,大家都在谈论要变、要改、要创新。那么到底怎么变?尤其是终端经销商,面对服务对象随时可能出现大变样,又将何去何从?笔者结合市场调研,浅谈一下自己看法。笔者认为农资终端的创改方向有以下几个:1.服务对象换人,方式方法也要转变。土地流转的势头愈演愈烈,零散种植户已经心不在蔫,担心自己的土地某一天就换成他人种植,于是对农田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农资经销商建立示范田的目的就是利用示范户的示范田种植效果和口碑效应,扩大零售终端品牌产品在示范户所在村的影响力,提高产品在该村的市场占有率。人常说:"眼见为实",这话一点不假,特别是农民在选购农资产品时更是表现得淋淋尽致。好多年来,笔者在农资经营的过程中就时常注重搞好示范田示范,然而由于粮食生产周期较长,农户选用化肥和农药也比较混乱,而且农户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效果表现不太注重观察与对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农资领域,零售商始终是令人起敬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着数以万计的庞大数量,深扎农资基层,是农资终端最柔软的触角;他们常被视为一群没有专业学历知识的人群,却在基层辛勤付出,做着最有价值的事情——服务终端农民。近两年,农资零售商逐渐成长为一股不可小觑的"野蛮"力量。有人说,谁离农民最近,谁就掌握了农资的未来。毫无疑问,零售商就是这样的存在。在新零售浪潮袭来的当下,农资零售商的重要性凸显,他们的发展潜力和劲头更为猛烈,成为照亮整个农资经营未来的主力军。他们身上展现的不仅是农资土壤的多样性,更彰显着农资经营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8.
<正>农化服务泛指围绕农用化学品提供的营销和技术服务,为农民、客户提供产品、使用和农业生产技术等服务。具体包括调查、咨询、培训、试验示范等环节,介绍产品特点、推广应用技术、保证产品安全性与效果等,通过技术服务建立与农民、客户的信任关系。农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服务水平可反映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当前,农资企业已经成为技术服务的主体力量。农化生产企业、技术研究部门、农资经营者、农民和执法部门参与农资从生产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把服务向下游延伸:卖肥的提供机械施肥,卖药的提供机械打药。也曾经有推广种植技术的组织,把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打包在一起提供给农民,使农民得到了全面、直接的服务。但这种服务也增加了农资企业的责任,要想跨进这种综合服务模式里,首先农资企业要拥有非凡的勇气,其次要招揽相关的人才,因为这种打包服务存在很多风险,就算自己生产的产品可以控制好质量,但是对于相关其他领域的产品质量是否过硬,需要认真考察和验证。一旦农民采用了打包服务之后产量下滑,企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初夏,笔者在某农资市场捕捉和了解到这样一个奇怪现象:一个欲购买黄豆种的农民朋友,把该城市几家农资的商场、超市逛了个遍,但最终未能称心如意地选购到自己满意的黄豆种,究竟是种子的价格太高?还是农民朋友囊中羞涩?难道黄豆种的产量不太高?还是现在的农民太挑剔?抑或是对导购的服务态度不满意?带着这些疑惑,笔者设法与该青年进行接近,并以顾客的身份询问其没有购买农资的理由。青年无奈地告诉我:不知什么原因,本来看好的农资,但经导购"推销"以后,反而失去了购买的兴趣;还有就是自己每次走进一些大的店铺,往往只看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农资行业终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几乎到了白热化状态。新的农资零售终端门店也层出不穷,逐年增加,几乎村村都有农资店或销售商。在这种情况下,受地域和信息等诸多因素限制的乡镇级和村级农资终端经销商更是倍感困惑,彷徨失措。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自己满意的销售效果呢?首先要解决的是农资零售终端最常犯的一大错误:说多问少!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农资市场风云变幻,政策调整、行业整合、电商涌起……种种现象显示:农资行业需要变革!农资产业需要变革,可方向在哪儿?道路又在哪儿?经销商作为渠道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市场变化下该何去何从?随着经营业态的不断创新,农化服务成为农资经营的突破口。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农资经营拼的就是农化服务。农资行业,不管是从企业渠道利润出发,还是从农民本质需求出发,这两者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做好技术、农资服务,满足农业需求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合理、稳定的利益收入,是当前乡村级农资经销商们寻求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好乡村级农资经销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五个转变,确立四个心态。一、由农民要什么我卖什么向我卖什么农民买什么转变由于农村的科技普及率还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离不了农机设备、优质的种子和价廉环保的农药。除此之外,农民朋友还希望有关农资部门服务到位,把服务做到田间地头,得到踏踏实实服务,渴望明明白白的消费。农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服务需求现象呢?经过笔者调查走访,发现农民朋友需求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强身健体"练好服务本领。目前,虽然农村各集镇有各种农资门市部,但他们说白了是以商业性为目的,主要是向农民推销农资产品,从中赚取利润。目前情况他们又有几个是"科班"出身,同时又对病虫害诊断防治了如指掌,又能对农户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呢?试想,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一二线品牌激烈的竞争,作为农资经销的老板,你是否也为三线品牌农资的销售而感到惆怅?产品价位低、利润少,面对一二线品牌激烈的竞争,可谓是生存之困,步履维艰。三线品牌农资经销商如何提高存活率呢?首先,降低店铺的经营成本。节约的本身就是利润积累的开始。除了店铺的租金成本以外,那就是水费、电费和员工的工资了。当然对于水费和电费来说,每月不会变化太大,成本比例占高的主要就是员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下乡调查时,一位从事农资经销十多年的"老农资"的一席话让笔者很受启发。"以前我总认为,终端经销商和农民对农药化肥和种子的价格比较敏感,所以常常代理一些不知名、价格比较低的农资品牌,结果推着推着就出现了问题,不  相似文献   

17.
<正>好产品卖不掉,卖得动不挣钱,市场越来越窄,解决不了农民问题,竞争不过对手……这些都是农资领域多数经销商面临的问题。那么这种局面下经销商该如何转型突围呢?定位很重要首先得了解农民心理。农民到你这儿来买东西,要了解他来干什么。其实,农民不仅想让你帮他解决种植问题,同时希望省时省力,丰产丰收。对农资零售商而言,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帮助农户种植好、管理好作物。  相似文献   

18.
正利用网络销售农资产品,其实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2005年前后,当时农资连锁发展得如火如荼,就有一些连锁网站打出农资团购的旗号。由于当时农民会上网的不多,种植大户也没有形成,加上当时农民眼看着买的东西还不合格,怎么保障网购农资合格呢?从经销商角度考虑,网上报价往往使得他们的价格明朗,非常抵触。因此农资团购、网销的事情几年内没有明显进展。农资网络营销的关键是什么?前几年,有家省级农资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据说发展还不  相似文献   

19.
<正>一提到权利,大家首先会想到那些政府官员和执法部门,只有他们才有权。如果说农资经销商也有权,你信吗?农资经销商哪来的权?农药生产厂家都知道,产品一旦进入了销售渠道,销得好不好?其决定权就在农资经销商手里,尤其是终端农资经销商权利更大。农民使用什么农药,很大程度取决于经销商向他推荐什么农药。"农药进了店,怎么卖?卖多卖少,  相似文献   

20.
<正>服务"三农"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农民服务。作为农资人,在销售推广甚至是地推扫村工作中,面对不同类型的农民群体时,该如何应对他们的要求?又该如何将其纳入我们的服务中呢?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不同类型的农民,进而探讨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服务并能持续发展。1.忠诚客户,接受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