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基因工程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农杆菌介导法是大豆遗传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实验室应用该方法得到了转基因大豆,但目前使用该方法进行转化的效率还比较低,尚需深入研究。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的分子机理,常用转化体系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同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基因导入和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吕慧能  卫志明 《大豆科学》1993,12(4):330-334
以栽培大豆南农73-935,南农87C-39,南农86-21,卫515子叶节组织为材料,接种农杆菌C58C1(pGV2260::pGV300),在含卡那霉素(km)200mg/l的MS培养基上仅自卫515品种筛选得到5株抗性小植株,对其中最绿的一株进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活性测定。  相似文献   

3.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体细胞胚遗传转化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大豆体细胞胚为外植体,以抗性体细胞胚筛选率为转化率的指标,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体细胞胚遗传转化系统的几种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用球形期的体细胞胚受伤处理作为转基因的受体、预培养1.5天有利于转化;筛选不同的代数,转化率在3个月以前明显下降,而在3个月以后则基本稳定在8%左右.  相似文献   

4.
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人植物受体细胞,使目的基因在植物受体中表达,从而获得优良性状的植株,达到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种的目的.将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在培育优质、高产和抗逆植物新品种中具有巨大潜力.目前,在各种转基因物种中,大豆仍是难转化的作物之一,建立有效的转化系统是改良大豆品质性状和研究大豆功能基因的先决条件.综述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分子机理,影响大豆遗传转化因素,提高大豆转化效率的最新研究进展及转基冈大豆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植株整体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整体转化法主要以植物的分生组织和生殖器官作为外源基因导人的受体,通过真空渗透法、浸蘸法及注射法等方法使农杆菌与受体材料接触,以完成可遗传细胞的转化,通过抗生素筛选和分子检测鉴定转基因植株后代.以大豆幼苗的顶端生长点和叶腋生长点为靶点,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整体转化法--注射法进行转录因子DREB1C基因的遗传转化,最终获得6株T0代PCR阳性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9.2%.T1代植株的PCR、Southern blot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获得1株阳性植侏,DREB1C基因以单拷贝形式整合于大豆基因组中,在2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在转录水平得到成功表达.该方法克服了大豆组织培养再生难、转化率低的缺点,是一种高频、简单、快捷的非组培遗传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杆菌介导大豆未成熟子叶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王萍  王罡  季静  周智明  郭威  拉巴  吴颖 《大豆科学》2004,23(2):86-90
用农杆菌LBA4404(pGBI121S4ABC)转化5个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抗性植株,进一步用PCR检测,获得10株PCR阳性植株.同时发现,不同大豆品种农杆菌转化的效率是不同的,吉林43较易于转化;共培养时间是影响转化效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为利用抗菌肽基因培育转基因大豆抗病材料,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菌肽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融合因转入大豆胚尖外植体。结果表明,60mg/L的卡那霉素可以对转化植株进行有效的筛选;在共培养时添加200µmol/L乙酰丁香酮有利于抗菌肽基因的转化;在生根培养基中不添加卡那霉素更有利于转化苗的成活。目的基因特异的PCR检测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分析,发现抗菌肽基因已转入大豆,并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8.
农杆菌介导的甘蔗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天宝蕉茎尖横切薄片为材料,研究硝酸银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中的作用。试验表明,硝酸银对农杆菌菌株LBA4404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筛选培养基中添加2mg·L^-1硝酸银,褐变乃至死亡的薄片比未添加硝酸银少9.0%,抗性芽分化率增高5%,因此硝酸银对香蕉的遗传转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让小麦科技工作者对农杆菌转化小麦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综述了农杆菌转化小麦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系统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单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中,并在很多重要粮食作物中获得成功.目前国内外利用农杆菌侵染转化小麦的外源基因主要包括抗除草剂类基因、抗病虫基因、抗旱耐盐等抗逆基因等;遗传转化的受体也从幼胚、幼穗及花药的愈伤组织发展到植株的整体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基因型差异造成的小麦农杆菌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繁杂的组织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1.
张银霞  宋晓华  李英慧  邱丽娟 《大豆科学》2006,25(3):309-313,328
植物基因工程是大豆遗传改良的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转基因植物与日俱增,转化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及其优缺点,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介绍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大豆研究成果.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大豆转基因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方法,但转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提高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基因转化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用含NPT-Ⅱ和Barnase基因导入到大豆幼胚,大豆子叶节叶,然后经过含Kan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获得一批Barnase转基因植株。经PCR扩增结果,证实此基因已整合到大豆中,在当代植株中生物学特性观察,花粉粒不育率在98%。  相似文献   

