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入选的5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的生物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毛白杨各器生物量与D或D^2H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生物量积累主要在干材,其分配规律为:6a生前,无性系间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差异明显;6a生后,其分配趋势为干材>枝>根>干皮>叶;其中328、337,206,12,14号毛白杨无性系干材生物量比对照分别提高616.5%,514.1%,625.7%,357.4%,198.6%;采用相对生长法,对  相似文献   

2.
采用样方收获和分级取样测定法,对16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积累及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模型与测树因子(D^2H)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16a生马尾松人工林分总生物量为110.449t·hm^-2群落生物量分布格局为乔木层〉死地被物〉草本〉灌木;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主要集中在10—20cm径阶范围,占整个乔木层生物量的83.01%,优势木和被压木对林分生物量的贡献不大,平均木构成了乔木层的主林层.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的分布顺序为干材〉枝条〉根〉干皮〉叶;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胸径的增大呈现不同趋势:干材与干皮积累的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步减小,而树枝、树叶、树根的相对比例在增加,马尾松的干、枝生物量差别逐渐缩小,生物量结构随着胸径的增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经过9a的比较试验,从371个毛的杨无性系中选出5个优良无性系,对5个无性系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的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选无性系7a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比对照分别提高25%~37%,108.7%~141.3%,432%~578%,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叶的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比对照分别提高119.8%~507.2%,20.8%~67.0%,219.8%~537.6%  相似文献   

4.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湖南会同生态站10a的定位实测数据,对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代10年生杉木林的生物量为63.83t.hm^2,年净生产力为10.91t.hm^-2,干和根的增长幅度大体持平;生态系统生物量分配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死地被物层。该项研究可为杉木边栽造成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营造建柏人工纯林的生长效果,在三明莘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34年生建柏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以平均木法调查乔木层生物量及其分配,以样方法调查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建柏人工林生物量为241.614t/hm^2,其中乔木占97.11%,灌木层占0.70%,草本层占0.74%,凋落物层占1.45%。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62.48%〉根系(16.69%)〉枝(10.33%)〉皮  相似文献   

6.
黄修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52-2654
对福建尤溪县6年生厚朴纯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厚朴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林分生物量均体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从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来看,不同坡位厚朴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均表现为干〉叶〉枝;就干、枝、骨骼根、大根及中根各器官皮的鲜生物量分配率来说,除立地条件较差的上坡位外,下坡位和中坡位均表现为枝皮的生物量分配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黄钦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123-2125
对福建省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9年生秃杉人工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年生秃杉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总生物量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就各器官生物量而言,不同坡位平均木叶和干生物量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枝生物量表现为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骨骼根、大根、中根生物量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小根和细根生物量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就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而言,不同坡位秃杉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表现为干〉叶〉枝,上坡位和下坡位均表现为骨骼根〉大根〉中根〉粗根〉小根〉细根;中坡位则表现为骨骼根〉大根〉粗根〉中根〉小根〉细根。  相似文献   

8.
从桉树三林一号无性系的试验柯选取标准木,利用分层切割法测定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树冠的特征因子,对该无性系的树冠特征与权坑和胸径生长的关系、地下部分的生物量的分布作初步探讨。6年生的桉树三林一号无性系分中单株立木的胸径生长与叶面积大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立木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294.0t/hm^2,干材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83.8%,枝叶的生物量合计占16.2%,其中叶量为4.1%。  相似文献   

9.
一代杉木人工林(29年生)林分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对 2 9年生的一代杉木人工林采伐时的林分生物量积累和分布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试验区 2 9年生杉木最大木、平均木和最小木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率大小顺序均为 :干 >根 >皮 >枝 >叶 ,并且干和皮器官的分配比率均较为接近 ;林分中不同径阶杉木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率差异不是太大 (除了最大木的叶比率略小、枝的比率较大外 ) ,用平均木的各器官生物量来估计林分各器官生物量总量完全能满足精度要求 ;密度对林分乔木层生物量的影响较大 ;叶、干生物量及其分配比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枝、皮生物量分配比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地被物生物量基本上是随着林分地位指数的提高、林分密度和郁闭度的降低而增加的  相似文献   

