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开发的杀虫剂,研究表明,现已有多种害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及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概述了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新烟碱类农药是继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后第四代杀虫剂,随着高毒农药在全球市场的退出,新烟碱类杀虫剂逐渐成为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小型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最有效的一类杀虫剂……新烟碱类农药是继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后第四代杀虫剂,随着高毒农药在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3.
同翅目害虫对吡虫啉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虫啉是第一个新烟碱类杀虫剂,于1991年面市。吡虫啉对防治同翅目害虫(蚜虫、粉虱、飞虱)和部分鞘翅目害虫(甲虫)及其抗性种群有特效。但随着吡虫啉的大量应用,很多害虫产生了抗药性问题。就同翅目害虫对吡虫啉的抗性发生概况、交互抗性、抗性机理以及抗性治理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研究团队发现MAPK信号通路通过转录因子CREB调控了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CM1过量表达,介导了烟粉虱对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该研究揭示了害虫抗药性进化与调  相似文献   

5.
正烯啶虫胺属于烟酰亚胺类,是继吡虫啉、啶虫脒之后开发的又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的换代产品。随着烟碱类农药大量推广应用,许多病虫对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啶虫脒等具有一定的抗性,由于烯啶虫胺是推出的换代产品,持效期较长,使用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烯啶虫胺对暴发阶段的害虫有绝杀作用,飞虱暴发期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制独特、对害虫杀灭的高效光谱性以及较好的环境相容性,因此自拜耳公司首次将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推出以来,已衍生出众多品种,如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并在短短数年内就成为了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正>除了南极洲以外所有大陆上的蜜蜂都面临着暴露在大量新烟碱类杀虫剂中的危险——相关研究表明,这些农药对蜜蜂的健康有害。根据10月6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份报告,在全球近200个地点测试蜂蜜的研究人员发现,约75%的样本都含有一定剂量的杀虫剂。不过,研究人员强调,蜂蜜中所检测到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浓度,还在人类安全食用范围之内。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人工合成的烟碱(即尼古丁)衍生物,对害虫具有较强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水稻用第三大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2016年以13.65亿美元的销售额、3.05亿美元的领先优势,构建了它与第二大杀虫剂噻虫嗪(10.60亿美元)之间的差距,夯实了它在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领军地位。正因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加盟,双酰胺类杀虫剂备受全球关注,成为杀虫剂市场继新烟碱类之后的新热门。尤其是在鳞翅目害虫和抗性害虫防治领域,双酰胺类杀虫剂出手不凡。目前已上市的双酰胺类杀虫剂主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准确评价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水平,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种群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并以国内相同方法中最敏感品系作为基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历史敏感基线比较,河北省各棉区棉蚜种群对吡虫啉抗性均达到了极高抗水平,其抗性指数最高为1367.3;对氟啶虫胺腈抗性也达到了高抗至极高抗水平;但是对噻虫嗪和噻虫胺抗性  相似文献   

10.
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市场与应用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呋虫胺是唯一不含氯原子和芳香环的烟碱类杀虫剂,其表现出的性能比起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更为优异,具有更卓越的内吸渗透作用,并在很低剂量下即可显示出杀虫活性,被人们称为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不仅在农业上被广泛用于水稻、棉花、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杀虫,且对蜚镰、白蚁、家蝇等卫生害虫也高效。呋虫胺市场前景广阔,很可能成为取代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的主流品种……  相似文献   

11.
粘虫对杀虫剂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粘虫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粘虫对10种杀虫剂没有发生抗药性,只是对少数杀虫剂的敏感性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浸渍测定了不同地区麦长管蚜对五种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种群对氯代烟酰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具有显著的差异,安徽蚌埠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氯噻啉的敏感性比最敏感的河北蔚县种群分别低119.6,95.7,26.3和16.5倍,而对烟碱的敏感性仅低3.8倍。四川成都种群对吡虫啉,陕西杨陵种群对噻虫嗪的敏感性也分别比河北蔚县种群低5.7和5.3倍。  相似文献   

