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资》2014,(38):22-22
<正>一、秋收进度截至9月23日,全国大部秋收作物处于灌浆至成熟收获阶段。东北地区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部、黄淮西南部、西南地区、江汉等地玉米、一季稻处于成熟收获期;新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大部棉花处于吐絮期。目前,新疆、长江流域棉区陆续开始采摘;贵州中东部及北部玉米、四川和重庆秋收作物基本收获完毕。湖北水稻和夏玉米收获接近5成。河南累计收获786万亩;山东北部、中部山区及半岛等地已收获夏玉米约500万亩,约占应收面积的11%;辽宁西部和南部已开始秋  相似文献   

2.
当前,南方早稻已进入生长后期,单季中晚稻大部也已栽插结束,水稻病虫陆续进入为害盛期。受多阵雨天气的影响,稻瘟病、稻飞虱以及稻螟虫等病虫害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预计早稻后期穗颈瘟等在江南稻区将中等发生,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在江南及长江流域稻区将有较大虫源迁入。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资》2014,(36):20-20
<正>一、秋收秋种进展全国大部秋收作物尚未成熟,西南、江汉等地秋收已开展。截至9月9日,全国大部秋收作物处于灌浆至乳熟阶段,西南地区大部玉米和水稻处于成熟收获期;新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大部棉花处于裂铃吐絮期;大部地区秋收作物发育进程正常,黑龙江部分大豆、安徽部分玉米和一季稻偏晚3~7天。西南地区已于8月下旬、江汉于9月上旬展开秋收工作。二、9月1-9日天气对秋收秋种的影响北方农区光热适宜且出现明显降水,利于作物灌浆乳熟。9月1-9日,北方农区大部气温  相似文献   

4.
正据各棉区病虫害测报区域站监测,今年一代棉铃虫总残虫量大部棉区同比偏高,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高于常年;6月份气象条件对黄河流域和新疆部分地区棉铃虫发生有利,预计今年二代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新疆大部为中等发生,长江流域为偏轻发生。预计棉田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其他作物田发生面积为5000万亩。一代成虫发生盛期,大部省(区)比常年接近或早晚在3天之内。成虫盛期推后3天即为二代卵盛期,二代幼虫为害  相似文献   

5.
1、发生情况,4月中旬以来,伴随着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开始大量迁入我国南方稻区发生为害。主要表现为:华南、西南灯下稻飞虱迁入量比常年明显偏多,褐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华南、西南中南部、江南南部田间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上年;华南、江南南部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与上年相当,部分地区已出现较高的卷叶为害。根据水稻生长情况、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5—7月,稻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中南部稻区将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和江南大部、西南中东部稻区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各地区作物情况冬小麦:西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东部冬小麦处于拔节和孕穗期;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江汉大部处于抽穗开花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开花和乳熟期,部分地区已经成熟。油菜: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大部油菜处于开花和绿熟期,四川部分地区已成熟。早稻:江南大部早稻处于三叶期,江西、湖南部分进入移栽返青期;华南大部处于三叶和返青、分蘖期;海南大部处于孕穗  相似文献   

7.
正春耕春播天气展望本周,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冬小麦处于拔节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孕穗至抽穗开花期,云南南部进入灌浆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油菜处于抽薹至开花期,西南地区处于开花期,部分进入绿熟期。华南中南部早稻处于三叶期,部分开始移栽返青。海南大部进入分蘖至孕穗期。华南北部、江南中南部处于播种出苗阶段。云南、四川、重庆  相似文献   

8.
<正>主要作物情况晚稻:江南大部晚稻处于孕穗抽穗期,华南大部处于分蘖拔节期。一季稻:东北、江淮、江汉和江南东部一季稻处于抽穗开花至乳熟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乳熟至成熟期。春玉米:东北、内蒙古、华北西部、西北地区大部春玉米处于吐丝至乳熟期,西南部分春玉米已成熟收获。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南方桃树栽培区,桃缩叶病为主要病害。特别是雨水多的年份,在长江流域发生较重。桃缩叶病病原为畸形外囊菌,有性阶段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可产生芽孢子。春季桃芽萌发时,芽孢子亦萌发,可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叶片,使叶片变色、卷曲、皱缩,最后干枯脱落。  相似文献   

