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温带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博  史培军 《草地学报》1995,3(2):95-102
本文讨论了我国温带草地放牧系统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的原理与方法,设计了动态监测的数据库与技术系统以及遥感测产和动态监测的有关模型,以期建立可运行的大范围草地资源动态监测系统,为草地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海亮  赵军 《草业科学》2009,26(3):34-38
在介绍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单纯的遥感模型、遥感模型与地学模型相结合等不同估产方法及草地面积动态监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草地遥感估产方法发展趋势做了总结。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草地遥感估产技术和方法也将继续发展,基于遥感数据和方法的草地估产模型更加趋于成熟,其应用也将向草原生态系统、草地退化监测、草地植被生长监测等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3.
一是作为全疆的草地资源采用多源信息复合集成变更的技术方法,即以前人已有资源调查数据(纸介质)为基础,利用GIS的输入编辑形成带有属性信息的地理信息数据,结合专业调查成果与部分卫星数据的判读分析成果,确定资源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二是重点区的草地遥感调查采用遥感区划调查。三是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利用NOAA卫星资料提取试验区专题信息,实现草地生产力的遥感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草地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载体,也是中国陆地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生态屏障。遥感技术快速、高效、成本较低,是大范围草原监测的主流技术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对草地草种进行判别是监测草地种群动态和群落更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发现草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为草地生态系统科学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围绕草地草种遥感判别问题,厘清草种判别技术流程,从草种判别主要遥感数据源的特点及其获取技术、重要的草种判别特征及其挖掘技术,以及目前常用的草种判别方法与模型等3个方面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及技术难点。本研究认为,高光谱、激光雷达遥感及其融合技术在草种遥感判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多维特征深度挖掘及互补特征有效结合可提升草种判别准确率。本研究指出了当前草种遥感判别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通过遥感技术实现草地草种的精确判别提出了展望,为全面了解草地草种遥感识别领域和深入开展草种判别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达日县退化草地研究:I.退化草地遥感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面调查等多种技术,通过对达日县1995-1997年地面观测资料和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区可利用草地系数,可食牧草系数和牧草利用系数,建立了草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模型,模拟了计算了全县及各乡的草地资源产草量,理论载畜量,季节牧场载畜量和草地生长动态,并且分析了全县草地资源退化的数值量及其它间分布,绘制了草地产量,载畜量和草地分级等图件。上述研究结果,对达日县草地资源的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地区草地资源两次遥感调查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华  苏大学  钟华平 《草地学报》2005,13(Z1):20-23,27
本文对黄土高原地区草地资源的2000年遥感快查和1986年遥感调查进行了比较研究.2000年遥感快查应用1999-2000年TM陆地卫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GPS全球定位技术全数字作业进行,1986年的遥感调查利用TM陆地卫星影像和常规地面调查进行.两次调查的草地类型分类系统、比例尺和调查精度均相同,而方法、手段、结果不同.对草地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草地资源调查中应用的方法,为建立、完善草地地理信息系统与草地资源的动态监测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达日县退化草地研究 Ⅰ退化草地遥感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面调查等多种技术,通过对达日县1985~1997年地面观测资料和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区可利用草地系数、可食牧草系数和牧草利用系数,建立了草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模型;模拟计算了全县及各乡的草地资源产草量、理论载畜量、季节牧场载畜量和草地生长动态;并且分析了全县草地资源退化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绘制了草地产量、载畜量和草地分级等图件。上述研究结果,对达日县草地资源的持续监测及严重退化的高寒草甸的治理,可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CBERS和MODIS数据的草地资源监测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肖继东  石玉  李聪  纪良 《草业科学》2009,26(8):24-33
在编制《草地资源遥感调查大纲》、《草地资源区划界定操作细则》、《草地资源区划界定图形数据及制图要求》等系列规范、细则,以及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草地资源信息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调查分类指标体系及数据字典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了一整套利用CBERS数据建立草地资源遥感解译标志,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在GIS软件中对草地资源类型图进行更新,并以CBERS数据更新后的草地资源专业图件作为背景,应用EOS/MODIS数据实现草地植被的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草地地上生物量监测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掌握草原生态演替过程的重要依据。但是,实时观测草地地上生物量信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亟需借助遥感、数学等工具进行间接观测。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主流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方法,包括遥感统计模型、草地生长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和生态过程模型等模型,以及遥感与机理模型耦合模型,概述了当前主流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总结了相关的研究策略。结合草地估产的现实需求,梳理了现有的农业遥感数据同化研究进展,展望了基于遥感数据同化方法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思路,为草地生长模拟的大区域、高精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获批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草原所分中心。草原所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我国率先开展了草地遥感调查,是我国最早把遥感技术应用于草地资源监测的单位之一,长期从事草地资源及生态环境动态遥感监测、生态环境遥感应用、草原灾害应急管理技术创新应用等研究。  相似文献   

11.