13.
大豆种子贮存蛋白基因及其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种子蛋白包括贮存蛋白、结构蛋白、酶蛋白及其他功能性蛋白等.其中,贮存蛋白的含量最为丰富,占种子总蛋白的70-80%.种子贮存蛋白基因具有特异性表达的功能,在种子成熟的中后期,瞬时性地大量合成并贮存于蛋白体中.因此,种子贮存蛋白基因是研究高等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极好材料.同时,种子贮存蛋白又是粮食或饲料的重要蛋白质源,在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上,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将种子贮存蛋白基因或经过人工改造后再转移到同种或异种植物中,可望改良种子蛋白品质、增加蛋白产量或生产有用物质.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7个菜用大豆与7个普通大豆品种未成熟鲜子粒经不同热烫时段后的硬度,并通过冷冻切片、显微技术比较了其结构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在种皮栅栏细胞层厚度上的差异不大,但菜用大豆栅栏细胞层密度(33.13个/mm2)显著高于普通大豆(29.50个/mm2);菜用大豆滴漏细胞层厚度(99.64μm)极显著大于普通大豆(57.94μm);而普通大豆子叶细胞层密度高于菜用大豆,且二者在内层细胞排列密度上的差异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菜用大豆硬度(平均549.3gf)明显小于普通大豆(平均608.4gf),且热烫时两种类型大豆硬度降低的规律不同,菜用大豆在热烫3~6min时,硬度降低速率(48.99gf/min)最大,此前此后较小;而普通大豆在3-6min时,硬度降低速率(11.67gf/min)最小,此前此后却较大,这可能与它们在子粒结构上的差异性有关.此研究将未成熟大豆硬度和子粒宏观结构联系起来,对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基础性研究与菜用大豆速冻加工前的热烫工艺研究上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马铃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选用两个生产上主栽马铃薯品种“鲁引 1号”和“鲁引 4号”的试管微型薯为材料 ,通过农杆菌介导成功地将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到马铃薯中。试管微型薯薯片与农杆菌共培养 3d后 ,转到含卡那霉素 10 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分化。待抗性芽长到 1 0~ 1 5cm高时 ,转入含卡那霉素 10 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生根筛选。经过分化和生根两轮筛选的转化植株的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而未经转化的对照植株为阴性 ,证明该筛选系统是可靠的。早熟品种鲁引 1号的转化频率明显高于晚熟品种克新 4号 ,其最高转化频率为 4 1 0 % ,平均每个外植体可得到 3 85株转化苗。转化植株的抗病性鉴定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6.
连作对大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赵淑英  赵九洲 《大豆科学》1995,14(2):113-118
  相似文献   

17.
影响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褐化的主要因素是6-BA和基因型,还有NAA等其它因素。在相同浓度的6-BA下,同一材料的原生质体褐化率在NAA1 2mg/L时最高,在0 8和1 0mg/L时相近。在相同NAA浓度下,6-BA浓度越高,同一材料的原生质体越容易褐化。原生质体褐化率与基因型也有关。在相同的NAA和6-BA浓度配比下,6个材料的原生质体褐化难易顺序是CW-2-3>CW-1-4>CW-2-7,A-1>82-75>2-10,二倍体野生种的原生质体比双单倍体品系的更容易发生褐化。AgNO3可抑制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的褐化,从而提高细胞分裂频率。在本试验中,0 6mg/LAgNO3抑制效果最好,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大豆根系生长和活性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孙广玉  何庸 《大豆科学》1996,15(4):317-321
本试验利用框架剖面法测定了大豆根系的生长动态和根系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大豆根系生长过程呈S型曲线变化,形成慢生长(Ve-V3),快速生长(V3-R5)和衰老(R5),三个阶段,高峰值出现在R4-R5阶段。根系活性变化与根系生长特点相似,R1时期之前根系活性逐渐增强,R2时期之后根系活性下降。根系活性变化比根系生长提前。  相似文献   

19.
大豆再生体系的建立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 ,其再生体系的建立和遗传转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大豆的再生体系主要包括 :不定芽器官发生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原生质体途径、花粉、花药途径 ;大豆的遗传转化方法主要有载体法和直接转化法两种。本文主要对这些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综述。1 大豆再生体系的建立大豆再生体系的研究是大豆遗传转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转化效率、缩短实验周期、解决大豆遗传转化中的嵌合体问题 ,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不同途径的大豆的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和优化。1 1 大豆不定芽器官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