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不同剪枝型式与上三造桑叶产量的关系两年的大田观察和小区试验调查:伦40良种桑采用冬留大树尾对头造桑叶产量有着明显的增产效果,春期雨水偏多的一九七六年亩产桑比冬根刈增产83%;春旱严重的一九七七年亩产桑亦比冬根刈增产30. 2%。二造无论在多雨环境还是干旱环境均表现出  相似文献   

2.
近三年来,我省夏、秋基本上未有明显旱情,但如何充分发挥喷灌的作用,以达到桑园高产的目的,我们在海宁县钱塘江公社云龙大队对桑园的合理喷灌制度进行了探索试验.夏、秋季节多雨,土层0~50厘米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左右,土壤水份对桑树生长来说是充足的,产量比较高.1982年我们根据桑树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在桑叶旺长  相似文献   

3.
广东原蚕桑田在温高、多雨、生长期长和年中多次剪伐的特殊条件下,合理施氮肥基础上,施用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可促进桑树生长。从增产桑叶上,氮磷钾施比以3:3:3为优,3:3:3次之,但从原蚕收成和产种量考虑,则以3:2:2为最佳,3:1:2次之。  相似文献   

4.
中秋蚕正值一年中的高温多湿季节,气候多变、叶质差、病菌繁殖快、桑园害虫多,容易感染发病,危害蚕作安全,应重点抓好真菌病的防治。1 小蚕重防曲霉病小蚕期,特别1~2龄实行全防干育,如果连阴多雨,桑叶含水率过高,喂叶过厚,造成蚕座内湿度过大,桑叶发酵腐烂,霉菌滋生,容易使蚕儿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为:蚕儿食桑停止,体色发黑,从感染到死亡一般2~3天,由于蚕体过小很不容易发现,一龄眠中不脱皮而死亡,易被误认为是中毒症。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可在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作为饲料资源也被广泛应用,但不同的利用方式发挥的价值不尽相同。本文介绍了桑叶的营养成分、功效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对桑叶提取物、鲜桑叶、桑叶粉和发酵桑叶等不同利用方式做以综述,为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重要的植物蛋白源,桑叶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文章对桑叶多糖、甾醇、生物碱、黄酮以及抗营养因子等的类型、功能、桑叶替代鱼粉的合适比例和对水产动物机体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文章提出桑叶采收和加工利用技术、桑叶功能成分的作用机理以及桑叶饲料的水产动物适配性开展系统研究的建议,为桑叶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查明在萎缩病桑叶中特异抗原之有无,把萎缩病桑叶汁液作为抗原,制成抗萎缩病桑叶血清,进行了二、三项血清学实验。 1.用抗萎缩病桑叶血清, 应用奥氏(Ouchterlony)法,调查健全桑叶及萎缩病桑叶汁液与之反应结果,两汁液均可看到反应。可是,对于用健全桑叶汁液吸收后的抗萎缩病桑叶特异血清,健全桑叶汁液无反应,仅仅对萎缩病桑桑叶汁液呈现反应。  相似文献   

8.
正桑叶用途广泛,除了作为蚕的主要饲料以外,还可以开发桑叶食品,是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品。现代研究证明,桑叶含有生物碱、多糖、SOD、黄酮类物质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清除氧自由基、抗炎与抗病毒等作用,对防治人体慢性疾病和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有明显疗效。目前,全国各蚕桑主产区都相继开展了食用桑叶开发研究,在桑叶茶类、桑叶菜类、桑叶粉添加食品类以及桑叶饮料等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许  相似文献   

9.
桑叶茶加工工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同一批桑树叶分别制成桑叶绿茶、桑叶乌龙茶和桑叶红茶,分析了不同加工工艺对桑叶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显示,桑叶红茶具有明显的品质缺陷,桑叶绿茶和桑叶乌龙茶体现了传统绿茶和乌龙茶的基本品质特征.理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对桑叶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显著(p<0.01),从桑叶绿茶,到桑叶乌龙茶,再到桑叶红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减少,而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色泽分析结果显示,桑叶绿茶茶汤吸光值最大,桑叶乌龙茶次之,桑叶红茶最小.综合来看,桑叶不适合加工成红茶,适合加工成乌龙茶和绿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桑叶正己烷提取物、桑叶二氟甲烷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试验和对桑叶正己烷提取物中挥发性组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桑叶正己烷提取物、桑叶二氯甲烷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桑叶正己烷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7.11 mm,桑叶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为7.09mm,而桑叶正己烷提取物与桑叶二氯甲烷提取物对...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进行蚕桑技术指导时,常发现不少养蚕户使用不良桑叶。不良桑叶是指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对蚕的营养生理不适当的桑叶。不良桑叶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来物质附着的不良桑叶。桑叶上附着危害蚕体生理的物质,如病虫粪便及尸体、泥土、农药等;二类是桑叶的化学成分中缺乏蚕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或某些成分含量过多的不良桑叶,其中有自然原因造成的,如未成熟的过嫩叶、日照不足叶、旱害叶、过老叶等,也有人为造成的如桑叶贮藏不当而产生的萎凋叶、蒸热叶以及有害物质污染叶等。  相似文献   