10.
<正>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调查和专家会商分析,受冬季气温偏高、土壤湿度偏大等因素影响,2017年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趋势,预计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9.7%。迁飞性害虫重发威胁大。水稻“两迁”害虫发生期提前、发生代次增加。稻飞虱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大部稻区偏重或大发生,发生面积比上年增加27.5%;稻纵卷叶螟在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江南沿江湖库区偏重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冬季气温持续偏高,我国油菜产区作物生育期比常年提前3-7天,长势良好。目前,秋播油菜在云南大部已进入结荚期,江南南部处于盛花期,江南北部、西南大部处于初花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蕾薹期至初花期,陕南和豫南处于抽薹期至蕾薹期。受积温偏高和寄主生育期提前的综合影响,早春油菜病虫害发生期偏早、较为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油菜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532万亩,比近5年均值增加17.1%。其中油菜菌核病全国发生面积635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8.3%;油菜蚜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资》2012,(10):26
<正>稻瘟病在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常发区将中等流行,西南和东北大部种植感病品种区域存在偏重流行的可能,发生面积8000万亩次。小麦赤霉病在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江苏沿江和苏南、安徽沿淮及其以南、浙江中北部、上海有偏重流行的潜在威胁,长江流域其他麦区、黄淮南部有中等流行的可能,全国发生面积约6000万亩。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南、西北、东北等主产区有偏重流行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科技》2001,(3):22-24
棉铃虫越冬虫量与历年同期相比,湖北、河北、新疆、河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东亚飞蝗秋残蝗面积大,据初步统计,冀、鲁、豫等8省(市)秋残蝗总面积达85万公顷。近年来,水稻螟虫尤其是二化螟在长江流域、江南大部发生严重,今年发生基数依然明显偏高。玉米螟在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百秆平均越冬幼虫活虫数均在百头以上,高于常年和去年。小麦条锈病冬前在甘肃、陕西、四川等省均已见发病田块,发病早,病情重于近几年。  相似文献   

14.
一、发生趋势:一代二化螟在沿江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其它大部稻区中等发生。二、发生时间:预计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江南、沿江稻区在5月中旬,江淮、沿淮稻区在5月下旬,比去年偏早2—4天。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江南华南大部地区的早稻处于抽穗期,华南南部部分地区处于乳熟期;海南处于成熟收获期。过去一周,江南气温明显偏高,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日数达3-5天,处于抽穗扬花期的早稻受到了一定影响,结实率有所下降。另外,受热带风暴"贝碧嘉"影响,6月21日至22日,海南大部和广东西南部出现的强降水,也使部分稻田不同程度受灾。西南地区一季稻大部处于并且之增墒,强度大害。而温偏高水偏少区墒情移栽。未江南、至灌浆区一季汉部等地  相似文献   

16.
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国冬、春麦区都有发生。冬麦区的长江流域比华北地区严重,春麦区的东北比西北、内蒙古地区发生较为普遍,发病重的地块其发病率可达10%~15%。  相似文献   

17.
油菜旱害,主要与自然降水量较少有关。我国油菜主产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春油菜区。长江中游油菜主产区常常受到秋、冬旱危害,而长江上游油菜主产区和北方春油菜主产区则常常受到春早的危害。干旱是限制油菜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长江流域秋旱发生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18.
1995年豫北地区小麦纹枯病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柴冠卿,冷铝(浚县植保植检站,浚县456250)小麦纹枯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及黄淮平原麦区为常发病害,危害亦严重,在豫北麦区发生较轻。1995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豫北麦区严重发生,来势之猛,危害之重在豫...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稻区黑线姬鼠发生动态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1989年在长江流域稻区研究了黑线姬鼠发生动态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4-5月、9-10月为繁殖高峰;6月和10-11月为数量高峰。水稻不同生育期害鼠密度(x)与产量损失率(y)呈显著正相关。模拟测试还表明,分蘖期鼠害有补偿损失的能力,孕穗、齐穗期产量损失率接近为害率。早春为防治适期,在现有的生产水平条件下,防治指标(鼠密度)为3%;主害期控制指标;早稻5%、中稻5%、晚稻7%。  相似文献   

20.
利用普利斯顿大学开发的最大熵生态位模型(Max Ent)软件分析并预测灰飞虱在我国的风险区变化。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灰飞虱在中国极高风险区为上海、江苏、天津、山东大部、安徽东部、四川东部等地,高风险区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西、贵州、重庆和河南等地。在温室气体A1b排放情景下,灰飞虱在2020年的适生区域区划图显示极高风险区在中国总面积略有增加,高风险区面积显著减少;A2a排放情景下,高风险区面积显著减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说明气候变化对灰飞虱在我国的分布有较大影响,该研究有助于增进灰飞虱发生发展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理解,对于科学预测预报及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