10.
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1994年对三明莘口教学林场小湖工区28年生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28年生青钩栲人工林总生物量为255.975t/hm2,乔木层总生物量为247.407t/hm2,净生长量为8.836t/(hm2·a);乔木层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50.5%)>枝(21.0%)>根(19.8%)>皮(4.8%)>叶(3.9%);树干生物量垂直分布呈金字塔形,活技和鲜叶主要分布在8.5m以上,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层30cm以上.青钩栲相对较为速生,是值得推广阔叶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磷素利用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1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生物量及磷含量进行测定,对不同无性系全树磷利用效率及干材磷利用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磷利用效率高的优良杉木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各器官生物量排序为:干>根>枝>皮>叶>枯枝.M10号无性系干材分配比例最大,M41次之.M41林分总生物量最高,M17次之.从干材生物量看,M41最大,是最小无性系M45的2.01倍.不同杉木无性系中M34的林分磷积累量最大,是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1.39倍.M1号杉木无性系全树磷利用效率最高,M10和M17次之,M34最低.M1号杉木无性系干材磷利用效率最高,M10、M9、M17和M41依次递减,而M24、M34和M37较低.M1、M10和M17号无性系为磷利用效率较高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期测定,有序样本聚类和回归分析,拟合毛红椿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地径与时间的相关关系,苗木各器官生长量生物量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毛红椿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生长初期茎的生物量分配比例最少,仅有全株的19.85%;生长盛期则以地上部分叶和茎生长为主,叶和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44.41%和35.48%,茎在生长盛期生长量大,此期苗高、地径分别占总生长量的80.71%和71.74%;生长后期以茎和根生长为主,生物量分配比例为47.79%和37.03%。苗高和地径生长量与时间、苗木各器官生长量与苗高生长量、苗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与苗木地径及苗高生长量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拟合的数学模型可靠性高,可用来估测和分析毛红椿1年生播种苗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分配。  相似文献   

13.
蔡清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22-7124
通过对将乐县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生物总量为35.512 t/hm2,其中乔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分别为28.608、3.861、3.043 t/hm2,分别占总生物量的80.56%、10.87%及8.57%;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比例大小依次为:干(40.90%)〉枝(25.73%)〉根(23.87%)〉叶(9.50%);就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格局而言,马尾松枝和叶主要分布在1~3 m区分段,而干则主要分布在0~2 m区分段。  相似文献   

14.
以辽东山区天然阔叶混交林重要组成树种紫椴和花曲柳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量实测法,探究紫椴和花曲柳的碳素积累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器官氮(N)、磷(P)、钾(K)元素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花曲柳树干的平均固碳量和连年固碳量整体上高于紫椴,随林龄的增长差距有逐渐增大的趋势;40年生花曲柳树干平均碳素密度为322.18 kg· m-3,36年生紫椴为272.63 kg· m-3。在养分分配方面,紫椴和花曲柳单株N、P、K元素的积累量顺序一致(N>K>P),但在不同器官中各元素积累顺序有些差异。紫椴各器官养分积累总量顺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花曲柳各器官养分积累总量顺序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紫椴与花曲柳树叶的养分归还量占各自总体的比例分别为4.11%和17.32%,而树叶、树枝与根的养分积累比重合计分别为57.07%和75.31%,三者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揭示与阐明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无性系在多点试验条件下的主要生长和材性指标遗传变异、无性系与栽培环境互作和稳定性信息,服务于各栽培地区的主栽品种选择。方法本文对设置在晋、鲁、豫5个试验点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区域化对比试验林7年生无性系植株进行了木材基本密度和主干生长指标的调查分析,估算了无性系间遗传变异与稳定性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栽培地点、无性系效应对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地点与无性系间的交互作用对生长性状和主干生物量具显著影响,对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重复力为0.92,略大于胸径(0.90)、树高(0.84)、单株材积(0.86)以及主干生物量(0.80)的重复力。通过生长性状、木材基本密度以及主干生物量的稳定性分析,筛选出高产且相对稳定的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B303,两个木材基本密度大且稳定性好的无性系B331、B302。三倍体毛白杨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稳定性评价结果不一致,可能与两者间存在弱的负相关性有关。建议主干生物量可作为纸浆材新品种评价的重要指标。结论论文成果深化了对毛白杨材性变异与影响因子的认识,为优良纸浆材品种选择提供了技术参考,对促进优良品种的推广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橡胶树生物量估测数学模型,测算了海南儋州地区2~28龄巴西橡胶无性系PR107生物量的年度变化与累积量,结果表明:(1)住橡胶树生命周期内,茎围与生物量的增长量呈线性增加,并在开割前期出现高峰期,在开割后逐渐变缓慢,进入老龄时,生长速度更慢;橡胶树茎围生长受环境的影响较明显,与树龄、季节、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和月日照时数直线回归达极显著水平,其回归方程为:y=0.062380—0.013408x,+0.008805x2+0.015716x3+0.000231x4+0.000002379x5;(2)橡胶树各器官(叶、枝、干、皮、根)干物质积累量不仅与季节有关,还与树龄有关。随着一年中季节的变化,干物质积累量呈增长趋势;而随着树龄的增长,枝、干、皮干物质积累量呈增长趋势,而根和叶则呈下降趋势;(3)橡胶树生物量受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橡胶树生物量增量与树龄、季节、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量和月日照时数直线回归达极显著水平,其回归方程为:Y=-1661.788621—307.824821x1+209.482331x2+327.130313x3+7.737860x4—9.343308x5;(4)橡胶树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因不同年龄和器官而异。树干生物量最大,其次是小枝,而其它器官生物量则因年龄大小而有所变化。但在橡胶树整个生命周期内,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树叶〉树干〉干胶〉树根〉树皮。  相似文献   