12.
搞好桑叶消毒 提高蚕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杰宏 《四川蚕业》2009,37(3):17-21
防控微粒子病是蚕种场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环节,桑叶全程消毒是综合防控微粒子病的关键措施。搞好桑叶全程消毒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漂白粉液的检测配制方法,做到目的液有效氯含量准、浸泡桑叶的时间科学合理、全面彻底,做好脱水、保叶质、防止再被污染等工作。在原蚕区全面推行桑叶全程消毒的重点:一是在保证搞好桑叶全程消毒的前提下,减少蚕农桑叶消毒开支,根据种质、茧质情况给予蚕农奖励,增加蚕农收入,调动蚕农搞好全程桑叶消毒的积极性;二是解决全程桑叶消毒配药、脱水、消毒彻底等问题。实践证明,桑叶全程消毒是一项防控微粒子病效果好、投资成本合算的适用技术,应当继续抓好以桑叶全程消毒为核心的综合防微工作,提高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生种与冷藏浸酸种催青早出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方华 《蚕桑通报》1992,23(4):25-26
1991年春期长期低温多雨,日照少叶质差,桑叶大幅度减产,蚕儿食桑不足,蛹期又遇上高温影响,导致生种的大量发生。尤其是芳山、蓝天二个品种更为明显。我县三个场,饲养芳山、星明原种共16666g,120个对交批,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种发生,其中41个对交批更为严重,占总饲育批的34.1%。毛种入库时因生种多直接挑选淘汰的毛种就有3072张。  相似文献   

14.
桑叶是畜禽饲料的优良资源,对桑叶作为牛饲料的价值、桑叶饲养牛的方式、桑叶对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促进蚕桑资源在畜牧业中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桑叶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桑叶作为新型饲料资源,既可拓宽饲料的来源,又能充分利用过剩的桑叶,开发前景广阔。文章就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桑叶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该病虽然在梅雨时是盛发期,可是春季桑芽开叶时若遇到连续低温多湿气候,或是多风雨也易大量发病。夏季连续的多雨冷凉也有持续发病,同时对桑叶的产量影响也很大。堀(1906年)从很早开始就把本病作为黑枯病来调查研究,这样的报导很多,但是这些报导几乎都只限于对病害的调查、病原菌的分离固定以及药剂防治试验。经过最近十年的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较全面地搞清楚了病原细菌的形  相似文献   

17.
不同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感观品质及营养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加工工艺试制桑叶茶,用常规的感观评审方法评价其品质,并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其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为不同风味的高品质桑叶茶加工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感观品质评审3种加工工艺制成的桑叶茶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绿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甘醇香甜,略带桑叶青涩味;乌龙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爽口醇和,有淡淡的花香;红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甘甜醇厚,有近似香蕉的果香味。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检测结果:3种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氨基酸、黄酮类物质含量明显比桑叶固定样中的含量有所上升,而多酚类物质则比桑叶固定样明显减少,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为红茶工艺制成桑叶茶>绿茶工艺制成桑叶茶>乌龙茶工艺制成桑叶茶,且都明显高于桑叶固定样;3种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以及17种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均高于桑叶固定样,并以绿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中含量最高;桑叶茶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高,且乌龙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的苯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组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蚕茧生产成本中,桑叶的耗费约占50%左右;饲育劳动中给桑所花劳力又居首位。为此,提高桑叶利用率和减少给桑次数,是节叶省工、降低蚕茧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本试验从筛选桑叶保鲜剂着手,旨在通过有效保鲜剂的使用,减慢桑叶萎凋速度,使桑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提高蚕对桑叶的食下率,减少一天  相似文献   

19.
“防微”药剂不同使用方式对原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萱  薛宏  李丽蓉 《中国蚕业》2011,32(3):23-24,41
对饲喂在桑园中用250倍液防微灵喷施的桑叶、采回桑叶后用含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浸渍的桑叶、在桑园中用250倍液防微灵喷施+采回后再用含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洗消的桑叶,这3种不同方法消毒桑叶的原原种饲养成绩与原种的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龄蚕饲喂在桑园中喷施250倍液防微灵的桑叶,大蚕期饲喂在桑园中喷施250倍液防微灵+采回桑叶后再用含0.35%有效氯漂白粉液洗消的桑叶,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桑病防除     
近年来,随着栽桑技术的发展,促进栽培形式的多样化,因而桑叶病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也进一步复杂化。由于桑品种,收获方法,肥培管理,桑园养成形式等的大变化,致使桑树抗病性降低,易引起发病。另一方面,气象条件也成为病害发生的重要诱因。如近数年来的春寒、晚霜、夏冷、秋暖、早霜、大寒冬、冬暖、少雨、多雨、多雪、干旱、潮寒等发生频繁,给桑树的生育带来很大的影响,有时这些气象条件成为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