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完善天然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和体系,使其评估行为更为规范,以广东省天然硬阔叶林的经营数据为基础,测算在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经营者自主经营两种森林经营周期下,各林龄时点天然林皆伐、择伐的林木评估价值;同时使用周期收益比例法,分析并确定山林价的最佳比例系数;最后进一步探索择伐天然幼龄林林木价值的评估方法,其中首提的替代成本法填补了现行行业和地方标准中关于择伐幼龄林的林木评估方法的空白,该评估方法逻辑清晰、评估结果真实客观,且能与现行中龄及以上天然林木的评估价值平稳衔接,实践证明生产应用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依据天然次生林结构特点、生长与演替规律及天然林经营目标,选择影响控制择伐木最相关的4个独立定量指标:成熟度、林木类别、林隙等级和可及度作为林木的择伐几率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4个指标的权重;调查试验林分每株林木指标值,得到每株林木的择伐几率大小并按其大小排序,当林分蓄积或密度达到择伐要求时,在确定择伐强度后可依据择伐几率大小来控制择伐木,为天然次生林收获调整与经营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天然林择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按照森林永续利用的原则,从采运作业角度出发,提出对天然林因林因地实行择伐是保护利用天然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对天然林择伐调查设计、择伐强度的选择、采集作业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天然林在原始状态下基本都是异龄林。天然林的成熟是林分中个体林木的相继成熟,成熟一株采一株是天然林采伐的本质。历史上对天然林的采伐方式基本上都是不科学或不尽科学的。唯有通过林木资源投入、产出和产出效率的比较所确定的树种材种和经济二种成熟径阶为依据的限径择伐,实现了每株被伐木都是最高产出效率的体现,并将保留林分推向最大生长量和最高生产力的极至状态,从而实现最优的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5.
天然林择伐经营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永川 《森林工程》2006,22(5):7-9,18
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原则,从天然林生态保护角度出发,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利用森林分类经营方法对天然林经营进行科学分类,提出天然林因林因地实行合理的择伐方式是实现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天然林择伐经营的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线性函数的线性化方法,使传统的天然林直径分布的反"J"型曲线转化为直线形式,并探讨了直线参数变化的直观表现。通过对长白山天然林123个固定试验地林分直径分布的线性拟合,平均相关系数为0.98,表明天然林的直径分布线性化表达是可行的。可利用参数设计择伐株数和预估采伐前后的直径分布。参数在天然林择伐作业设计中可操作性强,研究结果可以为天然林经营,特别是为择伐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帽儿山林场101块固定标准地的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检验发现,对天然林而言空间格局以随机格局和均匀格局为主。集聚格局一般是由林窗引起的,而有林窗不一定都是集聚格局,但择伐过程中如果人为扩大林窗则会使随机格局变为集聚格局。在择伐设计中适当保留林窗周围的林木,一般能避免对原有空间格局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天然林合理择伐的主要技术要素 ,包括择伐方式、择伐强度、应伐木与保留木、采集方式等 ,并探讨了天然林生态型择伐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9.
人为干扰对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粗木质残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人为干扰(森林采伐)对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天然林和择伐林)粗木质残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林和择伐林的粗木质残体平均材积分别为78.88和41.7 m3·hm-2;天然林粗木质残体大部分径级2~40 cm,其中倒木、枯立木和伐桩分别占总材积的94%、5.8%和0.2%,择伐林粗木质残体大部分径级11~50 cm,其中倒木、枯立木和伐桩分别占总材积的41%、4%和55%.天然林和择伐林粗木质残体的覆盖面积分别为376.2和189.3 m2·5hm-2;天然林和择伐林倒木腐烂级为E的倒木分别占33.5%和14%.择伐活动明显减少了森林倒木的数量.为促使采伐后的森林能维持原始林粗木质残体的结构特征,现行的森林管理措施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单层或复层林相的异龄林分,适于择伐主伐方式。从森林永续利用观点出发,择伐作业成败的标准应当是:在完成主伐任务的同时,使保留木仍保持异龄合理结构。这种基本结构是林分株数(空间)和径级(时间)的相关结构,是连续均匀的反抛物线分布,这是异龄林植物群落存在的基本形式。 目前,黑龙江省许多林场对天然异龄林的择伐方式极不一致,且又各不完善,尤其对择伐作业质量检验标准不统一。用林分结构分析法检验择伐作业质量较为可行。 一个可以永续择伐作业的异龄林分。应当至少包括由幼龄至老龄各龄组齐备的林木,以使择伐作业不间断,…  相似文献   

11.
