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0头杜长大新生仔猪分为 4组 ,其中 3个组出生后隔离并分别人工哺喂葡萄糖盐水 (GS组 ,n =4 ) ,牛初乳 (BC组 ,n =6 ) ,牛乳 (BM组 ,n =6 ) ,4 8小时后回圈哺乳 ;一个组为自然哺乳组 (PC组 ,n=4 )。用ELISA测定血清中牛IgG的浓度 ,牛IgG在BC和BM组向仔猪血液中的转移分别在 2 4h和 16h左右达到峰值 ,为 18± 3.5mg ml和 8.9± 2 .3mg ml,以后逐渐下降 ,在 4 8h后回圈自然哺乳的情况下 ,第 7d两组试验仔猪血液中仍有 4mg ml左右牛IgG的残留 ,PC和GS组未检测出牛IgG免疫反应物。同时观察到PC和BC组的仔猪腹泻率低于BM和GS组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于1990年9月,在让仔猪及时吃到初乳的同时,采用灌服酸牛奶的方法,预防仔猪下痢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将同等条件下饲养的7窝预产期相近的母猪随机分为A、B、C三组,并作好分娩的准备工作,在仔猪出生后,A组分别在第一天、第三于喂足量(不少于10ml)酸牛奶(广州达能酸牛奶)。B组只在第一天喂给足量酸牛奶,C组所产仔猪不喂任何药物,并做好观察记录.结果,A组3窝32头仔猪到断奶时均未见下痢现象,压死1头,其它疾病死亡1头;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方法于1986年9月从大群分娩母猪中,选择血统、体重、产期相近的3头母猪,由每窝选择体重相近的仔猪12头(基本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4头/窝×3窝)。A组初生重1.16±0.17千克,于3日龄每头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一次,注铁量为100毫克/头;B组初生重1.18±0.14千克,于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生姜、八角和丹参对母猪抗氧化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一致、平均体重(164.28±1.30) kg的莱芜黑猪妊娠经产母猪3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g/kg姜粉、5g/kg八角粉和10g/kg丹参粉(即Cont.组、GIN组、SA组和DS组)。结果表明,GIN组、SA组和DS组母猪血清中GSH含量、初乳中乳蛋白含量及初乳T-AOC均显著高于Cont.组(P<0.05);GIN组和DS组初乳中乳脂含量均显著高于Cont.组(P<0.05),SA组和DS组初乳中乳糖含量显著高于Cont.组(P<0.05);各处理间窝产活仔数、21 d成活率、仔猪初生窝重和21 d窝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10g/kg生姜、5g/kg八角和10g/kg丹参可提高母猪血清和初乳的抗氧化水平,提高初乳营养价值,但对母猪繁殖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初乳是母猪产后3~5d内分泌的淡黄色乳汁,初乳对仔猪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在出生后的3h内吃上初乳效果最好。初乳中的抗体几乎能100%被仔猪小肠壁直接吸收。开始吃初乳的时间越迟,则初乳中抗体被小肠壁直接吸收的效果就越下降,出生后9~12h吃初乳,小肠壁对初乳中抗体直接吸收就会下降5%~10%左右。初乳哺喂之后就应考虑采取措施哺喂好仔猪群,固定哺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添加β-CD-半胱胺对母猪繁殖和仔猪生长性能以及母猪妊娠后期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初乳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影响。选择30头妊娠85 d的健康长×大杂交经产母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处理1组和处理2组,每组10头母猪,单栏饲养。结果表明:(1)3组母猪的体况评分、第5天和第14天有效乳头数、发情间隔、母猪窝产仔数、活仔数、产弱仔率、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以及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和断奶育成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母猪日平均泌乳量、仔猪断奶窝增重和初生重≤1 200 g的仔猪育成率有提高的趋势(P值分别为0.16、0.14和0.09);(2)试验组母猪110 d的IGF-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提高初乳IgG水平73.13%(P>0.05)。