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研究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4~6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建立起体增重、耗料量和日粮能蛋水平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根据市场行情和建立的模型,筛选具有最佳效益的能蛋水平。3周龄来源相同、体重均匀的AA肉仔鸡1440只,采用代谢能和粗蛋白3×4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共分1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试验期为4~6周。玉米-豆粕型日粮,代谢能的3个水平分别为12.55、12.76、12.97MJ/kg;粗蛋白的4个水平分别为18%、19%、20%、21%。结果表明:1.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肉仔鸡各周龄的体增重影响规律不一致,为了达到较大的体增重,按周龄配制日粮能更好地满足营养需要;2.体增重最大时的日粮营养水平不一定就是利润最大的营养水平,我们可根据市场行情以及体增重和耗料量与日粮能量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模型,选择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的能量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肉用仔鸡硫胺素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硫胺素分别对0~3、4~7周龄肉仔鸡进行饲养试验 ,观察硫胺素对肉仔鸡生长发育及组织中硫胺素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 :饲粮中硫胺素含量对2周龄前肉仔鸡的体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高于1.0mg/kg 的硫胺素显著提高3周龄和4~7周龄肉仔鸡的体增重(P<0.01) ;胸肌和腿肌中硫胺素含量与饲粮中硫胺素的水平密切相关 ,均随饲粮中硫胺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而血液中硫胺素含量相对稳定 ;腿肌中硫胺素含量是评价肉仔鸡日粮硫胺素营养状况的相对敏感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 ,0~3和4~7周龄肉鸡的硫胺素需要量分别为4.0mg/kg 和1.6mg/kg。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1~21日龄肉仔鸡每日摄入不同水平的能量和蛋白质对其生长性能及体组分的影响,旨在确定日粮能蛋比(代谢能/粗蛋白质)与日粮蛋白质沉积为体蛋白质的效率(ep)间的函数关系及日粮能量以蛋白质形式和以脂肪形式沉积的效率.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32只,按性别及日粮不同随机分为2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肉仔鸡每日限量饲喂,饲喂水平分别为正常采食量的95%、80%、65%、50%,每日定量供给肉仔鸡高、中、低3个水平的高蛋白质基础日粮及由饲喂水平决定的定量淀粉,进而使肉仔鸡每日采食能蛋比不同的12种日粮.试验期21 d,试验初和试验末分别进行屠宰试验,以测定肉仔鸡体成分.试验结果显示:1)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肉仔鸡试末体重、体蛋白质重及体脂肪重(P<0.05);高蛋白质摄入水平下,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公、母肉仔鸡试末体重、体蛋白质重及体脂肪重显著增高(P<0.05);中蛋白质摄入水平下,公、母肉仔鸡体脂肪重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显著增高(P<0.05),试末体重及体蛋白质重在50%~80%限饲水平时,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显著增高(P<0.05);低蛋白质摄入水平下,公鸡体脂肪重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显著增高(P<0.05),公、母肉仔鸡试未体重及母鸡体脂肪重在50%~80%限饲水平时,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显著增高(P<0.05),而体蛋白质重随能量摄入水平的增高无显著差异(P>0.05);2)日粮能量水平、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了肉仔鸡体增重、体蛋白质增重及体脂肪增重(P<0.05),其影响趋势与对肉仔鸡试末体重、体蛋白质重及体脂肪重的影响趋势相似;3)随日粮能蛋比的增加,日粮蛋白质沉积为体蛋白质的效率先线性增加,之后保持稳定,日粮能蛋比达到69.28 MJ/kg时,公、母肉仔鸡ep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4、0.63;4)公、母肉仔鸡日粮能量沉积为体蛋白质的效率分别为0.72、0.68,沉积为体脂肪的效率分别为0.59、0.65,公、母肉仔鸡平均沉积每克蛋白质分别需要能量32.88、34.82 kJ,沉积每克脂肪分别需要能量66.43、60.12 kJ.上述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摄入水平影响了肉仔鸡生产性能、体蛋白质及体脂肪沉积,日粮能蛋比影响了日粮蛋白质沉积为体蛋白质的效率,同时本试验确定了建立肉仔鸡机制性生长预测模型所需要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4.
