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是云南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是云南山区、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9年云南省茶叶面积为34.87万hm2,其中采摘面积23.87万hm2。今年我省遭受严重的干旱,茶树等诸多经济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旱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百色市高寒山区秋玉米种植最佳密度,在凌云县朝里乡开展秋玉米种植密度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展型玉米品种秋季种植密度为6.00万~6.30万株/hm2比较合适,密度低于5.40万株/hm2和高于6.60万株/hm2都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山区,"九五"期间,利用环境洁净,中高海拔地区多、盛夏无酷暑、气温凉爽,生态类型丰富、适生作物种类多样,以及劳动力充裕等有利条件,大力开发以中高海拔地区反季节鲜销蔬菜为主的山区商品菜生产,几年间规模效益取得了迅猛增长,1995年面积仅为53.33hm2,产值76万元,1996年增加到160.00hm2,产值240万元,以后逐年发展,至1999年已增加到689.07hm2,创产值1440万元,基地遍及全县19个乡镇134个村,受益农户1.5万户.蔬菜生产已成为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宁南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hm2以上,为宁南山区农民解决温饱和农村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种植历史悠久,病虫害逐年加重,尤其是麦秆蝇的为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宁南山区小麦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宁夏的主要粮菜兼用和传统种植的优势作物,已成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全区2011年种植面积达33.3万hm2,其中宁南山区种植面积在15万hm2,占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9.0%,年产鲜薯达432.9万t,70%用于淀粉加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快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就宁南山区马铃薯种植与加工现状进行调研,为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寒山区甘蓝型油菜高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青杂5号为指示品种,在天祝县高寒山区研究了油菜的播期、密度、施肥等增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上旬,最佳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最佳施肥比例为N 180 kg/hm2、 P2O5180 kg/hm2, K2O 15 kg/hm2.  相似文献   

7.
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6.75万窝/hm2的平均产量高。与各处理产量相比较差异性较大,说明栽培密度应在6.00万~7.50万窝/hm2比较适宜。应继续选择高产、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继续研究,找出各类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以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8.
柴胡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柴胡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生长3~5 a的根含柴胡皂甙丰富,药用价值较高.近年来,由于野生柴胡限制采挖,人工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山区群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首选中药材.柴胡一般可产种子1 200~1 500 kg/hm2,产值为1.200万~1.500万元/hm2;根1 200~2 250 kg/hm2,产值1.410万~2.588万元/hm2;茎秆1.50万~2.25万kg/hm2,产值0.750万~1.125万元/hm2,累计产值为4.200万元/hm2,纯收入可达3.675万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作物.现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将柴胡的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海拔山区龙胜县泗水乡辣椒生产现状,桂林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科技攻关,摸索出一套辣椒膜下滴灌节水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提升了辣椒栽培的科技含量。2012年该乡辣椒平均产量超35 t/hm2,纯收入在6万元/hm2以上,对此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高海拔山区辣椒生产基地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常年面积2.4万hm2,占粮食面积的56.2%,菜豌豆1 100hm2,红花908hm2。山区长期以来以大春一茬玉米和二茬"豆类(麦类、红花)-玉米"的种植方式为主。对高寒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菜豌豆中豌豆6号秋播栽培技术和红花品种选  相似文献   

11.
彭阳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杏树栽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县杏树种植面积2.49万hm2,其中,仁用杏0.30万hm2,仁肉兼用杏0.19万hm2,杏树已成为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杏树本身的生理特性和管理不善,常常出现"一树花半树果"的现象,使杏树资源面积和应发挥的经济效益不相称,我们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 总结出了杏树落花落果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宁南山区马铃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密度、肥料二因子对宁南山区马铃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应在6.00万株/hm2左右,基施25%马铃薯专用三元复合肥(15-10-0)600 kg/hm2左右,可为宁南山区农民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金银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现有土地面积19.47万hm2,林地面积16.16万hm2,耕地面积0.78万hm2,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重点林业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境内山坡地多,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十分有利金银花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红薯品种筛选及扦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在井冈山区种植的品种为南瓜薯;南瓜红薯、井冈红皮薯、豫王薯的合理栽培密度分别为5.25万、6.00万、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宁南山区旱地玉米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南山区长期干旱是造成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采用秋季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及其相配套旱作节水保墒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土壤有效积温增加360~380℃,土壤含水量增加8~10个百分点,水分生产率提高6.45 kg/mm·hm2,平均单产达到10.5 t/hm2,最高单产突破12.0 t/hm2,单位面积增幅超过26%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43%,种植密度由6万株/hm2提高到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采取裂区设计法,在宁蒗县高寒海拔山区进行了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会单7号采用宽窄行40 cm+80 cm种植优于等行距60 cm+60 cm种植,种植密度以6.0万株/hm2最佳,其次是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松溪县地处闽北山区,全县耕地面积约1.2万hm2,山地8.5万hm2.为了充分利用该县耕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于2005年引进了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新育成的绿心黑豆品种.  相似文献   

18.
胡麻是天水市秦州区具有生产优势、市场优势和开发前景的油料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8万hm2减少到目前的1.6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胡麻油的需求量增大,秦州区胡麻种植面积也逐年回升,但与之相适应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跟不上,尤其在栽培技术方面种植户仅凭经验摸索,缺乏适合胡麻种植的技术资料。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总结了一套较完整、科学的,适宜半湿润山区的胡麻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县24个乡镇,总面积1950hm2,总人口18万,是金奖惠明茶的产地。  相似文献   

20.
豌豆间套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豌豆间套种马铃薯是宁南雨养农业区实现抗旱减灾、稳产高产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该模式2001-2005年在宁南山区5县累计推广种植283万hm2,平均产量豌豆950.85 kg/hm2,马铃薯鲜薯10 707.00 kg/hm2,总产值6 411.00元/hm2.特别在大旱的2002年宁南山区夏粮几乎绝产、单种豌豆平均产量仅为391.05 kg/hm2的条件下,豌豆间套种马铃薯5 266.67 hm2,豌豆平均产量238.50 kg/hm2、马铃薯平均产量2 310.00 kg/hm2,通过以秋补夏,以薯补豆的途径,有效地解决了夏粮绝产的问题,现将豌豆间套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