17.
天水毛白杨种源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了毛白杨8个种源、220个无性系,在甘肃天水地区开展的种源选择试验及优良无性系筛选结果。经过7年的研究,摸清了毛白杨的变异规律及模式,筛选出3个种源,30个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22%~28%,为造林区别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证明无性系有种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良种选有方法,可降低成本5~6倍。  相似文献   

18.
三倍体毛白杨叶片营养年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11个无性系(无性系号分别为S1,S2,S3,S4,S5,S6,S7,S8,S9,S11,S12)叶片中营养元素氮、磷、钾、钙和镁年变化规律,并以二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号为S10)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营养元素在三倍体毛白杨叶片中表现出大体相似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趋势,其中氮、磷、钾在整个生长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年变化趋势,而不同无性系叶片中钙的年变化趋势为逐渐上升,镁为先上升后下降;②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叶片中仅磷全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n=36),12个无性系中S5磷质量分数最高,全年平均为1.85g·kg^-1;③在整个生长季节中,与对照二倍体毛白杨S10比较,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S5,S6,S3,S12,S7,S1,S4叶片磷质量分数均有所提高:④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在生长季节内,叶片中积累大量元素的规律相似,平均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氮〉钾〉钙〉镁〉磷,分别为24.31,17.23,4.36,1.94,1.56g·kg^-1。  相似文献   

19.
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抗寒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以9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相对电导率、钾离子相对渗出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并进行了苗木生长恢复试验,根据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各无性系抗寒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抗生差异较大,尤其B429,易县毛白杨、B433与其它5个无性系相比抗寒能力较差,各一系抗寒性由大到小依次是:MXI〉B432〉B430〉MX2〉B431〉B414〉B429〉易县毛白杨〉B43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广西南宁良风江32年生麻栎人工纯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密度、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特征,为提高广西地区碳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麻栎人工林内选择标准样地,用收获法测定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用重铬酸钾—外热法测定麻栎各器官的碳素含量,并用环刀法测定土壤碳密度。【结果】麻栎人工林各器官的碳素含量为:干材〉叶〉皮〉根兜〉枝〉细根〉中根〉粗根。土壤碳含量以0-20 cm土层最高,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麻栎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为241.08 t/ha,其中乔木层占97.90%,林下植被层占0.54%,凋落物层占1.56%。【结论】麻栎人工林的碳储量主要分布在乔木层和土壤层,且乔木层生物量占麻栎人工林生物量的主要部分。麻栎土壤固碳能力较强,可作为广西发展固碳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