国有林场天然林择伐作业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福建省国有林场天然林资源现状,本文对择伐的必要性、择伐作业中采伐木的选择、择伐强度和郁闭度的控制进行了论述,从而提出既可充分利用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好幼苗幼树,又能保证伐区作业质量的择伐采运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研究小陇山3个类型锐齿栎天然林的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王安沟100多年未经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和响潭沟皆伐迹地上经近40年封山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均表现为异龄林的直径分布特征,但从q值来看,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直径分布较响潭沟次生林更加合理,白营西沟择伐林的直径分布虽然表现为小径木占的比重比较大,但各径阶间的变幅平缓,有明显人为干扰的痕迹;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和白营西沟次生林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489和0.487,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响潭沟次生林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20,其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表现出轻微的团状分布,群落还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3个林分中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隔离程度最高,响潭沟次之,白营西沟最低,混交度分别为0.598,0.542和0.451;白桦、华山松在不同的林分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从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响潭沟次生林到白营西沟择伐林表现出大小比数依次降低的趋势,而锐齿栎、漆树等树种则在3个林分中所处的地位一致;人为干扰对白营西沟次生林的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低强度择伐技术在天然次生林经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原则,从天然林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分析了天然次生林合理择伐的主要技术要素,为天然林择伐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渔梁村30年生杉阔混交林进行林分蓄积结构与林分蓄积量的数据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杉阔混交林择伐强度、择伐周期及采伐木选择的方案与策略。利用蓄积结构信息指导杉阔混交林择伐经营,从而达到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提高了林分质量与优化树种配置,为杉阔混交林择伐经营提供数据储备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林分的直径分布是林分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天然林或人工林内,林木个体大小的数量分布能反映出林分的生长状况和林木之间的竞争关系,在林分整个自然生长过程中,直径分布将遵从一定的规律而变化。从经营利用的角度来看,林分直径分布不但可以直接检验营林措施的效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反映林分的木材利用价值。在实践上,常用林木株数按径阶分布曲线的偏态类型,来了解林分内林木间对营养空间的竞争程度和分析林分结构变化的动  相似文献   

16.
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红花尔基地区沙地樟子松天然纯林的结构特征,指导沙地樟子松的保护与经营。[方法]在红花尔基地区设置2块100 m×100 m的樟子松天然纯林固定样地,利用样地内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分析统计软件进行一元分布及二元分布特征分析。[结果](1)樟子松天然林纯林直径分布为单峰或多峰山状分布,垂直结构简单,只有乔木层和草本层。(2)樟子松天然纯林的林木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接近随机分布,林木分布格局类型与林分密度无关;林分中樟子松个体竞争激烈,多数单元中林木呈较密集状态。(3)2块样地中随机分布状态下的林木多数为中等密集或比较密集,不同分布状态下的林木优劣性差异较小;低密度樟子松天然纯林中多数密集状态的林木为绝对优势木或优势木,而高密度林分中林木密集度分布与林木大小无关。[结论]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结构不合理,应选择病腐木及聚集分布的个体作为潜在调整对象,进行密度调整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林木最近距离分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木距离分布是森林结构的重要体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估计是应用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林分空间结构模拟与重现以及森林可视化经营的重要基础。研究提出了模拟林木最近距离分布的新途径,指出林木距离分布遵从Weibull分布。结构丰富天然林的林木最近距离分布仅用2参数的Weibull分布函数足以很好地表达。研究提出的描述林木最近距离分布模型是进一步用非耗时费力的因子预测距离分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天然林资源现状及天然林的利用价值.从林种结构、森林经营、资源的合理利用、林业项目、林区再就业工程等方面探讨了天然林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森林采伐量与森林调整: 现实的天然林,无论同龄林或异龄林,它们的年龄结构、面积分配、株数结构都很不理想,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整。如:对于经营树种及组成树种不理想的,可以通过采伐、人工更新造林、抚育间伐、林分改造等措施来实现;对于同龄林的面积结构和龄级结构可以通过皆伐作业或渐伐作业以及合理的年伐量来调整;对于异龄林中的年龄结构及株数结构可以通过采伐作业及合理的择伐量来调整。因此,合理确定森林采伐量,是调整森林结构、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森林经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搞择伐设计,我们要算出林木采伐后林分的保留郁闭度,看其择伐后是否符合规程要求,这也是衡量伐后林分是否破坏的重要指标。 林分郁闭度是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利用测线法,树冠投影法、统计法、或标准地对角线抬头望法等几种方法,均可求出林分伐前郁闭度。另外,在同龄林分条件下,林木株数同林分密度是成正比的。而林分密度同林分郁闭度,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成正比的。即密度愈大,郁闭度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