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我国引进鲤科和脂鲤科鱼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引进的鲤科鱼类和脂鲤科鱼类共九种,本文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以及引进后在国内饲养生长概况作了总结,其中露斯塔野鲮、日本白鲫、短盖巨脂鲤以及德国镜鲤等四种是群众喜欢饲养的种类,它们生长速度快、食性杂、个体大、产量高、可单养或混养;德国镜鲤与其他鲤鱼杂交,培育的杂交鲤也在我国广泛养殖,并可获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水系鲤科鱼类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动物志硬骨鱼钢鲤形目(中卷)》列出黑龙江水系鲤科鱼类名录,即9亚科38属59种,订正中名称。  相似文献   

3.
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在鲤科鱼类增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83,7(2):175-181
鱼类增养殖业、畜牧业和养禽业是世界动物蛋白生产的三大部门。鱼类增养殖业的历史,在我国、埃及和印度几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其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都已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但在品种改良方面却远比畜牧业和养禽业落后。迄今为止,鱼类养殖品种,除个别种类如鲤Cyprinus carpio和虹鳟Salmo irideus经过长期选育形成了专门的家养品种外,  相似文献   

4.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位于西亚。国土面积大约160万km2。2003年人口超过6600万。自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进入经济转型期,从一个由政府控制的军事经济结构转向一个更加自由的市场经济结构。促使国家政策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失业率的问题、通过经济私有化优化  相似文献   

5.
6.
这篇文章是根据苏联F.G.Martyshev著的《池塘渔业》(1973年莫斯 科俄文版。1983年荷兰鹿特丹英文版)和美国奥伯恩大学C.E.Boyd著的《池塘养鱼的水质处理》(1982年纽约、牛津、阿姆斯特丹版)两书中有关的段落辑译而成。题目和小标题都是我自己定的。由于我的专业知识有限,有些专业用语可能译得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7.
八种鲤科鱼类脑的形态构造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典群 《水产学报》1986,10(1):94-106
本文描述了八种鲤科鱼类脑的外部形态和显微结构,并对不同水层鱼的脑进行了比较。鲤科鱼类的脑除了延脑有显著差异外,其它基本相似。鱼脑的形态构造不完全决定于分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生态环境和习性.因此,以鱼脑的形态构造差异,作为分类的鉴别特征是不适宜的。在生活习性相同的鱼类中,脑的形态构造越相似,其亲缘关系越近。  相似文献   

8.
对7种鲤针类(草鱼、青鱼、鲢鱼、镛鱼、团头鲂、鲤鱼、银鲫)采用剪断鳍软条的方法作标志,约2个月伤口处形成一节瘤状突起。根据组织学观察,瘤状空是一个坚硬的骨头,鱼经614天饲养,该标志性硬突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9.
鲤科(或包括鲤亚目、泥鳅等)鱼类的染色体试验的比较早,已能制成各式各样的倍数体和雌性发生二倍体等。一般地说,鲤科、鱼类等,不象鲑科鱼类随着成熟期出现的弊病(生长、成活率、商品价值低等)显著,致使养殖界对生产三倍体不育鱼的兴趣不大。反而积极发展雌核生殖的全雌(种苗)生产和确立早期纯系的研究。这里,概要介绍东京水产大学水产养殖学教研组和水产厅养殖研究所育种研究室共同进行的“关于通过染色体操作的鲤科鱼类全雌性生产的研究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在水温为(20±1)℃的条件下,研究闹羊花提取物对鲤鱼、鳊鱼和白鲢的毒性效应,以期为该药在水产养殖寄生虫病的防治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闹羊花提取物对鲤鱼的24hLC50、48h LC509、6h LC50分别为1086.43mg.L-1、619.44mg.L-1、349.14mg.L-1;安全浓度为34.91mg.L-1。对鳊鱼的24h LC50、48h LC509、6h LC50分别为780.73mg.L-1、527.23mg..L-1、237.14mg.L-1;安全浓度为23.71mg.L-1。对白鲢的24h LC50、48h LC50、96h LC50分别为1011.58 mg.L-1、575.84 mg.L-1、165.58mg.L-1,安全浓度为16.56mg.L-1。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在水温为20±1℃的条件下,研究夹竹桃提取物对鲤鱼、鳊鱼和白鲢的毒性效应,以期为该药物在渔病防治中的使用提供用药的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夹竹桃提取物对鲤鱼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149.55 mg/L、78.76 mg/L、66.09 mg/L;安全浓度为6.61 mg/L。对鳊鱼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269.41 mg/L、94.54 mg/L、40.63 mg/L;安全浓度为4.06 mg/L。对白鲢的24 h LC~(50)、48 h LC~(50)、96 h LC~(50)分别为91.37 mg/L、69.09 mg/L、48.71 mg/L,安全浓度为4.87 mg/L。  相似文献   