选用2周龄海兰白W-36母鸡2000只,研究日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CP)水平对生长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分2~8周龄、8~14周龄、14~18周龄和18周龄至50%开产4个阶段进行。试验鸡随机分为10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采用3×3(ME×CP)完全随机设计,形成9个试验组,其中,中能中蛋白组ME和CP水平为海兰鸡饲养标准(100%);其它试验组的ME和CP水平分别比中能中蛋白组高或低5%(105%或95%);对照组采用我国鸡的饲养标准(NY/T33—1986)。结果表明:①日粮ME对体重(BW)、采食量(FC)、单位体增重消耗的CP(CPC)、存活率(Livability)和开产日龄(Onset)均有显著影响,随ME水平的提高,鸡的8周龄、14周龄、18周龄BW显著提高(P<0.05);各阶段FC、CPC和2~8周龄、8~14周龄的Livability显著下降(P<0.05),Onset显著提前(P<0.05)。②CP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与海兰饲养标准提供的CP水平之比,即RelCP为95%~105%),对BW、FC、单位体增重消耗的ME(MEC)、Livability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极低的蛋白水平(14~18周龄,对照组CP12%,RelCP85.71%)使得鸡的18周龄BW显著降低(P<0.05),14~18周龄的FC显著提高(P<0.05);CP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对Onset有显著影响,14~18周龄极低蛋白水平显著提前了Onset;随着CP水平的提高,CPC显著提高(P<0.05)。③试验研究出了日粮ME、CP与BW、FC、Livability以及Onset的回归关系公式。④综合考虑鸡的生产性能和养鸡经济效益,实际生产中不应该选择高能日粮[相对能量水平(RelME)105%]。但是,究竟是选择中能日粮(RelME100%)还是低能日粮(RelME95%),应该根据当时的原料市场价格来决定。日粮蛋白水平以低蛋白(RelCP95%)为宜。  相似文献   

5.
13~18周龄笼养蛋鸭适宜蛋白质和蛋氨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 32 4羽满 1 2周龄的金定鸭 ,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屠宰试验和对试鸭产蛋期 (1 9~ 2 8周龄 )产蛋性能的观察 ,研究了在等能条件下(ME :1 1 51MJ/kg) ,不同蛋白质水平 (CP :1 3 %、 1 5 %、 1 7% )和蛋氨酸水平 (Met/CP :0 0 1 7、 0 0 2 2、 0 0 2 7)组成的 9种饲粮对 1 3~ 1 8周龄笼养蛋鸭的生长性能、养分利用、体成分沉积和产蛋期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阶段饲粮粗蛋白、蛋氨酸水平对体增重影响不显著 (P >0 0 5) ;体增重与蛋氨酸 (% )呈一定的正相关 (r=0 4574) ;CP为 1 3%、Met/CP为 0 0 2 7组采食量一直较稳定、较高 ,且饲料效率又好。代谢试验 :不同粗蛋白、蛋氨酸水平饲粮对试鸭氮存留率和能量的利用率影响显著(P <0 0 5或P<0 0 1 ) ,且它们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随蛋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 ;磷的利用率也分别以CP为 1 3%的水平和Met/CP为 0 0 2 7的水平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水平对磷利用率 (P <0 0 1 )。屠宰试验 :当Met/CP为 0 0 2 7时 ,体氮沉积量和体磷沉积量最佳。产蛋性能 :开产日龄和高峰日龄与 1 3~ 1 8周龄CP食入量呈弱的负相关 (r=- 0 1 83 3和r=- 0 0 984) ,与蛋氨酸食入量呈正相关 (r =0 5780和r =0 435 0 )。饲粮粗蛋白、蛋氨酸水平对 1 9~ 2 8周龄  相似文献   

6.
将400只1日龄公母混合 AA 肉用仔鸡随机分成四组。采用2×2因子设计,分别用磷酸氢钙和磷酸三钙提供肉仔鸡生长所需要的全部磷源。在每种不同磷源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60ppm 和320ppm 的锰,组成四种不同的处理。饲喂49天后,对每个生长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日耗料、饲料增重比和腿病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磷酸氢钙与磷酸三钙以及两种锰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磷酸三钙相比较,采用磷酸氢钙作为磷源,肉仔鸡前期(0—4周龄)生长迅速,28日龄平均体重高出20克;后期(5—7周龄)生长速度变慢,49日龄体重竟低了25g,而且全程只鸡日耗料多,饲料转化效率低,故建议在生长前期采用磷酸氢钙作为磷源,后期改用磷酸三钙,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另外,结果还显示,高锰(320ppm)日粮较正常锰水平(160ppm)的日粮,对肉仔鸡有促进生长的趋势(前期显著,后期不显著),但腿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日粮中复合添加剂水平与肉仔鸡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1日龄、健壮的爱维茵肉仔鸡 6 30只 (公母各半 )为试验动物 ,应用肉鸡用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添加剂为试验因素 ,采用 3因子 5水平 2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平分成 2 0个组 (其中设 1个对照组 ) ,得到 15种施用水平组合及其 15种试验日粮 ,进行 7周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采食 15号日粮第 15~ 2 0组试鸡 ,7周龄增重最高达 2 36 8g ,料肉比最低达1.78,极显著地优于增重和料肉比均最低的对照组 17.5 2 %和 10 .10 % (P <0 .0 1) ;试验条件下 ,肉鸡增重、料肉比与 3种复合添加剂的施用水平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回归分析得出它们在日粮中最佳添加水平是复合维生素为 15 32 .0 7mg/kg、复合微量元素为 3796 .92mg/kg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为16 2 3.32mg/kg。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日粮营养浓度对京红1号0~60日龄蛋雏鸡体重、体增重、耗料增重比、胫长、只鸡饲料成本及每千克增重成本的影响,试验选取0日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雏鸡180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80只鸡。对照组日粮营养水平为:0~14日龄,粗蛋白质(CP)20.00%,禽代谢能(ME)12.10 MJ/kg;15~60日龄,CP 18.50%,ME 12.10 MJ/kg。试验组日粮营养水平为:0~14日龄,CP 19.50%,ME 12.10 MJ/kg;15~35日龄,CP 18.50%,ME 12.10 MJ/kg;36~60日龄CP 16.50%,ME 11.78 MJ/kg。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60日龄体重、0~60日龄体增重和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低4.5%、4.7%、4.8%(P <0.05);两个处理组胫长、体重均匀度、耗料增重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各周龄体重及胫长均能够达到京红1号品种标准,且0~60日龄只鸡饲料成本较对照组低8.3%,每千克增重成本较对照组低3.5%(P <0.05)。因此,试验组日粮营养水平能够保障鸡群生产性能充分发挥,且有效降低了育雏成本。  相似文献   

9.