草层高度在草地退化和沙化评价、生物量遥感监测、牧区雪灾监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草层高度精确监测和制图一直是草地遥感研究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多光谱遥感、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草层高度的高精度遥感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在综述草层高度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归纳了草层高度遥感监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以期为草层高度高精度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0~2013年遥感与气象数据,通过对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中的最大光能利用率的改进并模拟分析呼伦贝尔地区草地净第一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NPP主要是受水热条件影响,呈现出地带性分布;年均NPP出现在2013年,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草地资源遥感调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七十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它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地理、土壤、森林、草地等多种学科。草地资源遥感调查就是利用遥感技术调查草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它更新了常规调查的方法和手段,缩短了调查周期,改变了草地资源图件的制图工艺和流程,提高了总体调查的准确性。新一代陆地资源卫星遥感影像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地类的可判性和判读精度,增加了各类草地面积数据的可靠性,特别是经过 TM 波段比较值处理和 TM 缨帽变换等处理后的影像,质量较高,其解译精度完全符合大面积草地资源调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的草地覆盖度较低,在光谱信息中表现较弱,增加了反演的难度。本研究在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干旱区对比4种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发现,像元二分模型能够较好地提取大范围内的植被覆盖度信息。在此基础上,反演2000―2013年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干旱区草地覆盖度并分析草地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草地覆盖度区域性差异较大,整体呈现退化趋势,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以及部分流域地区。不同等级草地覆盖度变化趋势为中等、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度的草地有向低、中低植被覆盖度的草地转换。从国家及地区角度分析,哈萨克斯坦草地显著退化,而中国中国新疆的草地覆盖度均值在平稳中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5.
探索了利用遥感方法进行牧草消耗量估测,进而进行大面积天然草原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的方法和技术流程。并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提出了利用MODIS-NDVI反演最高生物量期的牧草采食消耗昔,再利用地面获取的旬度采食系数,推算整个生长季的牧草采食消耗量的思路。在获得草原放牧消耗量基础上,反演了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由于野外测量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和消耗量数据的难度较大,所以该方法中的定量分析缺乏对研究区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布特征和消耗量的直接验证,有关反演的方法和可靠性仍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草原沙化是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利用遥感数据,在“3S”(RS,GIS,GPS)集成技术的支撑下,采用地面调查方法,建立遥感影像与地面数据的数学模型,对若尔盖县沙化草,-原开展遥感监测。利用不同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色调与形态差异,建立草原解译标志与分级指标体系,获取沙化草原面积、分布和等级情况。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西川省草原沙化调查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治理草原沙化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绪校  唐川江  周俗  张新跃 《草业科学》2014,31(9):1653-1658
草原生物量遥感监测从地面调查到遥感分析涉及诸多环节和步骤,不计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存在于每一个环节,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一是遥感影像的分辨率低、噪声多和处理过程中信息损失;二是地面样方信息的不确定性和片面性;三是当前遥感监测业务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等。本研究结合当前普遍应用的草原监测方法,总结并分析了各种误差来源和对监测结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草原火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内外已对草原火展开了一定研究,本文讨论了草原火的研究成果,从影响因素、生态影响、时空分布格局、草原火的管理、遥感监控、预警和风险评价7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一方面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进而保证对草原火规范管理、草原生态环境平衡;另一方面,可为草原火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对相关区域乃至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提供依据,进而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做出贡献。由于目前在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和研究时间间断性出现的问题,最后分析了草原火的研究趋势,并对火生态因子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火灾预测模型有待深入的研究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