12.
对7种鲤科鱼类(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团头鲂、鲤鱼、银鲫)采用剪断背鳍软条的方法作标志,约2个月后伤口处形成一节瘤状突起。根据组织学观察,瘤状突是一个坚硬的骨头,鱼经614天饲养,该标志性硬突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食性对鲤科鱼类流速选择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滤食性的鲢摘要可以不放拉丁学名,请补充在正文出现第一个的位置和鳙、草食性的草鱼和中华倒刺鲃、以及杂食性的鲫和锦鲫作为实验对象;在(25 ± 1) ℃条件下将单尾实验鱼置于梯度流速选择仪(流速范围为11.86-65 .45 cm/s,等距离划分为5个流速区域)中拍摄1 h,采用Ethovision XT19软件分析视频资料并计算六种实验鱼在不同流速区域平均停留时间(Pt,%)、平均进入频次(F,次 / h)和单次进入停留时间(T,s)等流速选择行为指标。结果显示:(1)六种实验鱼的流速选择行为均呈现出两种流速偏好趋势,一类表现为偏好缓流(或静水)(最低流速区域的Pt >50%),被定义为Ⅰ型;另一类个体Pt随水流速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最大Pt通常出现在某一中等流速区,则定义为Ⅱ型;(2)食性对鱼类流速偏好行为有显著影响,Ⅰ型个体中滤食性鱼类对静水或缓流偏好显著大于其他两种食性的鱼类,其中鳙和鲢的Ⅰ型个体在最低端流速区域Pt大于92%;滤食性鲢和鳙的Ⅱ型个体偏好流速高于杂食性的鲫和锦鲫。草食性的草鱼和中华倒刺鲃Ⅱ型流速偏好均不明显,但其在中间速流速区域F值最大。研究表明:六种鲤科鱼类的流速偏好行为存在Ⅰ型和Ⅱ型的表型分化并且差异明显,实验鱼的流速偏好行为与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竖鳞病又叫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是鲤、鲫、草、鲢、鳙等鲤科养殖鱼类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竖鳞病主要流行于冬末初春,一般当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感染,病情严重时可引起患病鱼的死亡。竖鳞病是鲤鱼、鲫鱼的一种常见病,从较大的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带来严重的损失。一、病原研究发现,引起竖鳞病的细菌有: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在水温低的季节,尤其是越冬之后的鱼,体质较差,抵抗力也弱,容易患病。鱼类受伤后,容易局部立鳞。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在水温为20±1℃的条件下,研究洋金花提取物对鲤、鳊和白鲢的毒性效应,以期为该药在水产养殖寄生虫病的防治上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洋金花提取物对鲤、鳊、白鲢的24小时LC_(50)、48小时LC_(50)、96小时LC_(50)分别为鲤:435、246.32、165.54 mg.L~(-1);安全浓度为16.55 mg.L~(-1)。鳊:544.63、207.59、146.45 mg.L~(-1);安全浓度为14.65 mg.L~(-1)。白鲢:446.58、181.13、118.22 mg.L~(-1),安全浓度为11.82 mg.L~(-1)。  相似文献   

16.
《淡水渔业》1975,(10):27-27
鉴于近年来全国各有关水产单位相继开展淡水鱼类的资源调查、引种驯化,杂交育种等项工作,迫切需要正确鉴定鱼类种名和统一鱼类名称。为此,我所鱼类分类组编制了一册《中国鲤科鱼类检索表》。此书是在我所编著的《中国鲤科鱼类志》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的,  相似文献   

17.
朱元鼎  王幼槐  倪勇 《水产学报》1982,6(3):267-272
本文叙述一种鲤科鱼名称改变的史实。该鱼首先由冈瑟(Giinther)于1868年依据香港标本题名为Aspius spilurus。其后各作者在福建、广东大陆和海南岛以及越南北方各地,均陆续有所发现。该种原置于赤梢鱼属Aspius Agassiz,后曾被纳入于鱲属Zacco Jordan et Eve.rmann或马口鱼属Opsariichthys Bleeker。鉴于该鱼腹部自腹鳍基底至肛门具一肉棱,与上述三属显然不同,因此我们题一新属,叫做棱鱲属Carinozacco gen.nov.  相似文献   

18.
用检测到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含量对鲤科鱼类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haematopter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三角鲂(Megalopbrama terminalis)8个种进行系统演化分析。所获得的系统演化树中,每个亚科内的物种邻接为1个接点。在亚科间,雅罗鱼亚科与鳇亚科相邻领接1个共同接点。该接点与鲢亚科和鲤亚科连结为1个共同祖选接点。用线粒体基因中的cytb和ND4基因全序列分别构建5个亚科13和11个种的NJ树,这2个树在5个亚科之间的邻接拓扑结构上亦不相同。3种树可推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是在所分析的亚科中鲤亚科为最原始的类群,而鲫是最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2010,(1):34-34
<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系统发育学科组在何舜平研究员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童超波等人首次将磁珠分选系统用于散在重复序列的分离,代替了目前该研究领域传统的通过构建文库杂交扫描分离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鲤科鱼类的摄食器官形态差异, 以珠江下游的海南鲌(Culter recurviceps)、鲤(Cyprinus carpio)、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7 种典型鲤科鱼类为研究对象, 基于形态解剖和多元分析等方法, 比较了这 7 种鱼类外部和内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特征差异。结果显示, 7 种鲤科鱼类外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口裂宽、口裂高等与食物捕获有关的性状上, 内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咽骨长、咽骨后肢长等与食物咀嚼有关的性状上, 内部摄食器官形态分化程度显著大于外部摄食器官。另外, 研究发现食性对鲤科鱼类内部摄食器官形态影响大于系统发育地位的影响, 外部摄食器官形态性状对于鱼类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揭示了同域分布鲤科鱼类的摄食器官结构差异, 探讨了摄食器官形态结构与食性、系统演化地位的关系, 对于了解鲤科鱼类生态适应机制以及开展珠江鱼类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