选择240只7日龄肉仔鸡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饲喂添加0%、0.01%、0.055%、0.1%、0.145% 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的试验日粮.采用三层笼养,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水平HMB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总体影响不显著.7~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0.145% HMB组内仔鸡料重比降低6.06%(P>0.05);0.1%和O.145%HMB肥组肉仔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水平.22~42日龄时,0.145%HMB组肉仔鸡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9.94%,各处理组体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7~42日龄时.0.145%HMB组肉仔鸡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9.03%(P<0.05),各处理问体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但0.145%HMB组肉鸡料重比最小.0.1%和0.145%HMB组肉仔鸡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2)肉仔鸡的屠宰性能包括屠宰率、半净膛、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在各处理问无显著差异(P>0.05),0.145%HMB组肉仔鸡腿肌率较对照组提高3.74%(P=0.075).可见,在7~42日龄内仔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HMB可显著降低肉仔鸡采食量.而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变化,并有促进肉仔鸡腿部肌肉生长发育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棉粕日粮对艾维茵肉仔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明  祁成年 《中国家禽》1998,20(2):10-12
采用“玉米—豆粕—棉粕”型日粮饲喂艾维茵肉仔鸡,测各周龄体重。并建立其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分析周增重与日增重、周增重与饲养成本间的多元回归关系与相关性。肉仔鸡饲养到第5周龄时,日增重最高为60.97g,饲养到第6~7周龄时饲养成本最低为8.663元  相似文献   

11.
虫源性壳聚糖对0~3周龄AA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饲料中添加1%的虫源性壳聚糖,对0~3周龄AA肉仔鸡的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0~7日龄的试验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的虫源性壳聚糖添加水平条件下,第14和21天试验组的平均总胆固醇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14、21天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11.29%、15.81%,说明1%的虫源性壳聚糖对1~7日龄肉仔鸡的增重作用明显,同时可显著提高1~7日龄肉仔鸡的饲料报酬。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虫源性壳聚糖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3×3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中能中蛋白水平下日粮VA、VD3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日龄AA肉仔鸡54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3个VA添加水平为3000、6000、12000IU/kg;3个VD3添加水平为200、400、800IU/kg;0~3和4~6周龄基础日粮代谢能、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34MJ/kg,21%;12.76MJ/kg,19%。结果表明:①日粮VA水平对体增重、耗料量、料重比、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随VD3添加水平的增加,体增重、耗料量、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③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认为0~3和4~6周龄肉仔鸡日粮VA添加量均以3000IU/kg较为适宜,VD3添加量均以800IU/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8—13周龄泰和乌骨鸡日粮中最适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摸清8~13 周龄泰和乌骨鸡对饲粮中最适蛋白质水平的需要量,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研究了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3 个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的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的影响, 并测定其血清尿素氮和尿酸的含量, 来探讨蛋白质水平与日增重、料肉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蛋白质水平的降低, 蛋白质在体内利用率升高,8 ~13 周龄乌骨鸡以粗蛋白15 % 为最适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日粮中添加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新耀  王翠 《饲料工业》2007,28(20):39-41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健康、初生重相近的1日龄商品代爱拔益加(AA)肉仔鸡3000只,并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含铜量5.7mg/kg)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3、42.3、82.3、122.3、162.3mg/kg的硫酸铜(CuSO4·5H2O),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整个试验期分为3个阶段:0~2周龄、3~5周龄、6周龄。设Ⅰ组为对照组,其它4组为试验组。在较合理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记录各试验组鸡的增重、采食量,计算料肉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各阶段及整个试验期的增重、采食量、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受饲料铜水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试验结果,考虑到生产效益,建议肉鸡日粮中的铜供给量按NRC(1994)标准,即8mg/kg进行添加。  相似文献   

15.
