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1958年王震将军率10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开始,这片土地如今已经成为拥有114个现代化农场群,总人口超过160万的北大仓.北大荒人用他们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奉献精神的内涵.近期,本刊通讯员走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北大荒人,希望通过他们的叙述,向读者袒露那些国与家的情怀,爱与恨的故事,泪与歌的史诗,并从一个侧面窥见不同年代北大荒人的价值取向、高尚情操,以及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潮.  相似文献   

2.
从1958年号称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以来,转业官兵以及其他移民们将荒蛮改造为文明,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煤炭基地,形成了新型农垦城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黑龙江军垦农场有着深远的环境影响,从积极方面看,改变了北大荒的人居生存环境,开始了农垦小城镇建设步伐;改变了北大荒的文化教育环境,塑造了北大荒精神。从消极方面看,影响了北大荒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浪费。本文期冀从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历程中探求其环境影响并获取某种反思。  相似文献   

3.
朱磊 《中国农垦》2010,(2):68-71
从1958年王震将军率10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开始,这片土地如今已经成为拥有114个现代化农场群,总人口超过160万的北大仓。北大荒人用他们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奉献精神的内涵。近期,本刊通讯员走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北大荒人,希望通过他们的叙述,向读者袒露那些国与家的情怀,爱与恨的故事,泪与歌的史诗,并从一个侧面窥见不同年代北大荒人的价值取向、高尚情操,以及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潮。  相似文献   

4.
自掀起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浪潮以来,北大荒曾经的荒蛮已被转业官兵及其他的移民群改造成了闻名全国的商品粮基地。昔日的北大荒已经发展成为如今的北大仓,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转业官兵在黑龙江建立垦区农场这一壮举对北大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开垦北大荒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为:建立众多农场、建成我国500强企业、形成独特的垦区文化等;消极影响为:垦荒不仅破坏了北大荒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造成了垦区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营农场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李镇江由于近几年农场的形势不够景气,农业欠收,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离退休人员的开支问题.而这部分人大多都是58年的十万转业官兵,是北大荒的开拓者,他们为北大荒的开发建设贡献了青春.到如今他们的养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北大荒博物馆第二展厅里,展示着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就是这张记录北大荒历史重大事件的《王震在密山火车站》。密山,祖国东北角的小县城。1958年春天,这个小县城可真正见了世面。这个北大荒东部的大门,每天要吞吐近万名转业官兵,管吃,管住,还要迅速将他们送到荒原的各新建点。这对于当时只有几千户人家、东西两条大街的古老小镇来说,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相似文献   

7.
赵国舂 《中国农垦》2012,(12):73-77
在北大荒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62年,一直关心《农垦报》的王震将军,在给《农垦报》驻场记者张惟的信中,鼓励他多给《农垦报》写稿,反映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生动的劳动业绩。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10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60周年。北大荒是个特殊的地域,转业官兵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间藏龙卧虎,走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文艺界的晁楣、郑加真和丁继松是其中的佼佼者。从荒原踏出《第一道脚印》的晁楣晁楣走过的艺术之路,起步于部队这所大学校。1931年4月2日,晁楣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何楼村晁大庄村。1949年5月南京解放后,晁楣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考入二野军政大学,结业后调军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珍藏的资料中,保存有一组北大荒建设初期的老照片。从这些老照片,可以直观地了解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和北大荒精神形成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老照片的拍摄者是谁,本人已无从查考,只能表示歉意了。我是1958年3月从原青岛海军基地转业参加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转业军人,转业时年仅22岁,为副排级准尉军衔。  相似文献   