在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日粮中连续添加β-CD-半胱胺,可以极显著提高妊娠110 d血清中IGF-Ⅱ的水平,并有提高初生重≤1 200 g的仔猪育成率、母猪泌乳量、仔猪断奶窝增重和初乳IgG水平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选择品种、年龄、胎次、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临产母猪540头,随机分成A、B、C、D 4组,自产前2 d到产后2 d,A、B、C组每日早晚分别喂孖仔灵20g、磺胺甲(口恶)唑片4~5颗、土霉素片0.2片/kg体重,10 d后A、B、C组再喂3 d,喂法同上.D组不给药.结果表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发病率,A组与B、C组差异不显著,比D组分别下降了84.29%(P<0.01)、72.47%(P<0.05)、69.19%(P<0.01)、79.41%(P<0.01);无乳及少乳症发病率,A组比B、C、D组分别下降了83.33%、85.00%、88.23%,差异显著(P<0.05);仔猪28日龄日增重,A组比B、C、D组分别提高了13.96%、14.13%、16.46%,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国产氯前列烯醇和催产素诱导母猪分娩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天星  崔利 《养猪》1993,(4):16-17
临床试验表明,对妊娠111天的长×约母猪单独肌注国产氯前列烯醇0.1毫克后平均34.23±6.80h(n=30)开始分娩,分娩持续时间为3.29±1.20h,与对照组84.24±13.48h(n=30)和4.23±2.48h相比前者差异极显著(p<0.01),后者差异较显著(p<0.05)。应用氯前列烯醇24h后配合肌注催产素10iu,其开始分娩的时间从初用药计算为29.39±5.16h(n=30),平均产仔时间为2.94±1.67h,两组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开始分娩的时间提前约4.8h,差异极显著(P<0.01),分娩持续时间缩短1.29h,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窝产仔数和平均窝产死仔数的差异均不显著。两种激素配合使用比单独用药相比分娩时间更趋于集中,产后下奶良好,可作为一种控繁手段准确诱导母猪于白日分娩,达到提高管理分娩母猪质量,减少仔猪死亡头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选择10头3~5胎妊娠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头,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 1%乳酸菌制剂,B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产仔后,A组母猪基础饲粮中继续添加益生菌制剂(50毫升/天·头),B组仍只喂基础日粮,所产仔猪A组5窝作为试验组仔猪,B组5窝作为对照组仔猪。A组仔猪于出生后1~7天,每天灌服益生菌制剂5毫升,8日龄至断奶转保育,仔猪料中按5~10毫升/头·天拌入乳酸益生菌制剂,B组仔猪不灌服益生菌制剂。A、B两组母猪、仔猪其他日常管理、防疫完全相同。试验结果:①A组母猪所产仔猪初生均重比B组高0.23千克,泌乳良好,母猪便秘现象少,母猪药费约降低4.5元/头;②A组仔猪断奶重比B组高1.08千克,35日龄转保育比B组高2.15千克,成活率高2%,仔猪药费降低0.9元/头,腹泻率降低0.99%;③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确实能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成活率,A组仔猪比B组仔猪每头多赢利41.95元。  相似文献   

10.
口服免疫球蛋白制剂对仔猪成活率及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球蛋白G(IgG)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含有特异或非特异性抗体,它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外毒素等多种活性,是抗感染免疫的主力.由于IgG不能通过母猪胎盘传递给胎儿,因而IgG只能在泌乳启动期通过乳腺屏障进入初乳,然后传递给新生仔猪.仔猪出生后12~36 h内,IgG在新生仔猪小肠内通过小肠粘膜细胞的胞饮作用被吸收,随后即发生肠封闭现象.对于新生仔猪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及时吃到初乳并保持血清中较高水平的IgG对仔猪健康生长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利用健康并经强化免疫后的母猪血浆研制的IgG制剂,在仔猪出生后24h内给初生仔猪灌服,观察其对仔猪增重和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