半胱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杰  袁缨  吴东波  孟军 《中国家禽》2006,28(18):19-21
选择324只AA肉仔鸡随机分成6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40、60、80、100、120mg/kg的半胱胺饲喂7周,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60mg/kg半胱胺显著提高了3周末肉仔鸡的增重8.41%(P<0.05)和胸肌率13.6%(P<0.05)。②日粮中添加100mg/kg半胱胺显著提高了4~7周龄肉仔鸡的增重5.62%(P<0.05),降低料肉比12.97%(P<0.05),提高其屠宰率和胸肌率分别为4.1%(P<0.05)和12.4%(P<0.01),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腹脂率31.6%(P<0.05)。③日粮中添加60mg/kg半胱胺是改善1~3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最适剂量,100mg/kg半胱胺是改善生长全期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最适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16.
0~3周龄AA肉仔鸡日粮添加8mgCr/kg的5种铬源,一个对照组,统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取肝脏、肾和胫骨测定铬含量.结果表明①在高添加水平8mgCr/kg下,日粮添加铬对3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不良影响取决于铬源.CrY对3周龄肉仔鸡的日增重、日采食和料重比没有不良影响(P>0.05),但是CrPic、CrNic、CrMet和CrCl3均对3周龄肉仔鸡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在高水平8mgCr/kg下分别使肉仔鸡的日增重显著下降8.06%,16.46%,9.06%,41.36%(P<0.05);CrMet显著增加肉仔鸡日采食11.33%,而CrCl3显著降低肉仔鸡日采食17.04%;CrNic、CrMet和CrCl3使肉仔鸡的料重比显著升高20%、22%、41.33%.可见CrMet和CrCl3影响最大,其次为CrNic和CrPic.2.8mgCr/kg CrCl3显著增加3周龄肉仔鸡的腹脂率63.01%(P<0.05),其它4种铬源对3周龄肉仔鸡的腹脂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明高添加的条件下有机铬对肉仔鸡腹脂蓄积的影响比无机铬小.②在高添加水平下,铬源对1~21日龄肉仔鸡的肝脏铬含量、肾脏铬含量、胫骨铬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17.
将18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比较不同营养水平条件下高蛋白玉米等比例替代普通玉米和等营养水平条件下高蛋白玉米替代普通玉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为7周。试验结果:在肉仔鸡日粮中分别添加相同比例的高蛋白玉米和普通玉米,与普通玉米组相比,高蛋白玉米组肉仔鸡的料肉比降低了4.19%,差异显著(P<0.05),日增重提高了2.29%(P>0.05);相同营养水平下在肉仔鸡日粮中用高蛋白玉米替代普通玉米,肉仔鸡的日增重有一定下降,但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等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表明,在肉仔鸡日粮中使用高蛋白玉米替代普通玉米,具有降低肉仔鸡料肉比,提高日增重和减少日粮中豆粕使用量以降低饲料成本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研究了乳酸菌、酵母菌混合物饲料添加剂“活清”对不同生长阶段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88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分别为抗生素组、无抗生素加活清(0.3%)组、无抗生素加活清(0.5%)组、抗生素加活清(0.3%)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9只鸡。结果表明,抗生素加活清(0.3%)组的鸡死亡率最低;0~3周龄、4~6周龄、第7周龄、0~7周龄各处理间的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抗生素加活清(0.3%)组0~3周龄与4~6周龄的日增重及料肉比均有高于其它3组的趋势。由此可见,在肉仔鸡生产中,活清可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3×3随机交叉试验设计,研究中能中蛋白水平下日粮VA、VD3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日龄AA肉仔鸡54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3个VA添加水平为3000、6000、12000IU/kg;3个VD3添加水平为200、400、800IU/kg;0~3和4~6周龄基础日粮代谢能、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34MJ/kg,21%;12.76MJ/kg,19%。结果表明:①日粮VA水平对体增重、耗料量、料重比、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随VD3添加水平的增加,体增重、耗料量、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③综合考虑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认为0~3和4~6周龄肉仔鸡日粮VA添加量均以3000IU/kg较为适宜,VD3添加量均以800IU/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雏鸡3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次重复,用以观测日粮中添加热炒全脂大豆和复合酶制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热炒全脂大豆组(占日粮6.7%)较豆饼组(占日粮8.0%)提高肉仔鸡4~7周龄体质量6.3%(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16.3%(P<0.05);(2)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P<0.05)、0~7周龄体质量(P>0.05)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