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digoxigenin标记DNA探针检测鸡贫血病病毒感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digoxigenin标记鸡贫血病病毒(CAV)衣壳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克隆作为探针对江苏、上海等不同地区随机采集的60 ̄120日龄病鸡或死亡鸡的胸腺抽提DNA,进行Dot blot检测CAV感染情况。在被检测的84只鸡胸腺病料中,有24只鸡的病料显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8.6%),这一结果表明,CAV感染在我国鸡群中已很普遍,且引起严重的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2.
用地高辛探针对江苏省鸡传染性贫血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DNA)探针对的扬州、江都、连云港、苏州、无锡等5蛭9个养鸡场(户)随机取样106份(分别为12 ̄60日龄的肉鸡、蛋鸡和草鸡,采集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组织,抽提DNA)进行检测CAV感染情况,CAV阳性鸡22份阳必率为20.7%,各鸡场阳性率人5 ̄60%不等。结果表明,在处的一些地区鸡群中CAV的感染已非常普遍,有的地区甚至十分严重,控制该病的发生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4.
鸡传染性贫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贫血病毒(CIAV)引起的以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抑制病.1979年日本学者Yuasa首次分离到此病毒,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有此病的报道.1992年我国也证实了CIAV的存在.现将此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9.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又称为贫血因子病、蓝翅病、贫血性真皮炎、出血综合征等,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之后新出现的一种鸡的免疫抑制病。该病以贫血、胸腺萎缩、骨髓黄化、造血机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为主要特征。自1979年Yuasa等在日本首次分离到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es,CIAV)以来,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引起,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疾病。CIAV感染鸡群可引起免疫机能障碍,造成免疫抑制。进而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高和某些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导致继发感染和疫苗的免疫失败。由CIAV诱发的传染性贫血症及其密切相关的综合征常被称为出血性综合症、出血性贫血综合征、出血性再生不良性贫血综合征、贫血皮炎和蓝翅病等。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与其他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毒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应用多重PCR方法对广西主要养鸡地区的514只可疑鸡传染性贫血与其他禽免疫抑制性疾病临床病/死鸡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与其他禽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毒的二重或多重感染率达48.05%;CIAV阳性鸡群中,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的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IAV阴性鸡群,表明CIAV的感染与3种肿瘤病病毒的感染具有明显相关性,其中CIAV与MDV的感染具有明显相互促进作用;被调查鸡群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和禽呼肠孤病毒(ARV)也有一定的感染率。结果表明,商业鸡群中各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混合感染很普遍.与鸡群临床上所表现的生长阻滞、疫苗免疫效果不佳、总的发病率和死淘率增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由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侵害雏鸡骨髓、胸腺和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的一种疾病——鸡传染性贫血病,系统论述了自1979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病原、流行状况、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防治措施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扩增方法成功克隆了鸡贫血病病毒(CAV)长春分离株的VP3基因,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通过与TK5803、SJ1株进行序列比较,发现长春分离株VP3基因与TK5803仅有1个碱基差异,而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与山东SJ1株有3个碱基差异和3个氨基酸差异。  相似文献   

14.
鸡贫血病毒感染鸡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TUNEL法检测了1 日龄SPF雏鸡感染鸡贫血病毒(CAV)后胸腺和骨髓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接种CAV 后6、10、20 d,骨髓细胞的凋亡率分别达51% 、52% 、57% ;接种后6 d,胸腺细胞凋亡率为53% ,比对照鸡胸腺和骨髓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 P< 0.01)。用流式细胞仪对胸腺细胞悬液所作的细胞凋亡分析结果与TUNEL法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应用微波间接酶标抗体染色法(WIEAS)对鸡贫血病毒(CAV)感染雏鸡Lasota疫苗免疫后免疫器官组织的CD4^ 、CD8^ T细胞数量及CD4^-与CD8^ T细胞比值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发现,CAV感染1日龄雏鸡Lasota疫苗免疫后,其胸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的CD4^ 、CD8^ T细胞数量及CD4^ 与CD8^ T细胞比值均程度不同地低于CAV未感染Lasota疫苗免疫对照雏鸡。表明,CAV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组织对Lasot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机能降低或减弱。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和VP2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扩增CIAV VP1和VP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运用PCR技术从发病鸡肝组织DNA中扩增得到VP1、VP2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核苷酸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发表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8%.将VP2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Vp3基因起始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得到突变基因mVP2.将mVP2、VP1先后克隆至pIRES载体,并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提取质粒通过酶切鉴定显示,成功获得了共表达质粒pIRES-VP1/mVP2.  相似文献   

17.
脑心肌炎由脑心肌炎病毒(EMCV)引起,主要导致猪脑炎、心肌炎及母猪的繁殖障碍,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论文综述了各种EMCV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为更有效的EMCV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CAV与REV共感染SPF鸡对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日龄SPF鸡人工感染鸡贫血病毒(CAV)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探讨病毒感染对鸡体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禽流感病毒(AIV,H5和H9)疫苗免疫后,CAV与REV单独感染均显著抑制了鸡体对H5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HI抗体反应,在CAV与REV共感染后,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明显。CAV单独感染后鸡体对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疫苗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但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不显著,然而,CAV可以显著加重REV感染对鸡体在NDV和IBDV疫苗免疫后抗体反应的抑制作用。从而证实CAV与REV共感染在疫苗免疫抑制上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能特异性扩增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 A V) 058 kb D N A 的已知引物,对江苏某地区疑为 C A V感染的 15~30 日龄病鸡的肝 D N A 样品进行了 P C R 扩增。结果,在被检的 20 份样品中,有 6 份为 P C R 阳性,阳性率 30% 。利用地高辛标记的 085 k b 的 C A V 核酸探针对相同样品进行斑点杂交,结果与 P C R 扩增相同。对应的病鸡血清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 I F A)发现,有 7 份为 C A V 抗体阳性,与 P C R 扩增结果的符合率为 77% 。初步结果表明,江苏某地区存在 C A V 感染, I I F A 与 P C R 的结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digoxigenin标记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核酸探针以及PCR技术对某种鸡场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20个样品中,CAV和RE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5%,这一结果显示,CAV和REV感染是导致该鸡场发生免疫抑制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