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蛋是一种最为普遍的食物过敏原.蛋清是引起过敏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经证实蛋清中含有4种蛋白质具有过敏原性,分别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和溶菌酶.其中,卵类黏蛋白是引起免疫反应的成分,当体内摄入卵类黏蛋白后,血液中会产生更多的IgG与IgE来对抗它.卵白蛋白是蛋清中的主要蛋白质,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金属微量元素.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一些属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蛋白,如卵黄高磷蛋白,它是鸡蛋中已知磷酸化程度最高的蛋白质,具有的多种功能特性包括抗氧化性、乳化性、热稳定性、抑菌性等.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性质使之在食品工业和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黄高磷蛋白3种蛋白无论是在食品加工还是医药应用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专题对这3种功能性蛋白的结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期望通过对其功能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1 卵类黏蛋白的结构鸡卵类黏蛋白的鸡蛋蛋清中存在的一种糖蛋白,饮食20%~25%的糖基组分.卵类黏蛋白约占蛋清蛋白问题的11%,由18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8ku.经过化学去糖基化后,卵类黏蛋白包括分子量从20.7~21.5ku的5个亚型.分子包含3个独立的结构域,这3个结构域连续排列,分别称为结构域Ⅰ、结构域Ⅱ、结构域Ⅲ.各结构域间由分子内二硫键连接,卵类黏蛋白中存在9个二硫键.  相似文献   

2.
鸡蛋清卵铁传递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和阴离子交换层析法从鸡蛋清内提取高纯度卵铁传递蛋白。结果表明:采用水稀释和硅藻土过滤澄清蛋清液,并结合微滤、超滤的预处理方法,去除蛋清中的黏蛋白等杂蛋白,然后采用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对上清液进行了定量盐析条件的试验,确定60%饱和硫酸铵为最佳试验条件;加入60%饱和硫酸铵盐析得到卵白蛋白粗品,上清液用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卵铁传递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达到95%以上纯度,凝胶过滤柱测定相对分子量为76000。该研究为实现蛋清中蛋白质的连续化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蛋清稀化的主要机理是卵黏蛋白凝胶结构的恶化及卵白蛋白构型的转变,少数人也认为溶菌酶的构象变化至少是蛋清稀化的一部分原因.蛋清稀化的过程伴随着蛋清蛋白构象的转化.X射线衍射法适于测定晶体蛋白质的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核酸共振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等适用于溶液中蛋白质构象的测定.本文对蛋清稀化的可能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鸡蛋蛋清蛋白的构象测定方法进行了归纳对比.  相似文献   

4.
卵白蛋白是蛋清中含量最大的主要蛋白,S-卵白蛋白为天然卵白蛋白的空间构象异构体,随禽蛋贮藏或孵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也可人工诱导产生。本文综述了S-卵白蛋白的形成途径、机制及影响因素。对S-卵白蛋白与卵白蛋白在结构、热稳定性、食品功能特性及消化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鸡蛋是最好的动物源蛋白之一,其蛋白中的卵黏蛋白(3.5%)对浓蛋白凝胶性、哈夫单位起主要作用,鸡蛋中卵黏蛋白含量及存在形式是影响鸡蛋蛋白品质的主要因素,从而影响鸡蛋的可接受性。本文简要综述了卵黏蛋白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在浓蛋白液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以及营养调控途径,为调控鸡蛋蛋白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1家禽产品品质的营养调控1.1饲粮蛋白对鸡蛋蛋清品质的影响蛋清品质是评价鸡蛋新鲜度的重要指标。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蛋清稀化现象极易发生。蛋白质是蛋清的主要组分,也是决定蛋清品质的重要因素。蛋清固形物中,约有80%的蛋白质,20%的碳水化合物、脂质、无机成分等。研究表明,蛋清中的卵白蛋白和溶菌酶与哈氏单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非受精鸡蛋长期储存和受精的鸡胚胎孵育期间,天然的卵白蛋白(N-卵白蛋白)会自发地向S-卵白蛋白转变。本文就S-卵白蛋白的形成及其对构象和品质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介绍,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8.
禽蛋中的卵转铁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具有许多特殊生理功能的糖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它在蛋清中的含量较高,与乳铁蛋白和血清蛋白的功能结构相似,故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综述:①卵转铁蛋白的理化性质;②卵转铁蛋白结合和释放铁离子的机理;③卵转铁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④卵转铁蛋白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⑤卵转铁蛋白分离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⑥展望了卵转铁蛋白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质的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卵白蛋白是蛋清中的主要蛋白质。为提高卵白蛋白源抗氧化肽的稳定性,试验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乳化凝胶法制备卵白蛋白源抗氧化肽微胶囊,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乳化剂浓度、乳化转速对微胶囊包封率的影响,并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3.5%,氯化钙浓度为8.0%,乳化转速为6 000 r/min,乳化剂添加量为8.0%,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包封率为80.45%。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开展禽蛋综合利用,利用鸡蛋清分离卵黏蛋白,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盐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蛋清与水比(蛋水比)对卵黏蛋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的浓度15 mol/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 h及蛋水比1∶14为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蛋水比是影响卵黏蛋白得率的主要因素,反应温度对卵黏蛋白得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鸡蛋清是重要的食品过敏原之一,由于其在膳食和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难以避免接触,成为过敏患者的重要威胁。目前已明确的鸡蛋清过敏原主要为糖蛋白,因此,探明蛋清糖蛋白质的糖基化结构、糖链在致敏中的作用等,是阐明蛋清糖蛋白质致敏机制的关键,亦是探寻降低蛋清致敏性方法的基础。文章对鸡蛋清糖蛋白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色谱仪从日本鹌鹑蛋的蛋白中分离出卵清蛋白(Ⅰ)、卵铁传递蛋白(Ⅱ)、卵类粘蛋白(Ⅲ)和一种新的蛋白质—卵糖复合蛋白(Ⅳ)。将这些蛋白质的化学性质与鸡蛋蛋白中相应的各种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从鹌鹑1分离出的三种成分是 A_1、A_2、A_3,A_1是主要成分。它们含有的残留磷分别为3、2和1。把鹌鹑Ⅱ和Ⅲ在聚丙烯酰胺胶体电泳上,以单键形式轻轻移  相似文献   

