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小麦面包烘焙品质的研究陈薇薇,于光华,王乐凯,傅宾孝,王立新,高振军(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哈尔滨150086)我们于1988~1990年对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进行面包烘焙品质试验。1材料与方法以克旱6号等19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客重、千...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种──克旱10号克旱10号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小麦研究所以克丰2号为母本,与含有T808恢复基因的改良系(T808×克69-513)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成的,198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88~1994年累积种植面积为...  相似文献   

3.
龙麦8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龙麦26/河北白硬冬//龙麦26/3/龙94-4081)/石4185的F1为母本,以龙03-372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配置杂交组合选育的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品质性状稳定、多抗、广适性好,2018-2020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科研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适合种植小麦的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4.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在克字号小麦品种选育中的遗传贡献马异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黑龙江省克山161606)1国外小麦种质资源的利用40年代,由于小麦锈病的广泛流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轻者减产20%~50%,重者颗粒无收。1949~...  相似文献   

5.
玉米克单7号及其栽培技术谭福忠(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克山县161606)玉米单交种克单7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所以自交系辽矮为母本,以自交系讷北1-6C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2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株形较收敛,株高2...  相似文献   

6.
克字号小麦品种的演变及其遗传背景赫世涛,牛若超,马异泉,刘宏(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克山161606)45年来,克字号小麦品种在黑龙江农业生产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推陈出新。研究不同时期克字号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过...  相似文献   

7.
高粱克杂十四号制种技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克山161600)王巍克杂14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小麦所以不育系克18A为母本、恢复系克恢42号为父本杂交而成。1995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克杂14号生育期105~110天,株高...  相似文献   

8.
小麦角质率和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角质率和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林成锵,钱家崇(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友谊县155811)(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种子管理处)1992年在全农场总局范围内按不同生态区域采集生产品种200份,每份2~3kg。然后按同区域同品种合并整理。选用克丰3、4...  相似文献   

9.
小麦遗传资源数据库栏目的设置张延滨肖志敏祁适雨王岫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哈尔滨市150086)随着育种水平的提高,新品种不断地出现,小麦品种的数量和类型迅速增加,更好地保存和利用小麦遗传资源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和艰巨。为更好地利用小麦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0.
单株选择提高小麦品系贵农001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定的条件下远缘杂交育成的品种(系),在较大的群体中进行某几个性状的定向选择,可以育成新需性状的小麦品种。在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组成基本纯合的小麦品种(系)中进行单株选择,能够筛选出湿面筋含量显著提高的类型和亚基组成更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黑龙江省几种主要光温反应型小麦品种(系)进行了产量稳定性综合评价,旨在探讨不同光温反应特性的小麦品种与产量稳定性间的关系,为选育和推广高产稳产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和银染技术,检测了8个SSR位点在71份中国小麦育成品种(系)中的多态性,确定了各SSR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大小。在71份小麦品种(系)中,共检测到等位基因75个,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个数最少为6个(gwm186),最多为15个(gwm174),平均9.4个。PIC值最高为0.8739(gwm174),最低为0.6552(gwm186),平均为0.7968。仅利用少数几对高PIC值的SSR引物,能够将全部71份品种(系)区分开,供试材料间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的差异。并对SSR标记应用于小麦品种鉴定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龙麦 91 是将矮败小麦和有性杂交有机结合,通过生态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组合为矮败 / 龙 00-0657// 龙 94-4081/// 克 03-1295//// 龙 04-4798。2018-2021 年度参加黑龙江省小麦科研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 年区域试验较对照品种增产 9.0%,生产试验较对照龙麦 35 增产 8.8%。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龙麦 91 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2022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麦 2022L0004),适宜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北部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有关问题的思考山西省太谷县种子公司(030800)孙杰马纯义山西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从1973年恢复以来,经多方面的努力,逐步走向完善,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认)定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资料,先后通过审定品种66个,认定品种22个,为我...  相似文献   

15.
高产稳产小麦株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二明  徐风 《种子》1997,(4):5-10
以不同株型小麦品种及其杂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小麦株型性状与高产稳产性能的关系以及高产稳产株型的生理基础,发现,穗幅(植株生长展开度),穗数、叶片生长开度(夹角及开张角)和穗长等株型性状与小麦品种生产能力呈正相关;这几个性状对品种的产量效应具有互补性和累加性;冠层展开型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能优于冠层紧挺型;冠层展开型品种具有前期生长快,后期衰退缓慢,全生育期光合势强及生物量大等特点。提出了半矮展开型作为  相似文献   

16.
高产稳产春小麦品种克旱16号的特点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岩 《小麦研究》2009,30(2):15-18
目前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及干旱,理想的高产、多抗、抗旱小麦新品种资源比较缺乏,国外引进出的品种产量低适应性差,适合黑龙江省自然条件的品种较少,影响小麦的产量水平及效益的提高。因此大力加强超高产、多抗、抗旱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及应用是当务之急。本课题已选育出高产、多抗、抗旱小麦新品种克旱16号,该品种为黑龙江省高产、杆强和多抗重点推广品种,目前为黑龙江省第一主栽高产专用小麦品种。该品种为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及齐市的自然优势、科技优势、充分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提高小麦的总产量和市场的占有率,提升黑龙江省及齐市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小麦早熟品种在云南利用情况及云南省育成品种的系谱分析表明:(1)在过去近30年中,云南省小麦育种的中心亲本为Mentana、Funo、Mexipak65、Mexipak66、NP798及Chapingo等5个品种。(2)由于中心亲本的时间性,80年代初期云南的中心亲本仅有Mexipak65、Chapingo、Mexipak66等3个品种。(3)尽快发掘新的育种中心亲本是云南小麦生产及育种上新台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孟兆华 《小麦研究》1998,19(4):23-24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春小麦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33万公顷左右。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依据不同生态条件的要求,在半个世纪的小麦生态育种实践中,选育出53个不同生态类型的高产,优质,多抗春小麦新品种,使黑龙江省小麦进行了6次大面积品种更换,并形成了独特的“克字号”小麦品种群。“克字号”小麦品种群的形成,不仅为东北春麦区的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也为春小麦育种提供了丰富的动态基因库。  相似文献   

19.
程治军  严育瑞 《作物学报》1995,21(5):579-586
以已知基因型的7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作为参考系,通过对八倍体小黑麦与矮秆小麦的杂种F2株高分布的分析,和各矮秆小麦对赤霉酸反应的测定,对8个矮源不清的矮秆小麦分别认定了它们的基因型。根据降秆主基因的不同,将总数15个矮秆小麦分成四类:A类含有Rht1、Rht2以已知基因型的“农林10号”为代表,认定了3个品种,品种“1231白”的基因型为Rht1、Rht2,另外两个品种(Olesen Dwarf和  相似文献   

20.
优良大豆种质克4430-20*牛若超杨兴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克山161606)克4430-20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所采用有性杂交方式,以当地种质为主体,不断引入地理远缘种质加以改变和创新而育成的大豆种质(中间材料)。直接利用克44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