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秦月 《国际木业》2009,39(6):24-25
2009年1季度我国木材进出口情况,总体上出现进口木材原料数量大幅下降,进口价格下跌,木制品出口数量大幅下降。这种状况与我们去年末的预测判断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中国CHINA     
周冠武 《国际木业》2007,37(10):54-54
中国木制品进出口量大幅增加 据青岛海关报道,2007年上半年山东港口的胶合板出口量上升到147万m^3,价值4.61亿美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出口量和交易金额分别增长了41%和78%。出口胶合板的平均价格为310.4美元/m^3,增长了27%。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由于国内金融政策从紧、木制品出口受限、海运成本居高不下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进口木材特别是非洲原木的形势非常严峻,进口量大幅度下降,港口库存严重,企业加工生产动能不足,市场需求持续低蘼。据张家港检验检疫局统计,1-6月共进口非洲原木65.9万立方米,比07年同期大幅减少39.7%,  相似文献   

4.
秦月 《国际木业》2011,(7):42-45
一、今年上半年我国松木进口量大幅上升,进口价格1季度冲顶后大幅回落,目前仍未见底,市场销价进销倒挂,松木市场进入了阶段性的调整,下半年的形势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5.
郭萌 《国际木业》2013,(10):22-23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木片数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出现了较大增幅,将近两成;进口价值金额也提高了有一成之多。值得关注的是,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出口木片方面却不尽如人意,首先,针叶木片出口始终陷于"停摆",而非针叶木片出口,虽然行情很是不错,出口数量却出现了大幅下降。下面我们根据2012年1-6月份国家海关统计的我国进、出口木片的总体情况和与2012年同期的对比(见附表1、2),以及进出口之间的贸易差距(见附表3)作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谭寒冰 《林产工业》2020,57(1):75-76,7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木制品开始走出国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木制品的世界影响力与竞争力,对塑造民族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对于木制品的需求逐步上升,尤其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这给我国木制品加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国木制品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关困难及贸易壁垒,这些都需要国内木制品企业进行有效应对,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木制品市场需求。简述了世界和我国木制品及贸易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木制品拓展国际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木制品深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郭萌 《国际木业》2013,(10):20-21
根据国家海关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今年1-8月我国木浆、废纸及纸板出口情况总体来看是上行的,出口数量有了不足一成的增幅,但是由于木浆、废纸及纸板总体行情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有了两成之多的大幅下滑,因此今年上半年我国木浆和纸品出口价值金额也亦步亦趋地减少了将近两成,但就具体品种而言,出口数量却增减各异,尤其是一般机械木浆和烧碱木浆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化学木浆和废纸却体现了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半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继续呈现双增长,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据统计,上半年,我国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01.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7%。林产品贸易顺差18.49亿美元。据对海关统计数据汇总分析,上半年,我国林产品出口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主要林产品出口额为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木制家具仍是我国出口创汇第一大宗林产品,继续保持较大出口增长幅度,上半年累计创汇额36.67亿美元,增长32.6%。其次分别是纸和纸板及纸制品、木制品、胶合板、藤草苇及制品。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木材与木制品进出口贸易的规模、木材进口国和进口量、木材市场价格、木制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分析了2014年我国木材与木制品贸易特点,指出2014年我国木材与木制品贸易规模扩大,木材进口创新高,木材价格持续下滑,主要木制品出口增速加大。预计2015年我国木材与木制品消费增速将继续放缓。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木材与木制品进出口贸易的规模、木材进口国和进口量、木材市场价格、木制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分析了2014年我国木材与木制品贸易特点,指出2014年我国木材与木制品贸易规模扩大,木材进口创新高,木材价格持续下滑,主要木制品出口增速加大。预计2015年我国木材与木制品消费增速将继续放缓。  相似文献   

11.
以2008~2018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数据为基础,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建筑用木制品、木工艺品、木餐具与厨具等进口概况,并从出口额、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等方面,梳理了我国建筑用木制品、木工艺品、木餐具与厨具等出口现状。结果表明:我国木制品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额较小,顺差较大,出口产品以建筑用木制品和木工艺品为主,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同时针对我国木制品贸易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秦月 《国际木业》2007,37(5):16-18
2006年我国人造板及木制品出口仍保持上升势头,但是企业的经营难度已越来越大,产业的整合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3.
秦月 《国际木业》2005,35(8):16-19
三、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10年来我国木材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建筑装潢用材大幅上升,我国民族木制品工业迅速发展,为我国进口木材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4.
秦月 《国际木业》2012,(8):42-43
一、2012年上半年我国木材进口基本情况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面的变化,今年上半年我国木材进口情况出现了与前3年显著不同的特点1.今年上半年我国木材进口总量同比出现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木材原料(包括原木、锯材、薄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枕木)共计2945.81万m^3,比去年同期3115.15万m^3,下降169.34万m^3,降幅5.44%,且2季度进口量的同比降幅要大于1季度。  相似文献   

15.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木制品出口贸易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随着我国木制品出口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上遭遇的贸易壁垒日益增多。为有效避免木制品出口贸易摩擦,减少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在准确分析当前我国木制品出口法律问题现状的基础上,积极从法律层面采取相应木制品出口应对策略,从而进一步助推我国木制品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据越南森林和木材制品协会报道,2006年越南木材制品出口估计达到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在过去的6年中,越南木制品出口增长10倍。森林和木制品协会称,到2010年木制品出,口将达到55亿美元,并将超过中国成为最大的木制家具对美出口国。目前,越南已成为继中国、泰国之后对日本出口的第3大木制品出口国,成为东南亚第4大木制品出口国。  相似文献   

17.
今年1-8月份我国木浆、废纸及纸板出口情况总体来看是上行的,出口数量有了一半以上的增幅.由于木浆、废纸及纸板总体行情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有了将近三成的大幅下滑,因此今年上半年我国木浆和纸品出口价值金额也亦步亦趋地受到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仍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成之多,但就具体品种而言,出口数量却增减各异,尤其是一般机械木浆、化学木浆、烧碱木浆、亚硫酸盐木浆和废纸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两个出口扛鼎“大头”——其它纤维木浆和新闻纸却体现了快速增加,尤其是后者竟然增长了1倍以上出口数量,以致影响出口总量大趋势显示增长趋势.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种植业及原产品部长柏纳·吉鲁克·东波说,马来西亚的木材和木制品年出口总额从2009年的195亿林吉特增加到了2010年的205亿林吉特,增幅为5.3%。柏纳·吉鲁克·东波在主持了2011马来西亚森林对话会议后对记者说,今年的出口目标是210亿林吉特,但这将取决于全球经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01.1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继续呈现双增长,呈现出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据统计,上半年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01.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了11.97%。林产品贸易顺差达到18.49亿美元。据对海关统计数据汇总分析,上半年,我国林产品出口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出口额为109.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5%。木制家具仍然是我国出口创汇第一大宗林产品,继续保持较大出口增长幅度,上半年累计创汇额达36.67亿美元,增长32.6%。其次分别是纸和纸板及纸制品、木制品、胶合板、藤草苇及制品,创汇额分别为20.37、16.14、11.92和6.65亿美元,分别增长18.0%、18.1%、35.8%、6.5%。  相似文献   

20.
郭萌 《国际木业》2012,(2):44-45
2011年1—12月份我国木片进口,或是出口,与2010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一些变化。木片进口数量快速增加,增幅高达四成之多;进口价值金额更是一跃提高了七成。与此同时,我国去年出口术片在总数量方面与2010年相比小幅缩减,也可说是基本持平,单价水平和总价值金额方面,则出现了双双同比大幅回升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