13.
刘金宝  程天印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10):2895-2904
旨在探明豪猪血蜱卵原生质蛋白成分,为探索干扰蜱类胚胎发育和新型控蜱策略奠定基础。采用FASP法消化豪猪血蜱卵蛋白提取物,LC/MS/MS法对其进行分析、检测,搜索褐黄血蜱卵巢转录组文库、唾液腺转录组文库和中肠转录组文库,分别检出特异性肽段359、312、357条,鉴定多肽108、170、161条,终而鉴定高可信蛋白103种。豪猪血蜱蜱卵原生质中富含酶类、蛋白酶抑制剂、转运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蛋白质合成与修饰、分泌蛋白以及未鉴定的蛋白共8类蛋白。  相似文献   

14.
陕北土鸡蛋与芦花鸡蛋中蛋清蛋白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方法,用考马斯亮蓝G250(CBB G250)染色,对陕北土鸡蛋与芦花鸡蛋的蛋清蛋白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土鸡蛋蛋清与芦花鸡蛋蛋清中都含有7种蛋白质,它们的种类相同,但其相对含量稍有差异,从蛋白质组成及含量比较,两种鸡蛋的营养价值无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1 卵白蛋白结构卵白蛋白是一种磷糖球蛋白,等电点为4.5,由38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44.5 ku,包含约3%的糖基组分.卵白蛋白分子不耐酶解,用链霉蛋白酶水解其晶体,可以生成5个含天冬酰胺糖基的组分.  相似文献   

16.
正鸡蛋营养很丰富鸡蛋的蛋白质品质仅次于母乳,在人体中消化利用率很高,是食物中最优质的蛋白质之一。蛋白以卵清蛋白为主,蛋黄除了含丰富的卵黄磷蛋白外,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微营养素,特别是铁、磷以及维生素A、D、E和B族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7.
鸡蛋白俗称“鸡蛋清”,占蛋重的53~60%。它早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畜内、外、产、眼等科的疾患。(一)鸡蛋白的化学成分与理化特性1.鸡蛋白的化学成分:鸡蛋白无细胞组织,含固体物质12~18%。它含水量较大,占85.7%,次为蛋白质,占12.7%,有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卵粘蛋白、卵粪蛋白和伴白蛋白等。其中卵白蛋白又称清蛋白,含量最多,占蛋白总量的69~75%,其它含量较少。卵白  相似文献   

18.
鸡蛋是优质蛋白质来源,更是一种抗氧化食品。鸡蛋中含有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有卵清蛋白、卵转铁蛋白、溶菌酶和游离芳香族氨基酸,如色氨酸和酪氨酸,还有一些其他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E、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硒、碘等。提高鸡蛋抗氧化性不仅可以增加其抗氧化性能,延长货架期,还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文章主要介绍了鸡蛋的抗氧化性能及营养对鸡蛋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蚕种白死卵的发生一般有2个方面原因:一是由致死基因引起的遗传性白死卵;二是由环境引起的白死卵.在生产上出现的白死卵,一般均属于后者,就品种论,日本系统种容易发生,而中国系统种则含有多化性血统的品种较易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朱江  陈长乐 《蚕业科学》1990,16(3):158-16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离子交换纤维素柱层析和薄层扫描等方法鉴定、纯化了柞蚕卵黄磷蛋白,并考察了该蛋白质在卵形成和胚胎发育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发育卵巢和成熟卵内存在着一种卵黄磷蛋白(Vtn),其前体是雌蛹血淋巴内的卵黄原蛋白(Vg),该蛋白质具有雌特异性.(2)Chino等的方法也适用于以柞蚕卵为材料纯化Vtn,初步纯化的Vtn亚单位分子量是200KDa.(3)后蛹期,发育卵巢中可溶性总蛋白和Vtn的相对百分含量都迅速上升,至卵粒成熟期达最大值.(4)胚胎发育前期,卵可溶性总蛋白和Vtn的相对百分含量基本维持原水平;胚胎发育后期,二者都急剧地减少;孵化时卵可溶性总蛋白含量和Vtn的相对含量分别降至刚产下时的50%和1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