10.
重返北大荒     
重返北大荒,是我期待已久的梦想。半个世纪魂牵梦绕的北大荒,寄托着我这个兵团人无尽的思念。52年过去,记忆好像永远定格在了那片难忘的黑土地,工作生活的场景时常重现在我的脑海,那份激情,那份挚爱,依然令人难以忘怀。依稀记得,在蒙古国乌兰巴托的中国学校上小学时,观看电影《老兵新传》的情景。影片展现了当时北大荒满目荒凉,人烟稀少,野兽出没;展现了1958年王震将军亲率10 万转业官兵奔赴黑龙江北部的三江平原、沿河平原以及嫩江流域的广大荒芜地区,披荆斩棘,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可歌可泣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垦》2012,(5):56
2012年,黑龙江北大荒酿酒集团将迎来60周年华诞。"北大荒"牌白酒是公司的主导产品,从诞生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倾注了14万转业官兵、20万内地支边青年的心血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的汗水,是北大荒人战天斗地、无私奉献的结晶。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全省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年生产成品酒能力达3万  相似文献   

12.
北大荒往北     
正北大荒往北/离开了我的故乡/过咫尺走天涯/我与家隔江相望北大荒往北/承载着我的梦想/历艰辛拓荒野/我挺起大荒脊梁北大荒往北/锻造着我的刚强/跨国界再创业/我书写时代辉煌……这是一首新时代北大荒人的歌,是一群志士奋斗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亲人的歌,是他们在恶劣环境下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用无私无畏的壮举抒发壮志情怀的歌。北大荒往北,是俄罗斯。偶然的一次对外文化  相似文献   

13.
芸豆在北部高寒地区栽培是起源于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而开始种植,是十万官兵从祖国各地家乡带来的种子。因为土质冷凉,种其它作物没有收成,战士们从家乡带来的菜豆、芸杂豆、饭豆种,可以正常生长。早种的前期可以作菜豆角,秋季产下的种子可以和米混做成豆饭。因为有了饭豆,大  相似文献   

14.
我是1958年大规模开发北大荒的“十万复转官兵”中的一员,从此与农垦结下了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无怨无悔。最难忘的,还是走进北大荒第一天的情景。那是1958年3月23日清晨,我们这列由军委空军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通信部、训练部等部门近百名转业军官乘坐的专列,于20日从北京出发,经过几天几夜的奔波,终于抵达了最终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50年代末,10万转业官兵,开拓北大荒。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创业、开发建设,把亘古荒原建成了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营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北大仓”。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九三",人们总会联想到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个令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伟大日子。1958年初,王震将军率领10万复转官兵,投身北大荒的建设与开发。其中,位于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于1976年进行改编成为九三农垦管理局。九三集团就是从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管理局建设、发展,并走向全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李虹 《中国农垦》2005,(3):69-71
在中国的东北角,曾经有一片被称作北大荒的神奇土地。千百年来,这里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曾吸引了众多的淘金者。从1955年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万转业官兵从祖国各地奔赴这里,开始了新的战斗。从此,南泥湾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再现,并有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曾在北大荒工作和生活过5年的国家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王树林,因执行维和任务在海地地震中遇难,近日,垦区民众悲痛而自豪地讲述着他们所认识的王树林。  相似文献   

19.
春回北大荒,到处涌动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辛勤的北大荒人,正朝着打造农业领域航母和新型粮商的目标,踏着追梦的节拍,致力于发展旅游产业、修复黑土层营养、创新循环经济。千里沃野之上,春潮滚滚,奏响了绿色生态发展的恢宏乐章。创新旅游产业打造多姿“百花园”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农垦总局)党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垦区各地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沐浴着春光,北大荒人正追梦在多姿的“百花园”里。  相似文献   

20.
张昱 《现代农业研究》2019,(10):148-150
从荒芜辽阔的“北大荒”建设成现代农业领域航母的“中国饭碗”,是北大荒精神铸就了 这样的大荒奇迹。三代北大荒人孕育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 神集中展现了最强烈的时代活力和生命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 展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如今,面对二次创业的新征程,北大荒人与时俱进,深化垦区集团化、农 场企业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 形成我国农业领域的航母。血与火铸就的北大荒精神历久弥新,其时代内涵一直不断更新,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