13.
朱砂叶螨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86~1987年测定了河南省12个产棉县、市棉田朱砂叶螨对当前主要杀螨剂的抗性水平和多种农药对抗性叶螨的毒力水平.结果显示,朱砂叶螨已对三氯杀螨醇和氧化乐果产生抗性,各棉区基本处于抗性上升阶段.其中对三氯杀螨醇的抗性相对倍数较高,LC_(50)和LC_(95)值分别是相对敏感品系的1.72~8.26和3.47~17.67倍.从抗性品系对23种农药的感受性看出,朱砂叶螨已形成对硫磷高抗品系,抗性倍数达466.8倍;对磷胺、久效磷等也表现较高的抗性,但对甲氰菊酯、PP321、克螨特等尚未产生明显抗性,三环锡、Nissorun、毒死蜱、来福灵等有较好的杀若螨作用,对卵的抑制作用以Nissorun为最强,其次为浏阳霉素和杀虫脒.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分析了其在国内的产业化发展情况。植物源杀虫剂因其具有杀虫活性成分多样性、对害虫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使其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对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较为深入,多注重杀虫有效成分的鉴定、杀虫效果及机制的研究;现阶段中国对于防治储粮害虫的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较少,且应用于生产上的商品化品种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通过分析总结,提出目前植物源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罗来凌 《粮食储藏》1997,26(3):8-13
文章对储粮杀虫剂的混配基本原则,单剂的选用方法以及国内有对机农药与其它杀虫剂的混配,熏蒸剂的混用进行了介绍,并提出需对农药混剂在作用对象,效果,作用机理及毒理学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常用杀虫剂对粉虱天敌-丽蚜小蜂的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田间用于防治粉虱及其他目标害虫的杀虫剂对丽蚜小蜂的影响,测定了9种常用杀虫、杀螨剂对丽蚜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致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以及同类杀虫剂对不同发育阶段丽蚜小蜂的存活情况均有所差异。其中,菊酯类和有机磷类药剂对丽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大,生长调节剂灭蝇胺杀伤力最小。在丽蚜小蜂的各发育阶段,成虫和卵期对药剂最为敏感,蛹期有蛹壳包被,药剂对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剂对棉苗蚜、伏蚜的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13种杀虫剂防治棉蚜的效果.经室内系列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辛硫磷和毒死蜱6种药剂防治棉苗蚜、伏蚜的效果都很好;并选择这6种药剂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基本与室内生测的结果相符,经总体评价认为: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和丁硫克百威可以作为理想的防治棉蚜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七星瓢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本文采用FA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了七星瓢虫2、3、4龄幼虫和成虫对农田与果园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药剂中,对不同龄期幼虫毒力高低顺序,2龄幼虫为:溴氰菊酯>啶虫脒>灭多威>齐螨素>吡虫啉>辛硫磷>氧乐果>氰戊菊酯;3龄幼虫为:啶虫脒>辛硫磷>溴氰菊酯>灭多威>吡虫啉>齐螨素>氧乐果>氰戊菊酯;4龄幼虫为:溴氰菊酯>啶虫脒>齐螨素>吡虫啉>氧乐果>灭多威>氰戊菊酯>辛硫磷;对其成虫的毒力高低顺序为:马拉硫磷>氧乐果>灭多威>溴氰菊酯>齐螨素>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辛硫磷>氰戊菊酯。药剂不同对七星瓢虫成虫及不同龄期的幼虫毒力大小不一样,反应出该虫不同虫态及龄期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旨在为保护农田及果园的天敌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物源杀虫剂是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因其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因此为研究开发植物源杀虫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有机合成化学农药的替代品。本研究对植物源杀虫剂简史及现状、有效活性成分、作用方式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提出了植物源杀虫剂研发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本研究将为开发更多的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防治绿色食品西瓜蚜虫的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3个不同类型6种不同药剂对瓜蚜的防效试验,并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防治西瓜蚜虫的最佳药剂。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0.32%印楝素乳油、20%红鼎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高渗吡虫啉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和48%毒死蜱乳油等6种供试药剂均可使用,20%红鼎啶虫脒可湿性粉剂综合防效最理想,48%毒死蜱乳油防效最差,不同类型药剂防效显示出不同特征,生产中应根据各种农药的作用特点以及瓜蚜的发生情况灵活选用适宜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